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很有竞争力。但是,也有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竞争力,甚至没有竞争力。我认为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大、小、强、弱,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有很大差距。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陷入了误区,没有真正建成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为了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很有必要从哲学角度清理一下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我认为有七个问题要引起注意,只有走出误区,打磨渐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迷茫
我认为文化自觉是指人主动的用先进文化修养自身并积极改造客观世界,与其相对立的状态是对文化的茫然、困惑,甚至处于麻木、愚昧状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从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是怎样认识人和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人类对人自身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围绕对人的认识产生了很多哲学巨著,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政治学、管理学学派。企业家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人。一个领导者,当你从内心认识到并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你才能在制定政策、制度和管理时体现以人为本,你才有资格谈文化。文化就是人化。领导者、教育者首先要人化,然后才能化人。以人为本不能只是进讲稿、进文件、挂在墙上,关键是要入心。首先要入领导者、管理者之心,其次是入全体员工之心。怎样认识人、对待人的问题解决了,说明你有了基本的文化自觉,这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还有,我们在谈文化力时,要避免绝对化,因为从最终意义上讲,文化力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发明把人类从农业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当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正全面更新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类将进入一个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全新时代。如果把文化力绝对化,文化力就失去了根基。
二、理念与实际
搞企业文化建设是从理念出发还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似乎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问题。但是真正做起来,差距很大。有的企业在吃透本企业实际上下了大功夫,他们的企业文化有着鲜明的本企业特色,员工认同、积极践行、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热衷于书本上的理念体系,搞概念堆积、体系构造,这种企业文化只能是写在本本上、挂在墙上的东西,不可能入员工之心,更谈不上践行。当然,企业文化理念也是重要的,需要搞明白。企业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创新,不要僵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就要求国企要彻底改变原有的严重依赖政府的观念,代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理念,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游泳。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避免过分学理化倾向。企业文化应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贴进一线员工思想的,语言简练、易懂、好说、好记的文化。
三、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传统就是历史。黑格尔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我们自己就是历史的产物,我们不能恢复过去,也不能取消过去,现实中就有过去。历史和文化传统如同影子一样,始终随于现实的脚后,是任何人为的努力都甩不掉的。对传统,我们只能正视它、分析它、改进它、完善它、从而超越它。有的企业一朝领导一个令,现任领导全盘否认前任领导搞的企业文化,这种割断企业历史联系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这在国有企业尤其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当然,弘扬传统不是简单照搬,也要创新,赋予现时代的新内容。比如对大庆“铁人精神”的弘扬,也要赋予现时代工人的主体意识、开放精神、世界眼光等。我们弘扬中国古代诚信文化,也要弄清楚古代讲的信的局限性,那是一种古代农业社会简单人际关系条件下的熟人社会的“信”。我们今天讲的信是市场经济中复杂的陌生的人际关系条件下的“信”,这种关系是契约关系,它是由法律支撑的。古代讲的“信”和当代讲的“信”有联系,也有区别。至于创新,这对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竞争的企业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能创新则生,不能创新则亡。以中华老字号为例。他们有经营特色、讲诚信,有优质服务的好传统,但是面临着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品牌的挑战。他们必须克服文化上的保守性、经营上的狭隘性、科学技术上的局限性、包装形象上的老化,勇敢迎接时代的挑战,使老树不断发新芽,才能使老字号长盛不衰。如中国理应是世界“中药”销售大国,但现在在世界市场上所占比例较低。这充分说明我国“中药”生产缺乏创新能力,反而让“外人”抢占了“中药”的市场。
四、个别与一般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我们看到一种现象,企业与企业之间文化雷同,“千企一面”;母公司与子公司文化雷同,“母子一面”。这种现象是由照抄、照搬造成的。人的认识过程是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理性认识。现在社会上的企业文化案例,是一个个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总结;企业文化理论,是理论工作者从众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提炼的。这些案例、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检验。我们进行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从他人理论和他人经验出发,而是老老实实从解剖本企业这个“个别”开始。只有把本企业这个“个别”吃透了,才能使企业文化有着鲜明的个性,才能逐步形成企业文化DNA,才能形成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
五、内容与形式
有些企业处理不好企业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因为内容是最活跃的,形式是由于适应内容的发展而出现和变化的。当然,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我们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考虑内容、企业文化的内涵。为了促进内容的正常发展,也要考虑企业文化的形式,选择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适当形式。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片面夸大形式的作用,不顾内容需要,只求表面热闹,图虚名。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形式主义种种表现,至今依然存在。
六、知与行
知与行的关系在中国争论了两千年。我们不是从哲学上探讨,而是说说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知行问题。古人讲“致知”,是指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对一些理念要搞明白再讲。有一种说法,要企业家树立性善论观念,这是不妥当的。关于人性善恶争论了几千年,不能说哪种主张完全正确。在中国古代,一般来说儒家主张人性善、重德治;法家主张人性恶,重法治。儒家内部也有争论,孟子认为人性善,通过反省内求、存心养气,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荀子认为人性恶,通过教育、后天学习,途之人(走在路上的人)可以成为禹。孟子、荀子殊途同归。今天我们强调后天改造,要学习,也强调加强自我修养,达到“慎独”的境界。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关于“行”是指践行,古人讲学、思、行,讲积善成德。企业文化理念再好,不践行是没有用的。企业领导者要带头践行企业文化。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企业领导人不带头践行企业文化,谈不上文化自觉,也不能搞好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达到知行统一。
七、渐变与突变
“渐”与“突”,在中国古代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形式,即渐变与突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量变与质变。它们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是“度”,不达到一定的“度”,事物的性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正如《荀子·劝学》里面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打磨、渐进,是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创造条件。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错误倾向。那种“急于求成”和轰轰烈烈,只能事与愿违,是不能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
以上是我对如何建设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几点哲学感悟,欢迎赐教。
(本文系根据作者在中外企业文化2013年上海峰会上的演讲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迷茫
我认为文化自觉是指人主动的用先进文化修养自身并积极改造客观世界,与其相对立的状态是对文化的茫然、困惑,甚至处于麻木、愚昧状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从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是怎样认识人和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人类对人自身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围绕对人的认识产生了很多哲学巨著,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政治学、管理学学派。企业家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人。一个领导者,当你从内心认识到并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你才能在制定政策、制度和管理时体现以人为本,你才有资格谈文化。文化就是人化。领导者、教育者首先要人化,然后才能化人。以人为本不能只是进讲稿、进文件、挂在墙上,关键是要入心。首先要入领导者、管理者之心,其次是入全体员工之心。怎样认识人、对待人的问题解决了,说明你有了基本的文化自觉,这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还有,我们在谈文化力时,要避免绝对化,因为从最终意义上讲,文化力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发明把人类从农业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当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正全面更新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类将进入一个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全新时代。如果把文化力绝对化,文化力就失去了根基。
二、理念与实际
搞企业文化建设是从理念出发还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似乎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问题。但是真正做起来,差距很大。有的企业在吃透本企业实际上下了大功夫,他们的企业文化有着鲜明的本企业特色,员工认同、积极践行、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热衷于书本上的理念体系,搞概念堆积、体系构造,这种企业文化只能是写在本本上、挂在墙上的东西,不可能入员工之心,更谈不上践行。当然,企业文化理念也是重要的,需要搞明白。企业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创新,不要僵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就要求国企要彻底改变原有的严重依赖政府的观念,代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理念,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游泳。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避免过分学理化倾向。企业文化应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贴进一线员工思想的,语言简练、易懂、好说、好记的文化。
三、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传统就是历史。黑格尔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我们自己就是历史的产物,我们不能恢复过去,也不能取消过去,现实中就有过去。历史和文化传统如同影子一样,始终随于现实的脚后,是任何人为的努力都甩不掉的。对传统,我们只能正视它、分析它、改进它、完善它、从而超越它。有的企业一朝领导一个令,现任领导全盘否认前任领导搞的企业文化,这种割断企业历史联系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这在国有企业尤其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当然,弘扬传统不是简单照搬,也要创新,赋予现时代的新内容。比如对大庆“铁人精神”的弘扬,也要赋予现时代工人的主体意识、开放精神、世界眼光等。我们弘扬中国古代诚信文化,也要弄清楚古代讲的信的局限性,那是一种古代农业社会简单人际关系条件下的熟人社会的“信”。我们今天讲的信是市场经济中复杂的陌生的人际关系条件下的“信”,这种关系是契约关系,它是由法律支撑的。古代讲的“信”和当代讲的“信”有联系,也有区别。至于创新,这对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竞争的企业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能创新则生,不能创新则亡。以中华老字号为例。他们有经营特色、讲诚信,有优质服务的好传统,但是面临着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品牌的挑战。他们必须克服文化上的保守性、经营上的狭隘性、科学技术上的局限性、包装形象上的老化,勇敢迎接时代的挑战,使老树不断发新芽,才能使老字号长盛不衰。如中国理应是世界“中药”销售大国,但现在在世界市场上所占比例较低。这充分说明我国“中药”生产缺乏创新能力,反而让“外人”抢占了“中药”的市场。
四、个别与一般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我们看到一种现象,企业与企业之间文化雷同,“千企一面”;母公司与子公司文化雷同,“母子一面”。这种现象是由照抄、照搬造成的。人的认识过程是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理性认识。现在社会上的企业文化案例,是一个个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总结;企业文化理论,是理论工作者从众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提炼的。这些案例、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检验。我们进行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从他人理论和他人经验出发,而是老老实实从解剖本企业这个“个别”开始。只有把本企业这个“个别”吃透了,才能使企业文化有着鲜明的个性,才能逐步形成企业文化DNA,才能形成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
五、内容与形式
有些企业处理不好企业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因为内容是最活跃的,形式是由于适应内容的发展而出现和变化的。当然,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我们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考虑内容、企业文化的内涵。为了促进内容的正常发展,也要考虑企业文化的形式,选择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适当形式。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片面夸大形式的作用,不顾内容需要,只求表面热闹,图虚名。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形式主义种种表现,至今依然存在。
六、知与行
知与行的关系在中国争论了两千年。我们不是从哲学上探讨,而是说说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知行问题。古人讲“致知”,是指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对一些理念要搞明白再讲。有一种说法,要企业家树立性善论观念,这是不妥当的。关于人性善恶争论了几千年,不能说哪种主张完全正确。在中国古代,一般来说儒家主张人性善、重德治;法家主张人性恶,重法治。儒家内部也有争论,孟子认为人性善,通过反省内求、存心养气,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荀子认为人性恶,通过教育、后天学习,途之人(走在路上的人)可以成为禹。孟子、荀子殊途同归。今天我们强调后天改造,要学习,也强调加强自我修养,达到“慎独”的境界。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关于“行”是指践行,古人讲学、思、行,讲积善成德。企业文化理念再好,不践行是没有用的。企业领导者要带头践行企业文化。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企业领导人不带头践行企业文化,谈不上文化自觉,也不能搞好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达到知行统一。
七、渐变与突变
“渐”与“突”,在中国古代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形式,即渐变与突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量变与质变。它们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是“度”,不达到一定的“度”,事物的性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正如《荀子·劝学》里面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打磨、渐进,是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创造条件。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错误倾向。那种“急于求成”和轰轰烈烈,只能事与愿违,是不能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
以上是我对如何建设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几点哲学感悟,欢迎赐教。
(本文系根据作者在中外企业文化2013年上海峰会上的演讲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