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101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展开。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发现,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因素相连,并且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而绘画本身所具有疏导心理,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美术课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所以,教师从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着手,使美术教育的学科效能得以拓展发挥,使之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效用。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 美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生俨然成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他们不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如:乐观向上、胸怀宽广、身心和谐等,这些要求已经成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目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然而在现实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在增加,作为美术教师除了传授本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应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心理素质发生相应的改善。除了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要切实发掘美术的心理疏导及心理教育作用。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育及美术作品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其良好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使一些不良的心理得到疏导与治疗。为此,充分挖掘美术包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美术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的新课,在全社会普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今天,应提高对美术教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效用。
  1. 疏导心理,美术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首先,我们知道人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才是健康和正常的。当个体内在情绪被压抑,或内在冲动处于强弩状态时,人就会有宣泄的需求,以保护身心健康。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门户”。在学校里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比如:有这样一节课,老师留的作业是用颜色来表达一种心情。在三十多份作业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现的都是考试的紧张情绪,受紧张情绪影响的比较深,那么,学生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舒缓这种紧张情绪,在学校开办美术展览、美术竞赛、美术讲座、美术墙报、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校园美化等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充,同龄人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集体活动与学生个人感情相结合,无疑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心理、进取心理、相容心理、克服和矫治固执心理、孤独心理、封闭心理是大有裨益的。
  在我校绘画兴趣小组课堂上,特别是对于初学绘画、同时又显得拘谨的学生,我时常会给他们一些纸,让他们无拘无束地画画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感情。这种宣泄方法,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尤为重要。其次,以美术作品激起人的简单想像,也能使人恢复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各种图案、标志或者某种线条、形状、颜色,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影响:三角形稳重,水平线开阔。据悉,挪威画家画了大量爱的题材,抚平心灵的创伤,作画成为宣泄他情感的工具;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在墙上画的绿叶支撑了病中少女的生命,可见美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2. 美术课的绘画创作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创作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的过程即是绘画者自身接受心灵陶冶的过程。通过点线的流动、块面的铺展、色彩的渲染,学生会在自己亲手创设的理想王国中经历新鲜与神奇的美的体验,同时感受艺术成就感对心灵的滋润。当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张着探索发现的眼睛、舒放着想象与灵动的激情陶醉于绘画创作的活动之中时,他们的心灵能自然地得到抚慰与舒张,不良的情绪能得以释放与缓解,课业压力造成的抑郁与紧张、成长的烦恼带来的躁动与不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与平复。
  以绘画技能培养为主的美术课的教学,普遍都是采用讲练结合、以示范辅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地要形成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为密切的交流,从而更加易于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感的形成,有利于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与心灵直接交流的情境。同时美术教师以其具备专业水准的美术技能所做的绘画示范又极易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而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之下,亲手绘制出一幅精美的作品的时候,其蕴含在成功喜悦之中的对老师的亲密情感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此理想状态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为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前提条件。
  每个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和鼓励,渴望获得成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激励显得更加需要和重要。因此,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在美术绘画活动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落笔不够大胆,很拘束;有些学生在活动时,往往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从何下笔;有些学生则非常紧张,还没有动手画画就说:“老师,我不会画,请你帮帮我吧。”其实像以上这些小学生,他们不是不会绘画,而是他们在作画之前存在一定的疑虑,不敢落笔。长期以往,这些小朋友,往往会导致自信心缺乏,不能形成健康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作画水平,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可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创造信心。
  首先,教师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怀有充分的关爱之情,并以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将教师的关爱与关注通过美术教学的特有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对绘画艺术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诚关爱与美好情感的熏陶。教师要通过辅导学生对美的探索与表现,引导他们进一步感知生命的神圣之美与客观世界的奇妙魅力。从动物到植物,从山河大地到宇宙万有,将爱的空间扩展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使学生的心胸更加宽广、豁达。教师还应具备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语言能力,通过发自于真挚爱心的富于感染力的话语,将正确的人生观和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化解心理问题的体会、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学生们掌握绘画艺术这一能陶冶心灵、宣泄情绪、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金钥匙。   3. 经典美术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经典美术作品之所以流芳千古、历久弥新,是因为它无不具有陶冶人类精神世界、传递人类所共同拥有的高尚情感的超凡魅力,是艺术大师们用生命培育出来、留传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食粮。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所要传达给学生的绝不只是绘画技能。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和鉴赏,承接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提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格,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具有健全心理和高尚人格的人,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其人文属性所涉及的生存意义、人格尊严、道德价值、文化传统等等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美术教学就必然地要引导学生从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去汲取营养。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经常把经典的艺术作品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了解,认知美术与文化的本质,感受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的再现,使之成为学生们与艺术大师进行精神交流的场所。我还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相关的艺术资料图片带进课堂,在营造课堂艺术氛围的同时,让学生经常性地得到心灵的浸润,比如,在欣赏《拾穗者》,我让学生分享拾穗者于田园劳作的乐趣和收获的幸福,吮吸秋季田野的芳香,歌颂劳动的崇高精神;而那多如繁星、难以计数的中国传统绘画名作,在以其精妙绝伦、意趣深远的艺术魅力带给人们以精神享受之外,还会自然地激发起学生们源于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愫,比如,蜿蜒逶迤、雄伟的万里长城;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等等,是历史凝结成的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些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由此可知: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多么的具有强烈的心理感染力,它能激起高尚的情感,产生情绪的共鸣,促进心理健康美,这正所谓“怡悦情性”、“快人意”(出自:《历代名画记》、《林泉高致》),使学生在领受经典艺术所赐予的美妙精神甘露的过程中,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良性的塑造,他们的光辉会照耀孩子的心灵。
  我国心理学家佐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美术能抑制恶劣特质,树立起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性格,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体贴、尊重、理解他人的心理品质,从而推动了人际关系趋向和谐。
  再如:赣版美术教材中的一节欣赏课,原教材顺序是欣赏多彩的学习生活、传递我们的心声;我针对小学生对于生活既好奇、又陌生的心理,我把多彩的学习生活作为第一课来上,并把课堂搬到了校园中来,在带领他们参观校园环境,让他们领略我们校园环境的整洁和优美的同时,还向他们灌输了许多生活的趣事,“畅神”、“快人意”,从而增加做人和学习的兴趣。这样,他们既熟悉了自己的校园,又对校园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爱。
  总之,美术教学能用艺术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能用美的熏陶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给学生多一些美的向往和爱的感受,让他们人生路上增添美丽的色彩!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和谐与健康!
  【参考文献】
  [1] 董奇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浙江教育出版社
  [2] 吕俊甫著.《发展心理与教育》. 商务印书馆
  [3] 胡师正.《美育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4] (美)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导读系列》.浙江教育出版社
  [5] 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3-12-1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的设计是一堂精彩语文课的成功之门。本文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堂导入语的方法。  【关键词】 回顾;诗文警句;音像造势  Shallow talk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in how usage duct
期刊
【摘 要】 教学方法是体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门径。方法孰好孰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政治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就从政治教学实践的切身感受中谈谈“教师为本”转向“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精选案例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方法;主体;案例;情感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知识点颇多、结构
期刊
陕西省教育学会2013课题: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培养高中学困生政治素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3091-05  【摘 要】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物理学起来感觉困难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难学的成因、物理学困生的特征及解决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一、难学的成因;二、物理学困生的特征;三、解决策略主要是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加强学法指导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  How exaltation is beginning high school student study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lesson of i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的落脚点,是提高民族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检验一所学校、一位老师素质教育思想是否牢固,素质教育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只有把转化后进生工作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可以说,面向后进生的问题解决了,“面向全体学
期刊
(陕西省教育学会2013年度一般课题·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励与赏识研究 SJHYBKT2013014-25)  所谓“激励”策略指的是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学习水平分别为上、中、差的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刺激奖励行为;所谓“赏识”策略指教师在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各个环节中的进步的认可欣赏和赞许的行为。无论是“激励”还是“赏识”,它们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期刊
【摘 要】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的化学概念、规律和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化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观、标准而规范的实验操作。  【关键词】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  Chemistry experime
期刊
生本这个似曾相识的朋友再次走进我的教学生活,它让我再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清醒了认识到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本教育不正是“以人为本”的理想化教育吗?生本教育的理念——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发挥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
期刊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关键词】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How 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the student interest  Chang yan-ju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培养出品德好、技术精、学习型的学生,是新形势下对我们学校的要求和挑战。目前,在学生培养方面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加强在学校学生的品德教育迫在眉睫,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至关重要。  1. 学校品德教育的内容  一个人要有理想信念,要有追求的目标,要有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期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