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的影响分析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向: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的心理影响分析。方法:对本科室2012年4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自评量表(SCL—90)在个性化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进行测评;并就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个性化护理干预之后的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3-01
  慢性乙型肝炎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因具有病程长、不易治愈且预后相对较差的特点。该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易给患者造成焦虑、压抑、悲观、自卑等负面心理,而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健康与生活质量[1]。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采取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资料均源自本科室2012年4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8.6±3.9)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4±1.8)年。以上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20例患者中,首次住院38例,再次住院61例,多次住院21例;住院时间29~60d,平均(42.5±3.6)d。
  1.2 个性化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首先,基础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对每一位患者做到主动、热情的接待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基于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护理人员需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而制订出具体的、更具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及时给予患者以鼓励、安慰;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如何控制情绪,以达到缓解、改善患者原有的负面心理,并使之树立起长期与病魔做斗争的恒心与信心[2]。其次,个性化心理护理。很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缺乏对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而担心转为肝癌、肝硬化或是传染给家人、同事等;因此,极易产生恐惧、焦虑、自卑、抑郁等负面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尊重、理解患者的前提下,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详尽地为其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逐渐帮助患者树立起自知、自爱的自我意识,使其树立起自信、自尊、自强的思想。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起社会适应能力,克服以往的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之下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并以乐观的精神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组织同室患者进行心理、心得交流,介绍一些战胜疾病的实例;并鼓励同室的患者共同参与一些文娱活动,如聊天、下棋、打牌等,以进一步增强患者的治疗与生活信心;进而彻底摆脱以往的负性心理。
  1.2.2 个性化日常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微笑服务,以主动、热情、真诚、耐心的服务态度对待所有患者。其次,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清洁以及适宜的室温,还可以在病房内多摆放一些鲜花、绿色植物等,为患者提供一些报刊杂志等。第三,针对每一个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适宜的护理措施。如对病重卧床的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经常帮助其翻身、按摩以及小幅度的被动肢体训练等。
  1.2.3 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家属、单位、朋友、同事进行沟通,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工作,消除他们对乙型肝炎的误解与错误观念;并请他们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鼓励,有效帮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功能。
  1.2.4 个性化行为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减轻应激训练。如指导、培训患者进行呼吸冥想、减轻肌肉紧张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以及太极拳等。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兴趣、爱好来选择更适合于患者训练的方法。
  1.2.5 个性化饮食护理。乙型肝炎患者为避免加重肝脏和机体负担,需忌摄入大量的防腐剂、亚硝酸盐等,如腌渍、隔夜饭菜、防腐剂添加过多的食品。因此,护理人员须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应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如香菇、木耳、新鲜水量等。并嘱患者忌酒、忌额外大量维生素的补等,以避免加速肝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1.2.6 服药指导。患者所服药物应尽量按需提取以利于患者日常保管。同时,应对相关药品的服用时间、剂量、保管方法等予以详细讲解;如一些药物应避光、防热、低温等保存条件。同时,还应嘱患者在服药时忌用浓茶、牛奶、果法、苏打水、咖啡等送服,以免降低药效[3]。护理人员还须按时提醒患者服药。
  1.2.7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应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食物新鲜、饮水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睡眠充足。指导患者如何适量运动、并通过修身养性,保持情绪平和、稳定;并定期进行肝功能复查等。另外,患者出院之后,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保持与患者的联系,定期提醒患者进行复诊等。
  1.3 心理症状测评: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个性化护理干预之后,偏执以及精神病性两个项目的SCL—90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而其他项目的评分护理前后的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病程长、不易治愈且预后相对较差的特点。该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易给患者造成焦虑、压抑、悲观、自卑等负面心理。据相关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程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归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个性化护理既包含了心理护理,同时还包括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需求等提供了全方面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进行达到了“患者有何种需求,就提供相应的护理”。
  本人通过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经个性化护理干预之后,仅偏执以及精神病性两个项目的SCL—90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其他项目的评分护理前后的差异明显(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负性心理的改善、矫正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与质量,在促使患者树立积极心态的同时,也在帮助患者恢复了生活、工作的自信,极大地增加了其生活情趣;全面改善了患者原有的负性心理,提升了其对生活、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可以通过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促使患者新陈代谢,增强其免疫力;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蔡德芹,杨莉. 慢性乙型肝炎 184 例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56.
  [2] 孙勤. 心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07):107-109.
  [3] 段炬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分析及其护理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01):23-24.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辩证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经验,从主要发病根源、发病条件、致病关键、病理基础4个方面对小儿CVA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根源;发病条件;致病关键;病理基础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221-01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隐匿形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
背景:外周静脉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只有1%~5%的移植细胞能归巢到心肌梗死区域。目的:观察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
目的通过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吸入、灌洗加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者治疗结果,以确定纤维支气管镜在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96例肺部感染患者
新时期,我国铁路事业有了新的战略目标。实现多元化经营,发展非运输企业能够提升铁路企业整体实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更高质量地发展运输事业。现阶段铁路非运输企业的资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