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课堂现象谈语文教学“回归”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种以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为主的课程,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内容早就被定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之中。其中“说、读、写”可归纳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的“说”往往占据了四十五分钟中的大部分,这让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大打了折扣。时代在变革,课程改革走向深处的今天,语文课中读的内容与方向也应变革,学生诵读的程度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化的标志。纵观近些年来,无论是中考还是各种测试,题型的变化也反映出以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趋势,如读图题、口语交际题、各种类型的仿写、扩写与缩写,默写已不再是以机械性的背诵为主,而成为在创设的情境中的运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诵读,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予以补充与更替。这种补充与更替的基础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实践,而以学生为主的实践的基础又是从读开始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必须回归于书声朗朗的课堂。
二、从课程改革理念谈语文教学“回归”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经历了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的过程。由粗到精指的是由新课程刚开始时推行的是一种变革课堂的方法,而现在则是一种支配整个教育行为的理念;由表及里指的是新课程开始实行时评课以方式方法的运用为主,而现在则转变为以教学效果、效能、学生收获为主。
新课程改革既然已由粗到精、由表及里地走完了第一轮的路程,那么一些成功的教育理念必将给我们以启示与收益。我们必须明白: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评价教师教学理念是否合目的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又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教师必须根据文本,走入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形成合乎时代目的性的能力。如在教授鲁迅《故乡》这课时,其中涉及景物描写的片段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诵读原文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描写心理,同时也可以找一些类似或相反情境与风格的景物描写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性诵读,通过一定量的读,让学生自己去体味与品评其中的同异,在诵读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重视传统语文教学中有生命的因素,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教师如能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认识,从而积累大量类似语言,那么语文的诵读就能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成为“活”的语文。
三、从诵读的引导谈“回归”的教法
以往对诵读的理解,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是“熟读成诵”,但是合乎时代目的性的诵读首先应当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其次是语言的审美与创造。站在这一基础之上,当前学生诵读的标准、诵读的方法与过程、诵读的要求与态度都应有所转变。在我所见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读的目的是熟悉课文的内容,而且教师对读的要求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大部分的模式是学生读一遍原文或其中某一段落,之后教师就学生所读内容开始设问并诱导学生,直到达到教师所预设的目的为止。在这样一种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完全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应建立一套诵读的规范,包括读的轻与重、快与慢、激昂或低沉……教师应归纳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语境,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答谢中书书》与《三峡》同为写景抒情,同为文言文,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教师不同的配乐及轻重指导,不同的快慢节奏及停顿指导下读。如果想让学生能在自我的诵读实践中获得应有的收获,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而教师如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摒弃以往的、一成不变的按课本编排统一教授。但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打破照章宣科的前提是对教材与教法已经了然于胸,否则只是添乱而已。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在困惑着我们的语文教师。以人教实验版教材为例,自八年级下册开始到九年级下册,涉及小说、戏剧这些文学样式,其中有很多篇幅较长,如《香菱学诗》《威尼斯商人》《变脸》《智取生辰纲》《孤独之旅》等等。在面对这类课文时,全文的诵读显然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而课前让学生预习往往又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只能以讲为主,诵读教学法很难得以施展。我认为,之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有如此的设计,是因为考虑到在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应当拓宽其阅读面,而且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更应把握教材的编排目的,继续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如古典小说对比读、相似情节对比读、中外对比读、古今对比读等。例如,在同是戏剧的《威尼斯商人》与《变脸》中各挑刻画人物的片段让学生分角色读;在同为古典小说的《香菱学诗》与《智取生辰纲》中分别挑侧面描写的片段对比读……通过定时定量的诵读,在学生有所收获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更好地读书。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诵读的指导者,教师首先应有一种打破常规的创造精神,而这种精神则应踏实地立足于对教材的了如指掌之上;其次应牢记不是克隆自己所知道的给学生,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大门。
(责编 张翼翔)
语文作为一种以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为主的课程,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内容早就被定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之中。其中“说、读、写”可归纳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的“说”往往占据了四十五分钟中的大部分,这让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大打了折扣。时代在变革,课程改革走向深处的今天,语文课中读的内容与方向也应变革,学生诵读的程度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化的标志。纵观近些年来,无论是中考还是各种测试,题型的变化也反映出以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趋势,如读图题、口语交际题、各种类型的仿写、扩写与缩写,默写已不再是以机械性的背诵为主,而成为在创设的情境中的运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诵读,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予以补充与更替。这种补充与更替的基础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实践,而以学生为主的实践的基础又是从读开始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必须回归于书声朗朗的课堂。
二、从课程改革理念谈语文教学“回归”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经历了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的过程。由粗到精指的是由新课程刚开始时推行的是一种变革课堂的方法,而现在则是一种支配整个教育行为的理念;由表及里指的是新课程开始实行时评课以方式方法的运用为主,而现在则转变为以教学效果、效能、学生收获为主。
新课程改革既然已由粗到精、由表及里地走完了第一轮的路程,那么一些成功的教育理念必将给我们以启示与收益。我们必须明白: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评价教师教学理念是否合目的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又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教师必须根据文本,走入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形成合乎时代目的性的能力。如在教授鲁迅《故乡》这课时,其中涉及景物描写的片段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诵读原文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描写心理,同时也可以找一些类似或相反情境与风格的景物描写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性诵读,通过一定量的读,让学生自己去体味与品评其中的同异,在诵读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重视传统语文教学中有生命的因素,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教师如能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认识,从而积累大量类似语言,那么语文的诵读就能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成为“活”的语文。
三、从诵读的引导谈“回归”的教法
以往对诵读的理解,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是“熟读成诵”,但是合乎时代目的性的诵读首先应当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其次是语言的审美与创造。站在这一基础之上,当前学生诵读的标准、诵读的方法与过程、诵读的要求与态度都应有所转变。在我所见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读的目的是熟悉课文的内容,而且教师对读的要求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大部分的模式是学生读一遍原文或其中某一段落,之后教师就学生所读内容开始设问并诱导学生,直到达到教师所预设的目的为止。在这样一种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完全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应建立一套诵读的规范,包括读的轻与重、快与慢、激昂或低沉……教师应归纳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语境,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答谢中书书》与《三峡》同为写景抒情,同为文言文,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教师不同的配乐及轻重指导,不同的快慢节奏及停顿指导下读。如果想让学生能在自我的诵读实践中获得应有的收获,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而教师如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摒弃以往的、一成不变的按课本编排统一教授。但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打破照章宣科的前提是对教材与教法已经了然于胸,否则只是添乱而已。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在困惑着我们的语文教师。以人教实验版教材为例,自八年级下册开始到九年级下册,涉及小说、戏剧这些文学样式,其中有很多篇幅较长,如《香菱学诗》《威尼斯商人》《变脸》《智取生辰纲》《孤独之旅》等等。在面对这类课文时,全文的诵读显然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而课前让学生预习往往又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只能以讲为主,诵读教学法很难得以施展。我认为,之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有如此的设计,是因为考虑到在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应当拓宽其阅读面,而且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更应把握教材的编排目的,继续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如古典小说对比读、相似情节对比读、中外对比读、古今对比读等。例如,在同是戏剧的《威尼斯商人》与《变脸》中各挑刻画人物的片段让学生分角色读;在同为古典小说的《香菱学诗》与《智取生辰纲》中分别挑侧面描写的片段对比读……通过定时定量的诵读,在学生有所收获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更好地读书。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诵读的指导者,教师首先应有一种打破常规的创造精神,而这种精神则应踏实地立足于对教材的了如指掌之上;其次应牢记不是克隆自己所知道的给学生,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大门。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