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面对新理念、新课程标准中阅读的要求和目标,我们的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生自主预习,教师促学
自主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文言文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求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工作,并在上课之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他们自主预习。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主要文言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学生自主释疑,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来确定学生自主释疑的时间长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尝试以下几种形式开展释疑活动:
(一)小组交流讨论,探讨疑惑之处,合作解决问题。
这个方式有三个步骤,一是自己翻译,并标注难处;二是小组成员互相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难处,小组探讨和解决,实在不能解决可以求助老师;三是互相阅读自己的翻译,讨论哪一种翻译最好。
(二)个别学生单独提问,由其他同学主动回答问题,或由提问的同学点名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这个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也可以让学生做好随时回答其他同学问题的准备,真正掌握疑难之处,自主解决问题。
(三)个别学生单独提问,由教师点拨提示,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教师在引导、点拨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使所有同学在教师的点拨下认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三种方式并不矛盾,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在自主释疑活动中,疑难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真正得到体现。
三、教师穿针引线,学生拓展归纳
在课文中,文言文各篇课文虽然是独立编选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穿针引线”,把相关联的知识点都串起来。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文言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迁移、拓展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具整体性。
学期伊始,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在教学过程中,以古汉语字词句知识点的教学、学生的情感体验等为纽带,及时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试卷、练习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积累到本子上,完成课内、课外的知识迁移积累归纳。
如在讲解必修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而人之所罕至焉”中的“焉”字时,我先提问学生“焉”字的用法,很多同学认为这句子中的“焉”是代词,于是我提示大家注意前面的“所”字结构,这样一样,同学们很快分辨出句中的“焉”字应该是句末语气词。紧接着,我要求大家回顾以前所学的古文,分组合作,从中找出含“焉”字的典型句子,并归纳它的用法。就这样,同学们合作探究,联系了“焉”字在《师说》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兼词用法,在现代汉语“心不在焉”的代词用法,在《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及《阿房宫赋》中“盘盘焉,囷囷焉”的语气词用法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补充一些其他的例子,进一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焉”的用法。
总之,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的确需要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吸取经验,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学生自主预习,教师促学
自主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文言文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求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工作,并在上课之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他们自主预习。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主要文言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学生自主释疑,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来确定学生自主释疑的时间长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尝试以下几种形式开展释疑活动:
(一)小组交流讨论,探讨疑惑之处,合作解决问题。
这个方式有三个步骤,一是自己翻译,并标注难处;二是小组成员互相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难处,小组探讨和解决,实在不能解决可以求助老师;三是互相阅读自己的翻译,讨论哪一种翻译最好。
(二)个别学生单独提问,由其他同学主动回答问题,或由提问的同学点名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这个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也可以让学生做好随时回答其他同学问题的准备,真正掌握疑难之处,自主解决问题。
(三)个别学生单独提问,由教师点拨提示,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教师在引导、点拨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使所有同学在教师的点拨下认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三种方式并不矛盾,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在自主释疑活动中,疑难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真正得到体现。
三、教师穿针引线,学生拓展归纳
在课文中,文言文各篇课文虽然是独立编选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穿针引线”,把相关联的知识点都串起来。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文言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迁移、拓展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具整体性。
学期伊始,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在教学过程中,以古汉语字词句知识点的教学、学生的情感体验等为纽带,及时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试卷、练习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积累到本子上,完成课内、课外的知识迁移积累归纳。
如在讲解必修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而人之所罕至焉”中的“焉”字时,我先提问学生“焉”字的用法,很多同学认为这句子中的“焉”是代词,于是我提示大家注意前面的“所”字结构,这样一样,同学们很快分辨出句中的“焉”字应该是句末语气词。紧接着,我要求大家回顾以前所学的古文,分组合作,从中找出含“焉”字的典型句子,并归纳它的用法。就这样,同学们合作探究,联系了“焉”字在《师说》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兼词用法,在现代汉语“心不在焉”的代词用法,在《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及《阿房宫赋》中“盘盘焉,囷囷焉”的语气词用法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补充一些其他的例子,进一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焉”的用法。
总之,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的确需要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吸取经验,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