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哲学差异巨大,语言作为哲学的载体在不同方面体现着这些差异,同时也在影响着不同的文化。笔者通过对中西哲学的介绍,分析英汉语言特点体现出的哲学思维,并加以比较和总结。
【关键词】:中西哲学 英汉语言 比较视野
人类对于哲学的思考,长达千年。随着人类文明的崛起,人们对于哲学的思考,变的越来越深邃。语言是文化发展的符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不同哲学思维最好的载体,其中英汉这两种语言特点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中西哲学的差异。
一、群体和谐思维和个人自由思维下的英汉语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主导性思维决定了群体和谐思维的产生。而群体和谐思维又与辩证统一密不可分,而西方则更注重的是对立面的斗争,这是对“主客二分”主体性张扬的结果,因此西方更崇尚个人自由。中国哲学思维中还是理性更占主导。而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虽起源于契约,从总体发展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个体情感、欲望的满足是合法正当的,“主客二分”让主体的价值得到肯定与尊重,社会的理性指引相对减弱,感性思维更加突出。
中国传统儒学注重的是个人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整体性的思想占据主导,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都表达出了个体和社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在汉语语言特点中,我们更倾向于“中和”思想,观点和评论永远在后,前面的语言做适当缓冲,并且不把话说的太绝对,时刻考虑他人感受和想法。
中文中少用被动,也少用“被”字,因为“被”字带有一种强迫感和不情愿,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贬义词,这与我们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群体和谐思想相违背,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完美社会,“内圣外王”,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自然会“齐家,治国,平中天下”,并不需要打破个人和社会的“整体性”来实现自我。而英语表达中多用被动,被动句可以说是英语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句式,在西方國家,十四-十五世纪的大航海,发现新大陆都是为了征服,为了获取财富,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之后的侵略更是频繁,所以他们更善于使人处于被动地位,影射出的英语中的被动句也十分常见,但是对于母语是中文的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并不为他们所常用,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无外乎“中和”思想和”整体性“思想。
二、逻辑思维下的英汉语言差异
中西思维差别巨大,尤其是逻辑思维。逻辑主要是使一门使语言“变得”精确,避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学说。但是,汉语的不确定性太严重,汉语较英语词汇太少,而且谐音字太多,汉语中99%以上是谐音字,只有16个汉字没有谐音字,这就造成了汉语表达的模糊,而且汉语中缺少抽象名词,语法太过简单,甚至会出现反逻辑,这些反逻辑的词汇,从逻辑上、语法上说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但在语义上却很清楚,通行无阻。
而英语却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语言的简单,准确是英语的一大特点,并且英语中抽象名词丰富,语法复杂,“英语的语法就像一部法律”,所以使得英语句子之间逻辑性很强。
由于英语的逻辑性很强,汉语的逻辑性稍差,导致了英语中多用名词和介词,因此英语较汉语来说更加的抽象化,更加的难以理解,而汉语中多用动词,少用介词,这样使得汉语变的更加具体而易懂。因此英文中的名词化程度越高,难度系数就越大,英语的语言表达也就越地道,所以对于英语的初学者来说,受到汉语的影响,英语名词化是一项较难的学习过程。
三、语言态度下的英汉语言差异
中国哲学总体上有一种“反语言学”倾向,只重视内心体验和外部行动,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语言顶多只能当作一种临时的跳板,不可信,更不可执着。孔子主张要“听其言,观其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对语言采取了极不信任的态度;庄子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得意忘言”;禅宗则“不立文字”。儒、道、佛都把语言当成一种多余或误导性的东西,顶多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用完之后就应当彻底抛弃。
中国汉语的古诗词,就是一种极其注重内心体验和“意和”的语言形式,也很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对于语言和思想关系的态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宋词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整首词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几乎都是名词的罗列,诗中并没有特意的描写秋天的句子,却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心境。这对于善于把握意境,拥有文化背景的汉语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很好理解,但是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即使认识词中的每一个汉字,也很难把握好这首词的意境,甚至会认为这首词很荒谬,因为西方人更多注重的是“形合”,这很好的体现在西方诗歌当中,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雪莱的诗集,然而对于大量像唐诗宋词这样没有主谓语的句子,西方人实在是一头雾水。
总体来说,中西哲学对待语言的态度大不相同,西方哲学更加的崇拜语言,他们觉得语言可以表达一切,他们在不懈的追求精确,因为他们觉得追求语言的精准,就是追求真理的精准。而中国传统哲学对待语言并不像西方那样,中国先哲们认为,最高境界的真理并不存在于文字记载,而在于每一个人的本心,语言自身是达不到最高境界的,只有“悟”到,才能感受到真理,语言只是通过最高境界的一种载体,语言只是道路,最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了解本质,感受真谛。
中西哲学差异巨大,体现出的语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理解好中西哲学的不同,才能更好的深入文化,进而更好的学习其语言,哲学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语言学习密切相关,作为语言学习者,不单单应该学习语言层面的具体知识,还应该关注其背后的哲学层面,文化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双语者。
参考文献:
[1] 肖雷波.科学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2] 缪姝.对主客二分之“度”的思考[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03)
[3] 杨军.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模式及其理论变革意义[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 陈枢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5] 肖昭理,曾长秋.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互补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6)
【关键词】:中西哲学 英汉语言 比较视野
人类对于哲学的思考,长达千年。随着人类文明的崛起,人们对于哲学的思考,变的越来越深邃。语言是文化发展的符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不同哲学思维最好的载体,其中英汉这两种语言特点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中西哲学的差异。
一、群体和谐思维和个人自由思维下的英汉语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主导性思维决定了群体和谐思维的产生。而群体和谐思维又与辩证统一密不可分,而西方则更注重的是对立面的斗争,这是对“主客二分”主体性张扬的结果,因此西方更崇尚个人自由。中国哲学思维中还是理性更占主导。而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虽起源于契约,从总体发展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个体情感、欲望的满足是合法正当的,“主客二分”让主体的价值得到肯定与尊重,社会的理性指引相对减弱,感性思维更加突出。
中国传统儒学注重的是个人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整体性的思想占据主导,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都表达出了个体和社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在汉语语言特点中,我们更倾向于“中和”思想,观点和评论永远在后,前面的语言做适当缓冲,并且不把话说的太绝对,时刻考虑他人感受和想法。
中文中少用被动,也少用“被”字,因为“被”字带有一种强迫感和不情愿,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贬义词,这与我们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群体和谐思想相违背,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完美社会,“内圣外王”,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自然会“齐家,治国,平中天下”,并不需要打破个人和社会的“整体性”来实现自我。而英语表达中多用被动,被动句可以说是英语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句式,在西方國家,十四-十五世纪的大航海,发现新大陆都是为了征服,为了获取财富,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之后的侵略更是频繁,所以他们更善于使人处于被动地位,影射出的英语中的被动句也十分常见,但是对于母语是中文的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并不为他们所常用,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无外乎“中和”思想和”整体性“思想。
二、逻辑思维下的英汉语言差异
中西思维差别巨大,尤其是逻辑思维。逻辑主要是使一门使语言“变得”精确,避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学说。但是,汉语的不确定性太严重,汉语较英语词汇太少,而且谐音字太多,汉语中99%以上是谐音字,只有16个汉字没有谐音字,这就造成了汉语表达的模糊,而且汉语中缺少抽象名词,语法太过简单,甚至会出现反逻辑,这些反逻辑的词汇,从逻辑上、语法上说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但在语义上却很清楚,通行无阻。
而英语却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语言的简单,准确是英语的一大特点,并且英语中抽象名词丰富,语法复杂,“英语的语法就像一部法律”,所以使得英语句子之间逻辑性很强。
由于英语的逻辑性很强,汉语的逻辑性稍差,导致了英语中多用名词和介词,因此英语较汉语来说更加的抽象化,更加的难以理解,而汉语中多用动词,少用介词,这样使得汉语变的更加具体而易懂。因此英文中的名词化程度越高,难度系数就越大,英语的语言表达也就越地道,所以对于英语的初学者来说,受到汉语的影响,英语名词化是一项较难的学习过程。
三、语言态度下的英汉语言差异
中国哲学总体上有一种“反语言学”倾向,只重视内心体验和外部行动,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语言顶多只能当作一种临时的跳板,不可信,更不可执着。孔子主张要“听其言,观其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对语言采取了极不信任的态度;庄子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得意忘言”;禅宗则“不立文字”。儒、道、佛都把语言当成一种多余或误导性的东西,顶多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用完之后就应当彻底抛弃。
中国汉语的古诗词,就是一种极其注重内心体验和“意和”的语言形式,也很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对于语言和思想关系的态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宋词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整首词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几乎都是名词的罗列,诗中并没有特意的描写秋天的句子,却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心境。这对于善于把握意境,拥有文化背景的汉语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很好理解,但是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即使认识词中的每一个汉字,也很难把握好这首词的意境,甚至会认为这首词很荒谬,因为西方人更多注重的是“形合”,这很好的体现在西方诗歌当中,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雪莱的诗集,然而对于大量像唐诗宋词这样没有主谓语的句子,西方人实在是一头雾水。
总体来说,中西哲学对待语言的态度大不相同,西方哲学更加的崇拜语言,他们觉得语言可以表达一切,他们在不懈的追求精确,因为他们觉得追求语言的精准,就是追求真理的精准。而中国传统哲学对待语言并不像西方那样,中国先哲们认为,最高境界的真理并不存在于文字记载,而在于每一个人的本心,语言自身是达不到最高境界的,只有“悟”到,才能感受到真理,语言只是通过最高境界的一种载体,语言只是道路,最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了解本质,感受真谛。
中西哲学差异巨大,体现出的语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理解好中西哲学的不同,才能更好的深入文化,进而更好的学习其语言,哲学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语言学习密切相关,作为语言学习者,不单单应该学习语言层面的具体知识,还应该关注其背后的哲学层面,文化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双语者。
参考文献:
[1] 肖雷波.科学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2] 缪姝.对主客二分之“度”的思考[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03)
[3] 杨军.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模式及其理论变革意义[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 陈枢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5] 肖昭理,曾长秋.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互补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