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本文叙述了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的安全隐患,着重叙述了仪器的漏电流引起的电击。
【关键词】安全;安全隐患;医疗设备;漏电流;电击
对医疗设备而言,安全的概念特别重要。当诊断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则导致错误诊断,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治疗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则不能充分治疗或因治疗过度而发生意外的危险。然而,我们的医技工作者在使用和操作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同时是否真正考虑到患者和本身潜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呢?
在各种治疗与诊断仪器中,广泛的应用电能、超声能、微波、激光、放射线和核能等物理能量。有控制的使用能量,对某些疾病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能量一旦超过某一阈值时将危及人体安全。在某些情况下,加到人体的能量不是有目的的,从仪器露出的能量,例如漏电流作用于人体,尤其是心脏部位时,将可能产生电击事故。强电击将会使人昏迷、麻木甚至失去知觉或虚脱。电击还可能产生烧伤、器官出血、心脏暂时停搏、神经系统损害等现象。由此可见漏电流是引起电击的最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医疗设备数量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医院中电击事故也时常发生,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产生电击的情况:
1、仪器故障造成漏电
漏电流是从仪器的电源到金属机壳间流过的电流,是引起强电击的最主要原因。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有一定的漏电流,在设计医学仪器及有关电路时,就对漏电流的大小加以限制。漏电流主要有电容漏电流和电阻漏电流两部分组成。射频滤波器、电源变压器及具有杂散电容的一切部件都可产生电容漏电流。由于仪器故障造成的漏电一般都属于电阻漏电流。产生电阻漏电流的原因很多,比如绝缘材料失效、导线破损、电容短路等。在一起使用中,要特别注意仪器外壳漏电以及连接到病人身上的导联的漏电,这些漏电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都可产生电击事故。正常情况下,仪器的外壳应该是不带电的,但如果电源的火线偶然与壳体短路,则金属壳体上就带上了220V的电压,人就成为220V电压与地之间的负载,就会有数百mA的电流通过人体,产生致命的危险。如图所示为外壳与火线短路后引起触电的一个例子
2、电容耦合造成的漏电
任何导体与地之间、用绝缘体分开的两个导体之间都可等效为一个电容器而形成交流通路,从而产生由于电容耦合而形成漏电。例如:仪器外壳没有接地时,外壳与地之间就形成电容耦合。同样,在电源火线与地之间也形成电容耦合。这样,机壳与地之间就产生电位差,即外壳漏电。这种漏电范围一般为几十uA到几百uA,最大不会超过500uA。因此,人们触及外壳时,至多有点麻的感觉,不会有更大的电击危险。但对于电器敏感的病人,若这个电流全部流过心脏,就足以引起严重后果。
3、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几乎所有的医疗仪器都有一个可被医务人员或病人接触到的金属外壳,如果这个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良,那么在电源火线与机壳之间的绝缘故障或电容短路,都会在机壳和地之间形成电位差,当医务人员或病人同时接触到机壳和任何接触物体时,就会形成电击。如图所示为机壳未接地线引起的电击。
4、非等电位接地
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仪器的外壳必须接地,但如果有几台仪器(包括金属病床)同时与病人相连,那么每台仪器的外壳电位必须相等,否则也会发生电击事故。如图所示:
病人与病床接触,病床在A点接地,同时正在给病人诊断的心电图机的接地导联将病人的右腿在B点接地。也就是说,病人同时在A点和B点接地,这就要求A、B两点严格的等电位。但是实际上往往存在A、B两点电位不等的情况。例如:有一台外壳漏电的仪器也接入心电图机的同一支路,即在B点接地。由于A、B之间总有一定的电阻,而外殼漏电的仪器将B点电位抬高,与A点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使电流从B点通过心电图机和病人回流到A点,病人就会受到电击,这就是病人做心电图时不允许身体与金属病床接触的原因。
5、皮肤电阻减小或消除
人被电击时,皮肤电阻限制了能流过人体的电流,接触面积越大,皮肤电阻越小,受到电击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在仪器使用中,应当尽可能的减少人体与仪器外壳直接接触的机会和面积。任何减小或消除皮肤电阻的做法都会增加可能流过的电流,从而使病人更容易受到电击的危险。但在生物电的测量过程中,往往希望把皮肤电阻减小一些。比如心电测量时,在皮肤和电极之间涂上一层导电膏,就是为了减小皮肤电阻。因此,正在医院里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电击。
综上所述,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患者使用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病人安全。
【摘要】本文叙述了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的安全隐患,着重叙述了仪器的漏电流引起的电击。
【关键词】安全;安全隐患;医疗设备;漏电流;电击
对医疗设备而言,安全的概念特别重要。当诊断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则导致错误诊断,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治疗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则不能充分治疗或因治疗过度而发生意外的危险。然而,我们的医技工作者在使用和操作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同时是否真正考虑到患者和本身潜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呢?
在各种治疗与诊断仪器中,广泛的应用电能、超声能、微波、激光、放射线和核能等物理能量。有控制的使用能量,对某些疾病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能量一旦超过某一阈值时将危及人体安全。在某些情况下,加到人体的能量不是有目的的,从仪器露出的能量,例如漏电流作用于人体,尤其是心脏部位时,将可能产生电击事故。强电击将会使人昏迷、麻木甚至失去知觉或虚脱。电击还可能产生烧伤、器官出血、心脏暂时停搏、神经系统损害等现象。由此可见漏电流是引起电击的最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医疗设备数量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医院中电击事故也时常发生,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产生电击的情况:
1、仪器故障造成漏电
漏电流是从仪器的电源到金属机壳间流过的电流,是引起强电击的最主要原因。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有一定的漏电流,在设计医学仪器及有关电路时,就对漏电流的大小加以限制。漏电流主要有电容漏电流和电阻漏电流两部分组成。射频滤波器、电源变压器及具有杂散电容的一切部件都可产生电容漏电流。由于仪器故障造成的漏电一般都属于电阻漏电流。产生电阻漏电流的原因很多,比如绝缘材料失效、导线破损、电容短路等。在一起使用中,要特别注意仪器外壳漏电以及连接到病人身上的导联的漏电,这些漏电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都可产生电击事故。正常情况下,仪器的外壳应该是不带电的,但如果电源的火线偶然与壳体短路,则金属壳体上就带上了220V的电压,人就成为220V电压与地之间的负载,就会有数百mA的电流通过人体,产生致命的危险。如图所示为外壳与火线短路后引起触电的一个例子
2、电容耦合造成的漏电
任何导体与地之间、用绝缘体分开的两个导体之间都可等效为一个电容器而形成交流通路,从而产生由于电容耦合而形成漏电。例如:仪器外壳没有接地时,外壳与地之间就形成电容耦合。同样,在电源火线与地之间也形成电容耦合。这样,机壳与地之间就产生电位差,即外壳漏电。这种漏电范围一般为几十uA到几百uA,最大不会超过500uA。因此,人们触及外壳时,至多有点麻的感觉,不会有更大的电击危险。但对于电器敏感的病人,若这个电流全部流过心脏,就足以引起严重后果。
3、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几乎所有的医疗仪器都有一个可被医务人员或病人接触到的金属外壳,如果这个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良,那么在电源火线与机壳之间的绝缘故障或电容短路,都会在机壳和地之间形成电位差,当医务人员或病人同时接触到机壳和任何接触物体时,就会形成电击。如图所示为机壳未接地线引起的电击。
4、非等电位接地
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仪器的外壳必须接地,但如果有几台仪器(包括金属病床)同时与病人相连,那么每台仪器的外壳电位必须相等,否则也会发生电击事故。如图所示:
病人与病床接触,病床在A点接地,同时正在给病人诊断的心电图机的接地导联将病人的右腿在B点接地。也就是说,病人同时在A点和B点接地,这就要求A、B两点严格的等电位。但是实际上往往存在A、B两点电位不等的情况。例如:有一台外壳漏电的仪器也接入心电图机的同一支路,即在B点接地。由于A、B之间总有一定的电阻,而外殼漏电的仪器将B点电位抬高,与A点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使电流从B点通过心电图机和病人回流到A点,病人就会受到电击,这就是病人做心电图时不允许身体与金属病床接触的原因。
5、皮肤电阻减小或消除
人被电击时,皮肤电阻限制了能流过人体的电流,接触面积越大,皮肤电阻越小,受到电击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在仪器使用中,应当尽可能的减少人体与仪器外壳直接接触的机会和面积。任何减小或消除皮肤电阻的做法都会增加可能流过的电流,从而使病人更容易受到电击的危险。但在生物电的测量过程中,往往希望把皮肤电阻减小一些。比如心电测量时,在皮肤和电极之间涂上一层导电膏,就是为了减小皮肤电阻。因此,正在医院里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电击。
综上所述,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患者使用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