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指标,并对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25-02
随着医疗技术和辅助检查技术不断的提高,脑血管病患者中所出现的脑微出血等脑微小血管病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情况,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 例脑梗死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66 例,女性54 例,平均年龄(67.56±12.34)岁。患者发病时间均在72h之内,不存在合并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血管瘤、脑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以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经头部磁共振检查发现微出血灶者为阳性组,未发现者为阴性组。患者均能够自愿配合完成头部影像学检查及问卷调查,并能够提供完整的调查资料。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记录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与习惯(吸烟及饮酒史等),既往患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死等病史)、家族相关病史及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性格、应激性生活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史。
1.2.2 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入院后每天定时检测患者血压,同时予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等检查。所有入选病例均予以颈内及颅内磁共振、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灶,同时确定患者是否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结果由两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师共同阅片。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 检验和t 检验进行分析。以脑微出血为因变量,各项记录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危险因素比较
在所选120 例患者中,脑微出血阳性组22 例(18.33%),其中男12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76.42±9.85)岁。脑微出血阴性组98 例(81.67%),其中男54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64.93±7.53)岁。对比年龄、性别比、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TIA、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等发生率,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等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2.2脑微出血阳性组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将脑微出血阳性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数量、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一种由脑微血管病变所致以微小出血为主要影像表现的大脑实质的亚临床损害,通常由颅内微小血管的病变所引起,主要特点为小血管的微小出血。磁共振梯度回波技术(Gradin echo,GRE)脑微出血在表现为2--5mm、小圆形、卵圆形低信号或信号缺失。组织病理学证实CMBs主要病理改变在微小动脉,其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或是由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沉积。由于脑微出血常无明显症状,因此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有研究指出[2],不同人种间脑微出血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患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女性,但本研究中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性别比例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也与国内相关研究[3~5]相符,这可能与不同国家饮食结构、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关。
本研究中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都较阴性组有显著差异。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数量、脑白质稀疏、高血脂、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这提示高龄可能只是导致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的诱因,而非危险因素,而与脑微出血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脑白质稀疏改变程度、腔隙性脑梗死数量、高血脂及高血压。特别需要说明脑白质稀疏是近二十多年随着影像学高速发展而逐渐被认识的,通过本研究说明它与CMBs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脑白质疏松症最早是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名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白质区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显示的弥漫性低密度区或磁共振成像T2加权像上的弥漫性高信号区,临床工作者在初次发现此类型改变就应该高度警觉在治疗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CMBs,从而为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抗凝、抗栓药物提供依据,尽可能预防大血管事件。脑微出血作为新认识的脑小血管病变,使得临床工作者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从宏观走进微观,从重视临床症状性卒中,到重视临床下卒中,从注重大血管到注重小血管。目前针对CMBs临床还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2]Tang WK, Chen YK, Liang HJ, et al. Cerebral microbleeds andsuicidality in stroke[J]. Psychosomatics,2012,53(5):439-445
[3]张春生, 金辉, 胡喜庆, 等.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有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28(4):338-343
[4]沈轲,何占轩,刘初民, 等. 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4(12):127-129
[5]谢海洋,曹建.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552-553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25-02
随着医疗技术和辅助检查技术不断的提高,脑血管病患者中所出现的脑微出血等脑微小血管病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情况,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 例脑梗死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66 例,女性54 例,平均年龄(67.56±12.34)岁。患者发病时间均在72h之内,不存在合并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血管瘤、脑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以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经头部磁共振检查发现微出血灶者为阳性组,未发现者为阴性组。患者均能够自愿配合完成头部影像学检查及问卷调查,并能够提供完整的调查资料。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记录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与习惯(吸烟及饮酒史等),既往患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死等病史)、家族相关病史及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性格、应激性生活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史。
1.2.2 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入院后每天定时检测患者血压,同时予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等检查。所有入选病例均予以颈内及颅内磁共振、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灶,同时确定患者是否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结果由两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师共同阅片。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 检验和t 检验进行分析。以脑微出血为因变量,各项记录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危险因素比较
在所选120 例患者中,脑微出血阳性组22 例(18.33%),其中男12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76.42±9.85)岁。脑微出血阴性组98 例(81.67%),其中男54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64.93±7.53)岁。对比年龄、性别比、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TIA、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等发生率,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等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2.2脑微出血阳性组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将脑微出血阳性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数量、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一种由脑微血管病变所致以微小出血为主要影像表现的大脑实质的亚临床损害,通常由颅内微小血管的病变所引起,主要特点为小血管的微小出血。磁共振梯度回波技术(Gradin echo,GRE)脑微出血在表现为2--5mm、小圆形、卵圆形低信号或信号缺失。组织病理学证实CMBs主要病理改变在微小动脉,其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或是由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沉积。由于脑微出血常无明显症状,因此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有研究指出[2],不同人种间脑微出血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患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女性,但本研究中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性别比例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也与国内相关研究[3~5]相符,这可能与不同国家饮食结构、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关。
本研究中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都较阴性组有显著差异。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数量、脑白质稀疏、高血脂、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这提示高龄可能只是导致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的诱因,而非危险因素,而与脑微出血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脑白质稀疏改变程度、腔隙性脑梗死数量、高血脂及高血压。特别需要说明脑白质稀疏是近二十多年随着影像学高速发展而逐渐被认识的,通过本研究说明它与CMBs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脑白质疏松症最早是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名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白质区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显示的弥漫性低密度区或磁共振成像T2加权像上的弥漫性高信号区,临床工作者在初次发现此类型改变就应该高度警觉在治疗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CMBs,从而为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抗凝、抗栓药物提供依据,尽可能预防大血管事件。脑微出血作为新认识的脑小血管病变,使得临床工作者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从宏观走进微观,从重视临床症状性卒中,到重视临床下卒中,从注重大血管到注重小血管。目前针对CMBs临床还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2]Tang WK, Chen YK, Liang HJ, et al. Cerebral microbleeds andsuicidality in stroke[J]. Psychosomatics,2012,53(5):439-445
[3]张春生, 金辉, 胡喜庆, 等.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有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28(4):338-343
[4]沈轲,何占轩,刘初民, 等. 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4(12):127-129
[5]谢海洋,曹建.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55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