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活剧。两剧的导演,一是建文帝朱允炆,一是永乐帝朱棣。建文“削藩”,激起“靖难之变”,刀光剑影,干戈扰攘,结果皇冠落地,江山易主;永乐“削藩”,从容不迫,谈笑之间,恶藩被削,众王俯首。同样是“削藩”,为何结局竟有天壤之别?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意味深长的问号。
明太祖大封藩王
1368年,朱元璋在硝烟弥漫中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史称洪武皇帝、明太祖。初登大宝的喜悦,并未冲淡朱元璋对巩固新政权的思虑。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作为巩固明王朝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诸子封藩建国。
皇子分封,古已有之。鉴于历代地方分裂割据和叛乱给中央皇权造成巨大威胁,使朱元璋下决心要为朱家的大明王朝建立道道巩固的藩篱,而最牢固的藩篱当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朱元璋曾亲身参加过反元斗争,亲眼目睹元末军阀一个个拥兵自重,元朝中央政权孤立无援,最后仓皇北遁的惨况。元朝灭亡的事实,给了朱元璋一个错误的启示,以为实行了诸子封藩,中央王朝一旦危难之时,藩王就能提兵解困,勤王济危。所以他反复告谕群臣:天下这么大,必须建立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如今诸子既长,应该各有其爵封,分镇诸国。这样做,决不是私其所亲,而是为了长治久安之计。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诸子分封问题上,朱元璋大大失策了。他忘了汉代吴楚“七国之乱”及西晋“八王之死”,这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祸乱,其根源就是分封。当时一个叫叶伯巨的书生冒着杀身灭族之祸,上书明太祖,坚决反对分封,尖锐地指出:“分封蝓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但朱元璋竟把这忠言谠论视为要离间皇帝与皇子之间的骨肉亲情。偏见导致固执,固执发展为专横,诸子分封终于在他手中完成了,而叶伯巨也为此送了性命。
洪武一朝分别在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六年进行了3次大分封。朱元璋有26个儿子和1个皇孙,除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幼子朱楠出生逾月夭折未及分封外,实际分封了25位藩王。
为了使藩王能够起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作用,朱元璋赋予了他们很大的权力。按规定,王府设三护卫,护卫甲士少则三千,多则可达万人。其实,这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分封在北方边塞诸王,因为要防御蒙古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都拥有重兵和相当大的军事统率权,甚至连国公勋臣都受其节制。而且朱元璋还规定,一旦朝中出现奸臣,则所有亲王都要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诸王则统领镇兵讨平之。这样,诸王的权力和责任就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大驾西归。他满以为诸子封藩为明王朝的大厦立下了一块长治久安的基石,却怎么也不会想到,此举恰恰给明王朝埋下了祸根。
建文帝“削藩”的悲剧
皇太子朱标本可以幸运继位,可是天不假其年,偏偏先其父而死,于是朱标之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朱允炆便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统,翌年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明惠帝。当时诸王在朱允炆面前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逊之言行,朱允炆不能不对这种状况忧心忡忡。一日,他在东角门问太常卿黄子澄:“诸叔父各拥重兵,何以制之?”子澄以汉平“七国之乱”事为对,首次提出削夺诸王的建议。朱允炆闻之大喜曰:“吾获是谋无虑。”他把十分棘手的藩王问题看得太简单了,这就决定了他在今后的“削藩”中只能采取简单的做法。
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后,兵部尚书齐泰及黄子澄针对诸王“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一致建议削藩,这与朱允炆一拍即合。当时鲁王、秦王、晋王已先后在洪武朝病故,只剩下燕、代、肃、辽、庆、宁、谷等七王,强藩之首数燕王。故齐泰认为“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但黄子澄却以为,燕王久有准备,削夺很难一举成功,周王与燕王是同母兄弟,手足情深,不如先削周王,翦除燕王手足,然后再削燕就容易了。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于是,“削藩”的帷幕拉开了。
既然要先除周王,于是就有人上告周王企图谋反。周王封于开封,建文不作任何调查,就命曹国公李景隆以率兵备边为名,假道开封,突围王府,逮捕周王。建文先将其流放云南蒙化,后又召还,将其禁锢京师。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诏“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正式向世人宣布削夺藩王军权。
不久,湘王朱柏“伪造宝钞事件”被揭发,又有人告发其招士买马,欲谋反,建文乃令将士伪装成商旅,将兵器藏于车薪中,直趋荆州,并包围王宫。朱柏知道大祸临头,而且又无以自明,乃与宫人痛饮泣别,然后阖宫自焚。封于青州的齐王朱樽,平时在藩国内多行不法,也有人告其企图谋反,建文将其召至京师,废为庶人,与朱棣共同禁锢。代王朱桂在封国中贪虐不法,朝廷时有所闻。建文采纳方孝孺策,令代王与其同母兄蜀王朱椿共处,朱椿素以贤藩闻名,建文企图使朱椿感化朱桂,后见收效不大,乃将其废为庶人,并幽于大同。接着,西平侯讨晟又上告云南岷王朱椴之过,建文又削其护卫,将其废为庶人,并迁徙漳州。
连削周、湘、齐、代、岷五王之后,下一步“削藩”所向,必指燕王。燕王朱棣早就看清了朝廷的意图,他当然不甘束手待毙,一直在积极准备起兵。又网罗术人异士,为其出谋划策。他还在府中深挖地穴,并建造重屋,围以高墙厚壁,日夜赶造军器。为掩人耳目,他令蓄养大群鹅鸭,以聒噪之声来掩盖打造军器的响声。
燕王反迹暴露无遗,建文密令先期派往监视朱棣的北平都指挥使张信逮捕朱棣。谁知张信叛变,反向燕王告密。朱棣决定誓师起兵,号称“靖难军”(即平定国难之师)。在誓师大会上,他慷慨陈词:
“今幼主嗣位,信任奸臣,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绪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死。不得已者,又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
燕王起兵固然是因其早有觊觎皇位之心,但建文对燕王的“削藩”又给他的起兵制造了口实。
当时在北方诸王中,最能与燕王抗衡的就是大宁宁王朱权和广宁辽王朱植。建文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正统地位争取二王的支持,以牵制乃至打击燕王。关键取决于建文对二王的信任程度,恰恰在这方面建文失策了。他听信朝中庸臣的建议,惟恐二王与燕王联合,使人召朱权至京师。五王的连续被削、被禁,不能不使朱权怀疑此行凶多吉少,乃不至京师,建文就下诏削其三护卫。这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后来燕王正是利用宁王与朝廷的矛盾,略施小技,就拉拢了宁王,大大增加了燕王的力量。“靖难”兵起,建文又召辽王朱植,辽王奉命渡海归朝,这一举动本身就已表明了他忠于朝廷的心迹。但建文又未利用他对朝廷的忠心而委以牵制燕兵的重任,反而恐其为燕联合,不让其回广宁,而将其改封荆州,这又无疑解除了燕王的后顾之忧。建文的疑心病,造成他在宁王、辽王问题上的一再失误,其后果是严重的。
燕王起兵,建文“削藩”竟成泡影。战火弥漫了4个年头,朝廷方面由于用人不当,指挥失误,终于节节败退。狂澜即倒,回天无力。建文四年(1402年),燕师兵临京城(今南京),受命守卫金川门的谷王,见建文大势已去,首先开门迎降,燕师浩浩荡荡开进京城。这时宫中突然火起,朱棣急令灭火,大火扑灭后,朱允炆不知所终,一说自焚,一说潜逃,总之以悲剧而告终。燕王朱棣终于登上皇位,改元永乐,史称永乐皇帝、明成祖。
明太祖大封藩王
1368年,朱元璋在硝烟弥漫中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史称洪武皇帝、明太祖。初登大宝的喜悦,并未冲淡朱元璋对巩固新政权的思虑。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作为巩固明王朝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诸子封藩建国。
皇子分封,古已有之。鉴于历代地方分裂割据和叛乱给中央皇权造成巨大威胁,使朱元璋下决心要为朱家的大明王朝建立道道巩固的藩篱,而最牢固的藩篱当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朱元璋曾亲身参加过反元斗争,亲眼目睹元末军阀一个个拥兵自重,元朝中央政权孤立无援,最后仓皇北遁的惨况。元朝灭亡的事实,给了朱元璋一个错误的启示,以为实行了诸子封藩,中央王朝一旦危难之时,藩王就能提兵解困,勤王济危。所以他反复告谕群臣:天下这么大,必须建立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如今诸子既长,应该各有其爵封,分镇诸国。这样做,决不是私其所亲,而是为了长治久安之计。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诸子分封问题上,朱元璋大大失策了。他忘了汉代吴楚“七国之乱”及西晋“八王之死”,这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祸乱,其根源就是分封。当时一个叫叶伯巨的书生冒着杀身灭族之祸,上书明太祖,坚决反对分封,尖锐地指出:“分封蝓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但朱元璋竟把这忠言谠论视为要离间皇帝与皇子之间的骨肉亲情。偏见导致固执,固执发展为专横,诸子分封终于在他手中完成了,而叶伯巨也为此送了性命。
洪武一朝分别在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六年进行了3次大分封。朱元璋有26个儿子和1个皇孙,除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幼子朱楠出生逾月夭折未及分封外,实际分封了25位藩王。
为了使藩王能够起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作用,朱元璋赋予了他们很大的权力。按规定,王府设三护卫,护卫甲士少则三千,多则可达万人。其实,这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分封在北方边塞诸王,因为要防御蒙古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都拥有重兵和相当大的军事统率权,甚至连国公勋臣都受其节制。而且朱元璋还规定,一旦朝中出现奸臣,则所有亲王都要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诸王则统领镇兵讨平之。这样,诸王的权力和责任就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大驾西归。他满以为诸子封藩为明王朝的大厦立下了一块长治久安的基石,却怎么也不会想到,此举恰恰给明王朝埋下了祸根。
建文帝“削藩”的悲剧
皇太子朱标本可以幸运继位,可是天不假其年,偏偏先其父而死,于是朱标之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朱允炆便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统,翌年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明惠帝。当时诸王在朱允炆面前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逊之言行,朱允炆不能不对这种状况忧心忡忡。一日,他在东角门问太常卿黄子澄:“诸叔父各拥重兵,何以制之?”子澄以汉平“七国之乱”事为对,首次提出削夺诸王的建议。朱允炆闻之大喜曰:“吾获是谋无虑。”他把十分棘手的藩王问题看得太简单了,这就决定了他在今后的“削藩”中只能采取简单的做法。
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后,兵部尚书齐泰及黄子澄针对诸王“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一致建议削藩,这与朱允炆一拍即合。当时鲁王、秦王、晋王已先后在洪武朝病故,只剩下燕、代、肃、辽、庆、宁、谷等七王,强藩之首数燕王。故齐泰认为“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但黄子澄却以为,燕王久有准备,削夺很难一举成功,周王与燕王是同母兄弟,手足情深,不如先削周王,翦除燕王手足,然后再削燕就容易了。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于是,“削藩”的帷幕拉开了。
既然要先除周王,于是就有人上告周王企图谋反。周王封于开封,建文不作任何调查,就命曹国公李景隆以率兵备边为名,假道开封,突围王府,逮捕周王。建文先将其流放云南蒙化,后又召还,将其禁锢京师。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诏“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正式向世人宣布削夺藩王军权。
不久,湘王朱柏“伪造宝钞事件”被揭发,又有人告发其招士买马,欲谋反,建文乃令将士伪装成商旅,将兵器藏于车薪中,直趋荆州,并包围王宫。朱柏知道大祸临头,而且又无以自明,乃与宫人痛饮泣别,然后阖宫自焚。封于青州的齐王朱樽,平时在藩国内多行不法,也有人告其企图谋反,建文将其召至京师,废为庶人,与朱棣共同禁锢。代王朱桂在封国中贪虐不法,朝廷时有所闻。建文采纳方孝孺策,令代王与其同母兄蜀王朱椿共处,朱椿素以贤藩闻名,建文企图使朱椿感化朱桂,后见收效不大,乃将其废为庶人,并幽于大同。接着,西平侯讨晟又上告云南岷王朱椴之过,建文又削其护卫,将其废为庶人,并迁徙漳州。
连削周、湘、齐、代、岷五王之后,下一步“削藩”所向,必指燕王。燕王朱棣早就看清了朝廷的意图,他当然不甘束手待毙,一直在积极准备起兵。又网罗术人异士,为其出谋划策。他还在府中深挖地穴,并建造重屋,围以高墙厚壁,日夜赶造军器。为掩人耳目,他令蓄养大群鹅鸭,以聒噪之声来掩盖打造军器的响声。
燕王反迹暴露无遗,建文密令先期派往监视朱棣的北平都指挥使张信逮捕朱棣。谁知张信叛变,反向燕王告密。朱棣决定誓师起兵,号称“靖难军”(即平定国难之师)。在誓师大会上,他慷慨陈词:
“今幼主嗣位,信任奸臣,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绪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死。不得已者,又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
燕王起兵固然是因其早有觊觎皇位之心,但建文对燕王的“削藩”又给他的起兵制造了口实。
当时在北方诸王中,最能与燕王抗衡的就是大宁宁王朱权和广宁辽王朱植。建文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正统地位争取二王的支持,以牵制乃至打击燕王。关键取决于建文对二王的信任程度,恰恰在这方面建文失策了。他听信朝中庸臣的建议,惟恐二王与燕王联合,使人召朱权至京师。五王的连续被削、被禁,不能不使朱权怀疑此行凶多吉少,乃不至京师,建文就下诏削其三护卫。这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后来燕王正是利用宁王与朝廷的矛盾,略施小技,就拉拢了宁王,大大增加了燕王的力量。“靖难”兵起,建文又召辽王朱植,辽王奉命渡海归朝,这一举动本身就已表明了他忠于朝廷的心迹。但建文又未利用他对朝廷的忠心而委以牵制燕兵的重任,反而恐其为燕联合,不让其回广宁,而将其改封荆州,这又无疑解除了燕王的后顾之忧。建文的疑心病,造成他在宁王、辽王问题上的一再失误,其后果是严重的。
燕王起兵,建文“削藩”竟成泡影。战火弥漫了4个年头,朝廷方面由于用人不当,指挥失误,终于节节败退。狂澜即倒,回天无力。建文四年(1402年),燕师兵临京城(今南京),受命守卫金川门的谷王,见建文大势已去,首先开门迎降,燕师浩浩荡荡开进京城。这时宫中突然火起,朱棣急令灭火,大火扑灭后,朱允炆不知所终,一说自焚,一说潜逃,总之以悲剧而告终。燕王朱棣终于登上皇位,改元永乐,史称永乐皇帝、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