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词:
  相间欢
  李 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 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清代诗论家叶燮这样说,参天大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原因是“气之为也”,“苟断其根,则气尽而立萎”。“气”之有无与厚薄强弱,是衡量作品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就用这句话来评价李煜和赵佶两位亡国之君诗词之高下与优劣吧。
  李煜和赵佶都是亡国之君,都懂艺术,都写落花引起的悲愁,但是两首作品却给读者以不尽相同的感受。
  “林花谢了春红”一句传达出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和深切的感慨。诗人以一处林花的零落包举了对天下所有生命凋谢的无限悼惜哀伤之情,所包容的悲伤与感慨极为博大,极为动人。
  我们再联系诗人李煜的其他诗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看一下诗人的情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极其形象地写出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诗人深深的哀伤愁绪,自古为读者所传诵。
  如此看来,李煜的词显得更加纯真自然,情感显得热烈奔放。
  而赵佶的词呢,则显得有些矫揉造作,雕琢作态。我们来看,“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诗人写花的零落,先写花的美丽,说花的美丽就像用冰片一样薄的绫绡剪裁出来又折叠成的,而且好像还涂染着浅红色的胭脂。这是在形容真花像假花那样的美丽。这样写好像还意犹未尽,下面继续对花进行比喻形容。“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这样美丽的花朵就像是一个打扮装饰得非常漂亮,芳香四溢的青年女子。她好美好美啊,美得让漂亮的宫女感到不好意思,羞愧得无地自容。这样美丽的花朵凋零了,这当然令人惋惜,令人愁苦。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诗人最后由叹惋花的零落联想到自己的凄凉处境,心中十分伤感。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赵佶由花落感叹自己的身世,其中的哀伤是毋庸质疑的。但是从他的诗词来看,他的这种哀伤似乎又显得那么单薄,似乎他在诗词里赏玩自己仅有的一点点亡国的情感,不是么?他在花上精雕细琢、涂脂抹粉、着意打扮,又能够说明什么呢?这样雕来琢去,仅有的那点亡国的悲情也早就被雕琢得消失殆尽了。
  我国古代文学中把作品里所蕴含的诗(词)人的情感称之为“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比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的意思是,只要诗(词)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强大的精神力量,内心充实,有话可说,那么他的语言表达就会舒展自如,游刃有余。
  宋代张戒评价韩愈的诗说:“退子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无穷;收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这个评价应当说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从韩愈的散文《马说》和他的诗《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可以理解韩愈所说的“气”和张戒的评价。
  我们再来看苏轼的两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上阕所描摹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牽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渲染出紧锣密鼓,骏马注坡,一泻而出的“出猎”的豪壮场面,一个“老年英雄”的形象一下子凸现在读者面前。场面何其热烈!何其奔放!至于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人情感汹涌澎湃,浩浩荡荡,紧紧承接上阕,一气贯通全词。通篇纵情奔放,其实豪迈,读者无不为这位“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的心胸所鼓舞,所震颤,所感染。
  而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诗人依然抒发的是真情。由于所表现的客观对象发生了变化,诗人的思想感情(即“气”)也发生了变化。这首词是为纪念亡妻而作,诗人的情绪不免凄婉感伤。这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抒发的报国之情在性质上迥然有别,所以表现在诗词开头第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声深沉的感叹就奠定了全词的气势低沉舒缓、反复回荡的哀伤的基调,绝不像“老夫聊发少年狂”那样气冲斗牛,不可遏止。
  就“气”而言,我们说前者更有冲击力,而后者更有濡染力,前者属“豪放”,后者属“婉约”。
  庄子曾说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真贵也。” 庄子的话在苏轼的这两首词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以我们说,同一作家的不同文学作品中情感(“气”)的变化,是由于诗(词)人在创造诗词时,情感的抒发和流泻所引起的,或由强转弱,或由弱转强,或由激烈转平缓,或由平缓转激烈……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诗(词)人创造时的情感(“气”)。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其他文献
她是一个“村庄”里的女孩。乡村姑娘是淳朴的。她“生得美”,因而,她具备了获得美好爱情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正是豆蔻年华,也是对爱情最为敏感的季节。“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她有所等待,等待心中的白马王子。那是“春天”的“晚上”,“春天”而又“晚上”,正是春意萌动的时刻。她“手扶着桃树”,或许就是唐代崔护看到的女孩“独倚小桃斜柯”的那种桃树,那是注满春情的桃树。女孩心
期刊
诸葛亮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然而说起他的论辩艺术来,我想大家未必都熟悉。下面,笔者就《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舌战群儒》来浅析一下诸葛亮的论辩艺术。  笔者认为:“舌战群儒”的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其原因就是罗贯中对诸葛亮形象颇具匠心的艺术加工。因此,这个故事留给人们的印象真个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故事中的诸葛亮不仅具有正确的观点和主张,
期刊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与逐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与突破,要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教师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学活动像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目标。  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要形成学生的审美情趣,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学教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精神的教育活动。审美教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一个人知识的积累、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就和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同样需
期刊
中国古典诗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贵含蓄,忌直露”。因此诗人们往往情不直抒,话不直说,就如白居易所言“说喜不得言喜,说怨不得言怨”。故而,诗歌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恐怕就是借景物来曲折达意,正如范晞文所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其实,“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好诗不论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先抒情后写景,或是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见识了不少德艺双馨的语文大师,也亲耳聆听过和从新闻媒介中收看过不少如诗如歌的令人折服的好课。但就整体讲,从日常看,语文讲台依旧沉寂,依旧缺乏活力,快乐之水没有普遍而持久地注入教学阵地。古人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辟语文教学新局面,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應该成为我们追寻的目标。    一、快乐课堂    在
期刊
《简·爱》所以成为一部世界名著,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简·爱的生活历程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小说以女主人公简·爱生活成长的五个不同的场景为线索,逐步彰显简·爱的生活观、爱情观。这五个场景分别是:盖茨黑德府(瑞德舅妈家)——洛伍德(寄宿学校)——桑菲尔德庄园(男主人公的家)
期刊
伟大的文学家巴金走了,但其不朽的作品依然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同时也深受学者们的关注,对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和研究。2006年7月,郝荣斋、刘奕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巴金的代表作《家》为范例,以《家》中语言文字的美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叶圣陶曾说:“我非常羡慕巴金的文笔,那么熟练自如,炉火纯青,并非容易达到的。”在巴金的著作里,信手拈来便
期刊
学生阅读现代文时感到难以读懂文意和把握内涵。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总结出用“四读法”能更好地解读和走进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人教版九(下)语文《那树》一课,谈谈具体的操作流程。  “一读”:摄取信息,粗知大意,形成轮廓。  “至观于《朱子读书法》而后明其道,乃力行之:‘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虚心静虚,心眼专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