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主要是由相关专业人员及医护人员针对某个手术或者某个诊断制定的具有时间性、顺序性的、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将资源浪费有效减少,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服务质量;本文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作一综述。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应用效果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为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老年人,在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分别居于第二位及第三位;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关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通常给予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够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在给予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时候,如何有效节省时间,使患者的血管能够尽早开通,使心功能能够得到有效保存,这些都是当今医疗工作人员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首要解决的问题[1]。近年来,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有效提升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现综述如下。
1 制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2]
1.1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路径的制订是以每日标准计划作为参照依据的,主要是根据特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按照护理路径中的规定给予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组成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而成的,是综合常规护理计划的一个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协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判断;一旦患者病情发生改变,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时,护理人员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标志在临床护理路径上,并且针对这一变化作出相应的适合患者的干预措施。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应该要包括心内科监护室医护人员及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护理路径中必须本着患者第一、实用、科学、医患双方共享的原则开展,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要不断改进完善,保证符合患者的具体需求;一般来说,临床护理路径表是以时间作为横轴,而纵轴而采用检查、评估、治疗处置及护理等,医护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要简明扼要,便于医护人员能够按照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救护,并且将救护过程中的事项简化记录;而患者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就要制定详细的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证患者能够明白,便于配合治疗。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纳入标准
临床护理路径的纳入表针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治疗适应证标准,而排除标准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治疗的禁忌证,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同时,还要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本人的同意,并且在与患者签订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展。
对于心电图检查中出现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给予这些患者急诊PCI治疗,能够将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如果患者没有急诊PCI禁忌证,在得到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纳入急诊PCI的临床了、护理路径。
1.3 临床护理路径的评价与修正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是:安全性指标及疗效指标,即PCI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心脏不良发生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等;而临床护理路径的修正对于救护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属于理想状态的流程图,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莫测,并且病情凶险,因此,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患者均能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规定的内容进行护理,有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的反复变化导致出现变异,而临床护理路径的修正就是需要对变异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继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2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影响[3]
2.1 完善传统护理方法
自从有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工作能够有预见性、有计划地进行,不再是对医嘱盲目机械地执行,也不需要等到医生的指示后才能开始为患者实施相关的治疗护理,能够使患者对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护理,配合护理。
2.2 提高护理质量即患者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担心病情变化,容易发生猝死,因此,大多数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与患者进行讲解,疏导安慰患者,使患者能够消除顾虑,并且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医(护)患关系融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我院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情况来看,与没有实施前比较,实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管再开通时间,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且还能够使介入手术相关事件发生率有效减少,促进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救护质量。
2.3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缩短,从而有效节省费用。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针对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估护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要差异预测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是否适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更改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实施过程中的对策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快,难以控制,因此,临床护理中,一定要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的高专业理论素质;另外,我国大多数医院关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条件还不够完善,必须要针对不同医院的具体情况,完善改进医疗保健制度;并且还要充分考虑救护时间,要控制好时间;路径表的设计要对护理人员的分工合作情况充分考虑,便于掌握,提升护理质量,完善管理[3]。
参考文献:
[1] 王海荣,郑淑梅,杨秀兰.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l069-1070.
[2] 贾伟平,刘香菊.临践与研究,2009,6(11):99-101.
[3] 巴金华.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1(5):582-583.
[4] 贾伟平;刘香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1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应用效果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为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老年人,在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分别居于第二位及第三位;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关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通常给予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够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在给予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时候,如何有效节省时间,使患者的血管能够尽早开通,使心功能能够得到有效保存,这些都是当今医疗工作人员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首要解决的问题[1]。近年来,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有效提升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现综述如下。
1 制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2]
1.1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路径的制订是以每日标准计划作为参照依据的,主要是根据特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按照护理路径中的规定给予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组成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而成的,是综合常规护理计划的一个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协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判断;一旦患者病情发生改变,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时,护理人员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标志在临床护理路径上,并且针对这一变化作出相应的适合患者的干预措施。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应该要包括心内科监护室医护人员及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护理路径中必须本着患者第一、实用、科学、医患双方共享的原则开展,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要不断改进完善,保证符合患者的具体需求;一般来说,临床护理路径表是以时间作为横轴,而纵轴而采用检查、评估、治疗处置及护理等,医护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要简明扼要,便于医护人员能够按照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救护,并且将救护过程中的事项简化记录;而患者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就要制定详细的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证患者能够明白,便于配合治疗。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纳入标准
临床护理路径的纳入表针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治疗适应证标准,而排除标准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治疗的禁忌证,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同时,还要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本人的同意,并且在与患者签订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展。
对于心电图检查中出现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给予这些患者急诊PCI治疗,能够将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如果患者没有急诊PCI禁忌证,在得到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纳入急诊PCI的临床了、护理路径。
1.3 临床护理路径的评价与修正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是:安全性指标及疗效指标,即PCI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心脏不良发生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等;而临床护理路径的修正对于救护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属于理想状态的流程图,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莫测,并且病情凶险,因此,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患者均能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规定的内容进行护理,有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的反复变化导致出现变异,而临床护理路径的修正就是需要对变异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继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2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影响[3]
2.1 完善传统护理方法
自从有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工作能够有预见性、有计划地进行,不再是对医嘱盲目机械地执行,也不需要等到医生的指示后才能开始为患者实施相关的治疗护理,能够使患者对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护理,配合护理。
2.2 提高护理质量即患者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担心病情变化,容易发生猝死,因此,大多数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与患者进行讲解,疏导安慰患者,使患者能够消除顾虑,并且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医(护)患关系融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我院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情况来看,与没有实施前比较,实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管再开通时间,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且还能够使介入手术相关事件发生率有效减少,促进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救护质量。
2.3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缩短,从而有效节省费用。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针对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估护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要差异预测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是否适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更改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实施过程中的对策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快,难以控制,因此,临床护理中,一定要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的高专业理论素质;另外,我国大多数医院关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条件还不够完善,必须要针对不同医院的具体情况,完善改进医疗保健制度;并且还要充分考虑救护时间,要控制好时间;路径表的设计要对护理人员的分工合作情况充分考虑,便于掌握,提升护理质量,完善管理[3]。
参考文献:
[1] 王海荣,郑淑梅,杨秀兰.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l069-1070.
[2] 贾伟平,刘香菊.临践与研究,2009,6(11):99-101.
[3] 巴金华.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1(5):582-583.
[4] 贾伟平;刘香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