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新的现代化信息时代之中,社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就需要借助协同创新的活动优势,去不足发展的短板。而一切的协同创新活动都无法离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故而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它不仅仅是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对我国高校当前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以及在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做出了探讨,旨在为高校的协同创新活动的正常有序组织进行提供些许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模式;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机制;培养策略
  中国能否在较快的时间内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中创新人才数量多少以及创新人才质量高低的影响,就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动力不够强劲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的高等教育院校,需要责无旁贷的主动承担起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在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学校有资格成为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创新成果的中心,同时还要通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让学校成为合格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涵养、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关于创新人才的认识
  创新人才本就是一个极为宽广的概念,从大的方面讲,也就是满足要求的人才在意识方面需要是创新的,在精神方面需要是创新的、在思维方面需要是创新的,包括在储备的知识以及能力方面,同样要是创新的。另外,创新人才对于人才的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要有博、专进行结合的知识准备、智力能力需要有创新内涵;内在的个性品质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作为支撑;在思想价值取向上,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同时身体要保持健康的状态,体魄需要是强健的。创新人才是以人的全面综合发展作为基础的。由于社会的发展不是固定单一的,所以所需要的人才也不是固定单一的,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决定了所需人才类型的多样性。在培养创新人才时,要注意这一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满足,要针对性的对人才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能力、素养以及意识形态的提升培养,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是能够满足跟上社会发展脚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新型创新人才。
  二、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创新培养的过程中的几个协同关系
  (一)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协同
  教学管理与教学工作虽然内容以及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工作目标的设定上确实相同的,即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两者间教育职能的明确分工以及育人队伍之间成员与部门、成员与成员的关系都会对协同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教育管理部门与教学工作无法在学生培养的目标上保持高度的一致,那么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将会变得困难重重。只有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目标一致,才会确保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时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极可能的达到最大值。
  (二)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的协同
  高校要想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需要从教师队伍的打造入手,建设一只教师层次丰富、规模庞大、结构科学、科研工作发展水平高的教育队伍。只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与教育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学生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创新才人的教育效果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实现。另外,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将高素养高能力的科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工作重视起来,所打造的科研型师资队伍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需要主动与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进行沟通,促成深度合作的开展,并将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中能力突出的人才作为兼职师资进行引入,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三、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學手段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
  虽然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被提出了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没有做到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机会并不多,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依然会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去完成教学内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教学现状,与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教学风气之下,教师只会把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去完成,而不会愿意花费自己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去对教学手段或是教学方式做出更多的创新型的改变、调整。由于教学手段的滞后性,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无法发生创新性的突破。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不够丰富
  结合我国高校的人才创新培养现状来看,大都数的高校都是通过科技比赛、研究训练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人才创新培养的。由于国家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高校这种单一的培养形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的。并且高校的这几种固定的培养方式,所能够覆盖的学生范围也是不够宽广的,会让在其他方面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不能及时的挖掘。一些高校在进行研究选题的时候,没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研究训练最终演变为了形式上的“走过场”,对学生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创新性培养。
  (三)与其他单位的创新联合培养欠缺
  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创新性人才,最终都是会踏入社会,流入各个企业的。因此高校十分有必要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时,提前与其他单位进行联合,在了解社会单位的创新人才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等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以保证所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是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不少学校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高校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故而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的任务也就完全由高校去完成,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教育主体未能及时的参与人才培养,多渠道、多元化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也就化为了泡影。   四、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一)跟進社会需求,分层分类的制定培养目标
  高校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效果,从高校所制定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就可以反映出来,人才培养目标,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动作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所以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初,就需要将本校的科学研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统一考虑进去,简单来说就是要保证人才创新和人才应用的协调性与统一性。此外,高校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在学科上面的教育优势,积极与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跟进,保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彰显特色。由于学生的专业以及学历层次各不相同,因此高校不可以以同一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是需要实事求是的根据学生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分层分类的去制定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保持了一致,最终的创新人才培养才不会徒有表面上的热闹。
  检验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人才,所以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前以及目标制定与修改的过程中,要让社会有机会参与进来。当前,不少地方性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会更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应用性只是创新型人才的一个表现方面,两者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高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充分考虑科学前瞻的基础上对为未来的人才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预判,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更加精准,以适合的目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推手,努力培养出具备更多创新要素的高素质、高能力的高级实践应用人才。当高校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来之后,各个专业就可以以学校的目标为方针,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广泛吸收采纳教师、学生以及行业的意见,进一步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细化,确保培养的人才是能够满足学校与社会的需求的。
  (二)通过互助共振,让社会资源的开拓在培养过程中被强化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依旧按照传统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客观需求,及时将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办学的陈旧思想必须被打破,否则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将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环境。过去很多高校都习惯“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而现在基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学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引更多有效的社会力量来助力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高校应该始终把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作为教育导向,将校地、校企以及校校相协同的长效育人机制加以建立健全。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结合地方的资源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利用合作培养的策略模式对学生展开教育。为了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与理论学习保持一致,高校可以将企业的设备资源进行引入,让学生有机会在正式上岗工作前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另外,与社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也是一个互助共振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接受本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之外,还能够获得企业中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使知识框架的建构获得更多元的启发。
  (三)在产出基础上,强化评价机制的多元参与
  通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被有效达成。而就目前的评价形式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评价形式是单一的,这种单一集中表现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单一等方面上。单一的评价无法满足对学生高阶能力的评价需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变相的阻碍。因此,高校需要在尊重人才产出的基础上,强化评价机制的多元参与。高校以及专业教师,需要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重视起来,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使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也需要更加的多元。
  (四)促成综合集成,依托新平台使共享通道被打通
  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培养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去建设新的平台,即在资源被有效整合的背景下,有效发挥资源集聚的优势,促成综合集成。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优势,去对学生的综合创新素养进行培养。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将各类创新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主体培训、科技竞赛、创新实践等各种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去锻炼,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素养的提升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要想保证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关键的落脚点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作为为国家输送建设性人才主要阵地的高等教育院校,需要勇敢的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重任,通过及时跟进社会需求,分层分类的制定培养目标;互助共振,让社会资源的开拓在培养过程中被强化以及在产出基础上,强化评价机制的多元参与去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培养;促成综合集成,依托新平台使共享通道被打通等策略,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81-84.
  [2]任丽丽.普通高校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及能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13):32-34.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19-22.
  [4]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1-5.
  [5]蔡亭亭.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6]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4):81-83.
  作者简介
  张彩霞(1966.03.20—),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女,汉族,河南省辉县市,大学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该文章为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构建研究》(项目号:SKL-2020-2740)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张钫故居是19世纪初期中国典型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名人故居建筑群,其建筑包括宅第和花园两部分,不但采用了玻璃、水泥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和一些西方工艺技术,而且花园建筑中的千
发展战略由一般制造业向持续创新型公司转变电池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公司占据国外泡沫镍高端市场60%份额,提价可期当前股价:18.76元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公司发展
健康咨询问:我今年刚满60岁,近来常发现双腿沉甸甸的,用手压留有凹陷。请问,哪些病会引起下肢水肿呢?答:下肢水肿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症状。这种水肿的出现,往往提示已患有某
本文通过对位于新疆和静县的一处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府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试图恢复始建时期的建筑面貌,从而对王爷府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认定.并结合当前使用情况对现存建
◆摘 要:科学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然后科学领域是严谨的相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些科学原理孩子们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然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在幼儿园不断的推广和普及。本文将从使用、教与学的实际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了多媒体课件简化、优化了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促进了教师和幼儿的成长。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科学活动  孩子们是好奇的,
美术馆事业在中国能够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其重要内在因素就是近代知识分子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为了使中国社会尽快适应席卷世界文明地区的现代潮流,他们要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中职院校得到迅猛发展,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中职教师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推进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养加以培养,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职业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将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出相关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东北地区汉族传统地主大院是集防御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民居形式,是特定历史、特定社会、特定人群需求下的产物.本文围绕着"防御性"这一主要使用功能,对东北汉族传统地主
本文介绍了近代时期汉口新式里分的特点,并以巴公房子、珞珈碑路高级住宅及兰陵村这三个典型新式里分为例,深入地探讨了新式里分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特征;通过比较说明新式里分
德国在近代历史建筑修复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他们的保护工作分三个阶段.其中前期的调研分析严谨充分,在技术辅助调研方面,建筑测绘的方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