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5月收治72例肺心病患者,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57.2±7.4岁。
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聆听患者的叙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健康教育,讲解常见病及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疏导其心理压力。同时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解除思想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其早日康复。
基础护理:①体位: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取舒适体位,急性期宜采取半卧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呼吸困难;②病室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探视,保持室内外安静,禁止吸烟;③饮食指导:合理搭配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鼓励患者进食,有心力衰竭者应低盐饮食,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稠,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促进食欲;保持排便通畅,防止因便秘造成排便费力导致肺泡破裂,发生气胸,保证足够的水分、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④协助患者翻身、擦洗,按摩受压部位,避免褥疮的发生,保持床单平整、干燥。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气功能,教会患者正确的排痰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其先深呼吸,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对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无力咳嗽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拍背排痰,为患者翻身1次/2~3小时,2~3次/日拍背,肺部叩打能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同时也可减轻呼吸肌做功,减少氧耗。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用袪痰剂或雾化吸入器湿化痰液易于咳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导管左右旋转,缓慢抽吸,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秒,以免加重缺氧,引起心率失常,并在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和痰液的性质、量、颜色和气味,必要时留取痰标本做好痰培养试验。
合理氧疗: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吸氧浓度和流量。对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一般应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分,给氧浓度应控制在25%~30%,吸氧浓度过高可导致肺性脑病,甚至出现CO2潴留而危及生命,每日吸氧至少15小时,氧疗时间达6个月以上,使动脉血氧分压至少达到60mmHg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告之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和停止吸氧,在氧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等不适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置。同时,给氧时宜采取鼻导管、鼻塞、面罩给氧,两侧鼻孔交替插管以保护鼻黏膜。
用药指导:肺心病的急性期治疗应以抗感染为主,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大量使用抗生素后注意观察口腔有无真菌感染;对快速利尿的呋塞米经静脉给药后要准确记录尿量,因本药有扩张静脉作用,需防止低血容量、低血压的发生。应用强心剂时,由于患者长期吸氧,对强心剂耐受性差,易中毒,应密切观察心率;应用扩血管抗凝、呼吸兴奋剂时,要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熟悉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
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锻炼、缩唇呼吸、肌肉放松训练以及经常做深呼吸、弯腰、扩胸、下蹲和四肢活动等相结合的各种体操运动。
出院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瘦肉、鱼肉、蛋等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改善营养不良;尿少和水肿患者应限制水钠摄入,多汗或者服用利尿剂时选用高钾食物,同时保证足够饮水量,鼓励咳嗽,传授拍背、排痰方法。加强锻炼,注意保暖,预防感染,注意休息,不可擅自用镇静药,如有异常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讨 论
肺心病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精心的护理有重要意义,强调营养、心理对患者的教育,长期氧疗、气道分泌物祛除、呼吸锻炼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尽快恢复,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2007年4月~2009年5月收治72例肺心病患者,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57.2±7.4岁。
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聆听患者的叙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健康教育,讲解常见病及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疏导其心理压力。同时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解除思想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其早日康复。
基础护理:①体位: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取舒适体位,急性期宜采取半卧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呼吸困难;②病室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探视,保持室内外安静,禁止吸烟;③饮食指导:合理搭配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鼓励患者进食,有心力衰竭者应低盐饮食,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稠,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促进食欲;保持排便通畅,防止因便秘造成排便费力导致肺泡破裂,发生气胸,保证足够的水分、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④协助患者翻身、擦洗,按摩受压部位,避免褥疮的发生,保持床单平整、干燥。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气功能,教会患者正确的排痰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其先深呼吸,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对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无力咳嗽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拍背排痰,为患者翻身1次/2~3小时,2~3次/日拍背,肺部叩打能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同时也可减轻呼吸肌做功,减少氧耗。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用袪痰剂或雾化吸入器湿化痰液易于咳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导管左右旋转,缓慢抽吸,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秒,以免加重缺氧,引起心率失常,并在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和痰液的性质、量、颜色和气味,必要时留取痰标本做好痰培养试验。
合理氧疗: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吸氧浓度和流量。对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一般应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分,给氧浓度应控制在25%~30%,吸氧浓度过高可导致肺性脑病,甚至出现CO2潴留而危及生命,每日吸氧至少15小时,氧疗时间达6个月以上,使动脉血氧分压至少达到60mmHg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告之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和停止吸氧,在氧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等不适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置。同时,给氧时宜采取鼻导管、鼻塞、面罩给氧,两侧鼻孔交替插管以保护鼻黏膜。
用药指导:肺心病的急性期治疗应以抗感染为主,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大量使用抗生素后注意观察口腔有无真菌感染;对快速利尿的呋塞米经静脉给药后要准确记录尿量,因本药有扩张静脉作用,需防止低血容量、低血压的发生。应用强心剂时,由于患者长期吸氧,对强心剂耐受性差,易中毒,应密切观察心率;应用扩血管抗凝、呼吸兴奋剂时,要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熟悉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
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锻炼、缩唇呼吸、肌肉放松训练以及经常做深呼吸、弯腰、扩胸、下蹲和四肢活动等相结合的各种体操运动。
出院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瘦肉、鱼肉、蛋等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改善营养不良;尿少和水肿患者应限制水钠摄入,多汗或者服用利尿剂时选用高钾食物,同时保证足够饮水量,鼓励咳嗽,传授拍背、排痰方法。加强锻炼,注意保暖,预防感染,注意休息,不可擅自用镇静药,如有异常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讨 论
肺心病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精心的护理有重要意义,强调营养、心理对患者的教育,长期氧疗、气道分泌物祛除、呼吸锻炼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尽快恢复,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