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合水县。该馆现藏各类石质文物500余件,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尤其以单体圆雕造像最具艺术特色,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莫高窟”。由于馆藏文物历史悠久,保存条件有限,多数文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病害,急需开展科学保护。
●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依据参照《石质文物病害与图示》(WW/T0002-2007)、《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WW/T 0062-2014)相关标准及操作步骤进行。
调查涉及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186件(套),目前主要存放于文物库房内,还有部分文物露天存放。这些石质文物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与病害,部分器物病害较重,难以详细地观察文物形貌,也给定级工作带来困难。
● 文物保存现状与评估
2.1 自然环境条件
合水县地处子午岭西麓,黄土高原腹地,位于东经107°51'-108°42'、北纬35°36'-36°37'之间,总面积2941.78k㎡;合水县地势多山,平均海拔1298.7米,子午岭将全县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合水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年总日照时数2376-2492小时,无霜期为155-160天,年均降雨量560-590毫米(1)。
2.2 文物保存情况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文物库房位于该馆观音殿下方,大致分隔为3个分间,文物库房总实用面积约267㎡。库房内有两组移动式密集柜,每组9列,4个存储柜、12个密码保险柜、2个木质存储柜。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较重的石质文物只能码放在地面。
库房内文物保管条件较为简陋,缺乏环境检测、调控设备。库房内仅有两台排风扇对外进行空气循环,对室内空气流通作用有限。库房内环境温湿度随当地室外温湿度变化而变化,因通风不畅,局部出现潮湿霉变现象,对石质文物的保存与保护带来严重影响。
● 文物病害情况分析
依据《石质文物病害与图示》(WW/T 0002-2007)、《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WW/T 0062-2014)相关标准,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发现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的主要病害类型有:生物病害、断裂、局部缺失、表面粉化剥落、表面泛盐、表层片状剥落、表面溶蚀、机械裂隙(应力裂隙)、浅表性裂隙(风化裂隙)、表面污染与变色、彩绘表面颜料脱落、水泥修补、水锈结壳等。现对主要病害形态整理描述如下:
3.1 残缺
残缺病害是指石质文物受外力作用导致的基体缺失(2)。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大部分有残缺病害,且存在百余件石质文物残块。石质文物残缺影响了观瞻性,应该对残块进行拼接、部分补全,以更好地展示和利用这批石质文物。
3.2 断裂
断裂是指石质文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贯穿性且有明显断开与错位的现象。这类病害属于稳定病害,一般仅需粘接修复。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断裂病害以石碑、经幢等为主。
3.3 表面结壳
表面结壳病害是指石质文物表面形成的硬质覆盖层。这类病害为活动性、诱导性病害。石质文物在埋藏环境下与不同的介质接触,因底层压力、环境因素等影响,在石质文物表面形成了难以剔除的结壳,有的以片状形式存在,有的以点状形式存在。表面结壳覆盖了石质文物纹饰,直接影响文物的艺术欣赏价值,且不利于石质文物的保存,需要进一步清理。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单体造像发生表面结壳病害的现象较多,这些表面结壳既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腐蚀石质文物,又遮盖了纹饰细部,影响造像的艺术价值。
3.4 人为污染
人为污染指人为的涂写、刻画,以及宗教活动造成的烟熏等引起的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现象。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人为污染主要由早期修复粘接时胶在表面流淌,涂写造成。
3.5 泥土污染
泥土污染是指出土文物表面埋藏土壤附着现象。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表面均存在此类病害。
3.6 表面溶蚀
表面溶蚀是指由于石质文物埋藏过程中与环境中水分和盐类等发生反应形成的表面坑窝状病害。这类病害为可诱发型病害和活动病害。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旧石器以及露天保存的石碑、经幢上常见此类病害。
3.7 片状剥落
片状剥落指由于冻融交替、盐结晶膨胀等作用力引起的石质文物表面层片状剥落的现象。这类病害为活动病害和可诱发病害。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主要为砂岩质,片状剥落病害较严重。
3.8 裂隙
因受外力扰动、受力不均以及自然风化、溶蚀现象导致的沿石材纹理发育形成的较小的裂隙。这类病害为活动病害和可诱发病害,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裂隙病害主要分布于造像基座、颈背部,以及碑刻岩石的层理部位。
● 病害成因分析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除部分旧石器外,均为砂岩质,胶结物为泥质胶结,岩石强度较低。岩石因构造不均匀及重力影响等形成较多裂隙。因保存条件有限,馆藏石质文物多直接存放于地面,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沿裂隙上升,形成孔隙渗水和毛细水等水害,对石质文物本体造成侵蚀。露天存放的石质文物裂隙成为降雨等各种水害渗透及可溶盐运移的通道,对风化病害的纵深发育起着推进作用(3)。在水害作用下,岩石表面逐渐形成坑凹状溶蚀;博物馆保存的石质文物多为发掘出土,入藏时均未进行过脱盐处理,随着文物保存环境的干湿交替,文物表面水分不断蒸发,溶于水的可溶鹽不断在文物表面富集析出,结晶压力造成文物表面岩石结构破坏,产生开裂、层片状剥落等病害(4)。 ● 意见建议
5.1改善保存条件
石质文物的保存条件为,温度在14℃-24℃之间,温度日波动应小于5℃;相对湿度在40%-55%之间,光照度应小于 300勒克斯;要求清洁的大气环境,防止灰尘、酸性气体污染(5)。因此,若这批石质文物在库房内保存,建议放置在适宜的囊匣内或置于便于搬动的器座上。若参加陈列展览,建议存放在具有密封效果的陈列柜里,并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基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库房的现有条件,需安装防止紫外光、有害气体、灰尘侵害的设备、设施。库房的窗户要小、少,使用磨砂厚玻璃或花纹玻璃,同时安装一面深一面浅的双色窗帘。如使用普通平板玻璃,应安装防紫外线胶片。陈列展出时,使用不辐射紫外线的光源,或在普通光源上涂一层紫外线吸收剂滤去紫外光,最好使用光导纤维照明。库房和展厅应使用空气过滤设备,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定期使用吸尘器清扫,用软布、排笔清除器物表面灰塵。
5.2提高管理水平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建筑内部的物品和地面定期进行保洁。应先清除门窗、地面缝隙内的尘土,再清除保护石质文物的装置、设备上的灰尘,最后清洁石质文物附近部位及表面的尘土,达到除尘的目的。卫生保洁时应尽量使用吸尘装置进行清洁,建筑内保洁时尽量使用湿打扫方式。建筑要经常封闭以减少灰尘进入,降低石质文物所在区域的灰尘降落几率。
日常管理过程中,尽量使用冷光源和符合石质文物保护要求的光源来照射、观察、拍摄文物,非必要不使用强光和阳光直射石质文物。禁止游客、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长时间使用高强度的人工光源照射文物本体。同时,建筑周边不适宜通行机动车辆等大型交通设备。
避免参观活动对文物安全的影响。必要时可设置一定的标志牌、拦挡物和限制进入区域,比如在距文物1米的位置安装高约2米的栅栏,阻挡无意识的人为破坏。
(作者张仲明,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工作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作者王珺,文博助理馆员,工作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
参考文献:
(1)合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合水县志(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37-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WW/T 0062-2014,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04-24;
(3)王冲、谢振斌、郭建波、陈显丹,乐山麻浩崖墓石刻风化机理研究(J),敦煌研究,2017(6):172-181;
(4)张赞勋、付林森、汪东云、姚金石、谢本立,北山石窟风化产物可溶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机理(J),工程勘察,1996 (2):37-42;
(5)杨璐、黄建华,文物保存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78-179。
●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依据参照《石质文物病害与图示》(WW/T0002-2007)、《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WW/T 0062-2014)相关标准及操作步骤进行。
调查涉及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186件(套),目前主要存放于文物库房内,还有部分文物露天存放。这些石质文物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与病害,部分器物病害较重,难以详细地观察文物形貌,也给定级工作带来困难。
● 文物保存现状与评估
2.1 自然环境条件
合水县地处子午岭西麓,黄土高原腹地,位于东经107°51'-108°42'、北纬35°36'-36°37'之间,总面积2941.78k㎡;合水县地势多山,平均海拔1298.7米,子午岭将全县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合水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年总日照时数2376-2492小时,无霜期为155-160天,年均降雨量560-590毫米(1)。
2.2 文物保存情况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文物库房位于该馆观音殿下方,大致分隔为3个分间,文物库房总实用面积约267㎡。库房内有两组移动式密集柜,每组9列,4个存储柜、12个密码保险柜、2个木质存储柜。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较重的石质文物只能码放在地面。
库房内文物保管条件较为简陋,缺乏环境检测、调控设备。库房内仅有两台排风扇对外进行空气循环,对室内空气流通作用有限。库房内环境温湿度随当地室外温湿度变化而变化,因通风不畅,局部出现潮湿霉变现象,对石质文物的保存与保护带来严重影响。
● 文物病害情况分析
依据《石质文物病害与图示》(WW/T 0002-2007)、《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WW/T 0062-2014)相关标准,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发现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的主要病害类型有:生物病害、断裂、局部缺失、表面粉化剥落、表面泛盐、表层片状剥落、表面溶蚀、机械裂隙(应力裂隙)、浅表性裂隙(风化裂隙)、表面污染与变色、彩绘表面颜料脱落、水泥修补、水锈结壳等。现对主要病害形态整理描述如下:
3.1 残缺
残缺病害是指石质文物受外力作用导致的基体缺失(2)。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大部分有残缺病害,且存在百余件石质文物残块。石质文物残缺影响了观瞻性,应该对残块进行拼接、部分补全,以更好地展示和利用这批石质文物。
3.2 断裂
断裂是指石质文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贯穿性且有明显断开与错位的现象。这类病害属于稳定病害,一般仅需粘接修复。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断裂病害以石碑、经幢等为主。
3.3 表面结壳
表面结壳病害是指石质文物表面形成的硬质覆盖层。这类病害为活动性、诱导性病害。石质文物在埋藏环境下与不同的介质接触,因底层压力、环境因素等影响,在石质文物表面形成了难以剔除的结壳,有的以片状形式存在,有的以点状形式存在。表面结壳覆盖了石质文物纹饰,直接影响文物的艺术欣赏价值,且不利于石质文物的保存,需要进一步清理。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单体造像发生表面结壳病害的现象较多,这些表面结壳既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腐蚀石质文物,又遮盖了纹饰细部,影响造像的艺术价值。
3.4 人为污染
人为污染指人为的涂写、刻画,以及宗教活动造成的烟熏等引起的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现象。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人为污染主要由早期修复粘接时胶在表面流淌,涂写造成。
3.5 泥土污染
泥土污染是指出土文物表面埋藏土壤附着现象。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表面均存在此类病害。
3.6 表面溶蚀
表面溶蚀是指由于石质文物埋藏过程中与环境中水分和盐类等发生反应形成的表面坑窝状病害。这类病害为可诱发型病害和活动病害。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旧石器以及露天保存的石碑、经幢上常见此类病害。
3.7 片状剥落
片状剥落指由于冻融交替、盐结晶膨胀等作用力引起的石质文物表面层片状剥落的现象。这类病害为活动病害和可诱发病害。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主要为砂岩质,片状剥落病害较严重。
3.8 裂隙
因受外力扰动、受力不均以及自然风化、溶蚀现象导致的沿石材纹理发育形成的较小的裂隙。这类病害为活动病害和可诱发病害,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裂隙病害主要分布于造像基座、颈背部,以及碑刻岩石的层理部位。
● 病害成因分析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藏石质文物除部分旧石器外,均为砂岩质,胶结物为泥质胶结,岩石强度较低。岩石因构造不均匀及重力影响等形成较多裂隙。因保存条件有限,馆藏石质文物多直接存放于地面,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沿裂隙上升,形成孔隙渗水和毛细水等水害,对石质文物本体造成侵蚀。露天存放的石质文物裂隙成为降雨等各种水害渗透及可溶盐运移的通道,对风化病害的纵深发育起着推进作用(3)。在水害作用下,岩石表面逐渐形成坑凹状溶蚀;博物馆保存的石质文物多为发掘出土,入藏时均未进行过脱盐处理,随着文物保存环境的干湿交替,文物表面水分不断蒸发,溶于水的可溶鹽不断在文物表面富集析出,结晶压力造成文物表面岩石结构破坏,产生开裂、层片状剥落等病害(4)。 ● 意见建议
5.1改善保存条件
石质文物的保存条件为,温度在14℃-24℃之间,温度日波动应小于5℃;相对湿度在40%-55%之间,光照度应小于 300勒克斯;要求清洁的大气环境,防止灰尘、酸性气体污染(5)。因此,若这批石质文物在库房内保存,建议放置在适宜的囊匣内或置于便于搬动的器座上。若参加陈列展览,建议存放在具有密封效果的陈列柜里,并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基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库房的现有条件,需安装防止紫外光、有害气体、灰尘侵害的设备、设施。库房的窗户要小、少,使用磨砂厚玻璃或花纹玻璃,同时安装一面深一面浅的双色窗帘。如使用普通平板玻璃,应安装防紫外线胶片。陈列展出时,使用不辐射紫外线的光源,或在普通光源上涂一层紫外线吸收剂滤去紫外光,最好使用光导纤维照明。库房和展厅应使用空气过滤设备,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定期使用吸尘器清扫,用软布、排笔清除器物表面灰塵。
5.2提高管理水平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建筑内部的物品和地面定期进行保洁。应先清除门窗、地面缝隙内的尘土,再清除保护石质文物的装置、设备上的灰尘,最后清洁石质文物附近部位及表面的尘土,达到除尘的目的。卫生保洁时应尽量使用吸尘装置进行清洁,建筑内保洁时尽量使用湿打扫方式。建筑要经常封闭以减少灰尘进入,降低石质文物所在区域的灰尘降落几率。
日常管理过程中,尽量使用冷光源和符合石质文物保护要求的光源来照射、观察、拍摄文物,非必要不使用强光和阳光直射石质文物。禁止游客、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长时间使用高强度的人工光源照射文物本体。同时,建筑周边不适宜通行机动车辆等大型交通设备。
避免参观活动对文物安全的影响。必要时可设置一定的标志牌、拦挡物和限制进入区域,比如在距文物1米的位置安装高约2米的栅栏,阻挡无意识的人为破坏。
(作者张仲明,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工作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作者王珺,文博助理馆员,工作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
参考文献:
(1)合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合水县志(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37-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WW/T 0062-2014,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04-24;
(3)王冲、谢振斌、郭建波、陈显丹,乐山麻浩崖墓石刻风化机理研究(J),敦煌研究,2017(6):172-181;
(4)张赞勋、付林森、汪东云、姚金石、谢本立,北山石窟风化产物可溶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机理(J),工程勘察,1996 (2):37-42;
(5)杨璐、黄建华,文物保存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