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主体是全体学生,教师要针对基础不同的各类学生,将教学内容和作业的难度、要求高低、指导程度进行必要的划分,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作业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各项教学目标,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对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
  【关键词】意境方法指导教学效率
  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率,是每个语文老师不懈思考和一直探寻的问题。
  每个老师上课的风格不同,教学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对课堂重难点的把握是相同的,高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一堂课45分钟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简单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设计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投身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中,完成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我通过学习,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要关注学情。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上课经常迟到;上课似听非听,玩手机,有的甚至还要睡觉;上课时课本也不带,只好和人合看;练习册、资料乱放,一到上课用时拼命找,有的就找不到了,丢了;上课不动手,不记笔记,有的甚至连答案也懒得记,对老师总结的规律性的知识或解题的思路方法只听不记,下次又不懂了;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抄作业现象严重;考试不复习,也不会复习,考试时有作弊现象等等。对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我们的老师可谓是苦口婆心,讲道理,甚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仍收效不大。面对着这些现象,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怎样教会并教好这些学生呢?
  每位老师每天都很辛苦,起早贪黑,付出的太多却收效甚微,也许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怎么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习结果的好坏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我认为要时刻关注下列重要问题:学生的基础如何?学生想不想学,不想学我们怎么办?学生会不会学,不会学我们怎么办?学生花多少时间学?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得怎么样?等等……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应该关注哪些学情?
  1.关注学生的求知欲望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求知欲望,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特别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和语句尽可能的形象化,具体化,力求在课堂上讲出适合于每班学生口味的课,以便于学生深入透彻的理解文本,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让他们学到知识的同时,个性也能得到张扬。
  2.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映了他们对这节课或某个环节学习内容的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与反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心中所想,针对厌学的学生,教师不应该放弃课堂上让他们发言的权利,针对睡觉和开小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制止他们的行为,采取措施时切忌冷嘲热讽,避免和学生进行正面冲突,以免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首先做到微笑面对学生,采取幽默的言语与这些学生对话,同时也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还是挺关注他们的,抓住平时的表现,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要相信,每个学生潜能的挖掘性都是很强的。
  3.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将是不完整的学情关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以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
  二、课堂教学的意境创设要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眼球。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语文课学生只有在和谐诗化的氛围中才能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学习的冲动,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要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轻松快乐有趣味地学习。那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呢?
  1.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2.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3.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似乎都被晾在一边,课堂上形式多样,热热闹闹,讨论、合作层出不穷,可对目标的落实却微乎其微,反思我们的课堂,多少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多少合作是多余的,多少争论是离题万里,如果在课堂上少追求一点形式上的东西,课堂的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有时候在教学时,一节课的容量特别大,教师讲整整45分钟,但学生收获的并不多,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做出筛选,首先做出对内容的筛选,哪些知识点必须讲,哪些知识点可讲可不讲,虽不必节节课面面俱到,但我们必须有所渗透。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要为这堂课的重难点服务,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4.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有诗质,教师要动脑子,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进入生活;让语文贴近学生的感性实际,在课堂上让学生动之以情,悦之以心,用生命去诠释语文。
  5.依托课堂活动来创设情境。
  课堂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精彩的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里的珍珠,让语文课堂闪光。
  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中的细节活动,通过课堂活动来进行以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训练,逐步地提高语文能力。
  三、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学过程中重方法指导。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学会学习,这就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这方法犹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例如诗歌,就从高考诗歌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方式、思想感情四方面挑选,选择有典型意义的诗歌进行品读鉴赏,让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和答题要求。再如文言文,所选篇目很多,高考一般以人物传记为主,另外就是在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实词、虚词在文中居多,要选这样的文章,重点是通过老师对有代表性的文章的讲解,学生积累到一定文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文言语感,这是关键。反之,如果每一篇都要教,不仅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语文课堂学习中规律性的东西,以便一通百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以上我所谈到的仅是通过向优秀教师学习后的一点反思。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是有效的方法。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一定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知识的传递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的表达。因此如何培养广大初中学生的情感智商使初中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通过思想道德课的教学实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95-0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大基本技能。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情感、输出思想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养成用英语的思维习惯和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初中生的写作现状并不乐观,教师也因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写作教学感到困惑。提出一种有效、可操作的写作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已是刻不容缓。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图解方法
【摘要】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各项行为习惯、情感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成长的关键场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同时对于孩子们的日后学习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由于小班幼儿的心智发育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意识不强,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幼儿的学习感知,培养他们良好的
【摘 要】本文从独立学院图书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环境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结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历程分析了数字资源在建设、宣传与利用方面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图书馆 数字资源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28-02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一开始以各馆自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美术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完成优秀作品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现在的学生不善交流自己的想法,于是绘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美术课堂也自然而然的成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重
为了更好地对YY0709--2009中的视觉报警和听觉报警信号进行完整、科学和高效地检测,分析了YY0709--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因为职业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来访者王某,大二学生,男,20岁,因职业资格考试没通过而出现了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学习效率低、情绪低落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经诊断分析,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咨询,消除了王某的不合理信念,减少了负性情绪体验,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