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治疗80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_gej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兰索拉唑,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临床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对照组患者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具有愈合率高、病情缓解情况理想及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等优势,具有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兰索拉唑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愈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91-02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应酬的增多,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及过度饮酒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出现,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高效、安全用药也开始逐渐的重视并加以研究[1]。因此,本文对我院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组使用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探讨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23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7.5±6.3)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和治疗病例,且自愿服从治疗安排。
  所有病例入选标准为:出现周期性腹痛等该病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胃镜查出胃或十二指肠活动期溃疡,幽门螺杆菌的实验室检测阳性,无消化道出现、无幽门梗阻,无其他溃疡治疗史。其中排除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者及青霉素过敏者。
  1.2方法。
  1.2.1分组。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7.3±5.9)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9.8±4.3)年;对照组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7.7±6.8)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病程(9.5±4.1)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及病程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方法。两组患者均先给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服用1周(克拉霉素0.5g/次,2次/日;阿莫西林1.0g/次,2次/日),1周后给观察组患者服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30mg/次,2次/日;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20mg/次,2次/日。
  1.3观察指标。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对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2],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胃镜下溃疡和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将得到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患者的疗效判定标准为:
  治愈:胃镜下已查不到溃疡面,原病灶区周围无炎症或已处于疤痕阶段。
  显效:胃镜下已查不到溃疡面,但原病灶区周围仍存有炎症。
  有效:胃镜下仍可查到溃疡,但溃疡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或已进入愈合期。
  无效:胃镜下溃疡未见减少且仍处于活动期,幽门螺杆菌呈阳性。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诸多病因中,酸性胃液可以破坏胃粘膜,对溃疡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治疗常以抑制胃酸药物为主。有报道显示,兰索拉唑的生物利用度、亲脂性均好于奥美拉唑,在酸性条件下该药可迅速发挥药效,抑菌活性可达到奥美拉唑的4倍以上[3]。因此,在临床效果上兰索拉唑相对奥美拉唑具有愈合率高、病情缓解情况理想及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的特点。本研究结果同样印证了这一观点,由此可见兰索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邹菁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2):2296-2297
  [2]潘小娟.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2例[J].中国药业,2011,20(21):88-89
  [3]杨惠.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8):84-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并发皮肤红肿及感觉异常的病因及防治手段。  方法:将100例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Ⅰ组为观察组,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持续硬膜外给药法镇痛;Ⅱ组为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后不作镇痛。  结果:Ⅰ组发现了3例皮肤并发症,Ⅱ组未发现该并发症和运动功能受损现象。  结论:硬膜外给药可能是造成化学性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应在临床上引起充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取俯卧位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由导管注入溶有胶原酶的生理盐水6ml。  结果:治疗75例,经三个月以上随访,优良66例(88.8%),可7例(9.2%),差2例(2.7%)。  体会: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关键词: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腰椎间盘胶原酶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低分子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58例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用低分子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应用卡托普利治疗,1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肾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更有优越性,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操在妇科腹腔镜术后在患者各项功能恢复上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施腹腔镜手术患者100名,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后六小时施康复操锻炼,对照组无其他特殊处理。对比观察两组因二氧化碳气体引起的肩背、膈肌疼痛以及因肠胃功能紊乱现象。  结果:观察组术后非切口疼痛症状,疼痛持续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结合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5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诱因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常与多种病因并存,主要发病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和心律失常等,积极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病症能降低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呼吸道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116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以指导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  方法:总结我院自2006年至今期间,116例典型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在这116例成人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的修补术中,手术过程均较为顺利,基本上没有切口的感染和排斥反应,临床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结论:与传统的修补手术相比,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操作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不同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60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肺功能。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经治疗后,实验组的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  结论: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支气管哮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肠道准备方法对妇科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142例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改良方法和常规方法术前准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排便次数、术中肠道准备效果、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及WBC水平。  结果:研究组术前排便次数、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及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期刊
摘要:目的:就消化道重建术式对于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疗效进行对比评价。  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行全胃切除术的85例胃癌晚期患者,病人均采用全麻下经腹胃癌根治术,45例患者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者,40例患者行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与行O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