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年画的文创开发策略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xy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梁平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在新媒体,新文化的冲击下,梁平年画由于产品形式单一,需求匮乏等问题,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以梁平年画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梁平年画存在的问题,研究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梁平年画传承和发展相结合,提出梁平年画的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关键词】 梁平年画;数字化技术;文创产品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0067-02
  梁平年画不仅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反映了数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前过春节,人们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俗。年画在新年时寓意着吉祥,深受人们喜爱。但传统年画多以纸质物和版刻物存在,本身不易保存,产品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在新媒体,新文化的冲击下,对现在身处于“互联网+”的年轻人更是缺乏吸引力。
  一、传统年画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制作工艺复杂,售价高,需求匮乏
  梁平年画起源于明朝嘉靖时期,清朝康熙、雍正时发展壮大,民国时达到顶点。建国以后,开始衰落。近年来,梁平年画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但年俗文化的消解,使得梁平年画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1]梁平年画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集绘画、雕刻、印刷于一体。但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这也导致了售价偏高,加上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梁平年画的市场逐年萎缩。
  (二)年画的内容题材缺乏创新
  梁平年画的题材主要是民俗文化,传统的梁平年画以门神为主,内容还包括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传统梁平年画题材多反映农耕经济时代,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梁平年画作为“乡土”文化,在都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年画题材缺乏创新,内容脱离现代人的生活,难以吸引消费者。[1]
  (三)产品形式单一,创意不足,更缺乏使用价值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年俗文化消解,传统梁平年画已经失去以往的使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梁平年画产品种类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纸质印制年画为主,产品的价值含量低。几乎没有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已经难以满足追求多元化需求的现代人,兼具创意和使用价值的消费需求。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在新媒体,新文化的冲击下,梁平年画传统单一的产品形式和传播形式,已经难以吸引当代“互联网+”年轻消费人群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二、梁平年画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实现梁平年画的数字化转化
  梁平年画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众进行保护和传承。“数字化辅助非遗保护”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与代表性内容,进行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类载体的记录。[2]比起传统的纸质资料保存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化技术具有保存、记录、演绎等多项特点。对梁平年画的数字化的转化,首先将有助于梁平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年画进行数字化转化,用数字化技术创新传承梁平木版年画,将梁平年画转变为以数字化为载体。实现图形影像数字化包括将梁平木版年画的作品素材、工艺技法等图文介绍制作存储,拍摄年画技艺过程的视音频;将梁平年画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图符纹样元素提取,重新开发,对梁平年画的内容题材进行创新。必将更有效地促进这一优秀地域文化,梁平年画的艺术讯息传播和可持续发展。[2]
  (二)内容题材的创新和元素的重新开发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俗文化减弱,传统的梁平年画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但梁平年画中的视觉符号和图形元素是前人长期提炼和传承下来的,也是梁平年画重要的艺术特征和价值体现,可以将这些视觉符号和图形元素提炼出来,进行解构和重构,并运用于创意产品的开发。对梁平年画的图形元素进行视觉创新设计,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也保留了梁平年画的传统精髓,更为梁平年画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路径。[1]
  另外,梁平年画的内容题材上也既要保留传统,又要反映现代。所以梁平年画的创新设计需要摸清消费者对于文化的需求,并以创意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我國目前的消费者群体趋向年轻化,他们更喜欢能够彰显个性、有文化的产品。梁平年画的开发可以结合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国潮风。国潮产品其实就是带有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结合潮流款式外形设计的产品,也是文创产品的一种形式。“国潮”提倡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结合,既能符合年轻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又满足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国潮兴起,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情感的寄托。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宣传和支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年轻消费者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本土意识的体现。
  “国”和“潮”这两个字缺一不可。将这些古老的、深入人心的文化用一种创新的、新潮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予它们新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新与旧的碰撞,这正是“国潮”的魅力所在。所以,梁平年画的内容和题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需紧扣现代生活,比如可以在传统的绘画元素中,融入创意,将现代流行元素融入画面中。[1]在年画创作中,还可以持续不断挖掘和融入其他的文化内容,比如重庆本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可以作为年画的题材。[1]另外还可以将热门话题和时事生活,融入年画题材中,来丰富梁平年画的内容和题材。
  (三)兼具文化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开发
  梁平年画要向前发展,还需要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进行文创产品衍生和开发。文创产品开发不能只是对梁平年画传统图案的简单复制,而应深入研究如何将梁平年画的文化元素与产品产生深度融合。另外,实用性是文创产品的重要特性。文创产品可以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不单是作为精致的摆件。只有对文创产品的不断使用,文化内涵才会被人们传承和发扬,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或者是精神需求。因此,文创产品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满足大众对商品的功能需求。[4]只有具备功能性,兼具文化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才会被市场所接受,不被淘汰,才能将非遗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三、梁平年画的推广策略
  打造梁平年画的大IP,IP经济是目前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IP经济跨越不同领域形成连锁效应,甚至是几何式爆发。IP经济下的“新文创”是一种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5]。其核心是IP文化价值的构建和IP塑造的方式、方法,通过更加广泛的主体连接,带动产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相互赋能,实现高效的复合化生产[5]。梁平年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备成为IP的先天条件,可以借鉴故宫文创的IP开发模式,寻求打造自身的IP经济。
  (一)利用博物馆平台,打造梁平年画的大IP
  博物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天生带有超级IP特质。应深度开发博物馆IP,通过挖掘、塑造、转化和赋能四个层次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将参观升级为体验,将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将作为文化要素的“传统”赋予潮流的思维,并以文创衍生品的形式垂直链接客户需求,最终产生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5]
  可以发挥梁平年画博物馆的功能,宣传年画文化,传播年画技艺,让游客体验梁平年画的制作流程。[3]并利用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将馆内藏品在进行数字化处理,让来参观的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博物馆,拓宽了博物馆的展示边界,让用户可以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观看梁平年画、感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增加与用户的情感链接。线下开展授权和品牌联名进行馆企合作,共同开发或者跨界开发博物馆衍生品。
  (二)依托旅游资源和博览会打造文旅IP,实现跨界融合
  可依托梁平的旅游资源,与景区合作开发特色文旅路线,让游客在参观景点的同时,体验梁平年画的魅力,将梁平年画打造为旅游特色商品,以此推动梁平年画产品的销售。还可以利用文博会等平台,大力推广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可以举办年画文创产品设计比赛,打造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竞赛平台,通过赛事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来关注与参与,优秀的创意作品也可以买下版权,进行商业开发。还可以考虑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组织年画的创意产品研发等。
  (三)实现梁平年画的数字化传播,IP的持续输出
  在新媒体时代下,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作为推广梁平年画的传播和发展途径。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梁平年画设计成具有美感的数字媒体形式。然后利用公众号、小程序、H5、抖音短视频等现在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持续向大眾输出和传播梁平年画的内容。还可以以游戏、动漫、影视、文学甚至表情包等新形态诠释,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和粘连性,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和喜爱,最终让梁平年画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不断地传承、传播、发展,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隋春艳.梁平木版年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艺术论坛,2015,(10).
  [2]黄雪萌.数字化辅助梁平木版年画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1.
  [3]伍建港,刘文华.绵竹年画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营销探秘,2020,(9).
  [4]刘杰.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博览艺苑,2020.
  [5]申冰.“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新文创建设路径研究[J].包装工程,2020,(11).
  作者简介:
  肖洒,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本文立足于湘西州,系统揭示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原则与路径,积极探索新时代理论引领人民群众的正确“打开”方式,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用不上”“听不懂”“听不进”的问题,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增强“飞入”实效。  【关键词】 湘西州;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
期刊
【摘要】 动画独特的表现语言为象征手法的运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反校园暴力题材动画短片《报》中,象征手法作为作品主要的艺术手段,通过多种象征的运用深化了主题和故事内涵。在分析该短片的剧情、人物、事件的基础上,解析其中角色造型和叙事方面上运用的象征手法和赋予的象征意义,可为相关动画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动画短片;创作;校园暴力;象征手法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创造性戏剧对新时代共青团青少年的艺术素养提升及应用性研究展开全面探索与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道:“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创造性戏剧,恰恰能给予青少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时空和领域,让其更加自由、畅快地在感悟和创造的生态中学习,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艺术素
期刊
【摘要】 在当前的体育运动中,伴奏音乐由于能够舒缓紧张的气氛,帮助表演运动员掌握表演节奏,增强表演的艺术效果。因此,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音乐伴奏的问题及对策,采用的方法是文献法。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巧用音乐伴奏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演出效果。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音乐伴奏;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 阅读经典可以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有效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而这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本文通过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微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经典阅读推广路径,分别从丰富电子图书资源、充分利用社交平台、举办经典阅读活动、开设经典阅读课程来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  【关键词】 微阅读;大学生;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道家思想中老庄科技伦理观,集中体现于“天人合一”“三生万物”“万物一马”三个层面。老庄科技伦理观中内在的思维方式、发展趋势、价值追求,不仅影响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而且两者在历史、价值、文化等层面具备着一定的内在关联逻辑。  【关键词】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科技伦理观;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
期刊
【摘要】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产业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握好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要求,借助互联网工具,探索出戏曲文化产品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吕剧发展现状,提出吕剧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山东吕剧产业互联网发展新路径,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推动吕剧产业提升自身价值,实现更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山
期刊
【摘要】 茶文化和民族舞蹈文化均是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具有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如果将两种优秀的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不仅能让茶文化的思想精神更加丰富,也能让舞蹈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从而有效促进茶文化和舞蹈文化和谐发展。  【关键词】 茶文化;舞蹈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 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走红得到了多方关注,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案例,对同样成功的越南则不够重视。中越文化一脉相承,越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产品再次走红越南,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中国网络文学,原因主要是中国文化的强文化吸引力、越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接近性和中国互联网文学产业的日渐繁荣。为了塑造中国形象,进一步推进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本文提出几点发
期刊
【摘要】 在当今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希望在精神上变得富有,这就需要文化支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这是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范围越广,基础越深。在当今时代,设计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更深入地研究民族文化,在设计中传播非物质文化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统文化;室内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