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名师和虚化的情感联系起来,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一个智慧再超凡、能力再超高、毅力再超坚、责任再超强的名师,如果不能虚化为一种情感,融入别人的生命,永远都只能是作为一个冰冷的异己而存在。
但是这种情感又不是仰之弥高、令人敬而远之的那种。那是洗尽人生浮华后所形成的一种自然、亲切和平易,就像和挚友一起品茗、聊天,或者听一位智慧的长辈娓娓叙说,仿佛稍一用力,你也可以拥有类似的能量似的。这类名师颇像现在网络上盛赞的“37度男”,平凡而不平庸,低调而不颓废,体贴温柔,洁净温暖……如果以花为喻,我觉得他们是清晨绽放的栀子花,朴素而淡雅,清芬而蓬勃。
在华东师大读研,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曾和我们聊过学术上的“票友主义”。白发苍苍的他竟然喜欢看少儿类书籍!从中他知道了会流泪的大象,利用汽车压碎干果的乌鸦。兴致所至,他能像个小伙子一样通宵阅读,或者一天写上一万字左右的论文。即使是下放农村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农活,他也不会忘记到水井边冲洗一番,然后换上干净的粗布衣服,到田埂上看看落日、小草,背背普希金的诗歌。被人发现,禁止背诵,他就在心里背,从普希金到莎士比亚,从中文到英文,从不中断。
陆老师的“玩心”和梁启超信奉的“苦乐在心不在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陆老师的颖悟显然更具化入骨髓的亲和力与魔力!考研之前,一位颇负盛名的大学教授曾给我泼过冷水:“在大学教书,不是你想象得那么浪漫、自由,有的人甚至可以说生不如死!而且你眼下的写作,和在大学里做学问,根本是两回事!”我当时虽然没有被吓倒,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写作和将来的做学问会有很大区别,但是“做学问苦”毕竟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前理解”,加上读研后,很多“战友”放弃考博的打算——他们觉得考上不是问题,但是能否毕业得打个问号——毕竟,博士论文不是说写就能写出的。这便很让人扫兴,也很惊恐。但是,陆老师的一番话一下子让我走出了这种语言的阴影。在后来的岁月里,当我化用他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也能跻身权威的学术刊物进行一番自由言说的时候,心中洋溢的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亲切、平易和快乐!
遗憾的是这种淡雅、亲切和平易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应的。今年暑期,《语文学习》编辑部邀请于漪老师在暑期为老师们开列一个书目,老人推荐了4本书:《中国哲学简史》《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中国文学概论》和《古文观止新编》。网民们立刻对之嗤之以鼻,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于漪老师会推荐如此“老土”的书目。虽然他们没有另列“时髦”书目,但是老人从一生的教学实践中提炼而出的深切感悟“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应当是语言的传承者,也应是思想的传播者。课上得好,首先要有思想,至少有想法”,他们无疑隔膜得很。也许,对怀特海说的“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考试应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还有鲁迅曾提倡的诗学观点“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他们也会一概地以为简单、荒谬、不可理喻吧!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火气很旺的人对慢性的食疗、中医理疗或许不以为然,但是时间总会证明一切。
不过,这种虚化的情感有时又是混合着睿智、赤诚、勇毅等个性特征,体现出坚韧、豪雄、洒脱的风范的!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是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句很不起眼的话语,但是到了于永正老师那里,立刻成了统摄全篇四个故事的“情眼”,形成了课堂教学复沓式结构的重要脉络,也成了于老师和孩子们一唱三叹的情感旋律。
无独有偶,上海曹杨二中的特级教师王伟娟在执教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一文时,从“变化”一词切入,用“课文写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体验这些变化的”“你是怎样看待变化的”这三个话题,引领学生优游涵咏,上下求索,巧妙地将自我、学生和作者带进了一个令人意醉神迷的艺术空间。
只要有一点点换位思考的意识,便不难体悟到:在他们举重若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情和辛劳!于老师强调的是“琢磨”,王老师追求的是“沉浸”,表述不同,却无一例外地都走进了“大巧若拙”的教学境界。因为是身临其境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所以我更能体验故事蜕变为智慧、人物虚化为情感的真味!于老师和学生读到动情处不禁泪光盈盈,王老师和学生交流到佳妙处不由笑逐颜开的画面,绝不可能是短期的练习所能达到的,那需要来自生命深处的对事业的认同,还有“不达卓越誓不休”的坚毅,以及以教学推动自我生命不断升华的自觉!
一位朋友曾将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归因于“缺乏大信仰”,理由是没有大信仰,便没有大悲愤,大欢乐,而这恰恰是文学创作所必不可少的。我深以为然,并坚信:真正的名师同样是需要有大信仰的!那种虚化后的情感正是大信仰浸润后的笃定、空灵、博大、深邃的情感!
但是这种情感又不是仰之弥高、令人敬而远之的那种。那是洗尽人生浮华后所形成的一种自然、亲切和平易,就像和挚友一起品茗、聊天,或者听一位智慧的长辈娓娓叙说,仿佛稍一用力,你也可以拥有类似的能量似的。这类名师颇像现在网络上盛赞的“37度男”,平凡而不平庸,低调而不颓废,体贴温柔,洁净温暖……如果以花为喻,我觉得他们是清晨绽放的栀子花,朴素而淡雅,清芬而蓬勃。
在华东师大读研,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曾和我们聊过学术上的“票友主义”。白发苍苍的他竟然喜欢看少儿类书籍!从中他知道了会流泪的大象,利用汽车压碎干果的乌鸦。兴致所至,他能像个小伙子一样通宵阅读,或者一天写上一万字左右的论文。即使是下放农村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农活,他也不会忘记到水井边冲洗一番,然后换上干净的粗布衣服,到田埂上看看落日、小草,背背普希金的诗歌。被人发现,禁止背诵,他就在心里背,从普希金到莎士比亚,从中文到英文,从不中断。
陆老师的“玩心”和梁启超信奉的“苦乐在心不在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陆老师的颖悟显然更具化入骨髓的亲和力与魔力!考研之前,一位颇负盛名的大学教授曾给我泼过冷水:“在大学教书,不是你想象得那么浪漫、自由,有的人甚至可以说生不如死!而且你眼下的写作,和在大学里做学问,根本是两回事!”我当时虽然没有被吓倒,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写作和将来的做学问会有很大区别,但是“做学问苦”毕竟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前理解”,加上读研后,很多“战友”放弃考博的打算——他们觉得考上不是问题,但是能否毕业得打个问号——毕竟,博士论文不是说写就能写出的。这便很让人扫兴,也很惊恐。但是,陆老师的一番话一下子让我走出了这种语言的阴影。在后来的岁月里,当我化用他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也能跻身权威的学术刊物进行一番自由言说的时候,心中洋溢的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亲切、平易和快乐!
遗憾的是这种淡雅、亲切和平易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应的。今年暑期,《语文学习》编辑部邀请于漪老师在暑期为老师们开列一个书目,老人推荐了4本书:《中国哲学简史》《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中国文学概论》和《古文观止新编》。网民们立刻对之嗤之以鼻,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于漪老师会推荐如此“老土”的书目。虽然他们没有另列“时髦”书目,但是老人从一生的教学实践中提炼而出的深切感悟“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应当是语言的传承者,也应是思想的传播者。课上得好,首先要有思想,至少有想法”,他们无疑隔膜得很。也许,对怀特海说的“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考试应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还有鲁迅曾提倡的诗学观点“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他们也会一概地以为简单、荒谬、不可理喻吧!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火气很旺的人对慢性的食疗、中医理疗或许不以为然,但是时间总会证明一切。
不过,这种虚化的情感有时又是混合着睿智、赤诚、勇毅等个性特征,体现出坚韧、豪雄、洒脱的风范的!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是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句很不起眼的话语,但是到了于永正老师那里,立刻成了统摄全篇四个故事的“情眼”,形成了课堂教学复沓式结构的重要脉络,也成了于老师和孩子们一唱三叹的情感旋律。
无独有偶,上海曹杨二中的特级教师王伟娟在执教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一文时,从“变化”一词切入,用“课文写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体验这些变化的”“你是怎样看待变化的”这三个话题,引领学生优游涵咏,上下求索,巧妙地将自我、学生和作者带进了一个令人意醉神迷的艺术空间。
只要有一点点换位思考的意识,便不难体悟到:在他们举重若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情和辛劳!于老师强调的是“琢磨”,王老师追求的是“沉浸”,表述不同,却无一例外地都走进了“大巧若拙”的教学境界。因为是身临其境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所以我更能体验故事蜕变为智慧、人物虚化为情感的真味!于老师和学生读到动情处不禁泪光盈盈,王老师和学生交流到佳妙处不由笑逐颜开的画面,绝不可能是短期的练习所能达到的,那需要来自生命深处的对事业的认同,还有“不达卓越誓不休”的坚毅,以及以教学推动自我生命不断升华的自觉!
一位朋友曾将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归因于“缺乏大信仰”,理由是没有大信仰,便没有大悲愤,大欢乐,而这恰恰是文学创作所必不可少的。我深以为然,并坚信:真正的名师同样是需要有大信仰的!那种虚化后的情感正是大信仰浸润后的笃定、空灵、博大、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