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隈研吾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和他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理论反复地印证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观念,“让建筑消失”的信念贯穿在建筑的设计逻辑之中,这种设计手法的细腻之处更在他的室内设计作品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设计素材简而又简,却展现出让人经久不忘的震撼力。各种各样的传统建筑、装饰材料在他的理解与改造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其中蕴涵的更是对于东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精神内涵的追求,他的一系列设计方法更为我们今后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具有东方特点的新思路。
关键词: 隈研吾;建筑;材料;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202-01
隈研吾的设计一直以来所秉持的都是“重人文、亲土地、为人着想、和环境互动、与自然调和”,这一点贯穿他作品的中心。他毕生所追求的都是“让建筑消失”,也就是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所以他的作品大多采用原生材料,比如竹子、木材、瓦片、砖石等,采用现代的结构手法,塑造一种新的“秩序”,从而在这种秩序当中凸显建筑的精神境界。
有人将他的这一设计手法称为“负建筑”,他的“负建筑”代表作遍布亚洲,同样在中国有很多,这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宏观上看,整个建筑形体是现代主义的风格,简洁大方的直线线条,只是在一角进行了剪裁,使它成为缺少了一角的矩形,这一特点无疑是在打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说法,而且,建筑中庭半开敞茶室的设计,使得建筑与自然相得益彰,有“天人合一”之感,所以使得建筑的形体特征在“冷漠的直线”之中充满人文主义情怀。
在整个作品当中,竹子是第一设计元素,更是隈研吾设计语言多样化的体现,我们可以对竹子的作用进行归纳:1.装饰表皮2.分割空间 3.产生光影效果4.其他环境调节作用。这些竹子在隈研吾的手中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更加展现出来“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在室内空间之中,竹子的疏密程度与空间开敞性成正比,打破了以往竹子只能作为景观小品存在或者以竹纤维板材存在的常规。
当你沉浸其中,更让你感到惊喜的是这其中水元素的运用,水的存在形成了倒影,远山映在水里,是隈研吾东方禅意的精神所在。竹子做成的隔断在光的照射下,倒影斑斑驳驳,更显得有意韵。他对细节的追求孜孜不倦,让整个空间充满了浓浓的东方气韵,从中表现不同的精神境界。
他的设计并没有盲目追求建筑物的表皮装饰,与此相比,他更为注重建筑外环境与室内风貌的统一。他是建筑大师之中对于室内设计比较关心的少数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高度契合,并没有割裂开来。他对于室内环境的设计也是比较偏执的,所以他也有许多室内设计作品。
在这些室内设计作品中,他用新手法打造传统材料,在材料的使用手法之中体现的也是一种“秩序”,并用这种“秩序”达到了震撼的效果。比如上下品牌上海旗舰服装店,他采用的就是纤维纸,他将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材料进行特殊处理,成为硫化纤维纸,并通过铺贴以及其他结合方式,将室内墙体打造成曲线化的效果;在大阪Lucien Pellat-Finet高端羊绒服装店他采用传统木材,结合蜂窝的形状,也使室内空间呈现出了不同的维度,将原本方正的空间变得柔软、灵动;在巴黎上下旗舰店室内设计中,他在墙壁使用陶瓷面板,在吊顶使用水晶薄片,并且弱化墙体这一形态,打破封闭的常规,同时却达到了划分空间的效果。他的一系列设计实践,充分体现他对于东方传统装饰材料的迷恋,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对于回归自然的不懈追求,他的诸多设计手法呈现给世人,带给我们的除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外,更是将“秩序”这一概念推向前沿。
现代设计师往往追求室内装饰材料的多样性,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设计内容,生怕运用的设计素材过少,导致整个环境显得过于单一,而隈研吾却与之相反,他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纯粹”,仅仅使用一种主要装饰材料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思路,但是能够灵活运用材料,使得整套设计不落俗套。他的室内设计作品之中最擅长使用的就是木材,比如在他为百年酱油老店茅乃舎所做的店铺设计中,占据大部分装饰面积的就是木材,吊顶采用了“木制酱桶”的形式,在排列方式上也是有一种韵律在里面。各式的木质展架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规律感,由于选择的材料都是木材,整个店铺带给人们一种质朴、原生态的气息,与这个百年品牌朴素的特点相得益彰。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建筑、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新型高科技材料,但隈研吾并不是一味追求的“高技派”,他更像一是位“改造大师”,用他的现代思维去重新定义原生材料,并将原生材料按照一种“秩序”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在其中展现出浓郁的东方情怀。他的这些作品看起来与自然无法分割,质朴而又单纯,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所运用的手法却是现代的、大胆的而又细腻的。
所以,我觉得在他的设计语言里,“秩序”是打造意境的主要手法,朴实的材料和大胆的现代手法则是他设计精神的集中体现,“让建筑消失”不仅是追求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更是对建筑的模式和精神进行了解析和重构。他的“秩序”、现代手法改造传统材料、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等设计思路,无疑都是我们在以后学习阶段当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滿汐.隈研吾作品的材料表现特征研究[D].昆明.2012
关键词: 隈研吾;建筑;材料;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202-01
隈研吾的设计一直以来所秉持的都是“重人文、亲土地、为人着想、和环境互动、与自然调和”,这一点贯穿他作品的中心。他毕生所追求的都是“让建筑消失”,也就是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所以他的作品大多采用原生材料,比如竹子、木材、瓦片、砖石等,采用现代的结构手法,塑造一种新的“秩序”,从而在这种秩序当中凸显建筑的精神境界。
有人将他的这一设计手法称为“负建筑”,他的“负建筑”代表作遍布亚洲,同样在中国有很多,这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宏观上看,整个建筑形体是现代主义的风格,简洁大方的直线线条,只是在一角进行了剪裁,使它成为缺少了一角的矩形,这一特点无疑是在打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说法,而且,建筑中庭半开敞茶室的设计,使得建筑与自然相得益彰,有“天人合一”之感,所以使得建筑的形体特征在“冷漠的直线”之中充满人文主义情怀。
在整个作品当中,竹子是第一设计元素,更是隈研吾设计语言多样化的体现,我们可以对竹子的作用进行归纳:1.装饰表皮2.分割空间 3.产生光影效果4.其他环境调节作用。这些竹子在隈研吾的手中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更加展现出来“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在室内空间之中,竹子的疏密程度与空间开敞性成正比,打破了以往竹子只能作为景观小品存在或者以竹纤维板材存在的常规。
当你沉浸其中,更让你感到惊喜的是这其中水元素的运用,水的存在形成了倒影,远山映在水里,是隈研吾东方禅意的精神所在。竹子做成的隔断在光的照射下,倒影斑斑驳驳,更显得有意韵。他对细节的追求孜孜不倦,让整个空间充满了浓浓的东方气韵,从中表现不同的精神境界。
他的设计并没有盲目追求建筑物的表皮装饰,与此相比,他更为注重建筑外环境与室内风貌的统一。他是建筑大师之中对于室内设计比较关心的少数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高度契合,并没有割裂开来。他对于室内环境的设计也是比较偏执的,所以他也有许多室内设计作品。
在这些室内设计作品中,他用新手法打造传统材料,在材料的使用手法之中体现的也是一种“秩序”,并用这种“秩序”达到了震撼的效果。比如上下品牌上海旗舰服装店,他采用的就是纤维纸,他将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材料进行特殊处理,成为硫化纤维纸,并通过铺贴以及其他结合方式,将室内墙体打造成曲线化的效果;在大阪Lucien Pellat-Finet高端羊绒服装店他采用传统木材,结合蜂窝的形状,也使室内空间呈现出了不同的维度,将原本方正的空间变得柔软、灵动;在巴黎上下旗舰店室内设计中,他在墙壁使用陶瓷面板,在吊顶使用水晶薄片,并且弱化墙体这一形态,打破封闭的常规,同时却达到了划分空间的效果。他的一系列设计实践,充分体现他对于东方传统装饰材料的迷恋,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对于回归自然的不懈追求,他的诸多设计手法呈现给世人,带给我们的除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外,更是将“秩序”这一概念推向前沿。
现代设计师往往追求室内装饰材料的多样性,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设计内容,生怕运用的设计素材过少,导致整个环境显得过于单一,而隈研吾却与之相反,他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纯粹”,仅仅使用一种主要装饰材料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思路,但是能够灵活运用材料,使得整套设计不落俗套。他的室内设计作品之中最擅长使用的就是木材,比如在他为百年酱油老店茅乃舎所做的店铺设计中,占据大部分装饰面积的就是木材,吊顶采用了“木制酱桶”的形式,在排列方式上也是有一种韵律在里面。各式的木质展架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规律感,由于选择的材料都是木材,整个店铺带给人们一种质朴、原生态的气息,与这个百年品牌朴素的特点相得益彰。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建筑、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新型高科技材料,但隈研吾并不是一味追求的“高技派”,他更像一是位“改造大师”,用他的现代思维去重新定义原生材料,并将原生材料按照一种“秩序”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在其中展现出浓郁的东方情怀。他的这些作品看起来与自然无法分割,质朴而又单纯,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所运用的手法却是现代的、大胆的而又细腻的。
所以,我觉得在他的设计语言里,“秩序”是打造意境的主要手法,朴实的材料和大胆的现代手法则是他设计精神的集中体现,“让建筑消失”不仅是追求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更是对建筑的模式和精神进行了解析和重构。他的“秩序”、现代手法改造传统材料、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等设计思路,无疑都是我们在以后学习阶段当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滿汐.隈研吾作品的材料表现特征研究[D].昆明.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