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与隔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比分析《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可以发现其在故事构架与内容上的本质差别,从而造成解读难度的差异。而由于文本的不同特点与命题的不同视角,从解题难度而言,两者又表现出鲜明区别。从文本解读与解题角度出发,研究两者的差异,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际阅读与答题能力。
  【关键词】共鸣的温情极端体验的隔阂试题解析
  近十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继2014年首次选用外国作品《安娜之死》后,2017年再次选用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展现出日渐开放化、国际化的命题视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从写作风格而言显然不同,而两者自身的结构体制也不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为短篇小说的删改,而《安娜之死》则是长篇小说章节部分的删改,这也便决定了其在文本解读难度上的差异。立足于文本解读与试题分析视角,可以发现《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易于学生进入与理解,而题型也较为常规;《安娜之死》在解读上则存在一定难度,其试题设置也并没有避开文本理解的艰深处,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一、情感共鸣的温心故事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选自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集,该选文从整体而言以回忆的笔调娓娓道来,故事性较强语言平实,并未给学生设置过多的阅读障碍。在文本内容理解方面,命題者也有意避开较有深意的句段,并未直接抛出难题,而是将对“她现在仍是个孩子”、“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做真正的朋友”、“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的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等较为晦涩的语段的理解考察融合在“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一题中,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答题的难度与心理压力。从解题角度来看,试卷第13题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和第15题简析小狗奎尼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实际上都属于常规题,只要从文本出发,分别对朋友的生活情节、与小狗奎尼相关的情节进行梳理,进而基于文本进行概括便可顺利解题。当然,第13题的解题更为复杂,朋友生活的表面特征很显然是清贫——依靠各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方式筹集蛋糕基金、穿着蹩脚、苦于无钱为“我”准备心仪的圣诞礼物等等都是证明。然而这些表象之下,朋友深层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其生活更为丰富的本质内涵,每一个十一月的冬季的清晨,实质上都没有什么特别,树叶都是光秃秃的,鸟儿都飞走了,可是在朋友眼中,却始终是“好天气”,其实这是朋友乐天性格的一种展现,是她对生活怀有的一种美丽的希望与向往,因而她的生活状态无疑是积极而向上的。此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生活除了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和一只小狗,只有陌生人一面之缘的偶遇相伴,她坚持做蛋糕的原因之一也是渴望保持与世界的联系,不得不说,朋友是害怕孤独的,而实质上她的生活也是非常孤独的。很显然,对13题朋友后两种生活状态的概括并不容易,不仅要关注文本细节而且还必须从文本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第14题体会划线句子中表达出的“我”的情感,也属于常规题,且在实际解题中能够触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因而也非难题。而第16题也属于常见的探究题型,对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探讨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这种难度是由文本本身的构思或意蕴所构成的,而非题型。所以,往往学生在解答该题时,找不到切入点,感觉无从下手,是疏于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的主旨意蕴、人物形象、构思技巧等把握不到位。而第16题显而易见的切入点之一便是文本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这一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再结合开篇与结尾在表达内容上的对比,可以发现这实际上是小说在情节上的巧妙安排,暗示朋友死亡的命运。而“我”作为她的朋友,她作为是“我”童年全部美好生活记忆的寄托,在此刻自然会引发“我”对她离世的伤痛,对她的怀念与不舍,甚至暗含着 “我”的人生感悟——面对至亲离世时的无可奈何。然而,无论朋友的命运如何,她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她在说“这是一个做蛋糕的好天气”时所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而结尾再次提及这句话,实质上将朋友乐天的形象进一步深化。
  二、极端体验的隔阂情境
  而同样从文本解读与试题解析的角度看《安娜之死》,则会发现两篇选文阅读难度及命题角度的差异。《安娜之死》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因而,从文本整体阅读情境而言,《安娜之死》实际上预设有一个隐形的故事情境,即整部小说的故事框架与情节。如果先前对《安娜·卡列宁娜》的故事内容并不熟悉,对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而想要真正理解第12题“安娜的绝望”实非易事。然而,即便熟悉整个故事,想要逻辑清晰地概括出12题中安娜的绝望也并不容易,学生往往停留在安娜对“与渥伦斯基情感绝望的”层面,并不能从第五段“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及第八段“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中获得提示,进而总结出安娜对整个人生、生活和世界的失望。因此,就文本解读层面而言,《安娜之死》的阅读难度要高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前者近乎安娜一个人的独白,多癫狂式的心理描写,而后者以“制作蛋糕”为主要情节,叙事流畅,且故事模式属于学生熟悉的“亲情”关系叙述。而只有理解安娜的绝望,才能理解安娜备受打击之后的“癫狂”,她对一切绝望,因而在她眼中,世界的一切便都充满深深的恶意,因此第13题“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实际上是安娜的一种主观感知,所体现的正是安娜此种神经质的变态心理。学生无法对人物心理
  状态进行洞察,则对12题解答的茫然便会顺延到13题。
  第14题要求分析安娜投上铁轨时的内心状态及如此表现的意义,关于其“恐惧”、“迷茫”、“悔恨”的心理,仔细梳理文本其实并不难概括,但学生往往只关注到“她吓得毛骨悚然”,而忽略安娜的内心活动“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啊?”以及最后的祷告“上帝,饶恕我的一切”。这里,不仅有学生对于安娜故事的隔膜,还有对非正常心理与极端情境体验的隔阂以及宗教信仰文化的隔阂,异域文化中的死亡极端体验,于学生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而该题解答中对安娜之死偶然性与悲剧性的总结预期,则更加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虽然文本中已给出解题的极好铺垫——开篇安娜一心想着没有回信便继续往前走,可是车夫带来令她绝望的回信,起先她并不知道要干什么,后来突然回忆起往事醒悟到该怎么办,遂才产生卧轨自杀的念头,而当她投身到铁轨的瞬间她依然在挣扎犹疑。可是,学生缺乏对安娜命运的整体感知与思考,也不明确托尔斯泰对安娜命运的态度,更不了解“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基督徒教义,对题干中“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的答题指向也不明确,因而根本无法上升至命运高度对安娜之死进行评价。虽然第15题也属于探究类的常规题型,然而其所探究的对象在文本解读上有着相当难度,学生无法由“蜡烛”联想到安娜临时前的意识状态,而在此基础上合理延伸展开答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都突出“情节”,前者以故事内容为主,后者意在描摹安娜极端的变态心理,两者在文本解读与解题难度上却有鲜明差异。总体而言,《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很好地消解了故事背景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隔阂,学生容易从情感上寻求到与文本的共鸣,因而易于进入文本进行解读。在题型设置上,《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的命题也较为常规,没有出现偏题与难题,而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学生往往能够明晰命题者的大致意图,立足文本找到答题依据,未必“一针见血”却不至于一头雾水。《安娜之死》的故事内容则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更多从人物心理层面展开故事情节,设置出解读屏障。在题型设置上,《安娜之死》并没有避开文本解读的艰涩处进行命题,依然重在对人物心理的探究,而由于缺乏对安娜故事整体的认知与理解,学生往往对安娜的内心状态无从体会,对实质上立足文本的死亡心理也很难精准把握,从总体上对安娜命运的感知与概括更无从说起。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我国的现在的教育体制中,中职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而电工电子则是我国每一所中职学校都会开设的课程,而且是属于基础课程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电工电子技术是推动社会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社会特别需要高素质的电工电子人才。所以中职院校中的电工电子课程,不单单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而提供优势。但是在现在的中职院校的电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当学生在课堂探索当中所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在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力情感价值观来进行充分的培养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教学探究  引言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结合生物教材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性格开展教学探究工作,通过吸引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
引言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经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背景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在扩展,课本中的文章也加长了篇幅,长课文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一直是比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人于科组的一次公开课上,对课文教学作出了一点尝试——短语教学。  二、教学实
【内容摘要】初中数学新课改轰轰烈烈地推进,取得了很大成就,数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科,更是改革中的重点。但是,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数学教育的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缺乏独立意识等问题。最后笔者提出了强化信息技术与数学深度整合,利用微课促进自主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教学新方法。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材当中最能够实现审美教育的,毫无疑问就是散文,这主要是因为其在语言表达上更充满情感性,而形象上也充满着愉悦性。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需要对教学程序是否完美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还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得到了情操的陶冶。众所周知,美文对人们有着非常强大的感染力。作为教师方面而言,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选取一些容易引起学生
死在千古哲人的眼中具有形上意义,是应该严肃思考的话题,同时,对死的认识决定着生的态度。以孔子为代表的现世主义,将死悬置起来,“未知生,焉知死。”只管在世的价值,不问死亡的问题。以庄子为代表的自然主义,“齐死生,一是非。”用理智化解对死的恐怖,将生命融于自然大化中,与万物流转无限。宿命主义认为生死都在命运的掌控之中,人是无能为力的,此派的的代表是犬儒主义。佛家思想则认为,一切欲望,包括生的欲望是痛苦
【内容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是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虽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轰轰烈烈开展了很多年,但是在一线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STEAM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等能力, 也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少教多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等三个方面探STEAM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新教育俨然成了这个时代的新要求,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里,没有创新就没有了竞争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了广大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通过对应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创新思维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初中 生物教学  生物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
【内容摘要】群文阅读有自身规律,教师在阅读设计和执行阶段,需要有兼顾意识,针对学生多种能力和思维展开教学发动,从优化群文之“读”,兼顾学生能力和思维的成长,为学生顺利进入群文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梳理性阅读群文、对比性阅读群文、建构性阅读群文,从不同视角展开学习发动,可以为学生阅读带来更多启迪,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势必能够获得丰富阅读学习感知,最大限度提升学生阅读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内容摘要】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慕课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引发热潮,2014年是我校的“慕课元年”,慕课在我校逐步推进,为我校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绝佳契机,而我很有幸能成为我校慕课推进工作的先行者,本文将我们在慕课推进过程中作出的教育尝试与同行共享,同时将慕课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发现一些慕课的优势,以及通过亲身实践发现慕课在教学上的先天不足。  【关键词】慕课传统教学微视频  教育信息化浪潮席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