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三年的新教材教学,进入新课程标准以来的第一年高考,试题和成绩一直备受关注和期待。2012年高考数学新课标试题从试卷的形式和结构上看与往年的课标卷一样,基本遵循“稳中有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基本合理、梯度基本适中,覆盖面广。突出对考生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及考生的数学素养和潜能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命题区分度,能够比较公平公正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体会;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02
我校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让学生明知高考命题要求、范围和重点,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根据学生的情况,复习讲科学、讲效率,注意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训练。抓细节、抓落实,重组教材、夯实基础、及时反馈,取得一些成绩,特别是文科数学,整体优势十分明显,平均分变化幅度要小。但文、理科及格率比包头及格率降幅要大,需要认真总结。笔者现将三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新旧教材对比的差异
新教材中,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强调它的现实背景,使教材显得自然亲切,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而不是强加于人。
新教材体现数学应用,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知道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教材中实际运用的例子较多。
新教材中设立“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数学活动,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法,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培养问题意识。另外,这些问题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新教材中,以核心内容为支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组织学习内容,形成“模块化”的教材体系,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特别地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应用,以使学生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培养理性精神。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改革,克服了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自然”,重解题技能轻适用性思考方法的概括,讲逻辑而不讲思想等问题。“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多设置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景,要加强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
1. 高考方向不明确,教学目标难把握
内容多,难点集中,过去一个学期一本书,现在两本书,有些降低要求的知识点,根据以往的经验,担心高考拔高要求,按照高要求处理。“模块化”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打乱了知识的逻辑体系,导致知识的前后顺序出现混乱,造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教师习惯以往教材的结构顺序,自己调整,拓展和加深了教材中某些内容,把二次不等式的内容调整到集合运算之前,为集合运算及函数定义域、值域打基础。部分课后习题太难,应用题太多,可操作性不强,运算量大,为完成课后习题必须补充一些知识。
2. 教辅资料不配套
教材改了,相关的资料还是没有变化,学生受教辅影响很大,经常抓旧问题来问,是平时教学受到影响,新教材对以往数学知识要求降低,但教辅书中难度不变。教师的参考资料较少,可供直接利用的资源少,没有合适的教辅资料。
3. 教学方式与课改要求不适应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多需要独立思考的内容都完成不好,花费了大量时间。教师对新教材理解不够,随意添加内容,提高要求,增加练习,导致教师讲得非常多,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少,因为害怕学生能力不够,耗费太多时间,所以教师包办代替。
三、教学建议
1. 在把握教学要求的问题上,教材是高考的核心,教材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教学时不搞“一步到位”。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内容的顺序不要随意调整,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注重通性通法,走中间道路,“新的要留,好的要留”。
2. 努力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提高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最主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进程,以问题引导学习,多采用“归纳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最基本的。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找到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促使他们在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领悟本质,要做到“讲逻辑又讲思想”,教学设计应做到: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击。第二,教学内容重层次结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每堂课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和深化。
3. 努力改进教学方式
(1)学生不习惯独立思考,喜欢听教师讲,然后模仿着做练习,如果让他们独立思考,那么学生会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最好是教师一包到底,学生会模仿着做题目就可以,是一种“模仿学习”,教学改革不论是传授式还是改格式,只要学生有思维的自主,就是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体现。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数学知识的认知需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环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使用“现行组织者”,在思想方法上多作指导,在具体细节上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多思考,多交流。让学生多发表意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多听少讲。在知识的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接受与探究相结合,变模仿为发现学习。
(2)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类比、联系、推广等多种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3)适当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能够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平台,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材和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为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探究数学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014000)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体会;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02
我校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让学生明知高考命题要求、范围和重点,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根据学生的情况,复习讲科学、讲效率,注意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训练。抓细节、抓落实,重组教材、夯实基础、及时反馈,取得一些成绩,特别是文科数学,整体优势十分明显,平均分变化幅度要小。但文、理科及格率比包头及格率降幅要大,需要认真总结。笔者现将三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新旧教材对比的差异
新教材中,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强调它的现实背景,使教材显得自然亲切,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而不是强加于人。
新教材体现数学应用,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知道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教材中实际运用的例子较多。
新教材中设立“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数学活动,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法,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培养问题意识。另外,这些问题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新教材中,以核心内容为支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组织学习内容,形成“模块化”的教材体系,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特别地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应用,以使学生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培养理性精神。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改革,克服了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自然”,重解题技能轻适用性思考方法的概括,讲逻辑而不讲思想等问题。“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多设置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景,要加强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
1. 高考方向不明确,教学目标难把握
内容多,难点集中,过去一个学期一本书,现在两本书,有些降低要求的知识点,根据以往的经验,担心高考拔高要求,按照高要求处理。“模块化”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打乱了知识的逻辑体系,导致知识的前后顺序出现混乱,造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教师习惯以往教材的结构顺序,自己调整,拓展和加深了教材中某些内容,把二次不等式的内容调整到集合运算之前,为集合运算及函数定义域、值域打基础。部分课后习题太难,应用题太多,可操作性不强,运算量大,为完成课后习题必须补充一些知识。
2. 教辅资料不配套
教材改了,相关的资料还是没有变化,学生受教辅影响很大,经常抓旧问题来问,是平时教学受到影响,新教材对以往数学知识要求降低,但教辅书中难度不变。教师的参考资料较少,可供直接利用的资源少,没有合适的教辅资料。
3. 教学方式与课改要求不适应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多需要独立思考的内容都完成不好,花费了大量时间。教师对新教材理解不够,随意添加内容,提高要求,增加练习,导致教师讲得非常多,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少,因为害怕学生能力不够,耗费太多时间,所以教师包办代替。
三、教学建议
1. 在把握教学要求的问题上,教材是高考的核心,教材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教学时不搞“一步到位”。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内容的顺序不要随意调整,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注重通性通法,走中间道路,“新的要留,好的要留”。
2. 努力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提高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最主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进程,以问题引导学习,多采用“归纳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最基本的。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找到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促使他们在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领悟本质,要做到“讲逻辑又讲思想”,教学设计应做到: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击。第二,教学内容重层次结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每堂课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和深化。
3. 努力改进教学方式
(1)学生不习惯独立思考,喜欢听教师讲,然后模仿着做练习,如果让他们独立思考,那么学生会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最好是教师一包到底,学生会模仿着做题目就可以,是一种“模仿学习”,教学改革不论是传授式还是改格式,只要学生有思维的自主,就是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体现。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数学知识的认知需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环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使用“现行组织者”,在思想方法上多作指导,在具体细节上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多思考,多交流。让学生多发表意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多听少讲。在知识的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接受与探究相结合,变模仿为发现学习。
(2)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类比、联系、推广等多种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3)适当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能够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平台,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材和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为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探究数学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