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社会学科在加强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变成多方面、高层次了,而以往的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学科对我国教育的意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最佳时机,他们比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成熟些,也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科。因此,把握好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社会学科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学科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影响力。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学科;素质教育;重要性;方法
一、社会学科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来源已久,从古至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提倡素质教育。我国古代更是要求人必须要具备德行、知识、才华、学问四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称为有用之才。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教育理念,但是对加强素质教育的明确提出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遠远没有西方国家做得好。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和后天培养出来而结合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和特征。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优秀素质的人的教育,社会学科对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1.社会学科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帮手
加强素质教育大而言之就是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教育;小而言之则是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对学校教育来说,素质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四个方面;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人,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再者,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把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我认为,社会学科不仅能够加强素质教育的建设,也是初中阶段学生素质教育最有利的帮手。一方面,社会学科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使素质教育变得灵活,另一方面,把素质教育这种无形的教育转变成有型的教育方式,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此引申到各学科,解决了素质教育的一个大难题。
2.对加强青少年生存能力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生存能力,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初中生作为青少年大多缺乏生存生活的经验。初中社会学科能够让实践与学习有机地结合,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提到让学生学会读图,其实读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路识路。最近几十年我国的经济飞速增长,国民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导致部分青少年生存能力与现实脱节,他们在思维上能跟上信息时代的节奏,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诸如此类,社会学科让初中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明白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知识,还要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做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新时代的新型人才。社会学科中的人文课程、科学课程、物理化学等课程,都在不同角度上对学生的生存能力进行了培养,使学生不再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丰富自己。
3.社会学科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了创新的素质学习方法
在当今的社会中知识经济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与传统中单一的书本知识不同,且当今社会还是一个充满着变化与竞争的环境。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和明确的判断力,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我们在介绍古代王朝的兴衰和更替时,就应该及时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正反面思考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社会学科的开展就是要鼓励初中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自强、自尊的信念。进而教育学生要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社会学科的教学中教会学生要在逆境中勇于向前,在挫折中积极面对。素质教育是无形的,很难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社会学科这个渠道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把这种无形的教育转换成具体的简易的教育方法。社会学科的开展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有利于初中生个性的培养,初中生年龄小正是兴趣爱好培养的最好阶段,社会学科的开展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二、利于社会学科加强初中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1.结合社会学科课堂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在常规的思维上发展起来的,又高于常规思维,主要是指对待某件事物、观点所产生的新的看法或者是新的见解。它的主要特征是创新思维突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因此可以看出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社会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善于提问,引导学生创新思考,使学生能够始终有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此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调查中反思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及当地经济发展伴生的种种问题。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教师在社会学科的课程上要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帮助初中生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
帮助初中生树立起人文学科的思想,树立起危机意识,作为当代的莘莘学子要有时代精神,树立起与现代教育相符合的素质教育目标,主要以人文、综合素质为中心,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自由开放精神的培养、创新开拓的培养上。作为教师,我们在传承文明的同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前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摒弃传统中的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落后的民族必定挨打,爱国爱家要从自身做起,开展社会学科的素质教育纠正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纠正过去只看重知识、分数的思想观念,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宽度,提高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质量。 3.加強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
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科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是进行学科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就需要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基础,更要有科学高效的教学技能,保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培养好学生。现代社会学科的教学理念对初中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而且要突出社会学科在新课标中的价值,注重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和因材施教。教师更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作用。
4.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校园环境的建设工作不可忽视。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迪的重要形式。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教学设施、基础环境设施、文化组织等方面,也是学风、校风的体现。具体来说还要积极地开展社会学科的相关活动,例如,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校园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学生传输各种知识,扩充学生的现代知识储备量,如,丰富校内的图书馆资源,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获取信息等,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可发现自身价值,了解自己的喜好,更加个性化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社会学科的课堂上,在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中能够陶冶初中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社会学科从根本上来说区别于传统的人文学术知识体系,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本着解决当代知识经济问题应运而生的一种学术方法,社会学科所包含的种类丰富,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当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学科有了它的用武之地。而且将社会学科结合于初中素质教育之中并贯穿于整个过程,发挥了社会学科最大的作用,并且使初中的素质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来意义。社会学科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打破了原有的单一评价考核模式,破除了呆板的教学模式,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的这条路曲曲折折,但是,在社会学科的推行下,打破了旧的传统体制,在改革上不断创新,使加强素质教育的这条路逐渐变得开阔,使我国的素质教育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郭立丽,贾红霞.如何在教学中提高素质教育[A].改革与创新,2009.
[2]王学军,齐亚红.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继续教育研究,2008(7).
[3]林海龙.加强和改革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高教探索,2007(6).
[4]崔乃鑫,马杰.论当代学生文化素养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5).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学科;素质教育;重要性;方法
一、社会学科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来源已久,从古至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提倡素质教育。我国古代更是要求人必须要具备德行、知识、才华、学问四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称为有用之才。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教育理念,但是对加强素质教育的明确提出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遠远没有西方国家做得好。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和后天培养出来而结合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和特征。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优秀素质的人的教育,社会学科对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1.社会学科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帮手
加强素质教育大而言之就是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教育;小而言之则是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对学校教育来说,素质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四个方面;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人,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再者,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把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我认为,社会学科不仅能够加强素质教育的建设,也是初中阶段学生素质教育最有利的帮手。一方面,社会学科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使素质教育变得灵活,另一方面,把素质教育这种无形的教育转变成有型的教育方式,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此引申到各学科,解决了素质教育的一个大难题。
2.对加强青少年生存能力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生存能力,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初中生作为青少年大多缺乏生存生活的经验。初中社会学科能够让实践与学习有机地结合,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提到让学生学会读图,其实读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路识路。最近几十年我国的经济飞速增长,国民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导致部分青少年生存能力与现实脱节,他们在思维上能跟上信息时代的节奏,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诸如此类,社会学科让初中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明白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知识,还要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做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新时代的新型人才。社会学科中的人文课程、科学课程、物理化学等课程,都在不同角度上对学生的生存能力进行了培养,使学生不再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丰富自己。
3.社会学科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了创新的素质学习方法
在当今的社会中知识经济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与传统中单一的书本知识不同,且当今社会还是一个充满着变化与竞争的环境。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和明确的判断力,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我们在介绍古代王朝的兴衰和更替时,就应该及时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正反面思考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社会学科的开展就是要鼓励初中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自强、自尊的信念。进而教育学生要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社会学科的教学中教会学生要在逆境中勇于向前,在挫折中积极面对。素质教育是无形的,很难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社会学科这个渠道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把这种无形的教育转换成具体的简易的教育方法。社会学科的开展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有利于初中生个性的培养,初中生年龄小正是兴趣爱好培养的最好阶段,社会学科的开展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二、利于社会学科加强初中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1.结合社会学科课堂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在常规的思维上发展起来的,又高于常规思维,主要是指对待某件事物、观点所产生的新的看法或者是新的见解。它的主要特征是创新思维突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因此可以看出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社会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善于提问,引导学生创新思考,使学生能够始终有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此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调查中反思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及当地经济发展伴生的种种问题。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教师在社会学科的课程上要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帮助初中生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
帮助初中生树立起人文学科的思想,树立起危机意识,作为当代的莘莘学子要有时代精神,树立起与现代教育相符合的素质教育目标,主要以人文、综合素质为中心,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自由开放精神的培养、创新开拓的培养上。作为教师,我们在传承文明的同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前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摒弃传统中的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落后的民族必定挨打,爱国爱家要从自身做起,开展社会学科的素质教育纠正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纠正过去只看重知识、分数的思想观念,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宽度,提高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质量。 3.加強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
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科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是进行学科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就需要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基础,更要有科学高效的教学技能,保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培养好学生。现代社会学科的教学理念对初中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而且要突出社会学科在新课标中的价值,注重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和因材施教。教师更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作用。
4.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校园环境的建设工作不可忽视。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迪的重要形式。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教学设施、基础环境设施、文化组织等方面,也是学风、校风的体现。具体来说还要积极地开展社会学科的相关活动,例如,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校园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学生传输各种知识,扩充学生的现代知识储备量,如,丰富校内的图书馆资源,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获取信息等,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可发现自身价值,了解自己的喜好,更加个性化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社会学科的课堂上,在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中能够陶冶初中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社会学科从根本上来说区别于传统的人文学术知识体系,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本着解决当代知识经济问题应运而生的一种学术方法,社会学科所包含的种类丰富,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当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学科有了它的用武之地。而且将社会学科结合于初中素质教育之中并贯穿于整个过程,发挥了社会学科最大的作用,并且使初中的素质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来意义。社会学科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打破了原有的单一评价考核模式,破除了呆板的教学模式,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的这条路曲曲折折,但是,在社会学科的推行下,打破了旧的传统体制,在改革上不断创新,使加强素质教育的这条路逐渐变得开阔,使我国的素质教育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郭立丽,贾红霞.如何在教学中提高素质教育[A].改革与创新,2009.
[2]王学军,齐亚红.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继续教育研究,2008(7).
[3]林海龙.加强和改革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高教探索,2007(6).
[4]崔乃鑫,马杰.论当代学生文化素养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5).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