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纷纷涌向中国,想通过旅游了解中国的文化风俗。为了解决国际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英语导游素质a存在的问题,在英语导游培训中要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完善英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及选拔工作,注意导游词翻译的本土化。
关键词:旅游翻译;英语导游;涉外导游;导游词
英语导游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口语的标准化以及表达的流利度、专业知识功底以及对中英文化内在差异的了解程度。目前,国内英语导游存在着英语口语表达中文化、口音夹杂地方方言、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不知道如何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上介绍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的旅游景点等问题。为尽快实现我国由亚洲旅游强国向国际旅游强国的转变,我们建议通过以下三个路径不断提升英语导游的素质。
一、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英语导游的语言学习,而我们的中文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在英语导游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忽视学生的实践练习。即使是有的培训师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学生实践时只注意跟读、朗诵以及背诵这几个方面。
培训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例如:增加学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表演以及模仿话剧中人物对话的风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讲,除了在课堂上练习自己的口语,也可以在平时、在课下与朋友约定每天一个或两个小时练习英文口语对话,互相纠正口音以及口头表达时出现的语法错误。只要持之以恒,英语口语水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完善英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及选拔工作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没有开设独立的导游学专业,致使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涉外导游往往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或外语专业培养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或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为了通过导游资格考试,涉外导游往往只会掌握书本上的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根本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导致整体涉外导游的质量下降。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改善这种状况,即完善导游人才的培养及选拔工作。相关大学可以设立有关涉外导游专业,使得导游培养走上专业化道路,摆脱导游人员的尴尬学科地位。
新兴的导游学科专业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外语教学力度,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涉外语言能力,同时加强导游学、旅游景观学、宗教学、中外历史文化、时事政策法规等课程的教学,辅以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形成复合型的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在导游资格考试机制上,可以提高导游资格考试学历,设置高级导游等级考试,以激励在职的中级导游钻研业务,优化导游队伍结构。
三、注意导游词翻译的本土化
在帮助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过程中,导游对旅游景点精确的介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旅游景点进行英语翻译,其目的不仅是向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游客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吸引游客的注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风俗,以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目前国内一些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翻译则不尽如人意。如“断桥残雪”这个景点的翻译就有许多种: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之雪),Snow Scene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雪景),Melted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上融化了的雪)等。这些翻译都没有把该景点的意境翻译出来。因为“断桥残雪”这个名字包含一段历史典故:南宋时有一批有骨气的文人对朝廷不图恢复中原而只图偏安江南心怀不满,于是常借题发挥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画院画家马远等人作画时常多画“一角”“半边”之景,意思是在讽刺朝廷偏安一隅。下了大雪后,在原来苔藓斑驳的古桥上面,雪已经在慢慢融化,但又未完全消失,此景致在多情的画家看来,就难免有残山剩水的感觉,“断桥残雪”这个景点名字由此得来。然而,在国外游客看来,以上的翻译仅仅让他们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为了让外国游客能理解这个景点背后的历史典故,英语导游就要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以英语的表达方式来将这个典故讲出来,让游客完全地理解这个景点背后的文化含义。因此,将“断桥残雪”翻译成”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就会好得多。这样的翻译译文相较之下能更好地传承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像这样只关注字面翻译,令游客不知所云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卢沟桥”常被译为“The Marco Polo Bridge”,若导游在向外国游客介绍这一著名景点,只是简单地将其音译为”Lugou Bridge”,这就会让外国游客处在云里雾里的状态。他们很难把这桥与印象中在马可波罗名作《游记》中介绍过,被誉为“世界最美之河桥”的那座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英语导游不懂旅游景点深厚的历史含义而简单地从字面上将其翻译出来将会造成多大的笑话。为了防止类似问题以及尴尬的出现,英语导游应加强中华历史文化以及西方文学史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旅游翻译;英语导游;涉外导游;导游词
英语导游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口语的标准化以及表达的流利度、专业知识功底以及对中英文化内在差异的了解程度。目前,国内英语导游存在着英语口语表达中文化、口音夹杂地方方言、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不知道如何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上介绍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的旅游景点等问题。为尽快实现我国由亚洲旅游强国向国际旅游强国的转变,我们建议通过以下三个路径不断提升英语导游的素质。
一、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英语导游的语言学习,而我们的中文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在英语导游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忽视学生的实践练习。即使是有的培训师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学生实践时只注意跟读、朗诵以及背诵这几个方面。
培训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例如:增加学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表演以及模仿话剧中人物对话的风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讲,除了在课堂上练习自己的口语,也可以在平时、在课下与朋友约定每天一个或两个小时练习英文口语对话,互相纠正口音以及口头表达时出现的语法错误。只要持之以恒,英语口语水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完善英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及选拔工作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没有开设独立的导游学专业,致使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涉外导游往往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或外语专业培养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或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为了通过导游资格考试,涉外导游往往只会掌握书本上的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根本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导致整体涉外导游的质量下降。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改善这种状况,即完善导游人才的培养及选拔工作。相关大学可以设立有关涉外导游专业,使得导游培养走上专业化道路,摆脱导游人员的尴尬学科地位。
新兴的导游学科专业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外语教学力度,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涉外语言能力,同时加强导游学、旅游景观学、宗教学、中外历史文化、时事政策法规等课程的教学,辅以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形成复合型的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在导游资格考试机制上,可以提高导游资格考试学历,设置高级导游等级考试,以激励在职的中级导游钻研业务,优化导游队伍结构。
三、注意导游词翻译的本土化
在帮助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过程中,导游对旅游景点精确的介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旅游景点进行英语翻译,其目的不仅是向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游客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吸引游客的注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风俗,以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目前国内一些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翻译则不尽如人意。如“断桥残雪”这个景点的翻译就有许多种: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之雪),Snow Scene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雪景),Melted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上融化了的雪)等。这些翻译都没有把该景点的意境翻译出来。因为“断桥残雪”这个名字包含一段历史典故:南宋时有一批有骨气的文人对朝廷不图恢复中原而只图偏安江南心怀不满,于是常借题发挥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画院画家马远等人作画时常多画“一角”“半边”之景,意思是在讽刺朝廷偏安一隅。下了大雪后,在原来苔藓斑驳的古桥上面,雪已经在慢慢融化,但又未完全消失,此景致在多情的画家看来,就难免有残山剩水的感觉,“断桥残雪”这个景点名字由此得来。然而,在国外游客看来,以上的翻译仅仅让他们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为了让外国游客能理解这个景点背后的历史典故,英语导游就要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以英语的表达方式来将这个典故讲出来,让游客完全地理解这个景点背后的文化含义。因此,将“断桥残雪”翻译成”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就会好得多。这样的翻译译文相较之下能更好地传承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像这样只关注字面翻译,令游客不知所云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卢沟桥”常被译为“The Marco Polo Bridge”,若导游在向外国游客介绍这一著名景点,只是简单地将其音译为”Lugou Bridge”,这就会让外国游客处在云里雾里的状态。他们很难把这桥与印象中在马可波罗名作《游记》中介绍过,被誉为“世界最美之河桥”的那座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英语导游不懂旅游景点深厚的历史含义而简单地从字面上将其翻译出来将会造成多大的笑话。为了防止类似问题以及尴尬的出现,英语导游应加强中华历史文化以及西方文学史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