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百姓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南昌市全面取消了高中阶段公办校择校,实施优质民校义务教育资源补充计划,在教育公平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与此同时,南昌市组建40个城区义务教育集团化联盟、名校大学区、协作学区,打破壁垒,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平民百姓享受到教育公平阳光的照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点赞。为此,记者与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深度对话,就学区化管理改革,梳理出“南昌经验”与读者共享。
  问题倒逼改革
  南昌是省会城市,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制定的“抢占制高点,聚焦增长极,提升首位度,共筑‘四强’梦”战略决策,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经济快速增长,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给南昌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谢为民说:“新的形势倒逼南昌必须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千方百计解决‘有学上’的问题。因此,南昌市在老城区改造中,学校网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新城开发中网点优先安排、先期建设;在城乡接合部整治中完善网点布局。”名校退城进郊,是南昌市学区调整的重头戏。通过在新城区建设名校新校区,2014年南昌新增优质学位1100个,解决了老百姓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但是,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之后,“上好学”的矛盾又突出摆在南昌教育的面前,老百姓渴望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好学”。南昌市曾一度出现过“择校热”。名牌学校“撑不下”,普通学校“吃不饱”,冷热不均的状况严重地制约着南昌教育发展,也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教育不公平的强烈不满,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当前南昌教育人一项迫切的政治任务。
  谢为民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们‘下猛药’铁腕治理择校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我认为实现‘零择校’是‘堵’,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公平之中又出现新的不公平,因为校际之间教育质量不均衡,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新的不公平。所以,在做好‘堵’的基础上,更多的要‘疏’,也就是要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让教育的阳光公平地照亮每一个角落,照进老百姓的心坎。”
  探路集团化学区化办学
  问题倒逼改革,2013年南昌市启动了学区化管理试点工作。其后,南昌市不断深化学区化改革,集团化办学横空出世。
  谢为民说,根据《南昌市推进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6)》的要求,2015年,南昌市教育局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联盟、名校大学区、市区协作学区计划的重大改革举措,以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集团化的成片统筹、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共享的功能,下移管理重心、激活微观主体,支持推动区域和学校的探索创新,确保校际差距逐步缩小,提升教育品质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旺盛的需求。
  谢为民介绍说,所谓学区化管理,就是将在一定地域内或有协作关系的学校归为一个学区,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建立积极、开放、灵活的交流机制,逐步实现学区内先进教育理念和良好办学条件共享。管理改革采取1+N模式,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优化组合的方式进行学区划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而集团化办学可简单理解为由两所或多所学校组成的教育联合体。教育集团是以一所老牌优质学校为核心,附属一所或几所学校所形成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几所学校校址相对独立,学校法人、人事及财务在形式上也独立存在,但办学理念、运行模式相统一,主要是学校管理层思想高度统一,几所附属学校均要服务于核心学校。
  谢为民说,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联盟、名校大学区、市区协作学区计划在一体化模式和共同体模式两大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县(区)和学校的自主性,可自行采取教育联盟式、名校托管式、核心连锁式、城乡互助共同体式、优质资源再生发展式等多种运作机制,实施“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民校”等多种办学模式,推动区域内优质资源均衡发展。
  谢为民详细描绘了南昌市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分三个阶段实施:2015~2016年在城区市属学校整体推进初中学校集团化联盟,组建10个初中学校集团化联盟;在部分城区实行名校大学区,以小学名校为龙头,组建22个名校大学区;组建8个市区两级协作学区。2017~2018年完善城区集团化学区化办学举措,在四县进行试点。2019~2020年在全市推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力争实现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优质均衡。总之,计划用3~5年的时间,使学区化成果得到最大的体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谢为民说,近年来,南昌市在集团化、学区化发展改革中,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譬如东湖区,以育新学校、邮政路小学、豫章小学、百花洲小学等4所名校为龙头,将区属学校分成4个片区,强化片区教研联动,以龙头校带动片区校的发展模式,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均衡发展。西湖区则实施“名校孕育新校”和“片区链式管理”策略,以市级名校为链头学校,以片区内周边学校为链点学校,构建优质教育链;实施“教育资源整合”策略,将相距不过500米、生源严重失衡、办学水平不均衡的学校进行有效整合,盘活现有教育资源。通过学区内学校之间干部、教师相互交流和教育教学工作五个同步,即教学计划安排同步、教学活动管理同步、教师教研培训同步、学生活动同步、教育质量考核同步,提高学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谢为民说,从近年来的改革实践看,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可以实现三个共享。一是共享教学设施资源。联盟、学区内各单位的运动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以及其他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实现共享。二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建立教研共同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上交流课、听课、评课,统一考试、统一评卷以及依托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等手段,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三是共享管理课程资源。联盟、学区内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先进管理理念辐射等方式,实现优质管理课程资源的共享。   谢为民认为,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还可以实现两个贯通。一是贯通教师交流的通道。联盟、学区内学校通过教师有序流动或跨校任教、短期支教、教师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打通教师交流的通道。南昌三中相继为高新区孺子学校派出2名中层干部和3名骨干教师;南师附小从本部挑选教研组长和10名教师到香溢花城小学,并对香溢花城小学的干部和教师进行培训,实现了学区内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二是贯通学生交流的通道。联盟、学区内校际之间可通过统一编班,学生跨校选课、听课,跨校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打通学生交流的通道。谢为民说,开展集团化、学区化工作,受益最大的是城区广大的中小学生,其中局属学校直接受益学生达6.48万人,占全市局属初中学生的95%以上。东湖区、西湖区受益学生占98%以上,青山湖区、青云谱区受益学生占75%以上。经开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受益学生也在65%以上。各联盟、学区的牵头校,在联盟、学区内起着示范引领作用。成员校由于相对比较薄弱,群众不认可,生源不足,自从与牵头校组成联盟或学区后,社会认可度立即上升。例如南昌二中与南昌二中昌北校区,南昌外国语学校与云飞路第二学校,南昌三中与义坊学校,南昌二十八中与昌南学校……成员校在牵头校的直接带动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好学校。南昌市实施的大学区、跨学区、学区再造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创新是破解一切难题的“金钥匙”。
  谢为民说,为保障集团化联盟工作顺利实施,南昌市从市本级教育综合改革引导资金中给每个市级集团化联盟安排20万元资金,拨付给集团化联盟内牵头学校,资金实行单独分户核算,专项用于集团化联盟内学校之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经费开支。市区两级协作学区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市级集团化联盟经费执行。区级名校大学区工作及奖励经费由各区自行设定,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南昌市全面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南昌一中与云飞路第一学校结为联盟校后,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迅速提高,充分发挥了名校的品牌效应。育新学校红谷滩分校,与红谷一小组成学区化学校,把“真趣教育”的理念移植到红谷一小,打造“最温暖的感恩,最儿童的阅读”教学特色,在实行学区化管理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红谷一小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校,变成老百姓向往的学校,为老百姓提供了900多个优质教育学位。这两所学校是南昌市推进学区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谢为民认为,推行集团化、学区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非常重要,充分调动牵头学校和成员学校双方的积极性。只有“想通了”,行动才有力度,只要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可以实现双赢的。南昌一中校长熊绮说,南昌一中在帮扶云飞路一校的工作中,重点是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给该校,并让该校在短短的两年内,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变。“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扶的过程中,南昌一中也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把品牌擦得更亮。
  谢为民说,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建设,要明确工作重点,着力建立充满活力的新机制。谢为民认为,在推进学区化管理的起始阶段,更多的是一种帮扶,牵头学校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等方面对成员学校给予帮扶。而现在推进的集团化、学区化管理,是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的全面深化,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更系统更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建立长效机制,其中包括运行管理机制、政策激励机制等。在建立新机制工作中,要注重集团化联盟、学区建设“量”“质”并举。把注重质的整体提升和重视量的扩张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名校输出品牌、文化、师资、管理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集团化联盟、学区建设计划的规范化、制度化,快速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谢为民说,教育的理想永远在路上,理想的教育也永远在路上。实施集团化、学区化建设,需要不断地探索,两年一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模式化,注重实际成效,引领优质教育惠及更多老百姓,满足南昌市民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真正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广西教育厅日前印发《教育系统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和《高校工委教育厅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决定从今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全系统范围开展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  专项工作历时9个月3个阶段,治理的突出问题大多是“老大难”“硬骨头”,属于久治不愈的顽疾,必须统筹协调、分工落实,以推进专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期刊
PYP(Primary Year Program)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IBO)三大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其余两大课程分别是MYP(初中)课程和DP(大学)课堂。PYP课程是为3~12岁、具有长远教育需求的学生设计的,其核心目标是形成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采取负责的行动。课程旨在培养有质疑能力、有知识并且懂得关爱的年轻人,通过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去创造美好、和平的世界。鼓励
期刊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方式异彩纷呈。而教育发展到今天,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从精英教育演进为大众教育,从知识本位教育演进为能力本位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演进为以学生为中心,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教育必须产生内涵性的“裂变”。这种“裂变”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或内容上,更表现在教育的思想上、教育的理念上、教育的认识上、教育的践行上。  而这一切,
期刊
在我的办公室,常有一个特别的孩子光顾,他有时候猛地推开门,手里拿着一丁点捡到的小物件:“校长,这是我捡到的东西,你收下吧!”我赶紧表扬,谢谢他的信任。没承想,他几乎天天都有东西往这里送。有时候,我坐在桌前办公,房门吱的一声开一个缝,他瘦长的脸露一下,看看室内情况,像是视察。我提醒他要敲门,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没丝毫改正的意思。一天,几个男孩相互推搡着进到我的办公室,一个叫博的男孩告诉我,总喜欢偷偷来
期刊
只要有学校的存在,就需要有学校后勤保障。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学校后勤工作的及时跟进,学校后勤的保障作用得到充分的显现。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学校后勤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方向又在何处?是每一个学校后勤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期刊
每天晚上,你只要从万安汽车站走过,便可以看到一群上了年纪的人,放着音响,拉着二胡,敲着梆子,弹着手风琴,在广场上自娱自乐。周围围着一大群人,或立或坐地在那里,把小小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这群人既不是什么“影星”,也不是什么“歌星”,而是一群退了休的民间音乐爱好者,每晚相约在这里吹吹打打,弹弹唱唱,把人间最美好的歌声献给观赏的每一个人,和大家一起分享晚年的幸福和快乐。  ——这就是街头献艺人。我们姑且
期刊
在当前一些地方的农村教育受城镇化冲击,办学正在萎缩的大背景下,上栗县的农村教育却能够“逆势上扬”,走出了一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之路,令人深思。  上栗县的农村教育能够发展得这么好,顶层设计思路实是一个关键。上栗县的决策者能够全局在胸,审时度势,把提升农村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直面城乡教育的差距,做大做强农村教育这一头,使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仅两年的时间就投入了
期刊
“现在我们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上学不用花一分钱了。”上高县敖阳街道敖山村村民罗榕高兴地说。  敖山村是上高县中心城区的城关村,辖区内有10个自然村,村民541户共2168人。自2011年起,敖山村每年安排人均3000元的高中教育公用经费,使具有敖山村户籍、达到录取分数的高中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同时村里还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免学费的优惠政策,每年安排人均4000元的学前教育公用经费,使敖山村符合条
期刊
9月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庆祝第三十一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为全省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0年、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累计满30年的在岗一线教师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全省共122114名教师获此荣誉证书。  据了解,为鼓励广大长期从教教师坚守一线岗位,江西各市、县(区)将对长期从教尤其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对从教20年以上和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
期刊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项目第一批入选的50所学校名单,其中,赣州市有10所学校榜上有名,具体为赣州中学、赣州三中、赣州一中、兴国县平川中学、于都二中、南康中学、信丰中学、大余中学、赣县中学、瑞金二中。  据悉,为推动我省红色文化进校园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省教育厅在我省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试行实施“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项目。该项目是以在校园内树立全彩LED视屏(约10平方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