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是在日常的分组实验中,学生们实验的参与度并不高,每个小组往往只有组长和部分同学才是真正的参与者,近三成学生成为看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科学实验的参与度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从准备实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三个方面入手,尝试讨论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科学实验的参与度。
一、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
著名教育家兰本达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领会都是经历、卷入与参与的结果,而其中材料就是激发、引起探索“经历”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科学实验课越来越多,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成为主要的体验过程,实验课的设计和实验课的准备工作成为上好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帮助教师搜集实验材料,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中的观察任务,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性、操作规范性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和《简单电路》这两课,对老师、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单元教学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如:小灯座、开关、电池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探究材料,或者这些材料出了故障无法使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课前邀请了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来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并测试材料。他们通过看一看(观察各种材料的特点)、连一连(利用手中的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其实已经学会了本课的内容。到正式开始这节课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作为小组的组长,为其他同学做示范了。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可以让实验材料更加丰富、具体、生活化。
二、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一些难度较高,操作较复杂的实验,教师一般都会在实验前进行演示。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師独自做实验,学生只是看到教师的熟练操作和实验现象,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学生就不会发现和重视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适当放手,扶放结合,邀请一两个助手来一起完成演示实验。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教材上对分离盐与水的实验,要求使用的器材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但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常识还不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同时考虑到安全性,这一课不太适合小组实验,因此我选择了小助手和老师一起完成演示。小助手上台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观察。
小助手的选拔我采用了竞争上岗的机制。对于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思考的学生,作为奖励,让他们下次参与演示实验。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演示实验参与度,避免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还能掌控课堂纪律,提升课堂效率。
三、让学生参与分组实验
科学课注重的是通过正确的操作、观察、研究与分析的过程并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十分熟悉的材料:钢尺、橡皮筋、锣、三角铁、音叉等。材料丰富,数量充足,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来。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习热情。在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过程中,选择了钢尺、橡皮筋等为典型的物体,帮助学生发现“振动”,理解“振动”,并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声音可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有了假设后,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到多种实验来证明。本课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声音的产生。橡皮筋、直尺的发声实验,学生可以看见发声物体的振动。紧接着安排音叉发声时看不到振动,用水槽证明了音叉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间接证明的方法。通过出“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停下来吗?”的问题,渗透反证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又借助三角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最后提供音叉,让学生用触觉感受到物体的振动是怎么样的。使学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不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更能体现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至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突破难点。
这样,学生在课上能亲自接触到实验仪器,参与每一步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总之,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实验课堂,我们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亲自准备实验材料;要给孩子任务,让他们相互合作完成演示实验;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探索,自主得出实验结论。这样,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江苏】
一、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
著名教育家兰本达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领会都是经历、卷入与参与的结果,而其中材料就是激发、引起探索“经历”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科学实验课越来越多,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成为主要的体验过程,实验课的设计和实验课的准备工作成为上好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帮助教师搜集实验材料,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中的观察任务,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性、操作规范性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和《简单电路》这两课,对老师、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单元教学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如:小灯座、开关、电池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探究材料,或者这些材料出了故障无法使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课前邀请了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来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并测试材料。他们通过看一看(观察各种材料的特点)、连一连(利用手中的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其实已经学会了本课的内容。到正式开始这节课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作为小组的组长,为其他同学做示范了。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可以让实验材料更加丰富、具体、生活化。
二、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一些难度较高,操作较复杂的实验,教师一般都会在实验前进行演示。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師独自做实验,学生只是看到教师的熟练操作和实验现象,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学生就不会发现和重视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适当放手,扶放结合,邀请一两个助手来一起完成演示实验。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教材上对分离盐与水的实验,要求使用的器材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但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常识还不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同时考虑到安全性,这一课不太适合小组实验,因此我选择了小助手和老师一起完成演示。小助手上台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观察。
小助手的选拔我采用了竞争上岗的机制。对于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思考的学生,作为奖励,让他们下次参与演示实验。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演示实验参与度,避免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还能掌控课堂纪律,提升课堂效率。
三、让学生参与分组实验
科学课注重的是通过正确的操作、观察、研究与分析的过程并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十分熟悉的材料:钢尺、橡皮筋、锣、三角铁、音叉等。材料丰富,数量充足,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来。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习热情。在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过程中,选择了钢尺、橡皮筋等为典型的物体,帮助学生发现“振动”,理解“振动”,并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声音可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有了假设后,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到多种实验来证明。本课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声音的产生。橡皮筋、直尺的发声实验,学生可以看见发声物体的振动。紧接着安排音叉发声时看不到振动,用水槽证明了音叉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间接证明的方法。通过出“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停下来吗?”的问题,渗透反证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又借助三角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最后提供音叉,让学生用触觉感受到物体的振动是怎么样的。使学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不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更能体现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至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突破难点。
这样,学生在课上能亲自接触到实验仪器,参与每一步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总之,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实验课堂,我们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亲自准备实验材料;要给孩子任务,让他们相互合作完成演示实验;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探索,自主得出实验结论。这样,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