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阅读现代文时感到难以读懂文意和把握内涵。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总结出用“四读法”能更好地解读和走进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人教版九(下)语文《那树》一课,谈谈具体的操作流程。
“一读”:摄取信息,粗知大意,形成轮廓。
“至观于《朱子读书法》而后明其道,乃力行之:‘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虚心静虚,心眼专一”。①这告诉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使文意从吾口、吾心而出,能更好地摄取信息,了解大意,形成轮廓。
摄取信息:关键是心态平静。在“一读”中,学生喜欢用快速浏览法来读文,怕读不完,带着追赶的心理,造成走马观花,读了上句忘下句,读了上段忘下段的结果。读完后脑子空乏,毫无印象。粗知大意:重点是思路清晰。在“一读”中,我们即使记住大量的内容,却不能对此概括成简洁的文意,因为我们的思路不清晰,导致由文字表面滑向文字表面。为此,通常的做法是:一方面可以带着问题阅读,要求带着能反映文本的几个集中问题来读,就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自提问题阅读,要求提出反映文本信息的关键问题,做到操作简易,实效显著。
流程一:1.要求学生做到心态平静,用最适合自己的语速阅读,做到不紧不松,快慢得当,张弛有度。这样,信息就会跃然脑中。
2.就课文来说,学生带着“P77页习题一”的问题来阅读,可以抓住大意。依照课文的内容和文体,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谁做了什么事?”“景物怎么样?”“论证了什么问题?”等等。对课文来说,可以提出“那树是怎样的树?”“它为什么会被砍伐?”“人们怎样砍伐的?”等问题。这样,学生根据以上问题阅读,能较快地略知大意:大树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为了现代文明和交通安全却被人们砍伐。
评析: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是摄取信息时,学生所得的信息量有多有少,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相应的指导。二是略知大意时,学生不善于带着或提出问题阅读,教师应指导他们从文本的内容出发,抓住文中的人、事、物等内在联系去阅读,才有实效。如抓住文中的“那树用途”、“砍树情景”、“挖根铺路”等事件,就有了清晰的目标,增强了阅读效果。
建议:这两种方法應要求学生根据实情选择,却不可机械操作。假如学生摄取的信息少,教师要作相应的示范,以便增加文本的信息量。在阅读时,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简单问题,教师也要适当引导,达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读”:排疑解难,整合信息,把握文意。
在“一读”中,我们能粗知文本大意,文章的重点段意却不能烙印脑中,最终只记住了文章梗概,忘了关键内容,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因此在“二读”中,必须排除疑难问题,把重点段意整合成一个整体画面,更好地把握文意。
排疑解难:在“一读”中,我们遇到诸如词、句、段等方面的问题。虽不能一一解决,但须扫除一些阅读障碍,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首先要求学生在“一读”中边读边画出所遇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二读”中边读边结合具体语境或实际等有效方法解决。整合信息:在“二读”后,会碰到无法记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所记内容一盘散沙,无法完整把握文意等问题。因此在“二读”时,先让学生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再跳读重点语段,把信息加以整合;最后用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文意。教师也可采取于漪老师的“一段——小结——写段意”法②,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流程二:1.“二读”中,文中第八自然段写道:“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这是对树的赞颂,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第六、七自然段写道:大树面对现代文明而遭威胁。第九自然段写道:一醉汉驾车撞树而死,树被砍倒。结合上下文得出句意:虽然树是土生土长的居民,为了发展经济,为了交通安全,最终成了牺牲品。
2.“二读”后,要求学生把重点语段的意思写在段旁,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形成了文本的整体意思。本文的重点段意(以下注的(1)、(2)、(6)、(9)、(11)为课文自然段段序)为:(1)大树奇貌能御风;(2)大树清静又欢乐;(6)大树遮风又挡雨;(9)醉汉车祸就砍树;(11)挖去树根又整路。师生共同归纳后,再把这些段意用“树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线索贯穿起来。这样,文本的整体意思跃然纸上。
评析:首先边读边排除书中的一些关键疑点,理解文意就畅通起来。其次把握重点段意,形成如电影剪辑中的一张张画面,形成印象深刻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整体意思。文意应详尽扼要,为深入理解作铺垫。
建议:若出现学生在排疑解难时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排解。对学生的概括力不强,教师又要适当加以指导。那么,长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
“三读”:品析鉴赏,批判质疑,深入理解。
在“二读”中,虽留下了清晰的整体文意,这只是吸取其表层意思。对文本有价值的东西如未加以品评运用,对其不足如未加以批判质疑,难以达到创新。潘新和教授指出:“教师应着力培养的不是被动的理解者、领会者、欣赏者,而是作为审视者、批判者和表现者的读者,不懂得审视和批判就不懂得阅读。”③他告诉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鉴赏和批判的能力。从文本的优点、缺点两方面来考虑,吸取精华,摒弃不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品析鉴赏: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精彩之处,从语言、构思、思想等方面加以分析:或摘抄点评,或仿写句段,或写读后感……批判质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威,大胆批判,绝不盲目认同。具体切入方法与品析鉴赏的做法大致相同。
流程三:1.文中写到“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起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可让学生抓住“铺”、“架”、“挨”三词,体会用词之精妙,明确现代文明建设对那树的影响和冲击。
生1:“铺”、“架”、“挨”三词写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师:谁来简评用词的精当呢?
生2:“铺”字写出了铺柏油路的情景,“架”字显现了高空架线的姿态,“挨”字展现了房屋的拥挤状态。
师:还有哪些词用得好呢?
生3:段中还有“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三个数量词,也写出了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
师:这与树有何关系?
生4:这会危及大树的生存空间。
师:品析鉴赏文中的关键词是理解文本的一条重要方法。同学们的分析具有一定道理,今后还要进一步学习运用。
2.质疑探究文本的结构流程:第一部分(1~5)早期那树作用大;第二部分(6~8)近期那树遭迫害;第三部分(9~11)现时那树被砍伐。这样的叙述顺序导致情节平淡,若将第三部分调入第一部分之前,倒叙而入,能出现情节曲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评析:前三位学生从用词方面赏析句子,后一位从前后文的联系来分析文本。其分析不够深入,只有坚持训练,学生的鉴赏力才得以加强。另外出现各抒己见的情况,是很好的批判质疑的教学情景。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另一方面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以取得合理的观点。
结论:品赏文本用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更好地吸取文章的营养,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同时,批判质疑所得的结论不可能一致,允许求同存异。二者有效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赏析和创新能力。
“四读”:拓展延伸,实际体验,领悟深化。
“三读”后,未能深入文本里层,真正把内涵存于头脑,难以提高自身价值。因此在“四读”中,先要求学生由课文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材料,拓宽思路;再让他们联系实际领悟其实质。以达到文道结合,进一步内化。正如李镇西老师指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应是帮助学生构建其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精神。”④
拓展延伸:要求学生搜集与文本的有关资料——可阅读报刊书籍,可上网查询,可谈话交流……通过这些教学方式作全方位的延伸。实际体验:要求学生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实例加以体验,加强课文与生活的联系,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流程四:1.要求学生搜集树与人的关系,树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等有关资料。既强化环保意识,開阔视野,又提高综合素质。2.要求学生举当地乱砍滥伐的例子,组织讨论“环保与木材企业的协调发展”,“如何处理植树造林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师:学习本文后,请你举当地老百姓对待树木的例子,再谈谈看法。
生1:我家后山原来树木茂盛,为了修路村委会把山林拍卖给一私企老板。他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砍光树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生2:有些老百姓偷砍树木卖给当地的木材加工厂,造成树木稀少,环境恶化。
生3:有些村民开垦荒山种上茶树,提高了经济收入。
师:前两位同学从毁林的方面谈了存在的问题,后一位从合理开发的角度谈了看法。同学们真正做到了把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读活了书本。
评析:搜集与文本有关的多方信息,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课文加以探究,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提高了综合素养。
结论:通过搜集信息和联系实际加以体会,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学习兴趣倍增,领悟力也有所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前三读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其意——“入乎其内”;第“四读”是让学生跳出文本,领悟实质——“出乎其外”。内外结合,就能更好地读懂现代文本。
注释
{1}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P42页。
{2}于漪《于漪文集(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P231页。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P1257页。
{4}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2004年3月第4版,P93页。
“一读”:摄取信息,粗知大意,形成轮廓。
“至观于《朱子读书法》而后明其道,乃力行之:‘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虚心静虚,心眼专一”。①这告诉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使文意从吾口、吾心而出,能更好地摄取信息,了解大意,形成轮廓。
摄取信息:关键是心态平静。在“一读”中,学生喜欢用快速浏览法来读文,怕读不完,带着追赶的心理,造成走马观花,读了上句忘下句,读了上段忘下段的结果。读完后脑子空乏,毫无印象。粗知大意:重点是思路清晰。在“一读”中,我们即使记住大量的内容,却不能对此概括成简洁的文意,因为我们的思路不清晰,导致由文字表面滑向文字表面。为此,通常的做法是:一方面可以带着问题阅读,要求带着能反映文本的几个集中问题来读,就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自提问题阅读,要求提出反映文本信息的关键问题,做到操作简易,实效显著。
流程一:1.要求学生做到心态平静,用最适合自己的语速阅读,做到不紧不松,快慢得当,张弛有度。这样,信息就会跃然脑中。
2.就课文来说,学生带着“P77页习题一”的问题来阅读,可以抓住大意。依照课文的内容和文体,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谁做了什么事?”“景物怎么样?”“论证了什么问题?”等等。对课文来说,可以提出“那树是怎样的树?”“它为什么会被砍伐?”“人们怎样砍伐的?”等问题。这样,学生根据以上问题阅读,能较快地略知大意:大树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为了现代文明和交通安全却被人们砍伐。
评析: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是摄取信息时,学生所得的信息量有多有少,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相应的指导。二是略知大意时,学生不善于带着或提出问题阅读,教师应指导他们从文本的内容出发,抓住文中的人、事、物等内在联系去阅读,才有实效。如抓住文中的“那树用途”、“砍树情景”、“挖根铺路”等事件,就有了清晰的目标,增强了阅读效果。
建议:这两种方法應要求学生根据实情选择,却不可机械操作。假如学生摄取的信息少,教师要作相应的示范,以便增加文本的信息量。在阅读时,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简单问题,教师也要适当引导,达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读”:排疑解难,整合信息,把握文意。
在“一读”中,我们能粗知文本大意,文章的重点段意却不能烙印脑中,最终只记住了文章梗概,忘了关键内容,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因此在“二读”中,必须排除疑难问题,把重点段意整合成一个整体画面,更好地把握文意。
排疑解难:在“一读”中,我们遇到诸如词、句、段等方面的问题。虽不能一一解决,但须扫除一些阅读障碍,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首先要求学生在“一读”中边读边画出所遇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二读”中边读边结合具体语境或实际等有效方法解决。整合信息:在“二读”后,会碰到无法记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所记内容一盘散沙,无法完整把握文意等问题。因此在“二读”时,先让学生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再跳读重点语段,把信息加以整合;最后用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文意。教师也可采取于漪老师的“一段——小结——写段意”法②,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流程二:1.“二读”中,文中第八自然段写道:“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这是对树的赞颂,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第六、七自然段写道:大树面对现代文明而遭威胁。第九自然段写道:一醉汉驾车撞树而死,树被砍倒。结合上下文得出句意:虽然树是土生土长的居民,为了发展经济,为了交通安全,最终成了牺牲品。
2.“二读”后,要求学生把重点语段的意思写在段旁,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形成了文本的整体意思。本文的重点段意(以下注的(1)、(2)、(6)、(9)、(11)为课文自然段段序)为:(1)大树奇貌能御风;(2)大树清静又欢乐;(6)大树遮风又挡雨;(9)醉汉车祸就砍树;(11)挖去树根又整路。师生共同归纳后,再把这些段意用“树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线索贯穿起来。这样,文本的整体意思跃然纸上。
评析:首先边读边排除书中的一些关键疑点,理解文意就畅通起来。其次把握重点段意,形成如电影剪辑中的一张张画面,形成印象深刻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整体意思。文意应详尽扼要,为深入理解作铺垫。
建议:若出现学生在排疑解难时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排解。对学生的概括力不强,教师又要适当加以指导。那么,长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
“三读”:品析鉴赏,批判质疑,深入理解。
在“二读”中,虽留下了清晰的整体文意,这只是吸取其表层意思。对文本有价值的东西如未加以品评运用,对其不足如未加以批判质疑,难以达到创新。潘新和教授指出:“教师应着力培养的不是被动的理解者、领会者、欣赏者,而是作为审视者、批判者和表现者的读者,不懂得审视和批判就不懂得阅读。”③他告诉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鉴赏和批判的能力。从文本的优点、缺点两方面来考虑,吸取精华,摒弃不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品析鉴赏: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精彩之处,从语言、构思、思想等方面加以分析:或摘抄点评,或仿写句段,或写读后感……批判质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威,大胆批判,绝不盲目认同。具体切入方法与品析鉴赏的做法大致相同。
流程三:1.文中写到“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起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可让学生抓住“铺”、“架”、“挨”三词,体会用词之精妙,明确现代文明建设对那树的影响和冲击。
生1:“铺”、“架”、“挨”三词写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师:谁来简评用词的精当呢?
生2:“铺”字写出了铺柏油路的情景,“架”字显现了高空架线的姿态,“挨”字展现了房屋的拥挤状态。
师:还有哪些词用得好呢?
生3:段中还有“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三个数量词,也写出了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
师:这与树有何关系?
生4:这会危及大树的生存空间。
师:品析鉴赏文中的关键词是理解文本的一条重要方法。同学们的分析具有一定道理,今后还要进一步学习运用。
2.质疑探究文本的结构流程:第一部分(1~5)早期那树作用大;第二部分(6~8)近期那树遭迫害;第三部分(9~11)现时那树被砍伐。这样的叙述顺序导致情节平淡,若将第三部分调入第一部分之前,倒叙而入,能出现情节曲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评析:前三位学生从用词方面赏析句子,后一位从前后文的联系来分析文本。其分析不够深入,只有坚持训练,学生的鉴赏力才得以加强。另外出现各抒己见的情况,是很好的批判质疑的教学情景。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另一方面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以取得合理的观点。
结论:品赏文本用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更好地吸取文章的营养,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同时,批判质疑所得的结论不可能一致,允许求同存异。二者有效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赏析和创新能力。
“四读”:拓展延伸,实际体验,领悟深化。
“三读”后,未能深入文本里层,真正把内涵存于头脑,难以提高自身价值。因此在“四读”中,先要求学生由课文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材料,拓宽思路;再让他们联系实际领悟其实质。以达到文道结合,进一步内化。正如李镇西老师指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应是帮助学生构建其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精神。”④
拓展延伸:要求学生搜集与文本的有关资料——可阅读报刊书籍,可上网查询,可谈话交流……通过这些教学方式作全方位的延伸。实际体验:要求学生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实例加以体验,加强课文与生活的联系,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流程四:1.要求学生搜集树与人的关系,树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等有关资料。既强化环保意识,開阔视野,又提高综合素质。2.要求学生举当地乱砍滥伐的例子,组织讨论“环保与木材企业的协调发展”,“如何处理植树造林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师:学习本文后,请你举当地老百姓对待树木的例子,再谈谈看法。
生1:我家后山原来树木茂盛,为了修路村委会把山林拍卖给一私企老板。他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砍光树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生2:有些老百姓偷砍树木卖给当地的木材加工厂,造成树木稀少,环境恶化。
生3:有些村民开垦荒山种上茶树,提高了经济收入。
师:前两位同学从毁林的方面谈了存在的问题,后一位从合理开发的角度谈了看法。同学们真正做到了把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读活了书本。
评析:搜集与文本有关的多方信息,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课文加以探究,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提高了综合素养。
结论:通过搜集信息和联系实际加以体会,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学习兴趣倍增,领悟力也有所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前三读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其意——“入乎其内”;第“四读”是让学生跳出文本,领悟实质——“出乎其外”。内外结合,就能更好地读懂现代文本。
注释
{1}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P42页。
{2}于漪《于漪文集(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P231页。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P1257页。
{4}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2004年3月第4版,P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