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而完备的技术链是支撑产业链形成、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文章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产业链的演进规律出发,就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的现象及内涵进行理论性剖析,在进一步论证链式治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双链演进的不同阶段给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产业链;双链失衡
一、引言
从2009年9月我国政府高层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动议、到2010年10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到2012年7月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然而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总体发展态势迅猛,但繁荣背后却隐藏了不少问题,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尚未完全发展便已呈现出了如传统产业般的疲态,而大量企业依然没有摆脱“低端代工”的尴尬局面。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而完备的技术链是支撑产业链形成、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困境的根源恰恰是在于技术链和产业链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造成高端产业发展低端化。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就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产业链形成规律、双链失衡现象的内涵、双链治理的战略意义以及治理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形成的内在规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新兴技术为起点,以技术产业化为最终目标,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济行为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经济行为系统具有显著的层次性,从要素、活动到企业集合再到产业,其中企业是无可争议的系统核心,有企业层面的分工,就有产业层面协调和整合的需要,分工与协调形成了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存在基础。
(一)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概念
技术链是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技术本身承接关系而形成的链接,从构想发明、生产技术再到产业技术,经历科学理论、基础技术、应用技术、产品等四个阶段(远德玉,2000)。二是以产品功能为线索,依据上下游产品关联所形成的链接(高汝熹等,2006;刘康和曾繁华,2011),由于知识分布的非均衡,可区分为主导设计(技术标准)、核心元件技术和产品架构技术等环节(朱方伟,2008)。
产业链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一体化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高于专业化分工时,各个功能环节开始分离,形成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纪云涛,2006)。区别于技术链,产业链是基于生产逻辑所形成的一个从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服务)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完整链条,由具有前后向联系的不同类型企业节点组成,反应了企业为生产最终产品(服务)所经历的一个增值活动过程。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是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演进历程,新兴技术最终能否形成一个产业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由萌芽状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根据Utterback和Abenathy(1975)所提出的A-U模型以及Hamilton(1985)所提出的新兴技术演进模型,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化发展主要历经“技术突破”、“技术标准化”和“技术商业化”三个阶段。
1. 技术突破:创新水平很高,产品变化快,设计具有多样性,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性能,众多竞争者对产品设计和使用特征进行大量的实验,但技术往往是粗糙、昂贵和不可靠(姚志坚,1999);
2. 技术标准化:技术发展衍生出诸多轨迹,并引发激烈竞争,而最终那些能够将资源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的技术链将成为主导设计范式,迅速占领市场;
3. 技术商业化:规模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主导产品在设计、制造流程等方面己形成标准化,通过大批量生产占据规模优势,这样的状态一直到被下一个不连续的技术破坏(刘志阳,2009)。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的形成
随着产品和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技术练和产业链形成也相应经历技术链初成、产业技术竞争和主导技术链确立、产业规模化和技术链优化等三个阶段:
1. 技术链初成:技术突破阶段是技术链形成的开端。技术链节点上技术的来源可以是突破式创新,也可以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所形成的渐进式创新(李晖丹,2011)。随着技术链节点相继突破,技术链初步形成,能够做出产品原型,但到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在产业发展初期,技术链主体可能仅有少数几家甚至一家。以CMDA发展为例,高通公司在最初研发CDMA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得到其他已经采用 GSM 标准企业的支持,只能自行研究,但最终形成了三千多项专利,其中核心专利占1/5,再通过与其他公司的交叉许可专利,成为了技术链的唯一主导者,拥有了CDMA几乎全部的知识产权(文嫮,2007)。
2. 产业技术竞争和主导技术链确立阶段:技术链的初步形成为产业链的运行架设了结构,奠定了基础,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借助专利、标准以及各种合作方式逐步完善包含多元主体在内的产业链。随着各方的加入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技术链与产业链趋于不断完备,并引发了不同技术轨迹以及相应产业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竞争将从根本上决定每个企业的命运。技术标准体系和主导设计的最终确立充分体现了不同技术链主导企业组织协调产业链的能力差异。 3. 产业规模化和技术链优化的阶段:依托主导地位所产生的垄断效应以及市场创新带来的规模效应,产业获得显著收益,大量企业被回报率吸引而选择进入,使产业进一步成长、规模得到不断扩张。而那些在技术链上投入最多、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通过控制价值在不同地理空间、不同经济行为主体中的分配最大程度获得创新投入补偿(刘志彪和张杰,2007)。垂直整合、横向合并、 纵向分解或横向分解,基于产业链的各类结构调整以及所引发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整合,为技术链的优化提供了空间,也为产业链上的某个节点企业因创新实力增强而引起下一轮技术变革和技术链重构提供了可能性。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链失衡”的内涵
技术链与产业链并非一一映射的关系,目前在发展中出现的失衡现象正严重阻碍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技术链和产业链自身存在断裂现象,尤其是技术链中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链与产业链相互脱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从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完备度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技术节点空白与技术链断裂
在产业发展初期,一些关键性技术节点的空白导致技术链难以形成,而这些关键性技术往往与基础研究的突破有较大关系,比如1947年点触式晶体管的发明开启了半导体产业,1958年集成电路的发明开启了IT产业时代。全球战略性兴产业发展至今,尚有很多基础性技术处于研发阶段,难以形成具有全新产品与全新工艺所需的所有技术特征与技术性能的原始模型和产业发展早期的完整技术。以石墨烯为例,作为目前已知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自2004年发现以来,一直未能突破制备技术,难以大面积生产高质量石墨烯薄膜和高纯度石墨烯粉体。此外,石墨烯的电学性能和带隙调控问题也未有解决,因而目前石墨烯的相关产品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与产业化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具有高度知识与技术复杂性,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活动和研发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并不理想,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比例多年维持在5%以内,远低于发达国家16%的水平,这也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链形成面临更大压力。
(二)非自主技术限制性生产
技术链的演进是一个技术逐步扩散的过程,当技术处于发展阶段时,先发国家会严格实施技术封锁。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跨国企业会倾向于在本国生产,或采用独资、绝对控股等方式在他国生产,旨在限制其他企业的介入。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链失衡”的第二种类型——非自主技术限制性生产,即因技术链不完备所导致的产业链断裂。比如在汽车行业,整车公司对产业链的控制非常严格,几乎每个合资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相对封闭的零部件体系,20%为原装进口,60%~70%为在华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生产,中国本土企业只能作为二级或三级供应商。目前这种技术控制延续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尽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包含整车和零配件企业都选择在我国研发或生产,但无一例外都倾向于独资,即使是合资的企业,外方也具有绝对控制权,而且这种控制从关键零部件延伸到了一些非核心零部件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地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占比快速萎缩,导致本地整车厂商因难以找到满足产品一致性、安全性等指标的本地零部件厂商而被迫依赖国外厂商。产业链的不完备带来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低投产率,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数据,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总体投产率在50%左右,即公告车型中大约有一半没有实际生产。
(三)非自主技术低价值生产
当技术链逐步形成,特别是主导技术确定后,掌握关键技术模块或者技术标准的企业会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授权、强强联手,赢得市场竞争的先机。此时,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就失去战略地位,只具有市场化的意义,战略核心在于高附加值环节(房汉廷等,2003)。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发国家会选择将生产过程拆分,聚焦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此时的后发国家尽管产业链相对完整,能够生产出相应产品,但由于技术的非自主性,只能是一种低价值生产(Humphrey和Schmitz,2004)。这一点在我国的智能手机产业十分明显。自2011年以来,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均增长维持在50%左右,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品牌厂商出货量达4.5亿支,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38%左右,但每部智能手机都需要向高通、爱立信、微软等国外企业缴纳高昂的专利费,总计比例超过手机售价的10%。这一比例要高于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自主利润率,而且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还将继续下降,这将直接导致我国智能手机产业步当年DVD产业后尘,整个产业再次沦为全球代工厂。
(四)自主技术低产业化率
技术链的完备并非产业链形成的充分条件,从早期用户少量采用到大众用户的规模应用存在着创新设计的“摩尔鸿沟”(Moore,1996),若无法跨越,战略性新兴产业很难通过从市场获取收益的方式实现自我积累式的快速成长。技术开发上的成功需要市场的认同,涉及用户需求、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等众多挑战。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比例为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不少具备产业前景的论文研究、报告和实验样机闲置和积压,高技术部件与其最终产品在生产环节中的分离是导致我国高技术不高的主要原因(贾根良和秦升,2009)。以光伏产业为例,目前的发展都是基于光伏产能的规模扩张,导致光伏制造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应用迟迟未有跟上,未来只有伴随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个更加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才能真正形成(邓洲,2013)。同样的,我国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也处于闭环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由于运行标准和运行平台的差异,各行业和各区域的应用难以有效兼容,相互间隔离、自成体系,无法有效发挥出物联网互联互通的规模效应。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治理的重要性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双链失衡”现象,既来源于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由产业层面协调不足所引致。从无序到有序,理顺产业链技术供求双方关系,实现技术链主导下的双链融合发展,即技术链支撑产业链,产业链反哺技术链升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技术群体突破与竞争效率的要求
企业间创新协调发展程度决定了技术链的整体创新能力,也决定了产业链整体的经济效率,一是克服单项技术创新以及相关产业化工作存在不足,通过联合技术链上企业,实现相互学习、缩短创新试错时间,获取创新的速度经济效益(彭双等,2012);二是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开发风险,链上的每个节点分别承担了创新工作中的某项任务,基于分工的整合将使创新者易于发挥自身的技术专长,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屠建飞和冯志敏,2010);三是形成不同生命周期下技术创新的协同性,有些技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比如芯片,其性能在短短3~6个月之内就可能有一个大的更新和突破,协调同一产业内不同生命周期技术将对于提高创新效率有积极作用(高汝熹等,2006)。
(二)主导设计竞争与风险防范的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场关于主导设计的竞争,拥有主导设计的企业可以获得近乎垄断的巨大利益,被迫采用主导设计的企业,将严重丧失其原创技术的投资成本、学习成本和品牌,还可能被市场拒之门外(Suárez和Utterback,1995;马岳红和袁健红,2010)。因而,取得主导设计竞争的胜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风险防范的最佳且唯一渠道。能否在主导设计中胜出取决于企业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协调与共同演进,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于产业链整体的竞争,而不是某一个企业的单独行为。故此,基于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治理将加大产业专有资产的投入,丰富产业配套,进而加快主导标准的推广,让更多的企业采用同一创新体系,尽早形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和主导设计的规模效应,推动整个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
(三)生产片段化与产业布局的要求
产业链各环节对于生产要求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由于资源要素的不同,区位优势各有不同,从而为产业生产片段化以及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提供了可能性(Henderson et al.,2002;李晓华和刘峰,2013)。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是被动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链,成为跨国公司产业全球布局的一员为其打工,付出大量的资源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价值。在这一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达国家仍然会从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出发,对核心技术与产品进行控制。因此,形成我国自身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加强对产业的控制力显得非常重要。链式治理的引入,有助于把握产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和现实基础,从战略的角度将相关的产业和企业联合起来“协调对外”。完整产业链并不等同于全部生产集中国内,可并将产业链置于全球视野,根据产业要求和区域资源进行全球生产布局,特别是国内各个地区为避免陷入重复建设的怪圈,必须在充分考虑不同环节所要求的差异化资源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产业布局(纪云涛,2006)。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治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双链融合”,可结合技术链和产业链形成及演化规律实施治理措施,以破解“双链失衡”困局。
(一)节点突破与技术链初成阶段的政策作用
首先,在该阶段,政府的直接公共科技投入是十分必要的,除利于形成各种新的技术储备外,此时的政府科技投入会达到最佳的公共效应和政策引导效果。可采取加大资助高校的基础性研究以增加对企业基础性知识的供给,资助国家实验室的定向研究以增强面向民用目标的技术溢出等措施。继续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组织多学科交叉集成的科研团队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基础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其次,技术链的引入可以有效观察产业链上每个可供选择的细分领域的基本技术分布状况,应以未来前沿技术为研发重点,根据全球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识别主导技术的机会窗口,制定未来技术研发路线图,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科技组织动员和协同集成,集中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寻求突破。再次,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是该阶段重点工作,除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外,政府还可介入谈判推动国外先进技术的转让、科研机构先进技术向自主创新企业的转移、支持与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等,为下一阶段中不同技术轨道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建构符合早期创新所需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金融支撑体系也是创新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二)技术竞争与主导技术链的确立阶段的政策作用
技术链从理论上的完整走向了实务上的可行,还需要依附大量企业的应用工作,即通过相应的产业链完善来实现。此时,需要政府政策来引导有一定基础企业进入该领域探索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合作,发展产业技术联盟,加快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进程,并辅之以开放而合理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只有拥有充分知识产权或者具有特定能力者才能进入交叉许可的战略性技术协议,才会在谈判中拥有发言权(孙耀吾等,2006)。根据有关国家的实践,政府主要是通过产业技术政策和竞争政策来影响市场主导标准的标准化过程,促进技术轨道的辅助构建,加快产业的稳定发展。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战略计划,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导向与投入力度,加快在基础技术与战略专利方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鼓励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企业加快建设企业标准以及产业标准,并且以专利联盟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申请与竞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发展阶段,会有多重并行标准持续存在引致资源大量浪费现象,不少政府会采取相应措施催化行业主导技术的加快形成。
(三)产业规模化与技术链优化阶段的政策作用
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这种规模来自于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和接纳。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的同时,政府应组织与协调产业界进一步完善技术链,一是推动技术真正走向商用,需要发展一系列面向终端的补充性配套技术;二是为企业从事新一代的替代性技术的研发,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更替与升级打下基础。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营造和维护是这个阶段政策的重点,此时政策手段主要由直接资金投入、技术供给转向制度化建设,实现对企业行为以及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为了推进产业规模化,还应加强在需求端的政策供给,落实政府采购、示范应用、税收优惠、用户补贴、需求引导等系列产业创新政策,通过同步加快形成国内消费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障碍和发展前景[J].中国能源,2013(01).
[2]房汉廷,金延新,屈宏.中国战略性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七大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3(06).
[3]高汝熹,纪云涛,陈志洪.技术链与产业选择的系统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08).
[4]纪云涛.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06.
[5]贾根良,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 2009(05).
[6]李晖丹.基于技术链构建的新兴产业形成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06).
[7]李晓华,刘峰.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3(03).
[8]刘康,曾繁华.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链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6).
[9]刘志彪,张 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 GVC 与 NVC 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05).
[10]刘志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形成机理与竞争策略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05).
[11]马岳红,袁健红.主导设计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8).
[12]彭双,顾新,吴绍波.技术创新链的结构、形成与运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
[13]孙耀吾,贺石中、曾德明.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J].中国工业经济,2006(04).
[14]屠建飞,冯志敏.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J].科技与管理,2010(01).
[15]文嫮.技术标准中专利分布影响下的价值链治理模式研究——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7(04).
[16]姚志坚,吴翰,程军.技术创新A-U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J].科研管理,1999(04).
[1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8]朱方伟,蒋兵,张国梁.基于产品技术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追赶研究[J].管理科学,2008(02).
[19]Hamilton, William, Corporate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J]. Technology in Society,1985(07).Henderson, J., P.Dicken, M.Hess, N.Coe and H.Y-C.Yeung.Global Production
[20]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2(09).
[21]Humphrey J and Schmitz H.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C].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2004.
[22]Moore, J.F.,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New York: Harper Business,1996.
[23]Utterback,J. M and N Abernathy.A dynamical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Omega,1975(06).
[24]Suárez,F. F. and Utterback,J. M. Dominant designs and the survival of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计划编号:11CJL058);2015年度省重点软科学项目“浙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计划编号:2015C25041);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17批规划课题“‘产城融合’视阈下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产业链;双链失衡
一、引言
从2009年9月我国政府高层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动议、到2010年10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到2012年7月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然而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总体发展态势迅猛,但繁荣背后却隐藏了不少问题,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尚未完全发展便已呈现出了如传统产业般的疲态,而大量企业依然没有摆脱“低端代工”的尴尬局面。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而完备的技术链是支撑产业链形成、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困境的根源恰恰是在于技术链和产业链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造成高端产业发展低端化。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就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产业链形成规律、双链失衡现象的内涵、双链治理的战略意义以及治理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形成的内在规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新兴技术为起点,以技术产业化为最终目标,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济行为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经济行为系统具有显著的层次性,从要素、活动到企业集合再到产业,其中企业是无可争议的系统核心,有企业层面的分工,就有产业层面协调和整合的需要,分工与协调形成了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存在基础。
(一)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概念
技术链是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技术本身承接关系而形成的链接,从构想发明、生产技术再到产业技术,经历科学理论、基础技术、应用技术、产品等四个阶段(远德玉,2000)。二是以产品功能为线索,依据上下游产品关联所形成的链接(高汝熹等,2006;刘康和曾繁华,2011),由于知识分布的非均衡,可区分为主导设计(技术标准)、核心元件技术和产品架构技术等环节(朱方伟,2008)。
产业链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一体化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高于专业化分工时,各个功能环节开始分离,形成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纪云涛,2006)。区别于技术链,产业链是基于生产逻辑所形成的一个从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服务)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完整链条,由具有前后向联系的不同类型企业节点组成,反应了企业为生产最终产品(服务)所经历的一个增值活动过程。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是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演进历程,新兴技术最终能否形成一个产业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由萌芽状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根据Utterback和Abenathy(1975)所提出的A-U模型以及Hamilton(1985)所提出的新兴技术演进模型,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化发展主要历经“技术突破”、“技术标准化”和“技术商业化”三个阶段。
1. 技术突破:创新水平很高,产品变化快,设计具有多样性,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性能,众多竞争者对产品设计和使用特征进行大量的实验,但技术往往是粗糙、昂贵和不可靠(姚志坚,1999);
2. 技术标准化:技术发展衍生出诸多轨迹,并引发激烈竞争,而最终那些能够将资源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的技术链将成为主导设计范式,迅速占领市场;
3. 技术商业化:规模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主导产品在设计、制造流程等方面己形成标准化,通过大批量生产占据规模优势,这样的状态一直到被下一个不连续的技术破坏(刘志阳,2009)。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的形成
随着产品和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技术练和产业链形成也相应经历技术链初成、产业技术竞争和主导技术链确立、产业规模化和技术链优化等三个阶段:
1. 技术链初成:技术突破阶段是技术链形成的开端。技术链节点上技术的来源可以是突破式创新,也可以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所形成的渐进式创新(李晖丹,2011)。随着技术链节点相继突破,技术链初步形成,能够做出产品原型,但到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在产业发展初期,技术链主体可能仅有少数几家甚至一家。以CMDA发展为例,高通公司在最初研发CDMA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得到其他已经采用 GSM 标准企业的支持,只能自行研究,但最终形成了三千多项专利,其中核心专利占1/5,再通过与其他公司的交叉许可专利,成为了技术链的唯一主导者,拥有了CDMA几乎全部的知识产权(文嫮,2007)。
2. 产业技术竞争和主导技术链确立阶段:技术链的初步形成为产业链的运行架设了结构,奠定了基础,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借助专利、标准以及各种合作方式逐步完善包含多元主体在内的产业链。随着各方的加入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技术链与产业链趋于不断完备,并引发了不同技术轨迹以及相应产业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竞争将从根本上决定每个企业的命运。技术标准体系和主导设计的最终确立充分体现了不同技术链主导企业组织协调产业链的能力差异。 3. 产业规模化和技术链优化的阶段:依托主导地位所产生的垄断效应以及市场创新带来的规模效应,产业获得显著收益,大量企业被回报率吸引而选择进入,使产业进一步成长、规模得到不断扩张。而那些在技术链上投入最多、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通过控制价值在不同地理空间、不同经济行为主体中的分配最大程度获得创新投入补偿(刘志彪和张杰,2007)。垂直整合、横向合并、 纵向分解或横向分解,基于产业链的各类结构调整以及所引发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整合,为技术链的优化提供了空间,也为产业链上的某个节点企业因创新实力增强而引起下一轮技术变革和技术链重构提供了可能性。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链失衡”的内涵
技术链与产业链并非一一映射的关系,目前在发展中出现的失衡现象正严重阻碍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技术链和产业链自身存在断裂现象,尤其是技术链中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链与产业链相互脱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从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完备度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技术节点空白与技术链断裂
在产业发展初期,一些关键性技术节点的空白导致技术链难以形成,而这些关键性技术往往与基础研究的突破有较大关系,比如1947年点触式晶体管的发明开启了半导体产业,1958年集成电路的发明开启了IT产业时代。全球战略性兴产业发展至今,尚有很多基础性技术处于研发阶段,难以形成具有全新产品与全新工艺所需的所有技术特征与技术性能的原始模型和产业发展早期的完整技术。以石墨烯为例,作为目前已知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自2004年发现以来,一直未能突破制备技术,难以大面积生产高质量石墨烯薄膜和高纯度石墨烯粉体。此外,石墨烯的电学性能和带隙调控问题也未有解决,因而目前石墨烯的相关产品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与产业化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具有高度知识与技术复杂性,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活动和研发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并不理想,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比例多年维持在5%以内,远低于发达国家16%的水平,这也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链形成面临更大压力。
(二)非自主技术限制性生产
技术链的演进是一个技术逐步扩散的过程,当技术处于发展阶段时,先发国家会严格实施技术封锁。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跨国企业会倾向于在本国生产,或采用独资、绝对控股等方式在他国生产,旨在限制其他企业的介入。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链失衡”的第二种类型——非自主技术限制性生产,即因技术链不完备所导致的产业链断裂。比如在汽车行业,整车公司对产业链的控制非常严格,几乎每个合资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相对封闭的零部件体系,20%为原装进口,60%~70%为在华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生产,中国本土企业只能作为二级或三级供应商。目前这种技术控制延续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尽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包含整车和零配件企业都选择在我国研发或生产,但无一例外都倾向于独资,即使是合资的企业,外方也具有绝对控制权,而且这种控制从关键零部件延伸到了一些非核心零部件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地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占比快速萎缩,导致本地整车厂商因难以找到满足产品一致性、安全性等指标的本地零部件厂商而被迫依赖国外厂商。产业链的不完备带来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低投产率,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数据,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总体投产率在50%左右,即公告车型中大约有一半没有实际生产。
(三)非自主技术低价值生产
当技术链逐步形成,特别是主导技术确定后,掌握关键技术模块或者技术标准的企业会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授权、强强联手,赢得市场竞争的先机。此时,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就失去战略地位,只具有市场化的意义,战略核心在于高附加值环节(房汉廷等,2003)。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发国家会选择将生产过程拆分,聚焦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此时的后发国家尽管产业链相对完整,能够生产出相应产品,但由于技术的非自主性,只能是一种低价值生产(Humphrey和Schmitz,2004)。这一点在我国的智能手机产业十分明显。自2011年以来,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均增长维持在50%左右,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品牌厂商出货量达4.5亿支,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38%左右,但每部智能手机都需要向高通、爱立信、微软等国外企业缴纳高昂的专利费,总计比例超过手机售价的10%。这一比例要高于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自主利润率,而且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还将继续下降,这将直接导致我国智能手机产业步当年DVD产业后尘,整个产业再次沦为全球代工厂。
(四)自主技术低产业化率
技术链的完备并非产业链形成的充分条件,从早期用户少量采用到大众用户的规模应用存在着创新设计的“摩尔鸿沟”(Moore,1996),若无法跨越,战略性新兴产业很难通过从市场获取收益的方式实现自我积累式的快速成长。技术开发上的成功需要市场的认同,涉及用户需求、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等众多挑战。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比例为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不少具备产业前景的论文研究、报告和实验样机闲置和积压,高技术部件与其最终产品在生产环节中的分离是导致我国高技术不高的主要原因(贾根良和秦升,2009)。以光伏产业为例,目前的发展都是基于光伏产能的规模扩张,导致光伏制造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应用迟迟未有跟上,未来只有伴随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个更加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才能真正形成(邓洲,2013)。同样的,我国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也处于闭环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由于运行标准和运行平台的差异,各行业和各区域的应用难以有效兼容,相互间隔离、自成体系,无法有效发挥出物联网互联互通的规模效应。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治理的重要性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双链失衡”现象,既来源于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由产业层面协调不足所引致。从无序到有序,理顺产业链技术供求双方关系,实现技术链主导下的双链融合发展,即技术链支撑产业链,产业链反哺技术链升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技术群体突破与竞争效率的要求
企业间创新协调发展程度决定了技术链的整体创新能力,也决定了产业链整体的经济效率,一是克服单项技术创新以及相关产业化工作存在不足,通过联合技术链上企业,实现相互学习、缩短创新试错时间,获取创新的速度经济效益(彭双等,2012);二是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开发风险,链上的每个节点分别承担了创新工作中的某项任务,基于分工的整合将使创新者易于发挥自身的技术专长,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屠建飞和冯志敏,2010);三是形成不同生命周期下技术创新的协同性,有些技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比如芯片,其性能在短短3~6个月之内就可能有一个大的更新和突破,协调同一产业内不同生命周期技术将对于提高创新效率有积极作用(高汝熹等,2006)。
(二)主导设计竞争与风险防范的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场关于主导设计的竞争,拥有主导设计的企业可以获得近乎垄断的巨大利益,被迫采用主导设计的企业,将严重丧失其原创技术的投资成本、学习成本和品牌,还可能被市场拒之门外(Suárez和Utterback,1995;马岳红和袁健红,2010)。因而,取得主导设计竞争的胜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风险防范的最佳且唯一渠道。能否在主导设计中胜出取决于企业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协调与共同演进,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于产业链整体的竞争,而不是某一个企业的单独行为。故此,基于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治理将加大产业专有资产的投入,丰富产业配套,进而加快主导标准的推广,让更多的企业采用同一创新体系,尽早形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和主导设计的规模效应,推动整个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
(三)生产片段化与产业布局的要求
产业链各环节对于生产要求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由于资源要素的不同,区位优势各有不同,从而为产业生产片段化以及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提供了可能性(Henderson et al.,2002;李晓华和刘峰,2013)。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是被动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链,成为跨国公司产业全球布局的一员为其打工,付出大量的资源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价值。在这一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达国家仍然会从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出发,对核心技术与产品进行控制。因此,形成我国自身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加强对产业的控制力显得非常重要。链式治理的引入,有助于把握产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和现实基础,从战略的角度将相关的产业和企业联合起来“协调对外”。完整产业链并不等同于全部生产集中国内,可并将产业链置于全球视野,根据产业要求和区域资源进行全球生产布局,特别是国内各个地区为避免陷入重复建设的怪圈,必须在充分考虑不同环节所要求的差异化资源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产业布局(纪云涛,2006)。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失衡”治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双链融合”,可结合技术链和产业链形成及演化规律实施治理措施,以破解“双链失衡”困局。
(一)节点突破与技术链初成阶段的政策作用
首先,在该阶段,政府的直接公共科技投入是十分必要的,除利于形成各种新的技术储备外,此时的政府科技投入会达到最佳的公共效应和政策引导效果。可采取加大资助高校的基础性研究以增加对企业基础性知识的供给,资助国家实验室的定向研究以增强面向民用目标的技术溢出等措施。继续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组织多学科交叉集成的科研团队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基础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其次,技术链的引入可以有效观察产业链上每个可供选择的细分领域的基本技术分布状况,应以未来前沿技术为研发重点,根据全球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识别主导技术的机会窗口,制定未来技术研发路线图,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科技组织动员和协同集成,集中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寻求突破。再次,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是该阶段重点工作,除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外,政府还可介入谈判推动国外先进技术的转让、科研机构先进技术向自主创新企业的转移、支持与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等,为下一阶段中不同技术轨道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建构符合早期创新所需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金融支撑体系也是创新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二)技术竞争与主导技术链的确立阶段的政策作用
技术链从理论上的完整走向了实务上的可行,还需要依附大量企业的应用工作,即通过相应的产业链完善来实现。此时,需要政府政策来引导有一定基础企业进入该领域探索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合作,发展产业技术联盟,加快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进程,并辅之以开放而合理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只有拥有充分知识产权或者具有特定能力者才能进入交叉许可的战略性技术协议,才会在谈判中拥有发言权(孙耀吾等,2006)。根据有关国家的实践,政府主要是通过产业技术政策和竞争政策来影响市场主导标准的标准化过程,促进技术轨道的辅助构建,加快产业的稳定发展。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战略计划,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导向与投入力度,加快在基础技术与战略专利方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鼓励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企业加快建设企业标准以及产业标准,并且以专利联盟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申请与竞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发展阶段,会有多重并行标准持续存在引致资源大量浪费现象,不少政府会采取相应措施催化行业主导技术的加快形成。
(三)产业规模化与技术链优化阶段的政策作用
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这种规模来自于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和接纳。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的同时,政府应组织与协调产业界进一步完善技术链,一是推动技术真正走向商用,需要发展一系列面向终端的补充性配套技术;二是为企业从事新一代的替代性技术的研发,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更替与升级打下基础。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营造和维护是这个阶段政策的重点,此时政策手段主要由直接资金投入、技术供给转向制度化建设,实现对企业行为以及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为了推进产业规模化,还应加强在需求端的政策供给,落实政府采购、示范应用、税收优惠、用户补贴、需求引导等系列产业创新政策,通过同步加快形成国内消费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障碍和发展前景[J].中国能源,2013(01).
[2]房汉廷,金延新,屈宏.中国战略性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七大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3(06).
[3]高汝熹,纪云涛,陈志洪.技术链与产业选择的系统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08).
[4]纪云涛.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06.
[5]贾根良,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 2009(05).
[6]李晖丹.基于技术链构建的新兴产业形成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06).
[7]李晓华,刘峰.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3(03).
[8]刘康,曾繁华.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链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6).
[9]刘志彪,张 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 GVC 与 NVC 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05).
[10]刘志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形成机理与竞争策略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05).
[11]马岳红,袁健红.主导设计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8).
[12]彭双,顾新,吴绍波.技术创新链的结构、形成与运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
[13]孙耀吾,贺石中、曾德明.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J].中国工业经济,2006(04).
[14]屠建飞,冯志敏.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J].科技与管理,2010(01).
[15]文嫮.技术标准中专利分布影响下的价值链治理模式研究——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7(04).
[16]姚志坚,吴翰,程军.技术创新A-U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J].科研管理,1999(04).
[1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8]朱方伟,蒋兵,张国梁.基于产品技术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追赶研究[J].管理科学,2008(02).
[19]Hamilton, William, Corporate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J]. Technology in Society,1985(07).Henderson, J., P.Dicken, M.Hess, N.Coe and H.Y-C.Yeung.Global Production
[20]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2(09).
[21]Humphrey J and Schmitz H.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C].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2004.
[22]Moore, J.F.,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New York: Harper Business,1996.
[23]Utterback,J. M and N Abernathy.A dynamical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Omega,1975(06).
[24]Suárez,F. F. and Utterback,J. M. Dominant designs and the survival of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计划编号:11CJL058);2015年度省重点软科学项目“浙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计划编号:2015C25041);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17批规划课题“‘产城融合’视阈下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