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雅安市天全县思经河小流域为例,论述了思经河小流域的规划实施以及以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小流域为整治单元,探索连片综治、长治久安、利民生、促发展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通过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建立区域性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增加应急避险场所及实施工程治理、排危除险、避让搬迁和避险场所建设等,提升了小流域内防灾预警能力、避险能力及区域重大地质灾害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了地质环境的安全度,为雅安市天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关键词:思经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新模式
继“5.12”汶川地震之后,“4.20”芦山地震再次对四川省部分区域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在余震、暴雨等不利工况作用下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影响区内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潜在危害性大。同时,也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而以往针对单个灾害点进行治理的方式已不能达到全面、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进而提出以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小流域为整治单元,围绕小流域内恢复重建规划,兼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及土地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此改善小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而探索连片综治、长治久安、利民生、促发展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
根据雅安市天全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并按照“芦山地震灾区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指导细则”的相关规定,规划出以思经河小流域为整治单元,并根据流域内灾害点分布特征、威胁对象及移民安置规划等情况,圈定出思经河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范围。
一、思经河小流域的基本概况
1、思经河小流域综合防治范围
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结合《芦山地震灾区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指导细则》中的小流域工作要求,思经河小流域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且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威胁对象的区域,流域内主河道长约25km,流域面积约213km2,防治范围约11.15km2。
2、思经河小流域涉及对象
思经河小流域位于位于天全县西南部,沟口距天全县约4km,沟口有G318通过,流域内“村村通”基本完成,交通便利。该小流域主要涉及2个乡镇、18个村庄,涉及人口2449户8579人,其中地质灾害威胁住户138户815人,财产约4650万元。随着“金土地”工程顺利实施,流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大为改观,土地利用率将大大提高;社会经济以种植及养殖业为主,小流域的综合整治有利于加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根据国土局规划及“4.20”芦山地震修复整治灾后重建项目,拟在流域内大河村二组布置1处集中安置点,拟安置88户362人。
二、思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及任务
1、思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
在结合雅安市天全县及流域内各项灾后重建等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为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依据,为思经河小流域灾后重建的顺利实施和2015年5月完成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2、思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
(1)基本查明小流域内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
(2)查明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变形破坏方式、成因机制、发展趋势、危害性等,合理确定隐患点防治措施。
(3)统筹编制小流域内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为基础的监测预警工程的实施方案,使监测预警方案编制工作程度满足施工要求。
(4)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威胁农户而农户愿意搬迁实施搬迁,编制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5)针对采取简易措施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隐患的灾害点,在调查测绘辅以少量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应急排危工程实施方案。
(6)对流域内危险性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危险性大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7)围绕小流域内恢复重建规划,改善小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编制小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辅助工程实施方案。
三、思经河小流域的工作内容
1、思经河小流域基本特征及评价
(1)地质环境条件
思经河流域地形以中山为主,低山仅在流域沟谷地带出现,河谷平坝两边靠山附近地形坡度较缓,山地斜坡地带基本被森林覆盖;流域内地层岩性从白垩系~震旦系地层均有分布,并在流域尾部(中上游)大面积分布澄江-晋宁期岩浆岩;流域内构造活动及卸荷作用强烈,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使流域内岩土体结构变得较疏松,易在暴雨及地震等作用下诱发以崩塌、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
(2)小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评价
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小流域的中下游主沟或支沟沟床附近,统计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按类型划分:崩塌11处,滑坡7处,不稳定斜坡3处,泥石流2处;按地质灾害规模划分,有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16处。威胁对象主要为分散农户、聚居点、乡村道路、发电站及耕地等。
根据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区评估,流域内规划项目或在建项目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小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区~适宜区。根据对小流域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结果,地质灾害危险性极大区面积约0.51km2,占整个小流域面积0.24%,发育地质灾害9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面积约2.29km2,占整个思经河小流域面积影响区1.08%,发育地质灾害3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面积8.35km2,占整个思经河小流域面积影响区3.92%,发育地质灾害11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面积约201.85km2,占整个思经河小流域面积影响区94.77%,无地质灾害点发育。 2、思经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总体布置
防治工程总体布置主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确定重点防治区域,主要从监测预警工程、工程治理、排危除险工程、搬迁避让及避险场所建设五个方面入手。
(1)监测预警工程
针对思经河小流域内既有的23处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预警,建立群测群防目标体系,制订单点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落灾监测人员,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设置警示牌和遇险撤离路线图。同时对各个灾害点进行变形监测,发出预警警示,遵循分级响应程序,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另外,在流域内建立面向未来的防灾预警工作区域雨量、水位、变形等专业监测网点,集成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配置群测群防监测实时对讲通讯终端,接入市县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根据站网布设原则,结合小流域防洪任务,全流域布设雨量监测站2处即可,其中大河村~思经村一带布设1处,鱼泉乡干河村一带布设1处。
(2)工程治理
对于地质灾害隐患规模大、危害性大、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工程治理措施较为复杂,且治理费用>50万元的隐患点开展专项勘查和工程治理。通过地形及断面测量、地质测绘、钻探、槽探、采样试验等勘探手断,查明灾害体的分布范围、规模、性质及其特征,分析其民展趋势,危害性,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等方法评价其稳定性;查明灾害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确定灾害区岩、土、水的物理力学、化学参数,编制灾害点勘查报告,为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设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亮点辅助工程:结合城市景观美化,建立工程竣工碑,依托形成小型休闲广场;沿河、公路、场镇、景区等的挡土墙、桩板墙外立面(可视范围)进行外观文化装饰等;城镇及景区沿河防护堤进行生态绿化或生态河堤、装饰栏杆,这也是小流域总体规划治理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创新之一。思经河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程共布置8处,详见表1。
表1 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程一览表
序号
隐患点名称
灾害体规模
威胁对象
防治方案
(104m3)
规模分级
威胁对象类型
户数
人数
1
禁思路K3+060滑坡
3.6
小型
公路、分散农户
12
60
I型抗滑桩板墙+抗滑挡墙+II型抗滑桩+III型抗滑桩
2
坪上不稳定斜坡
280
大型
分散农户、主河道、煤矿、电站
25
100
抗滑桩
3
乌龟石崩塌
0.5
小型
公路
/
/
主动防护网+锚固+岩腔支顶衬砌+清危
4
思高路K1+700崩塌
0.6
小型
公路、电站、河流
/
/
隧道避绕
5
联合村2社滑坡
1.2
小型
分散农户、村道
2
6
桩板墙+截排水沟
6
庙岗上滑坡
11.2
中型
分路、分散农户
4
20
护脚墙
7
垭头后山滑坡
1.2
小型
分散农户
5
24
抗滑挡墙
8
马家沟泥石流
0.982
中型
聚居点
88
406
梳齿坝+排导槽
(3)排危除险工程
对于发育规模小、工程治理措施较为简单、治理费用<50万元、威胁对象重要性一般、灾害点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通过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手段能够基本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的隐患点采取应急除险措施,详见表2。
表2 应急排危除险工程一览表
序号
隐患点名称
灾害体规模
威胁对象
防治方案
建议
(104m3)
规模
分级
威胁对
象类型
户数
人数
财产
(万元)
1
马牙山崩塌
0.1
小型
分散农户
4
14
50
被动防护网
2
山后头不稳定斜坡
0.1
小型
分散农户
2
9
20
挡土墙+排水沟 3
石窖头崩塌
0.09
小型
分散农户
12
50
30
被动防护网
4
路坎上滑坡
8.00
小型
农户、乡道
8
42
50
抗滑桩和挡土墙
结合受威胁住户的搬迁意愿,针对危害大、治理效果差、经济效益比较差的灾害点,建议采取搬迁避让措施,并根据灾后重建安置规划的相关规定对搬迁居民进行安置,保证其正常生产及生活;具体实施中,个别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上危险性较小,但个别住户房屋变形破坏强烈,其抗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低甚至房屋已经倒塌或成为危房,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也纳入了避险搬迁规划。思经河小流域共确定3个避险搬迁点,搬迁人数186人,详见表3。
表3 规划的避险搬迁一览表
序号
灾害名称
规模
威胁对象
威胁
户数
威胁
人数
搬迁
人数
危险性
等级
1
烂池上滑坡
小型
分散农户、村道
30
110
110
大
2
花秋湾崩塌
中型
分散农户
16
74
74
中
3
阴山沟泥石流
中型
分散农户、村道等
1
2
2
大
(5)避险场所建设
在流域内依据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临时避险场所,尽可有选择在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委会和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外的农户、学校、宽畅的空地,及已设置的公共避险场地、场所资源,并补充必要的设施和物资实现共享避险资源。根据各避险场所的位置及其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确定其服务半径为5km,即步行2小时内能到达的原则,思经河小流域内共布置7处应急避险场所,即团结村村委会、思经乡政府、思经中学、思经乡手拉手小学、太阳村村委会、鱼泉乡政府、山坪村村委会。
四、小流域综合治理预期效果评价
思经河小流域以保护对象为量化基础的指标,体现集中连片综合效果、长治久安效果,不同于逐点治理的简单打捆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区域性专业监测预警平台,提升了防灾预警能力;避险场所增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提升了避险能力;实施工程治理、排危除险和避让搬迁工程,有效避免群死群伤发生的区域重大地质灾害风险控制能力;整治后地质环境安全度显著提高,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降低,群众对地质环境的安全信心提升。
在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后,既保护了小流域内受危害的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并对天全县灾后重建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其次,思经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措施,不仅通过工程治理减轻了灾害对危险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而且治理工程大幅减少了灾害点进一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治理工程与环境相协调,可进一步改善当地地质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减灾效益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恭先.滑坡防治方案的选择与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2).
[2]赵松江.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编制要点探讨,2014,2.
[3]付尚瑜,黄润秋,裴向军,等.“5.12”地震极重灾区-四川安县甘沟泥石流发育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5)
关键词:思经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新模式
继“5.12”汶川地震之后,“4.20”芦山地震再次对四川省部分区域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在余震、暴雨等不利工况作用下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影响区内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潜在危害性大。同时,也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而以往针对单个灾害点进行治理的方式已不能达到全面、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进而提出以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小流域为整治单元,围绕小流域内恢复重建规划,兼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及土地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此改善小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而探索连片综治、长治久安、利民生、促发展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
根据雅安市天全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并按照“芦山地震灾区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指导细则”的相关规定,规划出以思经河小流域为整治单元,并根据流域内灾害点分布特征、威胁对象及移民安置规划等情况,圈定出思经河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范围。
一、思经河小流域的基本概况
1、思经河小流域综合防治范围
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结合《芦山地震灾区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指导细则》中的小流域工作要求,思经河小流域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且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威胁对象的区域,流域内主河道长约25km,流域面积约213km2,防治范围约11.15km2。
2、思经河小流域涉及对象
思经河小流域位于位于天全县西南部,沟口距天全县约4km,沟口有G318通过,流域内“村村通”基本完成,交通便利。该小流域主要涉及2个乡镇、18个村庄,涉及人口2449户8579人,其中地质灾害威胁住户138户815人,财产约4650万元。随着“金土地”工程顺利实施,流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大为改观,土地利用率将大大提高;社会经济以种植及养殖业为主,小流域的综合整治有利于加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根据国土局规划及“4.20”芦山地震修复整治灾后重建项目,拟在流域内大河村二组布置1处集中安置点,拟安置88户362人。
二、思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及任务
1、思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
在结合雅安市天全县及流域内各项灾后重建等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为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依据,为思经河小流域灾后重建的顺利实施和2015年5月完成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2、思经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
(1)基本查明小流域内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
(2)查明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变形破坏方式、成因机制、发展趋势、危害性等,合理确定隐患点防治措施。
(3)统筹编制小流域内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为基础的监测预警工程的实施方案,使监测预警方案编制工作程度满足施工要求。
(4)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威胁农户而农户愿意搬迁实施搬迁,编制搬迁安置实施方案。
(5)针对采取简易措施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隐患的灾害点,在调查测绘辅以少量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应急排危工程实施方案。
(6)对流域内危险性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危险性大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7)围绕小流域内恢复重建规划,改善小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编制小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辅助工程实施方案。
三、思经河小流域的工作内容
1、思经河小流域基本特征及评价
(1)地质环境条件
思经河流域地形以中山为主,低山仅在流域沟谷地带出现,河谷平坝两边靠山附近地形坡度较缓,山地斜坡地带基本被森林覆盖;流域内地层岩性从白垩系~震旦系地层均有分布,并在流域尾部(中上游)大面积分布澄江-晋宁期岩浆岩;流域内构造活动及卸荷作用强烈,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使流域内岩土体结构变得较疏松,易在暴雨及地震等作用下诱发以崩塌、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
(2)小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评价
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小流域的中下游主沟或支沟沟床附近,统计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按类型划分:崩塌11处,滑坡7处,不稳定斜坡3处,泥石流2处;按地质灾害规模划分,有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16处。威胁对象主要为分散农户、聚居点、乡村道路、发电站及耕地等。
根据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区评估,流域内规划项目或在建项目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小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区~适宜区。根据对小流域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结果,地质灾害危险性极大区面积约0.51km2,占整个小流域面积0.24%,发育地质灾害9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面积约2.29km2,占整个思经河小流域面积影响区1.08%,发育地质灾害3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面积8.35km2,占整个思经河小流域面积影响区3.92%,发育地质灾害11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面积约201.85km2,占整个思经河小流域面积影响区94.77%,无地质灾害点发育。 2、思经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总体布置
防治工程总体布置主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确定重点防治区域,主要从监测预警工程、工程治理、排危除险工程、搬迁避让及避险场所建设五个方面入手。
(1)监测预警工程
针对思经河小流域内既有的23处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预警,建立群测群防目标体系,制订单点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落灾监测人员,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设置警示牌和遇险撤离路线图。同时对各个灾害点进行变形监测,发出预警警示,遵循分级响应程序,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另外,在流域内建立面向未来的防灾预警工作区域雨量、水位、变形等专业监测网点,集成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配置群测群防监测实时对讲通讯终端,接入市县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根据站网布设原则,结合小流域防洪任务,全流域布设雨量监测站2处即可,其中大河村~思经村一带布设1处,鱼泉乡干河村一带布设1处。
(2)工程治理
对于地质灾害隐患规模大、危害性大、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工程治理措施较为复杂,且治理费用>50万元的隐患点开展专项勘查和工程治理。通过地形及断面测量、地质测绘、钻探、槽探、采样试验等勘探手断,查明灾害体的分布范围、规模、性质及其特征,分析其民展趋势,危害性,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等方法评价其稳定性;查明灾害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确定灾害区岩、土、水的物理力学、化学参数,编制灾害点勘查报告,为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设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亮点辅助工程:结合城市景观美化,建立工程竣工碑,依托形成小型休闲广场;沿河、公路、场镇、景区等的挡土墙、桩板墙外立面(可视范围)进行外观文化装饰等;城镇及景区沿河防护堤进行生态绿化或生态河堤、装饰栏杆,这也是小流域总体规划治理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创新之一。思经河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程共布置8处,详见表1。
表1 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程一览表
序号
隐患点名称
灾害体规模
威胁对象
防治方案
(104m3)
规模分级
威胁对象类型
户数
人数
1
禁思路K3+060滑坡
3.6
小型
公路、分散农户
12
60
I型抗滑桩板墙+抗滑挡墙+II型抗滑桩+III型抗滑桩
2
坪上不稳定斜坡
280
大型
分散农户、主河道、煤矿、电站
25
100
抗滑桩
3
乌龟石崩塌
0.5
小型
公路
/
/
主动防护网+锚固+岩腔支顶衬砌+清危
4
思高路K1+700崩塌
0.6
小型
公路、电站、河流
/
/
隧道避绕
5
联合村2社滑坡
1.2
小型
分散农户、村道
2
6
桩板墙+截排水沟
6
庙岗上滑坡
11.2
中型
分路、分散农户
4
20
护脚墙
7
垭头后山滑坡
1.2
小型
分散农户
5
24
抗滑挡墙
8
马家沟泥石流
0.982
中型
聚居点
88
406
梳齿坝+排导槽
(3)排危除险工程
对于发育规模小、工程治理措施较为简单、治理费用<50万元、威胁对象重要性一般、灾害点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通过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手段能够基本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的隐患点采取应急除险措施,详见表2。
表2 应急排危除险工程一览表
序号
隐患点名称
灾害体规模
威胁对象
防治方案
建议
(104m3)
规模
分级
威胁对
象类型
户数
人数
财产
(万元)
1
马牙山崩塌
0.1
小型
分散农户
4
14
50
被动防护网
2
山后头不稳定斜坡
0.1
小型
分散农户
2
9
20
挡土墙+排水沟 3
石窖头崩塌
0.09
小型
分散农户
12
50
30
被动防护网
4
路坎上滑坡
8.00
小型
农户、乡道
8
42
50
抗滑桩和挡土墙
- 搬迁避让
结合受威胁住户的搬迁意愿,针对危害大、治理效果差、经济效益比较差的灾害点,建议采取搬迁避让措施,并根据灾后重建安置规划的相关规定对搬迁居民进行安置,保证其正常生产及生活;具体实施中,个别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上危险性较小,但个别住户房屋变形破坏强烈,其抗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低甚至房屋已经倒塌或成为危房,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也纳入了避险搬迁规划。思经河小流域共确定3个避险搬迁点,搬迁人数186人,详见表3。
表3 规划的避险搬迁一览表
序号
灾害名称
规模
威胁对象
威胁
户数
威胁
人数
搬迁
人数
危险性
等级
1
烂池上滑坡
小型
分散农户、村道
30
110
110
大
2
花秋湾崩塌
中型
分散农户
16
74
74
中
3
阴山沟泥石流
中型
分散农户、村道等
1
2
2
大
(5)避险场所建设
在流域内依据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临时避险场所,尽可有选择在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委会和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外的农户、学校、宽畅的空地,及已设置的公共避险场地、场所资源,并补充必要的设施和物资实现共享避险资源。根据各避险场所的位置及其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确定其服务半径为5km,即步行2小时内能到达的原则,思经河小流域内共布置7处应急避险场所,即团结村村委会、思经乡政府、思经中学、思经乡手拉手小学、太阳村村委会、鱼泉乡政府、山坪村村委会。
四、小流域综合治理预期效果评价
思经河小流域以保护对象为量化基础的指标,体现集中连片综合效果、长治久安效果,不同于逐点治理的简单打捆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区域性专业监测预警平台,提升了防灾预警能力;避险场所增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提升了避险能力;实施工程治理、排危除险和避让搬迁工程,有效避免群死群伤发生的区域重大地质灾害风险控制能力;整治后地质环境安全度显著提高,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降低,群众对地质环境的安全信心提升。
在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后,既保护了小流域内受危害的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并对天全县灾后重建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其次,思经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措施,不仅通过工程治理减轻了灾害对危险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而且治理工程大幅减少了灾害点进一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治理工程与环境相协调,可进一步改善当地地质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减灾效益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恭先.滑坡防治方案的选择与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2).
[2]赵松江.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编制要点探讨,2014,2.
[3]付尚瑜,黄润秋,裴向军,等.“5.12”地震极重灾区-四川安县甘沟泥石流发育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