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比分析《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可以发现其在故事构架与内容上的本质差别,从而造成解读难度的差异。而由于文本的不同特点与命题的不同视角,从解题难度而言,两者又表现出鲜明区别。从文本解读与解题角度出发,研究两者的差异,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际阅读与答题能力。
【关键词】共鸣的温情极端体验的隔阂试题解析
近十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继2014年首次选用外国作品《安娜之死》后,2017年再次选用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展现出日渐开放化、国际化的命题视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从写作风格而言显然不同,而两者自身的结构体制也不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为短篇小说的删改,而《安娜之死》则是长篇小说章节部分的删改,这也便决定了其在文本解读难度上的差异。立足于文本解读与试题分析视角,可以发现《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易于学生进入与理解,而题型也较为常规;《安娜之死》在解读上则存在一定难度,其试题设置也并没有避开文本理解的艰深处,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一、情感共鸣的温心故事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选自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集,该选文从整体而言以回忆的笔调娓娓道来,故事性较强语言平实,并未给学生设置过多的阅读障碍。在文本内容理解方面,命題者也有意避开较有深意的句段,并未直接抛出难题,而是将对“她现在仍是个孩子”、“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做真正的朋友”、“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的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等较为晦涩的语段的理解考察融合在“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一题中,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答题的难度与心理压力。从解题角度来看,试卷第13题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和第15题简析小狗奎尼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实际上都属于常规题,只要从文本出发,分别对朋友的生活情节、与小狗奎尼相关的情节进行梳理,进而基于文本进行概括便可顺利解题。当然,第13题的解题更为复杂,朋友生活的表面特征很显然是清贫——依靠各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方式筹集蛋糕基金、穿着蹩脚、苦于无钱为“我”准备心仪的圣诞礼物等等都是证明。然而这些表象之下,朋友深层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其生活更为丰富的本质内涵,每一个十一月的冬季的清晨,实质上都没有什么特别,树叶都是光秃秃的,鸟儿都飞走了,可是在朋友眼中,却始终是“好天气”,其实这是朋友乐天性格的一种展现,是她对生活怀有的一种美丽的希望与向往,因而她的生活状态无疑是积极而向上的。此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生活除了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和一只小狗,只有陌生人一面之缘的偶遇相伴,她坚持做蛋糕的原因之一也是渴望保持与世界的联系,不得不说,朋友是害怕孤独的,而实质上她的生活也是非常孤独的。很显然,对13题朋友后两种生活状态的概括并不容易,不仅要关注文本细节而且还必须从文本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第14题体会划线句子中表达出的“我”的情感,也属于常规题,且在实际解题中能够触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因而也非难题。而第16题也属于常见的探究题型,对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探讨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这种难度是由文本本身的构思或意蕴所构成的,而非题型。所以,往往学生在解答该题时,找不到切入点,感觉无从下手,是疏于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的主旨意蕴、人物形象、构思技巧等把握不到位。而第16题显而易见的切入点之一便是文本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这一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再结合开篇与结尾在表达内容上的对比,可以发现这实际上是小说在情节上的巧妙安排,暗示朋友死亡的命运。而“我”作为她的朋友,她作为是“我”童年全部美好生活记忆的寄托,在此刻自然会引发“我”对她离世的伤痛,对她的怀念与不舍,甚至暗含着 “我”的人生感悟——面对至亲离世时的无可奈何。然而,无论朋友的命运如何,她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她在说“这是一个做蛋糕的好天气”时所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而结尾再次提及这句话,实质上将朋友乐天的形象进一步深化。
二、极端体验的隔阂情境
而同样从文本解读与试题解析的角度看《安娜之死》,则会发现两篇选文阅读难度及命题角度的差异。《安娜之死》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因而,从文本整体阅读情境而言,《安娜之死》实际上预设有一个隐形的故事情境,即整部小说的故事框架与情节。如果先前对《安娜·卡列宁娜》的故事内容并不熟悉,对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而想要真正理解第12题“安娜的绝望”实非易事。然而,即便熟悉整个故事,想要逻辑清晰地概括出12题中安娜的绝望也并不容易,学生往往停留在安娜对“与渥伦斯基情感绝望的”层面,并不能从第五段“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及第八段“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中获得提示,进而总结出安娜对整个人生、生活和世界的失望。因此,就文本解读层面而言,《安娜之死》的阅读难度要高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前者近乎安娜一个人的独白,多癫狂式的心理描写,而后者以“制作蛋糕”为主要情节,叙事流畅,且故事模式属于学生熟悉的“亲情”关系叙述。而只有理解安娜的绝望,才能理解安娜备受打击之后的“癫狂”,她对一切绝望,因而在她眼中,世界的一切便都充满深深的恶意,因此第13题“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实际上是安娜的一种主观感知,所体现的正是安娜此种神经质的变态心理。学生无法对人物心理
状态进行洞察,则对12题解答的茫然便会顺延到13题。
第14题要求分析安娜投上铁轨时的内心状态及如此表现的意义,关于其“恐惧”、“迷茫”、“悔恨”的心理,仔细梳理文本其实并不难概括,但学生往往只关注到“她吓得毛骨悚然”,而忽略安娜的内心活动“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啊?”以及最后的祷告“上帝,饶恕我的一切”。这里,不仅有学生对于安娜故事的隔膜,还有对非正常心理与极端情境体验的隔阂以及宗教信仰文化的隔阂,异域文化中的死亡极端体验,于学生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而该题解答中对安娜之死偶然性与悲剧性的总结预期,则更加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虽然文本中已给出解题的极好铺垫——开篇安娜一心想着没有回信便继续往前走,可是车夫带来令她绝望的回信,起先她并不知道要干什么,后来突然回忆起往事醒悟到该怎么办,遂才产生卧轨自杀的念头,而当她投身到铁轨的瞬间她依然在挣扎犹疑。可是,学生缺乏对安娜命运的整体感知与思考,也不明确托尔斯泰对安娜命运的态度,更不了解“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基督徒教义,对题干中“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的答题指向也不明确,因而根本无法上升至命运高度对安娜之死进行评价。虽然第15题也属于探究类的常规题型,然而其所探究的对象在文本解读上有着相当难度,学生无法由“蜡烛”联想到安娜临时前的意识状态,而在此基础上合理延伸展开答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都突出“情节”,前者以故事内容为主,后者意在描摹安娜极端的变态心理,两者在文本解读与解题难度上却有鲜明差异。总体而言,《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很好地消解了故事背景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隔阂,学生容易从情感上寻求到与文本的共鸣,因而易于进入文本进行解读。在题型设置上,《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的命题也较为常规,没有出现偏题与难题,而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学生往往能够明晰命题者的大致意图,立足文本找到答题依据,未必“一针见血”却不至于一头雾水。《安娜之死》的故事内容则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更多从人物心理层面展开故事情节,设置出解读屏障。在题型设置上,《安娜之死》并没有避开文本解读的艰涩处进行命题,依然重在对人物心理的探究,而由于缺乏对安娜故事整体的认知与理解,学生往往对安娜的内心状态无从体会,对实质上立足文本的死亡心理也很难精准把握,从总体上对安娜命运的感知与概括更无从说起。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
【关键词】共鸣的温情极端体验的隔阂试题解析
近十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继2014年首次选用外国作品《安娜之死》后,2017年再次选用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展现出日渐开放化、国际化的命题视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从写作风格而言显然不同,而两者自身的结构体制也不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为短篇小说的删改,而《安娜之死》则是长篇小说章节部分的删改,这也便决定了其在文本解读难度上的差异。立足于文本解读与试题分析视角,可以发现《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易于学生进入与理解,而题型也较为常规;《安娜之死》在解读上则存在一定难度,其试题设置也并没有避开文本理解的艰深处,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一、情感共鸣的温心故事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选自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集,该选文从整体而言以回忆的笔调娓娓道来,故事性较强语言平实,并未给学生设置过多的阅读障碍。在文本内容理解方面,命題者也有意避开较有深意的句段,并未直接抛出难题,而是将对“她现在仍是个孩子”、“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做真正的朋友”、“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的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等较为晦涩的语段的理解考察融合在“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一题中,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答题的难度与心理压力。从解题角度来看,试卷第13题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和第15题简析小狗奎尼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实际上都属于常规题,只要从文本出发,分别对朋友的生活情节、与小狗奎尼相关的情节进行梳理,进而基于文本进行概括便可顺利解题。当然,第13题的解题更为复杂,朋友生活的表面特征很显然是清贫——依靠各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方式筹集蛋糕基金、穿着蹩脚、苦于无钱为“我”准备心仪的圣诞礼物等等都是证明。然而这些表象之下,朋友深层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其生活更为丰富的本质内涵,每一个十一月的冬季的清晨,实质上都没有什么特别,树叶都是光秃秃的,鸟儿都飞走了,可是在朋友眼中,却始终是“好天气”,其实这是朋友乐天性格的一种展现,是她对生活怀有的一种美丽的希望与向往,因而她的生活状态无疑是积极而向上的。此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生活除了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和一只小狗,只有陌生人一面之缘的偶遇相伴,她坚持做蛋糕的原因之一也是渴望保持与世界的联系,不得不说,朋友是害怕孤独的,而实质上她的生活也是非常孤独的。很显然,对13题朋友后两种生活状态的概括并不容易,不仅要关注文本细节而且还必须从文本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第14题体会划线句子中表达出的“我”的情感,也属于常规题,且在实际解题中能够触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因而也非难题。而第16题也属于常见的探究题型,对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探讨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这种难度是由文本本身的构思或意蕴所构成的,而非题型。所以,往往学生在解答该题时,找不到切入点,感觉无从下手,是疏于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的主旨意蕴、人物形象、构思技巧等把握不到位。而第16题显而易见的切入点之一便是文本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这一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再结合开篇与结尾在表达内容上的对比,可以发现这实际上是小说在情节上的巧妙安排,暗示朋友死亡的命运。而“我”作为她的朋友,她作为是“我”童年全部美好生活记忆的寄托,在此刻自然会引发“我”对她离世的伤痛,对她的怀念与不舍,甚至暗含着 “我”的人生感悟——面对至亲离世时的无可奈何。然而,无论朋友的命运如何,她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她在说“这是一个做蛋糕的好天气”时所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而结尾再次提及这句话,实质上将朋友乐天的形象进一步深化。
二、极端体验的隔阂情境
而同样从文本解读与试题解析的角度看《安娜之死》,则会发现两篇选文阅读难度及命题角度的差异。《安娜之死》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因而,从文本整体阅读情境而言,《安娜之死》实际上预设有一个隐形的故事情境,即整部小说的故事框架与情节。如果先前对《安娜·卡列宁娜》的故事内容并不熟悉,对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而想要真正理解第12题“安娜的绝望”实非易事。然而,即便熟悉整个故事,想要逻辑清晰地概括出12题中安娜的绝望也并不容易,学生往往停留在安娜对“与渥伦斯基情感绝望的”层面,并不能从第五段“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及第八段“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中获得提示,进而总结出安娜对整个人生、生活和世界的失望。因此,就文本解读层面而言,《安娜之死》的阅读难度要高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前者近乎安娜一个人的独白,多癫狂式的心理描写,而后者以“制作蛋糕”为主要情节,叙事流畅,且故事模式属于学生熟悉的“亲情”关系叙述。而只有理解安娜的绝望,才能理解安娜备受打击之后的“癫狂”,她对一切绝望,因而在她眼中,世界的一切便都充满深深的恶意,因此第13题“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实际上是安娜的一种主观感知,所体现的正是安娜此种神经质的变态心理。学生无法对人物心理
状态进行洞察,则对12题解答的茫然便会顺延到13题。
第14题要求分析安娜投上铁轨时的内心状态及如此表现的意义,关于其“恐惧”、“迷茫”、“悔恨”的心理,仔细梳理文本其实并不难概括,但学生往往只关注到“她吓得毛骨悚然”,而忽略安娜的内心活动“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啊?”以及最后的祷告“上帝,饶恕我的一切”。这里,不仅有学生对于安娜故事的隔膜,还有对非正常心理与极端情境体验的隔阂以及宗教信仰文化的隔阂,异域文化中的死亡极端体验,于学生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而该题解答中对安娜之死偶然性与悲剧性的总结预期,则更加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虽然文本中已给出解题的极好铺垫——开篇安娜一心想着没有回信便继续往前走,可是车夫带来令她绝望的回信,起先她并不知道要干什么,后来突然回忆起往事醒悟到该怎么办,遂才产生卧轨自杀的念头,而当她投身到铁轨的瞬间她依然在挣扎犹疑。可是,学生缺乏对安娜命运的整体感知与思考,也不明确托尔斯泰对安娜命运的态度,更不了解“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基督徒教义,对题干中“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的答题指向也不明确,因而根本无法上升至命运高度对安娜之死进行评价。虽然第15题也属于探究类的常规题型,然而其所探究的对象在文本解读上有着相当难度,学生无法由“蜡烛”联想到安娜临时前的意识状态,而在此基础上合理延伸展开答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安娜之死》都突出“情节”,前者以故事内容为主,后者意在描摹安娜极端的变态心理,两者在文本解读与解题难度上却有鲜明差异。总体而言,《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很好地消解了故事背景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隔阂,学生容易从情感上寻求到与文本的共鸣,因而易于进入文本进行解读。在题型设置上,《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的命题也较为常规,没有出现偏题与难题,而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学生往往能够明晰命题者的大致意图,立足文本找到答题依据,未必“一针见血”却不至于一头雾水。《安娜之死》的故事内容则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更多从人物心理层面展开故事情节,设置出解读屏障。在题型设置上,《安娜之死》并没有避开文本解读的艰涩处进行命题,依然重在对人物心理的探究,而由于缺乏对安娜故事整体的认知与理解,学生往往对安娜的内心状态无从体会,对实质上立足文本的死亡心理也很难精准把握,从总体上对安娜命运的感知与概括更无从说起。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