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育人工作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育人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明确教育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深化新时代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是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

铸魂育人:铸牢人的思想之魂


  铸魂,也即是铸塑人深层次的思想灵魂,打造个体独特的精神标识。由信仰信念信心构筑的精神高地,是人类思想灵魂生成的基础和个体精神动力产生的源泉。做好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根基在于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用马克思主义铸牢科学信仰之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是科学信仰之花永不凋零的青春密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是扎实推进铸魂工程的首要任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彰示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准确把握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教育引导人们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层面深化认识、增进认同、强化共识,有助于培育更多更加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忠实拥护者和奋勇拼搏者。
  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牢精神动力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伟大梦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怀信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强国征途中,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需要引导人们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砥砺强国志、力践报国行,自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追梦人和铸梦人。

立德树人:夯实人的道德根基


  立德,旨在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把握正确的道德方向、原则和立场。立德树人要坚持道德教育为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涵养作用,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社会主义道德观锤炼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践行和培育要求广大青年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目标要求,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道德,在崇德向善中锤炼品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将核心价值观归结为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并用“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空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以及个人成长具有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使之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以此带动人人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育人观提升全面素质。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德育居于首位,是方向,具有统帅作用,为智、体、美、劳定向铸魂;智育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为其他各育储备智力;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劳动教育引导人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育劳动精神。把德育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将“五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是协同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鲜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以文化人:构筑人的精神家园


  文化为人所创造,也在潜移默化塑造着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文化人,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构筑人的精神家园。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人类难题、调节社会关系、鼓励向上向善的丰富内容和多元价值。例如,“道法自然”“天下为公”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革故鼎新”“安民富民”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见贤思齐”“孝悌忠信”为道德遵循提供有益启发。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功效,既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又要做好创造性轉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涵养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滋养精神根脉的丰厚养料。
  用革命文化激发精神斗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革命文化,精辟总结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高度评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党性修养,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凛然正气和高尚品德。这些都是革命文化的内在呈现和高度凝练,是革命前进道路上战胜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好革命文化,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加强对革命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顽强斗志,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不仅要学习感悟“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彰显的先进特质和优秀品质,还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传递的时代价值。同时,我们还应融会贯通世界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发挥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见习编辑:王孟秋)
其他文献
知已知彼,才能在谈判中进退自如,达到满意结局。    4月2日,韩国和美国在经历了8轮长达10个月的谈判后,达成了韩美FTA协定。韩美FTA也许是个双赢的结局,因为韩美各自声称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从美国角度看,之前美国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为4%,韩国则为11%。在韩美FTA生效日至今后10年到15年内,除了完全排除开放的大米等极少数产品外,两国94%的产品都将陆续免除关税,进入对方国家市场
平静多日的巴基斯坦政坛再度出现了跌宕起伏。上周,巴最高法院宣布废除穆沙拉夫于2007年10月5日公布的《全国和解令》(大赦令),刚刚当选不到16个月的总统扎尔达里面临空前的执政危机。舆论普遍认为,巴最高法院几乎要将其从总统宝座上掀翻了。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全国和解令》危及扎尔达里的政治生命    2007年10月5日,时任总统穆沙拉夫在美国的压力下,与时任人民党主席的贝·布托达成了秘
汉堡有个很有名的理工大学,这个大学有一门公共选修课——法律。自愿选修法律课的学生多得不可思议。碰到考试的时候,极大的阶梯教室更是挤得不可开交,甚至有的学生要坐在地板上答考卷。这样的学习积极性,会让不知内情的人感慨万分。其实,这当中另有奥秘。  原来,这门课的试卷好多年来用的都是同一份。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在考试以前,弄份去年的考卷做一下,只要智商不是太低,就能考及格。这已经是大学里公开的秘密:法律课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提出了“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心重视。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
摄影师约翰道格戴尔正在给我拍照。他歪着头,身体向前微倾,一丝不苟地捕捉我侧面的影像。我坐在离他约3英尺的地方。  我们俩身处约翰的格林尼治乡村公寓里。房间里堆满了铜器古董、相机和约翰的摄影作品。  很难相信这些漂亮的照片是由一个几乎完全失明的人拍摄的。  约翰得过5次几乎致命的肺炎、脑感染、周边神经病、卡波西氏肉瘤和CMV视网膜炎。10年前,CMV视网膜炎几乎夺去了他的全部视力。醫生与同行一致宣判
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是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最大限度激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的政治责任。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民族大学因国情而立、为党而兴,在新的征程中,要用铸牢中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一个突出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管党治党、执政治国内在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把我们党对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进行伟大斗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深刻揭示出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握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对于在新征程上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理论逻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