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率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结构,从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的角度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多种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意味着在竞聘工作岗位时能脱颖而出,从而获得较好的职位。社会的大环境能够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但是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是影响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高职学生就业的满意度、学生的薪酬等反应了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软实力,影响下年度的招生形势。因而,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得学生的就业状况处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与企事业单位深度融合。作为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在入学初在就业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三年的高职院校学习中不断完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由此,针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概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不同的时期,就业能力的含义和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并以政府干预来激励失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70年代主要涉及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80年代以后主要关注如何增强组织的弹性并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使用;90年代以后强调个人要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关于“就业能力”,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福古艾特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关于就业能力的构成,至今也没有研究的定论。米特切尔认为,能够强化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智力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
在国内,郑晓明是最早详细论述“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以后陆续有学者撰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由于“就业能力”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出现的新概念,我国学者对之研究的时间不长,且研究大多是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很少。虽有学者提出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但其就业能力的构成缺乏有力的调查论证。纵观这些研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研究内容也不深入。
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应从人才培养新目标、人才培养新机制、人才培养新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新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利用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建立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由两支培养队伍、两个培养阵地来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培养适应地方特色的相应专业产业需要的具有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新模式。
2.高职院校要以实用技能为核心,创新适应“校企双主体”理念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院校应和各行业企业以及校内外教学企业联手设计适应“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信息技术内容的专业主干课程,改革与创新多学期、业余段、分段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专业教学创造条件,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高职院校要以虚拟职场为体验式训练要素,根据专业核心岗位选择合适的企业共建“教学企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注重开发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员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表现。要成为一名职业人,守时、踏实、耐心的习惯,以及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执行力、责任感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为此,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基于“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与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合建或自创“教学企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校企共同在“教学企业”中执行教学、生产、实训、社会服务等任务,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管理共抓、质量共监、就业共担等措施合作育人;以“教学企业”和实训基地的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并贯穿教学全过程。
4.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水平
高等职业学校应通过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培训、深入生产第一线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这样,教师不仅建立了对未来培养人才的规格的基本印象,也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就业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5.企事业单位应加强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1)企事业单位应加强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高职院校尤其是毕业班宣传企业的岗位与技能要求,让高职院校学生尽快了解本单位的需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尽早了解职业岗位,树立职业意识。
(2)企事业单位应提供给高职院校学生更多的实习、顶岗就业机会。尽可能与合作院校建设合作教学企业,尽量满足对口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交流,最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毕业时就有1年左右的项目经验。
(3)企事业单位应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尤其是招生就业处加强交流合作,让高职院校了解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帮助高职院校将这些就业能力技能嵌入课程设置中,从而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32):20-22.
[2]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5):75-77.
[3]王志刚,申书兴,李存东,武艳艳,张建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5):82-85.
基金项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编号:XJZD201202)。
作者简介:邓冬华(1971— ),女,湖南武冈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多媒体实验室建设、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意味着在竞聘工作岗位时能脱颖而出,从而获得较好的职位。社会的大环境能够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但是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是影响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高职学生就业的满意度、学生的薪酬等反应了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软实力,影响下年度的招生形势。因而,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得学生的就业状况处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与企事业单位深度融合。作为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在入学初在就业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三年的高职院校学习中不断完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由此,针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概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不同的时期,就业能力的含义和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并以政府干预来激励失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70年代主要涉及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80年代以后主要关注如何增强组织的弹性并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使用;90年代以后强调个人要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关于“就业能力”,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福古艾特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关于就业能力的构成,至今也没有研究的定论。米特切尔认为,能够强化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智力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
在国内,郑晓明是最早详细论述“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以后陆续有学者撰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由于“就业能力”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出现的新概念,我国学者对之研究的时间不长,且研究大多是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很少。虽有学者提出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但其就业能力的构成缺乏有力的调查论证。纵观这些研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研究内容也不深入。
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应从人才培养新目标、人才培养新机制、人才培养新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新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利用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建立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由两支培养队伍、两个培养阵地来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培养适应地方特色的相应专业产业需要的具有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新模式。
2.高职院校要以实用技能为核心,创新适应“校企双主体”理念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院校应和各行业企业以及校内外教学企业联手设计适应“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信息技术内容的专业主干课程,改革与创新多学期、业余段、分段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专业教学创造条件,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高职院校要以虚拟职场为体验式训练要素,根据专业核心岗位选择合适的企业共建“教学企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注重开发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员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表现。要成为一名职业人,守时、踏实、耐心的习惯,以及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执行力、责任感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为此,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基于“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与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合建或自创“教学企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校企共同在“教学企业”中执行教学、生产、实训、社会服务等任务,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管理共抓、质量共监、就业共担等措施合作育人;以“教学企业”和实训基地的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并贯穿教学全过程。
4.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水平
高等职业学校应通过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培训、深入生产第一线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这样,教师不仅建立了对未来培养人才的规格的基本印象,也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就业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5.企事业单位应加强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1)企事业单位应加强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高职院校尤其是毕业班宣传企业的岗位与技能要求,让高职院校学生尽快了解本单位的需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尽早了解职业岗位,树立职业意识。
(2)企事业单位应提供给高职院校学生更多的实习、顶岗就业机会。尽可能与合作院校建设合作教学企业,尽量满足对口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交流,最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毕业时就有1年左右的项目经验。
(3)企事业单位应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尤其是招生就业处加强交流合作,让高职院校了解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帮助高职院校将这些就业能力技能嵌入课程设置中,从而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32):20-22.
[2]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5):75-77.
[3]王志刚,申书兴,李存东,武艳艳,张建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5):82-85.
基金项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编号:XJZD201202)。
作者简介:邓冬华(1971— ),女,湖南武冈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多媒体实验室建设、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