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广大三本独立院校中大学生德育与消费观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德育决定着学校要培养和塑造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由消费观决定的,而消费观总是影响着一定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尚,它不仅意味着怎样花钱,而且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德育教育肯定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三本独立院校大学生 消费观 德育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因为德育决定着学校要培养和塑造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而大学生的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消费行为总是影响着一定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尚,它不仅意味着怎样花钱,而且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德育教育肯定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由于三本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有其鲜明特点,学生的组成结构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又区别于高职院校的专科生,因此其心理特点、学习能力、行为特点、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人生追求等均有其显著的特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尤其重要。
1.目前广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消费理性,自主能力有待培养。
广大学生是没有经济来源的,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当前社会的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而成熟的消费观念,自主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广告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拿电脑产品来说,目前,在有电脑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使用学习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不是很需要,但是在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使用学习的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或者换上一台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电脑,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这些都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这些都是会引发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更多其它的问题和隐患的。
(2)过于追逐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在消费问题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漱用品,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而且同样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3)盲目地消费借以展示自我。
与成年成熟的消费者不同,大学生一般没有从众的心理特征,这一特征与广大学生的追新求奇、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心智、生理已经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但在生活、经济上却仍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必须依靠家庭的资助才能良好地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钱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进行消费,追求、展示自我。
(4)广大学生中消费差距拉大,极易出现两极分化。
我们曾经搞过一次关于大学生的消费调查,其结果有近15%的同学在350元以下在比较困难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近45%的同学在450元—650元之间,这属于学生在校正常的消费水平;有近25%的同学在650元—850元之间,这是属于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然而有近15%的同学在850元—1350元之间,这就属于消费比较高的学生。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对于一个班级、一个寝室的同学们来讲,这是肯定会有矛盾和问题的,不同的消费观导致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性及生活习惯,引发不必要的小矛盾和小摩擦,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及实施德育的过程中都是不利的。
2.广大学生不正确消费行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发展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当代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富裕和生活的提高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提高生活素质的期望及消费愿望,使大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如何消费上。
(2)家庭教育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从小到大的溺爱为其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有些家长即使自家的经济收入不高,甚至比较困难,却也要想办法甚至借债寄钱给自己的子女,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以免自己的小孩在同学面前丢脸。他们错误地认为: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就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事实上,学生不知道挣钱的辛苦,没有养成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为他们的不良消费习惯打下了基础。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高峰时期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键时期,自身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把握自己。加之又远离父母家庭,经不起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诱惑,盲目从众、互相攀比的心理比较普遍。现在的社会中大学生消费热点频频出现,与大学生的“趋同效应”有很大的关系,这种“趋同效应”很容易促使广大学生消费的升温。
(4)高校自身的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的规模已经逐渐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大,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又跟不上。虽然现在提倡高校后勤社会化,但相比而言,物质生活条件较差,这也是诱使大学生消费热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3.正确引导和培养广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对于更好地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正确引导和培养广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是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单一从表面上看,消费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从更深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消费观,有正确消费观指导下的正确、合理消费,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质量。通过高质量的消费,大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包括满足基本生活、学习的物质需要和不断发展的精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对于学生的德育的实施才能上到一个新层次、新水平。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消费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苦乐观。高校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让大学生分清什么是正常消费,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引导他们懂得,对幸福的追求应立足于现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获得。其次要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合理、适度、健康、量入为出的消费观。
(2)加强广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每一个学生都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在个人消费时不忘中国的光荣传统,科学而理性地安排,要使个人的消费标准与各自的家庭经济情况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但如果不考虑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就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地分析当前社会上的消费现象,引导广大的学生形成积极而有准备的心态,做一个清醒、明智、理性的消费者。
(3)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商观念,与生活学习紧密结合。
何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和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在进行实施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在广大学生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要学会生存及自身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培养独立意识,加强理财能力。
4.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了卓越辉煌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距离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正确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的培养与塑造,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实为当前国情下具非常重要深远之意义。
参考文献:
[1]网络互联:zuowenw.com.
[2]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3]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4]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课题组.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
[5]章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
关键词: 三本独立院校大学生 消费观 德育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因为德育决定着学校要培养和塑造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而大学生的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消费行为总是影响着一定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尚,它不仅意味着怎样花钱,而且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德育教育肯定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由于三本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有其鲜明特点,学生的组成结构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又区别于高职院校的专科生,因此其心理特点、学习能力、行为特点、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人生追求等均有其显著的特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尤其重要。
1.目前广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消费理性,自主能力有待培养。
广大学生是没有经济来源的,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当前社会的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而成熟的消费观念,自主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广告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拿电脑产品来说,目前,在有电脑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使用学习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不是很需要,但是在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使用学习的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或者换上一台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电脑,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这些都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这些都是会引发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更多其它的问题和隐患的。
(2)过于追逐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在消费问题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漱用品,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而且同样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3)盲目地消费借以展示自我。
与成年成熟的消费者不同,大学生一般没有从众的心理特征,这一特征与广大学生的追新求奇、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心智、生理已经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但在生活、经济上却仍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必须依靠家庭的资助才能良好地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钱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进行消费,追求、展示自我。
(4)广大学生中消费差距拉大,极易出现两极分化。
我们曾经搞过一次关于大学生的消费调查,其结果有近15%的同学在350元以下在比较困难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近45%的同学在450元—650元之间,这属于学生在校正常的消费水平;有近25%的同学在650元—850元之间,这是属于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然而有近15%的同学在850元—1350元之间,这就属于消费比较高的学生。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对于一个班级、一个寝室的同学们来讲,这是肯定会有矛盾和问题的,不同的消费观导致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性及生活习惯,引发不必要的小矛盾和小摩擦,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及实施德育的过程中都是不利的。
2.广大学生不正确消费行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发展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当代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富裕和生活的提高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提高生活素质的期望及消费愿望,使大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如何消费上。
(2)家庭教育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从小到大的溺爱为其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有些家长即使自家的经济收入不高,甚至比较困难,却也要想办法甚至借债寄钱给自己的子女,满足子女的消费需求,以免自己的小孩在同学面前丢脸。他们错误地认为: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就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事实上,学生不知道挣钱的辛苦,没有养成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为他们的不良消费习惯打下了基础。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高峰时期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键时期,自身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把握自己。加之又远离父母家庭,经不起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诱惑,盲目从众、互相攀比的心理比较普遍。现在的社会中大学生消费热点频频出现,与大学生的“趋同效应”有很大的关系,这种“趋同效应”很容易促使广大学生消费的升温。
(4)高校自身的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的规模已经逐渐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大,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又跟不上。虽然现在提倡高校后勤社会化,但相比而言,物质生活条件较差,这也是诱使大学生消费热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3.正确引导和培养广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对于更好地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正确引导和培养广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是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单一从表面上看,消费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从更深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消费观,有正确消费观指导下的正确、合理消费,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质量。通过高质量的消费,大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包括满足基本生活、学习的物质需要和不断发展的精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对于学生的德育的实施才能上到一个新层次、新水平。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消费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苦乐观。高校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让大学生分清什么是正常消费,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引导他们懂得,对幸福的追求应立足于现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获得。其次要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合理、适度、健康、量入为出的消费观。
(2)加强广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每一个学生都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在个人消费时不忘中国的光荣传统,科学而理性地安排,要使个人的消费标准与各自的家庭经济情况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但如果不考虑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就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地分析当前社会上的消费现象,引导广大的学生形成积极而有准备的心态,做一个清醒、明智、理性的消费者。
(3)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商观念,与生活学习紧密结合。
何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和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在进行实施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在广大学生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要学会生存及自身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培养独立意识,加强理财能力。
4.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了卓越辉煌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距离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正确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的培养与塑造,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实为当前国情下具非常重要深远之意义。
参考文献:
[1]网络互联:zuowenw.com.
[2]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3]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4]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课题组.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
[5]章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