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05年早春,人们在长江宜昌段发现一尾身长3.4米、体重近500斤的奇特大鱼。初见时,它浑身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被搁浅困置在江滩边。经渔政专家确认,此鱼为中华鲟,且是身怀六甲的雌性。为了挽救大腹便便的稀有罕见水生动物,科研人员将其捕捞上岸后,运回湖北荆州的繁殖基地,费尽心机,准备进行人工催产。一个星期之后,终于刺激它顺利排卵,黑色的鱼子自产道喷薄而出,倾泻如注,接了满满28脸盆,足足有300多万粒!后来,这些鱼卵大多在人工环境下孵化,并且成功地放归长江。
可是,这条被命名为“野生一号”的英雄母亲,在产后月余里竟然拒不进食,身体虚弱,生命垂危。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洄游鱼类,它们一旦从海洋进入江河基本上就不再摄食,而产卵所耗费的大量营养,主要依靠体内积累的脂肪等物质进行补偿。处于现在这种状况,怎么办呢?正在火烧眉毛之际,一条拯救野生斑马的信息,启发了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立即效仿,决定从口腔强行灌输食物,以保其命。但是,如此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是能够让它尽快开口,自行摄食,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成功,将在人工饲养中华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囿于当时荆州繁殖基地的条件,又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实验。以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为首的研究小组,积极想办法,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后,特制了专用的水箱,经过路上22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把“野生一号”护送到了北京海洋馆。在这里,人们发现,尽管中华鲟体形庞大,外表酷似凶猛的海洋杀手——鲨鱼,但它性格温和,乐于同人类友好接触。很快,“野生一号”开始自己进餐,恢复了体能。
2007年4月22号,由农业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共同主办了一次放流活动。在史无前例的活动中,与“野生一号”一起放流的,还有各种水生鱼类近200万尾。与其它被放流的鱼类相比,“野生一号”肩负着重要使命。科研人员经过两年多的精心饲养,不但使其顺利产子,而且已经全面恢复了健康。那么,将这样一条产后康复的野生中华鲟重新放归长江,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科研价值,所以人们对“野生一号”的放流显得格外重视。“放生”当日,现场上人头攒动,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为了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工作人员还专门在中华鲟身上安装了声纳装置。此外,从葛洲坝到长江口,科研人员一共布设了15个固定监测站,同时还准备了两艘快艇移动追踪,可以说,对“野生一号”的监控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
放流后的头两天,追踪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安装了声纳装置的中华鲟按时发回了信息。就在人们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充满信心的时候,“野生一号”的信息却突然中断了。
起初,人们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在每两个固定的监测站之间有上百公里的江段,而在这样长的江面上追踪一尾中华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此时天色已晚,人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再去寻找。
次日上午,人们找了两圈也没有见到“野生一号”的踪影。此时,人们才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因为这时已经有36个小时没有发现“野生一号”的踪迹了,而在平时,最多半天也就发现了目标。
固定检测站还是没有“野生一号”的信息,它从4月23日从上游到这一区域以后,再也没有移向下游的迹象,这时人们开始担心,是不是安装在“野生一号”身上的设备出现了问题?消息在社会上传开,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专家们经过分析,很快排除了设备问题,因为在两三天的时间内,不可能四台设备全都出现故障,但是“野生一号”到底藏匿在了什么地方呢?
“野生一号”神秘地失踪了。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过去在我国近海及长江、珠江、岷江、黄河等水域都有分布,而且曾经还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但是目前我们只能在长江才能看到,而且数量在急剧减少。人们这次之所以全力抢救“野生一号”,不仅是要延续它的生命,更是为了保护这个日益稀少的野生物种。正当人们满怀希望把它送回长江的时候,仅仅过了两天就失去了它的踪影,它应该在哪里呢?就在人们焦急寻找的时候,突然从当地渔政部门传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荆江段发现体貌类似“野生一号”的中华鲟尸体。
死掉的中华鲟被发现的地点,正好处于“野生一号”失踪的区域,而且大小也和“野生一号”相仿,它会不会真是“野生一号”?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死亡的呢?
当时,长江正处于禁渔期,经过现场勘察,迅速排除了人为捕杀的可能。不是人为所致,那又是什么缘故呢?死鱼漂浮在长江水面,全身保存完好,为了查明死亡的原因,渔政人员把它拖到了岸边。
目前,长江是一条重要的水上航道,过往的船只最大的可以达到上万吨,由此渔政人员认为,这尾中华鲟可能是碰到了大船的螺旋桨而遭遇不幸的。那么,这尾中华鲟是不是危起伟他们苦苦追寻的“野生一号”呢?
危起伟得到消息后,专程赶赴现场辨认,确定死去的中华鲟并不是“野生一号”。尽管这样,人们还是为这尾中华鲟的不幸遭遇而感到难过,因为,中华鲟的数量已经到了濒危的边缘,而能长到这样大的,更是少之又少。
“野生一号”到底在哪里呢?正当人们想尽办法进行搜寻的时候,荆州渔政部门又提供了一个消息,让人们眼前一亮。
一位老渔民在松溪河打鱼时,发现了一条小中华鲟,并且立刻报告了渔政部门。人们最终将这条小中华鲟又重新放回了长江。尽管发现的不是“野生一号”,但是给了科研人员一个值得欣慰的信息:这是“野生一号”的后代,不仅健康存活,而且正在长大。
“野生一号”会不会进入长江的支流呢?正当人们几乎绝望时,“野生一号”竟奇迹般地出现了。它还活着,而且是健康地活着!失踪的几天里,“野生一号”究竟去了哪里,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它的重新出现,使野生放流的实验,又有了重新开始的可能。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中华鲟系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吻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据称,最高的记录竟达500公斤。中华鲟产卵量也很大,一条母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子,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后成鱼的仍为少数。因为长江水流较急,在动荡的水浪中进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这就淘汰了一批鱼卵。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或遇上食肉鱼类和其它敌害,或“惊涛拍岸”,又要损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鱼,“大鱼吃小鱼”,还会有一定的损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鱼子虽多,能“成鱼长大”而传宗接代的却不多。实际上,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生殖适应的结果。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幼子损失大的种类,下子则多;反之,则少。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损失又大的种类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
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尔吞食小鱼、小虾。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公斤。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但有些具体问题仍有待解决,譬如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鲟,被阻于坝下而丧身。如何解决坝区的鱼道问题,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据悉,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如若通过具体实践,使中华鲟能在淡水中定居并繁衍后代,那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三个多月后,有确切消息表明,“野生一号”已经顺利入海……
在此,我们也期待着“野生一号”及它的家族,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可是,这条被命名为“野生一号”的英雄母亲,在产后月余里竟然拒不进食,身体虚弱,生命垂危。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洄游鱼类,它们一旦从海洋进入江河基本上就不再摄食,而产卵所耗费的大量营养,主要依靠体内积累的脂肪等物质进行补偿。处于现在这种状况,怎么办呢?正在火烧眉毛之际,一条拯救野生斑马的信息,启发了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立即效仿,决定从口腔强行灌输食物,以保其命。但是,如此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是能够让它尽快开口,自行摄食,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成功,将在人工饲养中华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囿于当时荆州繁殖基地的条件,又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实验。以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为首的研究小组,积极想办法,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后,特制了专用的水箱,经过路上22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把“野生一号”护送到了北京海洋馆。在这里,人们发现,尽管中华鲟体形庞大,外表酷似凶猛的海洋杀手——鲨鱼,但它性格温和,乐于同人类友好接触。很快,“野生一号”开始自己进餐,恢复了体能。
2007年4月22号,由农业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共同主办了一次放流活动。在史无前例的活动中,与“野生一号”一起放流的,还有各种水生鱼类近200万尾。与其它被放流的鱼类相比,“野生一号”肩负着重要使命。科研人员经过两年多的精心饲养,不但使其顺利产子,而且已经全面恢复了健康。那么,将这样一条产后康复的野生中华鲟重新放归长江,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科研价值,所以人们对“野生一号”的放流显得格外重视。“放生”当日,现场上人头攒动,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为了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工作人员还专门在中华鲟身上安装了声纳装置。此外,从葛洲坝到长江口,科研人员一共布设了15个固定监测站,同时还准备了两艘快艇移动追踪,可以说,对“野生一号”的监控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
放流后的头两天,追踪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安装了声纳装置的中华鲟按时发回了信息。就在人们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充满信心的时候,“野生一号”的信息却突然中断了。
起初,人们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在每两个固定的监测站之间有上百公里的江段,而在这样长的江面上追踪一尾中华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此时天色已晚,人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再去寻找。
次日上午,人们找了两圈也没有见到“野生一号”的踪影。此时,人们才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因为这时已经有36个小时没有发现“野生一号”的踪迹了,而在平时,最多半天也就发现了目标。
固定检测站还是没有“野生一号”的信息,它从4月23日从上游到这一区域以后,再也没有移向下游的迹象,这时人们开始担心,是不是安装在“野生一号”身上的设备出现了问题?消息在社会上传开,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专家们经过分析,很快排除了设备问题,因为在两三天的时间内,不可能四台设备全都出现故障,但是“野生一号”到底藏匿在了什么地方呢?
“野生一号”神秘地失踪了。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过去在我国近海及长江、珠江、岷江、黄河等水域都有分布,而且曾经还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但是目前我们只能在长江才能看到,而且数量在急剧减少。人们这次之所以全力抢救“野生一号”,不仅是要延续它的生命,更是为了保护这个日益稀少的野生物种。正当人们满怀希望把它送回长江的时候,仅仅过了两天就失去了它的踪影,它应该在哪里呢?就在人们焦急寻找的时候,突然从当地渔政部门传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荆江段发现体貌类似“野生一号”的中华鲟尸体。
死掉的中华鲟被发现的地点,正好处于“野生一号”失踪的区域,而且大小也和“野生一号”相仿,它会不会真是“野生一号”?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死亡的呢?
当时,长江正处于禁渔期,经过现场勘察,迅速排除了人为捕杀的可能。不是人为所致,那又是什么缘故呢?死鱼漂浮在长江水面,全身保存完好,为了查明死亡的原因,渔政人员把它拖到了岸边。
目前,长江是一条重要的水上航道,过往的船只最大的可以达到上万吨,由此渔政人员认为,这尾中华鲟可能是碰到了大船的螺旋桨而遭遇不幸的。那么,这尾中华鲟是不是危起伟他们苦苦追寻的“野生一号”呢?
危起伟得到消息后,专程赶赴现场辨认,确定死去的中华鲟并不是“野生一号”。尽管这样,人们还是为这尾中华鲟的不幸遭遇而感到难过,因为,中华鲟的数量已经到了濒危的边缘,而能长到这样大的,更是少之又少。
“野生一号”到底在哪里呢?正当人们想尽办法进行搜寻的时候,荆州渔政部门又提供了一个消息,让人们眼前一亮。
一位老渔民在松溪河打鱼时,发现了一条小中华鲟,并且立刻报告了渔政部门。人们最终将这条小中华鲟又重新放回了长江。尽管发现的不是“野生一号”,但是给了科研人员一个值得欣慰的信息:这是“野生一号”的后代,不仅健康存活,而且正在长大。
“野生一号”会不会进入长江的支流呢?正当人们几乎绝望时,“野生一号”竟奇迹般地出现了。它还活着,而且是健康地活着!失踪的几天里,“野生一号”究竟去了哪里,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它的重新出现,使野生放流的实验,又有了重新开始的可能。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中华鲟系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吻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据称,最高的记录竟达500公斤。中华鲟产卵量也很大,一条母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子,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后成鱼的仍为少数。因为长江水流较急,在动荡的水浪中进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这就淘汰了一批鱼卵。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或遇上食肉鱼类和其它敌害,或“惊涛拍岸”,又要损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鱼,“大鱼吃小鱼”,还会有一定的损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鱼子虽多,能“成鱼长大”而传宗接代的却不多。实际上,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生殖适应的结果。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幼子损失大的种类,下子则多;反之,则少。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损失又大的种类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
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尔吞食小鱼、小虾。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公斤。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但有些具体问题仍有待解决,譬如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鲟,被阻于坝下而丧身。如何解决坝区的鱼道问题,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据悉,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如若通过具体实践,使中华鲟能在淡水中定居并繁衍后代,那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三个多月后,有确切消息表明,“野生一号”已经顺利入海……
在此,我们也期待着“野生一号”及它的家族,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