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出更高、更丰富的审美性。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分析形象感知形象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它既保留着生活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又渗透着作家的审美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无不感染着人、教育着人,表现出艺术美。分析形象,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美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教材中的形象大部分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人物形象和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只要学生把握住课文中的具体形象,就会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感知生动鲜明的具体形象。如《清澈的湖水》,作者不仅描绘了一幅宜人的风景画,还刻画出小洁这个爱护环境讲文明的小女孩形象。课文展示的美景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洁的行为美更是感染着孩子们,在他们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感受美。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具体可感性,像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事、景、物一样以其光、色、声、形或运动态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显得真切而生动。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虽然初步具备了审美感知的身理条件,但由于知识经验有限,影响了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情境美。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性,既再现情感、释放情感,又作用于人的情感并唤起情感使人感动。高尚的情感把人引向美好的境界,获得对现实的自我超越,在自由自觉的心境中得到精神的快乐和健康的休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激发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又一途径。
  情感迁移激发情感。从“以情动人”出发,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感上的感染,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小学阶段的儿童生活经验少,缺乏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距离,学习起来经常无动于衷。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成为一座桥梁,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沟通学生和作者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挖掘教材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审美过程离不开想象。想象力对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不容置疑的影响。教师应挖掘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人物的再造想象要启发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内心的描写中作想象,从而体会人物的总体特征;事件则主要是从典型环境的再现体会事件意义;景物则应抓住有关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描述去进行。此外,迁移性想象在语文教学中也尤为重要,它是根据文字语言材料在再造想象上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对语言文字获得丰富了解的关键。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小女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揣摩人物心理;再现小女孩丧生的大年夜环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大年夜的幸福情境,唤起对小女孩的同情;并因此迁移到对小女孩所在社会制度的憎恶,以及对祖国的爱,产生审美心理共鸣。
  合理利用课文“留白”引导想象。“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使之均匀、完美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留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里留下的空白把“运”的过程交给学生。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想了许多办法:或把南瓜扛回去;或请好朋友抬回去;或用车运回去;还有的把南瓜切开分批次拿回去……这些办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无不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方法的多样。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对某些教学内容有所保留,给学生留下“空白”任凭他们去想象、理解、揣摩、补充,也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教学艺术。
  美读体验情感美。语言自身的音调高低清浊、节奏的长短急缓加以配置,达到音调和谐、声韵铿锵的音乐效果。教学时有目的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体验美的情趣。美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读传情,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活动,也是通向作者情感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引读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领会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引起共鸣。因此,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外,还应精心研读课文,把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语言抑扬顿挫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调动激情和兴趣。如《泉水》课后“我会读”,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模仿体会。小朋友在问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时是很天真活泼的;泉水、溪水像小弟弟、小妹妹,读时声音是甜甜的;江水、河水像大哥哥,要用大哥哥的声音来读。通过教师悦耳的声音、富有表情、语调生动的范读、引读,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有的甚至笑了起来,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感受到了情境美的感染力。
  三、究词赏句领会语言美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殊功能在于用文学作品的内在美(思想美、情趣美、形象美)和外在美(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去育人。要使学生领会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性,激发审美情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帮助学生积累生动活泼的词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如《暮江呤》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用“照”、“射”对“铺”进行替换,让学生品位怎样准确用词。
  课文中的比喻、夸张、排比、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无不体现出语言美。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作用,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语言美唤起学生心灵,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裨益。
  此外,老师自身的语言艺术也是在语言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老师准确、优美的语言会迅速唤起学生审美经验的重现和联想。老师将那些色彩鲜明、生动形象而又蕴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言讲话,同样能培养学生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语文教师一堂课的成败,教学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富有激情韵味的语言,往往能把学生引向崇高的审美境界,诱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和创造美。高尔基也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审美语言在对人进行整体性教育中
期刊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生命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城市道路的需求也急速增加。城市道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城市政府提供。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着
伴随抖音、快手等App的火热,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成为了“媒体人”.仅需凭借一部智能手机,借助互联网就可以保证人手一个频道.虽然大家的喜好不尽相同,
期刊
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的状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都会处于最佳发挥状态。这对课文的理解、知识的掌握会大大加强,学习效率相对提较高。可以说,只有融化在兴趣里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活知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可当下其教学却常常显得苍白、干瘪、平庸、做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影响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闪光点,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与渴望;变教师灌输为促使学生主动求知,让学生完成认知任务。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推动着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探求、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情感的感知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这四个方面不断前进,从而达到教而求方,教而有效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情感教育在语文教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有的单一的、主流文化居于一尊的社会格局已被打破,价值观多元化的局面已成为现实。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的时代,多元和谐共存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应体现多元化的价值理念。  一、作文命题应体现多元的价值追求  一个作文的题目,如果限得太死,甚至只指向唯一的选择,就会扼杀学生写作的自由,限制学生展现个性的空间。因此,要想学生写的
近年来,遵义市中考语文考查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积累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这里,我就根据遵义市中考语文的考查目的,就2011年的中考试题肤浅地谈谈自己的见解或者说是认识吧。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内容预测:  (一)汉字的书写,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二)语文积累,主要有五点:1.识记现代汉字的字音、字形,认识35
期刊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家庭具有促进、保护家庭成员健康的功能,父母、配偶和子女应给予患病的家庭成员精神、经济、物质的支持和营养及生理上多方位的照顾.rn目前需要居家照护的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