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进步奖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奖励,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积极进取的学生进行表彰过程中,我觉得采取“持续进步奖”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预料之中的奖状
  “唉,这次又考砸了!”学部统一组织的检测刚刚结束,课桌还没有拉回原处,源源就发出了这样的哀叹。
  站在讲台上,我冷眼观察着,支棱着耳朵听着,一言不发,任由他们叽叽喳喳,吵吵嚷嚷。在外人看来,这时我们的班级是非常乱的,人声鼎沸,来往穿梭,尤其是班主任还在教室里,竟然乱成了这个样子。这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学生是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言行。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言行规范起来?如果一开始就压着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班级秩序肯定是很规范的,但学生的问题永远也暴露不出来。这样怎么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育呢?因此,有时候我会有意识地放开,让学生们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暴露出他们的本真。
  “你考得怎么样?”源源问身旁的洋洋。或许是源源看到洋洋并没有他那样懊丧。
  “不是很好。”洋洋摇着头回答。
  “那你怎么看起来好像很高兴啊?”源源有点疑惑地问。
  “变速车或许就到手了!”洋洋仍然一脸兴奋,并踌躇满志。
  “变速车?什么变速车?”洋洋一句毫无由头的话,把源源的眼睛撑大了。
  “我跟妈妈有个约定:只要这次前进五个名次,就给我买变速车!”洋洋洋洋得意,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这一次,我还能获得进步奖状呢!”
  听了他们俩的对话,我相信洋洋说的是对的。这个孩子很机灵,或许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原因,他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忽高忽低的;或许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原因,他没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因此,他的成绩总是不很突出。按照正常情况,他一般在班里的15名左右,但前一段时期,他总是到校很晚,并把原因归结到他妈妈起晚了;作业也经常不完成,在与家长交流时,家长总是找出不同的理由证明他没有时间做,或者做完忘记拿了……
  结果在上一次的检测中,他一下子下降到了28名。
  或许是见孩子下降了很多,家长才与孩子定了这么一个约定。
  实际上,就是家长不奖励,老师也是要奖励的。每次考完之后,我总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奖励,给获奖的同学发奖状或喜报,组织发奖仪式。一个是学习标兵,就是总成绩在班里前十名的同学;一个是学科状元,就是某一科成绩在班里最好的;一个是进步奖,判定是否进步的标准是与前一次考试成绩或名次作比较。
  由于上一次下降了十几个名次,这一次一定能够进步,并获得进步奖,这是洋洋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也相信他能进步。
  不合理的“进步奖”
  成绩出来了。像以往的考试一样,有的进步有的退步,有的喜有的忧,也果然如洋洋所料,他进步了,这次是第19名。
  在第一时间内,我制作了奖状,并尽快组织了发奖表彰仪式。
  接下来,我找部分同学开始谈话,尤其是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要树立起信心,争取下一次考出理想成绩。
  “这一次考不好或许并不是坏事呢。”在与学生聊的时候,蒙蒙无意说了这样一句。
  什么?考不好还不是坏事?我纳闷儿了,瞪着眼睛看着他。每个同学都盼着自己考得好一些,能超过其他的同学,不愿意落在后面,哪里还有因为考不好而万分庆幸的呢?
  “你什么意思啊?难道考不好还是好事了?”我拧着眉头问。
  “没什么意思,就是随便说说。”他笑着,回避回答。
  “你得给我说清楚,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我不依不饶,因为我从他的话里听出了某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我想弄清楚,于是就紧逼着问。
  “老师,因为他没有得到奖状,所以才这样说的。”快嘴的庆庆一旁说。
  “这与得奖状有关系吗?”我追问着。
  “当然有了,而且关系还很大呢。”蒙蒙说,“比方说我吧,每一科成绩都不是最高的,得不到‘学科状元’;这次考了第11名,只差一名才发到‘学习标兵’;上次考了第8名,这次退后了3名,发不到‘进步奖’。虽然我考了第11名,但一张奖状也发不到。”他抱怨似的给我算着账,证明自己已经考得不错了,却什么奖也得不到。
  “那是你还不够努力。”我给他解答。
  “老师,如果我这一次考20名,下一次肯定能得进步奖。”蒙蒙似有所准备地这样说。
  “你怎么这么想呢?本来你就不能退步。能考得更好些,为什么要考不好呢?”我有些生气,更多的是不解。现在的孩子们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如果我下次还考11名,不就什么奖也得不到吗?”蒙蒙反问。
  是啊,如果他继续努力,或者保持住现在的状况,也算是不错了,可就是不在领奖范围啊!如果,他有意识地在这一次考试中考差了,下一次再回复到原来的名次,就是进步了,不就可以领“进步奖”了吗?
  这一次,洋洋踌躇满志,非常有把握能拿到“进步奖”,是不是也曾经这样想过?这样策划过?我不敢继续想了。
  这样简单的推理,学生都考虑到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看来,我以前颁发的进步奖有问题了。
  与以往不同的“持续进步奖”
  我们的“学习标兵”奖是合理的,谁的总成绩好,谁就可以获得,要想获得必须要努力,各科全面发展,这个奖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学科状元”奖也没问题,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特长学科上深入钻研,积极进取,将来出一个类似于吴晗、韩寒等偏科的天才也未可知;而“进步奖”却出现了问题,一直努力的不一定能获得奖励,而退一大步再进一小步的却能够获进步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怎样才能让“进步奖”真正起到促进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作用呢?这成了困扰我的一个难题。
  有一天,我看着学生历次考试的成绩,起起伏伏,每一次都有变化,但是变化中又有规律:有的同学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前几名总是那几个同学;有的同学始终保持着每次进步一点点的状态,一次比一次好,有时进步大,有时进步小,但总能进步;有的同学持续后退,一次不如一次,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同学则起伏不定,这次前进了,下次后退了,再一次又前进了……
  汇总林林总总的情况,我觉得两种情况是最好的,那就是始终保持领先的和持续进步的。看着成绩,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也想出了解决进步奖弊端的办法。
  “从下次考试开始,表彰时我们仍然设置三个奖项,但‘进步奖’需要改革一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一次班会上我宣布。
  听说要改革“进步奖”,但又不知道怎么改,于是学生们就都抬起头来认真听着。
  “我将把前几次考试的情况进行总结,尤其是每次的名次都归结起来,从中找出考得最好的那一次作为参照,只要下次的考试名次超过你最好的那一次,就可以获得‘进步奖’。”我讲出了改革的方法。
  “如果我比上次进步了,就不一定获得‘进步奖’了?”有的同学好像有点儿不明白地问。
  “当然了。”我解答,“光比上次好并不一定能获得进步奖,只有比以往最好的那次好才可以获得进步奖。这个奖也不再叫‘进步奖’,而叫‘持续进步奖’。”
  “‘持续进步奖’?”又有几个同学好奇地问着。
  “对,叫‘持续进步奖’。”我又重复了一遍。
  “持续进步奖”颁奖仪式
  又一次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也出来了。
  “老师,这次我能发‘进步奖’吗?”豪豪问。
  我知道,就他的学习情况,进不了前十名,因此发不了“学习标兵奖”;他的各科不是很突出,也得不了“学科状元”,他关心的就是“进步奖”。
  “这要看你这次是不是创造了这学年最好的纪录。”我告诉他,“这是我们颁发‘持续进步奖’的依据。”
  根据统计的情况,我印制了以“班级委员会”为颁奖单位的“持续进步奖”奖状。
  只有9个创造了最新纪录的同学得到了“持续进步奖”,而那些仅仅比上次进步,却没有创造新纪录,哪怕是比上次进步了十几个名次的,很多都没有得到进步奖状。
  通过这次颁奖,那些想通过退步后再进步,进而获得“进步奖”的同学彻底失望了,他们也彻底明白了:要想获得“进步奖”,必须要努力,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世纪学校)
其他文献
话说今年北京文理两科高考状元,不约而同地报考了香港大学的经济金融专业。敝人不由得怅然若失。其实,人家选什么专业,关我啥事?问题是,如果状元们倾向性地报考商科类专业——记得去年也有广东双科状元报考同校同一专业——我们是否该为别的专业担点心?  统计资料表明,分数与智商有很强相关性。从统计意义上讲,考分高的人,智商高的可能比较大。最聪明的人最好读什么专业?最好读对得起自己天赋的专业。智商测验考两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