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切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增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同时就如何有效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
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企业即已开始积极探索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机构联合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第四章“控制活动”要求企业预算控制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对于切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防范日常经营风险,增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及职能
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认为: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称全面预算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邱孝洪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而做出详细计划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经济管理活动。冯丽娟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公司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企业经营业务和财务的全部,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二是机制性。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点是要通过预算来强化内部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管理上的制度安排。三是系统性。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整、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环节有机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四是战略导向性。预算管理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企业预算如果没有战略引导就失去了预算的作用,也就很难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能力。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职能:一是经济预测。企业通过制定预算,能够主动把握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尽量促进有利变化的发生和减少不利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二是建立目标。预算管理是经营方针、目标及经营计划的定量反映,明确规定了整个企业各部门、各层次以及个人所要达到的具体预算目标,这既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也利于激励员工,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有效协调。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协调企业各经营单位及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使其紧密加强联系,以企业的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利益关系,一同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四是业绩评价。经企业确定的各项预算指标,可以作为评价部门、员工工作情况的标准,可以将各部门与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与预算标准相比较,对其进行考核。
二、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措施
(1)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协调参与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绩效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当前应通过改善股权结构、强化董事会功能、完善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等来优化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治理效率。(2)加强领导,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要在企业得以真正有效运作,实现其经济价值,企业领导必须予以相当支持和重视。企业应根据全面预算指引,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从组织上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3)灵活选用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应与企业经营活动及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地运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4)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机制。由于企业面临的环境在时刻发生变化,完全符合预算编制时环境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发现预算编制时的假设和前提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都需要对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进行预算调整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预算调整是客观需要,正确有序的调整可以使预算控制更加有力;其二,必须严格规定企业各级领导的预算调整权限;其三,应该通过建立规范的调整程序来制约调整的权力。(5)加强预算考评。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贯彻执行预算方案,有效地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的目标,应制订严格的预算考评制度。预算考评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不仅限于奖惩,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以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更有成效。预算考评的重点是全面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如何实行有效的预算激励方式。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近年来,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和接受,相信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日渐成为我国企业进行精确化管理,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
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企业即已开始积极探索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机构联合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第四章“控制活动”要求企业预算控制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对于切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防范日常经营风险,增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及职能
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认为: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称全面预算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邱孝洪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而做出详细计划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经济管理活动。冯丽娟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公司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企业经营业务和财务的全部,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二是机制性。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点是要通过预算来强化内部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管理上的制度安排。三是系统性。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整、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环节有机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四是战略导向性。预算管理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企业预算如果没有战略引导就失去了预算的作用,也就很难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能力。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职能:一是经济预测。企业通过制定预算,能够主动把握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尽量促进有利变化的发生和减少不利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二是建立目标。预算管理是经营方针、目标及经营计划的定量反映,明确规定了整个企业各部门、各层次以及个人所要达到的具体预算目标,这既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也利于激励员工,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有效协调。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协调企业各经营单位及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使其紧密加强联系,以企业的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利益关系,一同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四是业绩评价。经企业确定的各项预算指标,可以作为评价部门、员工工作情况的标准,可以将各部门与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与预算标准相比较,对其进行考核。
二、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措施
(1)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协调参与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绩效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当前应通过改善股权结构、强化董事会功能、完善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等来优化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治理效率。(2)加强领导,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要在企业得以真正有效运作,实现其经济价值,企业领导必须予以相当支持和重视。企业应根据全面预算指引,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从组织上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3)灵活选用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应与企业经营活动及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地运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4)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机制。由于企业面临的环境在时刻发生变化,完全符合预算编制时环境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发现预算编制时的假设和前提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都需要对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进行预算调整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预算调整是客观需要,正确有序的调整可以使预算控制更加有力;其二,必须严格规定企业各级领导的预算调整权限;其三,应该通过建立规范的调整程序来制约调整的权力。(5)加强预算考评。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贯彻执行预算方案,有效地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的目标,应制订严格的预算考评制度。预算考评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不仅限于奖惩,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以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更有成效。预算考评的重点是全面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如何实行有效的预算激励方式。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近年来,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和接受,相信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日渐成为我国企业进行精确化管理,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