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复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胸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9.0%,且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和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发现治疗效果与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和肺部压缩程度成负相关,与手术方式成正相关。结论:复发性气胸采用胸腔镜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了解影响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胸腔镜;复发性气胸;影响因素
复发性气胸引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胸膜下肺大泡或肺尖深部肺大泡破裂导致,临床症状体现为胸痛、胸闷、气急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研究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复发性气胸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并与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4例复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2例,男性40例,女性22例,年龄25~69岁,平均(42.7±4.3)岁,复发病程3个月~5年,平均(1.8±1.2)年;治疗组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23~67岁,平均(42.9±4.6)复发病程3个月~4.8年,平均(1.9±1.1)年。其中1次复发为员31例,2次及以上复发93例,。左肺病变48例,右肺病变76例。诱发疾病:肺结核40例,肺大泡60例,慢性支气管炎原肺气肿2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均给予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在患侧腋下第4肋间切开约7cm左右,将胸内积血完全吸净,将黏连区域进行锐性分离并止血,使用手术钳将肺尖至切口外,切除肺大泡,针对严重且区域较大的肺泡连可连同切除基底部无功能肺泡,部分患者可以在管状耐维修补材料的辅助下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并涂抹生物胶,避免发生漏气情况[2]。通过注水检查后,确定无漏气情况可进行胸膜固定,放置引流管,关胸。
治疗组62例采用患者胸腔镜治疗,均给予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采用常规方法插入双腔管导管并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在患侧腋下第7肋和第8肋之间取一切口,约1.7cm左右将胸腔镜视像系统置入胸内,观察肺大泡和胸膜粘连情况。在腋前线第3肋和第4肋上缘取一切口,约1.7cm左右,在腋后线第5肋和第6肋取一切口,约1.7cm左右,使整个肺大泡通过内镜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完全切除。针对体积较小的肺大泡可以采用电刀烧烧灼,重新张肺,确定无漏气和渗血后用电刀松懈黏连区域,并固定胸膜,放置引流管,将伤口缝合处理。
1.3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肺部恢复正常;有效: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肺部有不同程度复张;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肺部无复张或恶化[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有关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中显著有效30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59/62);对照组患者中显著有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0%(49/6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分析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各为(57.51±15.18)min、(5.07±6.29)h、(8.32±1.45)d、(26.45±2.33)d、(93.52±19.78)ml、(160.32±26.32)ml;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各为(42.82±12.15)min、(4.92±2.15)h、(6.21±1.21)d、(21.88±1.94)d、(78.61±25.18)ml、(145.46±23.41)ml。因此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肺部压缩程度的变异系数为0.142、0.127、0.509、-0.213、-0.794、-0.602、-0.601、-0.580。因此,治疗效果与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和肺部压缩程度成负相关,与手术方式成正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3讨论
在临床中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根据相关研究报道,胸腔镜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传统手术组78.2% P<0.05),比较术中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胸腔镜组均短与传统手术组P<0.05),比较术中失血量、引流量,胸腔镜组均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59/62)高于对照组79.0%(49/62),且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这说明了复发性气胸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同时也可降低术中失血量和引流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和肺部压缩程度成负相关,与手术方式成正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这说明复发性气胸只有选择正确方法,控制术中的影响因素,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丁新敏.胸腔镜治疗复发性气胸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741,1745.
[2]王通,闫天生,宋金涛等.胸腔镜术后复发性气胸的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8):680-682.
[3]张连福,陈明会,张泉河等.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复发性气胸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3):217.
关键词:胸腔镜;复发性气胸;影响因素
复发性气胸引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胸膜下肺大泡或肺尖深部肺大泡破裂导致,临床症状体现为胸痛、胸闷、气急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研究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复发性气胸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并与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4例复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2例,男性40例,女性22例,年龄25~69岁,平均(42.7±4.3)岁,复发病程3个月~5年,平均(1.8±1.2)年;治疗组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23~67岁,平均(42.9±4.6)复发病程3个月~4.8年,平均(1.9±1.1)年。其中1次复发为员31例,2次及以上复发93例,。左肺病变48例,右肺病变76例。诱发疾病:肺结核40例,肺大泡60例,慢性支气管炎原肺气肿2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均给予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在患侧腋下第4肋间切开约7cm左右,将胸内积血完全吸净,将黏连区域进行锐性分离并止血,使用手术钳将肺尖至切口外,切除肺大泡,针对严重且区域较大的肺泡连可连同切除基底部无功能肺泡,部分患者可以在管状耐维修补材料的辅助下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并涂抹生物胶,避免发生漏气情况[2]。通过注水检查后,确定无漏气情况可进行胸膜固定,放置引流管,关胸。
治疗组62例采用患者胸腔镜治疗,均给予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采用常规方法插入双腔管导管并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在患侧腋下第7肋和第8肋之间取一切口,约1.7cm左右将胸腔镜视像系统置入胸内,观察肺大泡和胸膜粘连情况。在腋前线第3肋和第4肋上缘取一切口,约1.7cm左右,在腋后线第5肋和第6肋取一切口,约1.7cm左右,使整个肺大泡通过内镜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完全切除。针对体积较小的肺大泡可以采用电刀烧烧灼,重新张肺,确定无漏气和渗血后用电刀松懈黏连区域,并固定胸膜,放置引流管,将伤口缝合处理。
1.3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肺部恢复正常;有效: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肺部有不同程度复张;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肺部无复张或恶化[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有关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中显著有效30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59/62);对照组患者中显著有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0%(49/6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分析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各为(57.51±15.18)min、(5.07±6.29)h、(8.32±1.45)d、(26.45±2.33)d、(93.52±19.78)ml、(160.32±26.32)ml;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各为(42.82±12.15)min、(4.92±2.15)h、(6.21±1.21)d、(21.88±1.94)d、(78.61±25.18)ml、(145.46±23.41)ml。因此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肺部压缩程度的变异系数为0.142、0.127、0.509、-0.213、-0.794、-0.602、-0.601、-0.580。因此,治疗效果与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和肺部压缩程度成负相关,与手术方式成正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3讨论
在临床中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根据相关研究报道,胸腔镜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传统手术组78.2% P<0.05),比较术中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胸腔镜组均短与传统手术组P<0.05),比较术中失血量、引流量,胸腔镜组均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59/62)高于对照组79.0%(49/62),且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失血量、引流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这说明了复发性气胸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同时也可降低术中失血量和引流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肺复张时间、复发次数和肺部压缩程度成负相关,与手术方式成正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这说明复发性气胸只有选择正确方法,控制术中的影响因素,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丁新敏.胸腔镜治疗复发性气胸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741,1745.
[2]王通,闫天生,宋金涛等.胸腔镜术后复发性气胸的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8):680-682.
[3]张连福,陈明会,张泉河等.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复发性气胸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