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三到大学是一种蜕变,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精神风貌,往往都会截然不同。而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是第二次蜕变,生活的方向和意义被重新书写,但这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一根线,一根可以穿过日夜,把四季串成项链的线,让生活由粗放变得集约。
我的舍友目标很明确,就是考公务员,所以他考研成功后,选择了行政方向的导师。每周按时健身,每天定时练习硬笔书法,学习各种编程语言,看《全球通史》、党政书籍,晚上一边泡脚一边听网课视频里专家讲解《易经》里的处世智慧,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素养。“等到下学期,我准备学习考公务员的课程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满是轻松,仿佛已经跳出了生活之外,成了大笔在握的编剧,未来该如何,早在胸中有了定论。
而我的目标是进设计院,所以研究生生涯注定要挤满项目。虽然眼睛和脖子时常耍性子,掐自己一把,整出点酸涩与疼痛,想吸引我的注意力,带它们出去透透气,但我只能忽略掉这些,继续盯着荧屏上密密麻麻的字符。不过,我一直都很清楚,现在的磨炼全是日后的资本,只有这些心力交瘁的日子才能填充简历,所以并不会产生抱怨的念头。
但生活的常态从来就不是顺心如意,兴趣便是它推出来阻挠意志的拦路虎。如果项目是块硬骨头,兴趣便是蛋糕,或者说是温床。
在理想的情况中,人在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都应该做相应“正确”的事,并且要心无旁骛。在上学的时候专心读书,在上班之后专心做事,这是绝对的理性,也是从意义角度的“唯利是图”。但社会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过程,生命中还有很大的感性部分,所以内在和外在的需要有时并不重合。这可以理解成在都市中保留一块种植花草的自留地,也可以理解成对随波逐流与服从的叛逆。
我忘了我是在什么时候喜欢上写随笔的,只是趋向性地想把在生活的湖面上落入的砾石捕捉起来,像盘核桃一样不断盘着,直到智慧包浆,亮出高于尘土的反光,然后内化或者传递于人。所以灵感来的时候,如果正逢工作量的汛期,就会撞出巨大的漩涡。这才是让人无法专心的根源,让人做一件事的时候想着另一件事。
舍友曾认真地问过我:“写文章能赚大钱吗?”我说:“我不能。”“不能评奖、评优,不能赚钱,那你为什么写?”“兴趣啊!就像打游戏上瘾一样,你陷进去了,就很难脱身。我能在里面获得我想要的快乐。”对不理解的人来说,这纯粹是生命的旁逸斜出,不务正业,可只有鱼自己知道它的快乐与获得。
所以,兴趣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很少给人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也不许诺在将来能获得怎样的回报,它只是会不断产生着具有强力黏合性的满足感,让人把它拿起后,偏偏舍不得放下。
自然界中有两种现象,绞杀与共生。同样是傍着大树,有的能和谐共处,有的只会把树榨干。如何从绞杀过渡到共生,甚至互助,便成了百年树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导师最近催着我写论文,每周都要汇报进展。奈何我在科研上尚未完全开悟,往往要用事倍功半的方式去编写程序和处理数据,所以时间变得很紧张,再加上程序运行的时间太长,我便把办公室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都调动起来,每晚离开前点击开始运行,等第二天早上起床查看结果。
只是,程序如果不会出错就不叫程序了。调试的过程就是和时间的拉扯,而且是失败概率极大的轮盘赌。三番五次后,我的耐心便被耗尽了。那一周我心情极差,干脆把论文放在一边,打开空白文档,把脑子里涨得生疼的念头全部写了下来,再用文学的逻辑和思路去勾连与推演,反倒把那难以闡述的学术瓶颈用类比描述了出来,而解决之道也清晰可见了。
从无头苍蝇变成一只有目标的蜜蜂,这是写作对学术的反作用力。说来也巧,我研究的正是文化基因算法,这让兴趣和科研更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后来,我就用台式电脑调试,而用笔记本在程序运行的间隔里写文章。每次运行的时间刚好够写一个小段落,只要把框架提前搭建好,便可以随时进行内容填充。一篇文章的诞生便从难产变成了对零散的组装。偶尔觉得腻了,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换换口味,这样不仅利用起了等待的时间,还让负重的精神有了容光满面的时刻。
(作者系河海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2020级工程硕士)
我的舍友目标很明确,就是考公务员,所以他考研成功后,选择了行政方向的导师。每周按时健身,每天定时练习硬笔书法,学习各种编程语言,看《全球通史》、党政书籍,晚上一边泡脚一边听网课视频里专家讲解《易经》里的处世智慧,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素养。“等到下学期,我准备学习考公务员的课程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满是轻松,仿佛已经跳出了生活之外,成了大笔在握的编剧,未来该如何,早在胸中有了定论。
而我的目标是进设计院,所以研究生生涯注定要挤满项目。虽然眼睛和脖子时常耍性子,掐自己一把,整出点酸涩与疼痛,想吸引我的注意力,带它们出去透透气,但我只能忽略掉这些,继续盯着荧屏上密密麻麻的字符。不过,我一直都很清楚,现在的磨炼全是日后的资本,只有这些心力交瘁的日子才能填充简历,所以并不会产生抱怨的念头。
但生活的常态从来就不是顺心如意,兴趣便是它推出来阻挠意志的拦路虎。如果项目是块硬骨头,兴趣便是蛋糕,或者说是温床。
在理想的情况中,人在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都应该做相应“正确”的事,并且要心无旁骛。在上学的时候专心读书,在上班之后专心做事,这是绝对的理性,也是从意义角度的“唯利是图”。但社会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过程,生命中还有很大的感性部分,所以内在和外在的需要有时并不重合。这可以理解成在都市中保留一块种植花草的自留地,也可以理解成对随波逐流与服从的叛逆。
我忘了我是在什么时候喜欢上写随笔的,只是趋向性地想把在生活的湖面上落入的砾石捕捉起来,像盘核桃一样不断盘着,直到智慧包浆,亮出高于尘土的反光,然后内化或者传递于人。所以灵感来的时候,如果正逢工作量的汛期,就会撞出巨大的漩涡。这才是让人无法专心的根源,让人做一件事的时候想着另一件事。
舍友曾认真地问过我:“写文章能赚大钱吗?”我说:“我不能。”“不能评奖、评优,不能赚钱,那你为什么写?”“兴趣啊!就像打游戏上瘾一样,你陷进去了,就很难脱身。我能在里面获得我想要的快乐。”对不理解的人来说,这纯粹是生命的旁逸斜出,不务正业,可只有鱼自己知道它的快乐与获得。
所以,兴趣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很少给人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也不许诺在将来能获得怎样的回报,它只是会不断产生着具有强力黏合性的满足感,让人把它拿起后,偏偏舍不得放下。
自然界中有两种现象,绞杀与共生。同样是傍着大树,有的能和谐共处,有的只会把树榨干。如何从绞杀过渡到共生,甚至互助,便成了百年树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导师最近催着我写论文,每周都要汇报进展。奈何我在科研上尚未完全开悟,往往要用事倍功半的方式去编写程序和处理数据,所以时间变得很紧张,再加上程序运行的时间太长,我便把办公室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都调动起来,每晚离开前点击开始运行,等第二天早上起床查看结果。
只是,程序如果不会出错就不叫程序了。调试的过程就是和时间的拉扯,而且是失败概率极大的轮盘赌。三番五次后,我的耐心便被耗尽了。那一周我心情极差,干脆把论文放在一边,打开空白文档,把脑子里涨得生疼的念头全部写了下来,再用文学的逻辑和思路去勾连与推演,反倒把那难以闡述的学术瓶颈用类比描述了出来,而解决之道也清晰可见了。
从无头苍蝇变成一只有目标的蜜蜂,这是写作对学术的反作用力。说来也巧,我研究的正是文化基因算法,这让兴趣和科研更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后来,我就用台式电脑调试,而用笔记本在程序运行的间隔里写文章。每次运行的时间刚好够写一个小段落,只要把框架提前搭建好,便可以随时进行内容填充。一篇文章的诞生便从难产变成了对零散的组装。偶尔觉得腻了,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换换口味,这样不仅利用起了等待的时间,还让负重的精神有了容光满面的时刻。
(作者系河海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2020级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