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区室外景观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关注,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目前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常出现的缺乏人性化设计的问题出发,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景观、空间以及绿化设计,探讨了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以及内涵,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
  1 引言
  伴随着人们对居住区要求的不断提高, 人们不再满足于室内装修设计,而是逐渐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环境优美宜人的绿色居住区成为人们的生活追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设计者在对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时要注重考虑人的主体因素,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满足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为人们创造人性化、优美、宜人、实用并且生态的居住景观环境。
  2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常见问题
  2.1 设计理念中没有考虑人性化,并没有把人的感知放在第一位。尽管环境表面优美,却不能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保证生活质量。例如一些小区为了达到绿地率要求在居民楼下种植乔木,妨碍底层居民的采光,这样就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或者只是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到居民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在景观设计中缺乏人文底蕴,无法满足人们日益见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2 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不够生态化,例如某些小区盲目追求色彩的亮丽,却忽略了整个环境的生态效应,绿色植被品种不全,景观单调,层次薄弱,生态性单薄;或者设计中过于强调绿化,四季常青,造成季节景观不显著,居民无法感受季节更替的变化,人工建设明显,景观不够自然,无法与实际季节达到和谐一致。
  2.3 道路設计过分追求横平竖直,无法融入整个居住区景观环境。在一些小区建设中,道路的设计比较死板,与后期景观环境的设计不搭配,整体居住区环境不协调。同时还可能造成景观环境设计只能跟随道路的展布而分布,只能简单布置绿化,达不到景观环境设计的优美效果。
  2.4 生态设计中水景的设计不够生态化,使用的水源往往是饮用水,没有将雨水等天然降水利用起来,做到二次回用,将水景的设计流于形式,死水不能自净,维护麻烦,水景中生物存活率较低,降低美景的层次感。
  2.5 居住区环境广场化,景观环境设计缺乏实用性和舒适度。一些居住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气派、高档,将小区广场壮观化建设,认为广场是居民的活动中心,并没有从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建设具有人文气息,尺度宜人的景观环境。
  3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大化的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舒适度的需求,因此在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人性化”的理念。确保居住区的环境优美舒适。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不仅要保证采光充足,通风流畅,同时还要考虑蔽阴;其次既要保证视野开阔,同时又要保持安静,防止噪音干扰;再次,居住区不仅要分区成组,绿化交错,休闲和休息空间间隔,而且能够满足居民视觉上的美感享受;确保居民能进行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现代住宅小区由于格局、规划等原因,造成居民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交往沟通,严重的邻里之间互不相识,因此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同时一定要将公共设施、公共环境考虑进去,使人们都能够参与进去,在互帮互助的生活体验中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品味人生乐趣,陶冶情操;确保居民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确保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人群,最大化的满足不同的休闲娱乐、交流学习的需求,营造一个自由、活泼的良好氛围,景观环境可考虑水体、小品、廊庭、雕塑等,这样才能确保人们的业余生活的丰富、多样性;确保居住区的人文特色。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要考虑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民间习俗等,将此融入景观设计中去,使居民感受到小区的文化传承,认同景观环境,在生活中充满归属感。
  4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涵探讨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绿化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水景景观、蔽护性景观、服务性景观等,贯穿其中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景观环境设计从简单的绿化,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到营造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各个需求的生活环境的转变,在环境设计上是一次重大重要的转变。以人为本是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首要内涵,从人的主体要素出发,调查居住区人们的生活实态,细致的研究分析人们的日常活动,并将此作为景观环境设计的准则,创造舒适、宜人、优美的生活环境;
  4.2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的思想,整个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要素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这样就从单纯的物质空间配置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自然化。融入生态设计理念的景观环境,不仅具备美学效果,同时还更重视整体的生态环境效果。例如绿化,不仅提高植被率,还要考虑不同季节植物的生态效益,各种绿植,乔、灌、草结构的科学搭配种植,同时也要完善水景设计,利用雨水等水资源生态化设计,循环使用,可布置荷花,观赏鱼等丰富景观,完善生态系统。
  4.3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注重多样化,丰富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格局发生了变化,造成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享受生活,因此在居住区建设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就成为必要之举,方便人们在居住区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当然这些基础设计应该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
  4.4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重视动态的全局景观效果,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构成等视觉冲击力,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更看重造景要素的整体组织,成线状,流线状、轴线等布置,有序排列但又富于变化,让人们感受到空间上的动态变化,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可识别性,具备独具一格的特色。
  4.5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更多的考虑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备,同时强调可参与性。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在实用性和观赏性上只取其一是不可取的,最佳状态就是二者兼具,不仅具有优美宜人的可观赏性,同时具备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在生态居中环境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同时使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自由沟通交流,有利发展人际关系,在理想快乐的家园中享受绿色和谐。
  4.6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具备开放、系统的设计理念,不再将绿地空间狭隘的分级设置,同时不再拘泥于绿植的配置要求,更重视居民共享的空间,将整个景观环境看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绿地、设施等形成一个网络型的流动空间。
  4.7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具有主题化理念。结合居住区的传统文化,或者民风民俗,表达某种特定的文化概念或者某种独特的生活艺术,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迎合人们对健康、和谐生活的追求。
  5 结束语
  人性化的景观环境生态模式, 能够完善居住区生态系统,满足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环境日益增多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常出现的缺乏人性化设计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的目标,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内涵,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因此一个成功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就是最大化的满足人类多元化的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以及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忻.论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J].建筑与规划,2009,23(5).
  [2]田大方,李萍.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36(4).
  [3]刘彦君.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2(5).
  作者简介:
  高伟红(1985-),女,浙江台州人,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以往山地各种等级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路线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不断的发展。山地区域地形、地质复杂,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限制条件和影响因素很多,山地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在设计技术和施工经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 路线设计  公路线形是构成公路的骨架,它支配着整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一展览馆项目设计为例,阐述了在展览馆中电气实际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如配电系统、展览用电、防雷接地安全、消防设计。指出针对展览建筑,应根据展览功能和需求,全面考虑电气方案。  【关键词】展览馆;灯光照明;防雷接地;消防安全  1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城市文化也在沉淀中。对于电气设计,由于将来展览内容千变万化,如何使电气设计变得更加合理灵活,即安全又经济,需要设计师拿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其工程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整体体面的施工质量更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直接体现。随着现代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对于整体地面的施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  整体地面主要是指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现浇水磨石地面和菱苦土地面等。这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且具有传统做法的地面,它的基层和垫层的做法一
期刊
【摘 要】建设工程的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产活动,它不仅受施工项目内、外许多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时间、空间诸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它除了需要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及财务资金等专业往管理以外,还要围绕施工现场发生的变化进行组织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是人类生活城市化,高技术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积累和发达,本文首先论述了高层建筑的定义以及平面设计的分类,然后就高层建筑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可供此类设计工程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面设计;  前言  在高层建筑蓬勃发展的形式下,高层标准层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针对高层建筑标准层的研究也正在悄然兴起,对高层建筑标准层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渐渐被施工单位所重视,并不断创新工程造价管理策略,运用科学、合理的工程计量方法,来降低工程施工造价,以实现在保证工程保质、按时完工的基础上,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工程施工造价管理问题为视角,探讨工程计量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意义,并提出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几点策略,希望可以为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
期刊
【摘 要】我国正逐步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多元化、科技化水利转型,各地水利项目建设发展较快,但水利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项目立项决策仓促、工程质量欠佳、社会和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配套资金不落实、经营管理责权不明、群众不满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需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1 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弊病  1.1 工程立项仓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高层建筑大都为单一用途,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很多高层建筑开始向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发展,要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变化就必须设置结构转换层,根据结构转换层的功能合理选择转换层结构形式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混凝土;结构形式  1 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
期刊
【摘 要】该文针对目前基层配合比设计时只考虑强度要求,而不考虑收缩性能,提出了配合比设计时通过捣实法(最小空隙率法)调整混合料级配、增加粉煤灰用量降低水泥剂量来提高水稳碎石的抗收缩性能,同时设计时增加抗收缩性能试验,减少收缩裂缝。  【關键词】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捣实法;收缩性;级配;强度;裂缝
期刊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沱江二桥北桥头的泸州波士顿项目,是由澳大利亚道克公司倾力设计,获得了博鳌会设计金奖。泸州波士顿项目分为两期开发,一期开发较早,设计上有一定局限,已经竣工入住。项目地块内高差大,最大高差有近70米,为典型的山地项目;同时容积率较高,为打造良好的内部小区环境及规避大路的影响,规划设计上紧凑布局,以几栋高层尽可能大的围合出了小区庭院;规划时亦结合景观设计,营造出内部一个相对封闭安静的居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