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精神科是临床各科室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科室,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机能并未存在较大的问题,但精神疾病患者的思维意识则存在着极大的混乱情况,为避免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或是对他人造成伤害,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具有着极高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精神科护理管理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新思路;新方法
精神科患者,是临床患者中较为特殊的一群病人,他们的身体并未存在较大的疾病,但患者的大脑功能会出现极严重的紊乱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思维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患者在情感、以及生活认知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患者的行为会出现一定的反常,且一部分具有伤害性以及攻击性的患者,会对患者本身,以及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对精神科患者的效果较不明显,需要加强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1]。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精神科护理管理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详细研究报告见下文。
1、护理管理方法
1.1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
在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崗位责任制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1.1.1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针对于同一病房的护理人员,需在进行责任制划分之后,调节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时间,并加强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协调工作,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巡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问题,需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并进行解决。
1.1.2加强护理人员对管理制度的学习:定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学习,对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讲解,引导护理人员遵守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完善管理措施。
1.1.3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管理:在护理人员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观察,并引导护理人员坚守岗位,加强工作态度,有责任心,有耐心的去面对患者。
1.2护理安全管理以及病房管理
1.2.1了解患者:在护理人员接手患者,并进行护理工作前,需对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并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由于精神科患者额特殊性,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性格、喜好等,避免出现护理工作中无法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情况出现。
1.2.2交接班工作:在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交接班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针对患者当天的病情,与下一位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强调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填写交接班表格,严格遵守交接班管理制度。
1.2.3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主治医师的医嘱等,为患者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并按照护理计划进行实施,定期观察护理效果,结合实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例如,男性精神科患者,力气较大,情绪不稳定,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安全滚利,预防患者出现逃跑的可能;针对女性患者,易出现自杀、或是耐药性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引导患者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1.3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措施也在不断的变化,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更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心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技巧、以及精神疾病康复治疗的专业知识等,医院应定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方面的护理技巧。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有效的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并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治疗配合度。健康教育,可通过培训讲座的形式进行,促进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参与性,引导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缓解患者孤僻等负性情绪;也可采取个体健康教育的方式,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正确用药等内容,指导患者配合接受正确的治疗,还直接患者的临床精神疾病症状,加强患者的临床自我护理能力等[2]。
1.4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
李彦,廖波等人[3]的研究中指出,由于精神科的患者,其思维存在一定的障碍性,因此其行为也会收到极大的影响,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攻击性,不仅会作出伤害自我的行为,甚至会伤害他人,而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树立足够的安全意识。若负责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则应在患者进入医院以后,向其介绍医院的管理制度;若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明显缺乏自理能力、以及分辨能力,则应针对其病情,制定管理制度合理的护理方案,避免护理人员受到损伤。
2.讨论
精神科患者,是临床患者中较为特殊的一群病人,他们的身体并未存在较大的疾病,但患者的大脑功能会出现极严重的紊乱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思维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患者在情感、以及生活认知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障碍[4]。也正是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对护理人员的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因此,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的管理极为重要,需要不断的对护理安全管理的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更新,不断的解决目前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5]。
参考文献
[1]杨立华.精神科护理管理新观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5):473-474.
[2]朱慧颖.精神科护理管理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1):162-163.
[3]曾庆兰,杨惠青,邓筱璇,杨淑芬.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法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181-182.
[4]李彦,廖波,曹余眷,黄蕾,甘桂荣.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9-81.
[5]刘惠卿,肖凤新,李伟丽.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128-129.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新思路;新方法
精神科患者,是临床患者中较为特殊的一群病人,他们的身体并未存在较大的疾病,但患者的大脑功能会出现极严重的紊乱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思维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患者在情感、以及生活认知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患者的行为会出现一定的反常,且一部分具有伤害性以及攻击性的患者,会对患者本身,以及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对精神科患者的效果较不明显,需要加强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1]。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精神科护理管理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详细研究报告见下文。
1、护理管理方法
1.1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
在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崗位责任制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1.1.1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针对于同一病房的护理人员,需在进行责任制划分之后,调节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时间,并加强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协调工作,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巡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问题,需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并进行解决。
1.1.2加强护理人员对管理制度的学习:定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学习,对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讲解,引导护理人员遵守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完善管理措施。
1.1.3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管理:在护理人员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观察,并引导护理人员坚守岗位,加强工作态度,有责任心,有耐心的去面对患者。
1.2护理安全管理以及病房管理
1.2.1了解患者:在护理人员接手患者,并进行护理工作前,需对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并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由于精神科患者额特殊性,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性格、喜好等,避免出现护理工作中无法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情况出现。
1.2.2交接班工作:在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交接班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针对患者当天的病情,与下一位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强调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填写交接班表格,严格遵守交接班管理制度。
1.2.3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主治医师的医嘱等,为患者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并按照护理计划进行实施,定期观察护理效果,结合实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例如,男性精神科患者,力气较大,情绪不稳定,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安全滚利,预防患者出现逃跑的可能;针对女性患者,易出现自杀、或是耐药性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引导患者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1.3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措施也在不断的变化,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更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心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技巧、以及精神疾病康复治疗的专业知识等,医院应定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方面的护理技巧。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有效的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并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治疗配合度。健康教育,可通过培训讲座的形式进行,促进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参与性,引导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缓解患者孤僻等负性情绪;也可采取个体健康教育的方式,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正确用药等内容,指导患者配合接受正确的治疗,还直接患者的临床精神疾病症状,加强患者的临床自我护理能力等[2]。
1.4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
李彦,廖波等人[3]的研究中指出,由于精神科的患者,其思维存在一定的障碍性,因此其行为也会收到极大的影响,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攻击性,不仅会作出伤害自我的行为,甚至会伤害他人,而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树立足够的安全意识。若负责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则应在患者进入医院以后,向其介绍医院的管理制度;若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明显缺乏自理能力、以及分辨能力,则应针对其病情,制定管理制度合理的护理方案,避免护理人员受到损伤。
2.讨论
精神科患者,是临床患者中较为特殊的一群病人,他们的身体并未存在较大的疾病,但患者的大脑功能会出现极严重的紊乱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思维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患者在情感、以及生活认知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障碍[4]。也正是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对护理人员的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因此,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的管理极为重要,需要不断的对护理安全管理的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更新,不断的解决目前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5]。
参考文献
[1]杨立华.精神科护理管理新观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5):473-474.
[2]朱慧颖.精神科护理管理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1):162-163.
[3]曾庆兰,杨惠青,邓筱璇,杨淑芬.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法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181-182.
[4]李彦,廖波,曹余眷,黄蕾,甘桂荣.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9-81.
[5]刘惠卿,肖凤新,李伟丽.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128-129.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