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信阳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此次调研了解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完善教学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非师范类大学生;创业;建议
一、创业背景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屡创新高。随着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话题的热议,我校作为师范类院校,素有“教师之摇篮”称号,师范类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相对明确,而作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专业特色不鲜明,就业优势不突出。因此,为就业环境所迫,一部分学生选择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但遇到了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前景进行研究。
二、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意愿
笔者以所在高校为调查对象,对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对创业的基本态度。根据分析,我校非师范专业学生对创业持赞同态度的占86.3%,而持反对和无所谓态度的分别占2.4%和11.3%,这表明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非师范专业大学生不是选择逃避、妥协,而是愿意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
第二,对创业信息的熟知程度。据调查,仅有0.9%的学生对学校和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是完全了解和熟悉的,大部分学生对相关鼓励和优惠政策不甚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只停留在“想”的阶段。此外,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我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来源广泛,涉及到学校宣传、熟人介绍、网络以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70.7%、23.5%、52.3%和13.6%,这部分数据表明学校宣传是我校非师范专业大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2.创业现实情况
第一,创业人数。据我校招生就业处的数据显示,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不变,已经创业成功的人数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成功创业的学生入驻到我校逸夫楼创业基地,如菜鸟驿站、粟米街、实践派大学生兼职俱乐部等,而创业人员基本都是来自于非师范类专业。据对我校实地调查的结果显示,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数的比例为18.4%,没有参加过的为76.8%,不知道的为4.7%;正在考虑创业的人数比例为53.3%,正在创业的人数则占到近2%,而非师范类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
第二,创业动机。根据国内有关机构和人员对大学生的调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动机有:实现自我价值、经济的需求,积累经验等。据此,对我校的学生关于非师范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的创业动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65.1%);赚钱(28.8%);觉得新鲜,具有挑战性(4.3%)。由此可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中选择创业的学生大部分倾向于以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创业目的并希望创业成功。
3.存在问题
第一,大学生自身局限。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技巧,社交范围较为单一,缺少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据调查,66.98%同学认为自己创业困难原因是社会经验不足,相关知识欠缺。50%学生表示对注册、贷款、办理各种工商手续等创业的基本常识不了解。
第二,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国家出台很多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学校也有很多优惠政策,尤其是资金优惠政策。问卷中90.09%的同学认为资金困难是创业前三大阻力之一,在问卷中大部分同学知道有支持政策但不了解,只有少部分人熟悉政策。
第三,缺乏创业氛围。创业风险大,加上我校作为师范类院校,90%左右非师范学生也都表示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另外考研状况异常火爆,一些师范专业考研率高达90%,非师范专业的考研率也在20%左右。因此我校的考试氛围浓厚而创业氛围明显不足。观念上的制约因素加上缺少创业氛围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创业率低。
三、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与合理化建议
1.创业前景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前景十分明朗,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政府方面。2014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国家通过出台文件保障创业大环境的良性氛围。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实现2014年—2017年引领6万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率达到3%的预期目标。
第二,学校方面。专门的创新实践基地——逸夫楼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场地支持,并且开展一年一度的创新创业大赛,教师的专业指导,在思想层面上引导学生。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第三,学生自身方面。从上文的调查结果来看,我校的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很高,虽然创业实践略少,但是这也表明大学生的创业空间还是很大的。另外,百度指数结果表明信阳大学生创业的搜索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2.合理化建议
第一,建立创业信息网版块。校方应该建立创业信息版块,具体来说,可以包含如下区域:①榜样区。着力宣传已成功创业的师兄师姐的事迹、经验,并设置答疑留言板。②项目区。选择其他高校的创业成功项目、社会上最前沿的项目、符合本校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和历年创新创业大赛遗留的未完成项目,并有机结合,做出最佳的项目选择,在项目区陈列。③信息查询区。主要设置三方面内容,一是项目区项目的具体情 况;二是链接创业相关的网站;三是相关政策的发布和解读。
第二,提高我校与企业之间的交互合作水平。我校教师大多精通自身所研究的教学领域,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针对目前我校非师范专业教师会利用专业优势对相关企业进行授课的现象,可以借此机会开展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让企业中具有创业经历与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对我校非师范类专业大学生进行创业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授课。若条件允许,还可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为将来创业提供更多准备。
第三,加大对创业知识、政策的宣传力度。学校可定期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对创业政策进行解析,尤其是资金支持方面的政策。举办创业大讲堂传播创业信息、知识;加大对优秀创业人员的表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扩大对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范围,树立创业新形象;从上到下重视创业,重视创业宣传,重视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推进创业观念形成。
参考文献:
[1]沙 漠.大学生创业冷思考[J].现代商业,2012(28).
[2]屈 芳,郭海方.创新机制让大学生敢创业——访省委经济体改革专项小组成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盛道[N].河南日报,2015-01-20.
[3]马荣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J].现代交际,2014(10).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非师范类大学生;创业;建议
一、创业背景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屡创新高。随着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话题的热议,我校作为师范类院校,素有“教师之摇篮”称号,师范类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相对明确,而作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专业特色不鲜明,就业优势不突出。因此,为就业环境所迫,一部分学生选择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但遇到了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前景进行研究。
二、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意愿
笔者以所在高校为调查对象,对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对创业的基本态度。根据分析,我校非师范专业学生对创业持赞同态度的占86.3%,而持反对和无所谓态度的分别占2.4%和11.3%,这表明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非师范专业大学生不是选择逃避、妥协,而是愿意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
第二,对创业信息的熟知程度。据调查,仅有0.9%的学生对学校和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是完全了解和熟悉的,大部分学生对相关鼓励和优惠政策不甚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只停留在“想”的阶段。此外,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我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来源广泛,涉及到学校宣传、熟人介绍、网络以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70.7%、23.5%、52.3%和13.6%,这部分数据表明学校宣传是我校非师范专业大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2.创业现实情况
第一,创业人数。据我校招生就业处的数据显示,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不变,已经创业成功的人数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成功创业的学生入驻到我校逸夫楼创业基地,如菜鸟驿站、粟米街、实践派大学生兼职俱乐部等,而创业人员基本都是来自于非师范类专业。据对我校实地调查的结果显示,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数的比例为18.4%,没有参加过的为76.8%,不知道的为4.7%;正在考虑创业的人数比例为53.3%,正在创业的人数则占到近2%,而非师范类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
第二,创业动机。根据国内有关机构和人员对大学生的调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动机有:实现自我价值、经济的需求,积累经验等。据此,对我校的学生关于非师范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的创业动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65.1%);赚钱(28.8%);觉得新鲜,具有挑战性(4.3%)。由此可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中选择创业的学生大部分倾向于以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创业目的并希望创业成功。
3.存在问题
第一,大学生自身局限。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技巧,社交范围较为单一,缺少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据调查,66.98%同学认为自己创业困难原因是社会经验不足,相关知识欠缺。50%学生表示对注册、贷款、办理各种工商手续等创业的基本常识不了解。
第二,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国家出台很多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学校也有很多优惠政策,尤其是资金优惠政策。问卷中90.09%的同学认为资金困难是创业前三大阻力之一,在问卷中大部分同学知道有支持政策但不了解,只有少部分人熟悉政策。
第三,缺乏创业氛围。创业风险大,加上我校作为师范类院校,90%左右非师范学生也都表示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另外考研状况异常火爆,一些师范专业考研率高达90%,非师范专业的考研率也在20%左右。因此我校的考试氛围浓厚而创业氛围明显不足。观念上的制约因素加上缺少创业氛围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创业率低。
三、我校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与合理化建议
1.创业前景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前景十分明朗,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政府方面。2014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国家通过出台文件保障创业大环境的良性氛围。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实现2014年—2017年引领6万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率达到3%的预期目标。
第二,学校方面。专门的创新实践基地——逸夫楼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场地支持,并且开展一年一度的创新创业大赛,教师的专业指导,在思想层面上引导学生。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第三,学生自身方面。从上文的调查结果来看,我校的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很高,虽然创业实践略少,但是这也表明大学生的创业空间还是很大的。另外,百度指数结果表明信阳大学生创业的搜索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2.合理化建议
第一,建立创业信息网版块。校方应该建立创业信息版块,具体来说,可以包含如下区域:①榜样区。着力宣传已成功创业的师兄师姐的事迹、经验,并设置答疑留言板。②项目区。选择其他高校的创业成功项目、社会上最前沿的项目、符合本校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和历年创新创业大赛遗留的未完成项目,并有机结合,做出最佳的项目选择,在项目区陈列。③信息查询区。主要设置三方面内容,一是项目区项目的具体情 况;二是链接创业相关的网站;三是相关政策的发布和解读。
第二,提高我校与企业之间的交互合作水平。我校教师大多精通自身所研究的教学领域,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针对目前我校非师范专业教师会利用专业优势对相关企业进行授课的现象,可以借此机会开展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让企业中具有创业经历与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对我校非师范类专业大学生进行创业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授课。若条件允许,还可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为将来创业提供更多准备。
第三,加大对创业知识、政策的宣传力度。学校可定期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对创业政策进行解析,尤其是资金支持方面的政策。举办创业大讲堂传播创业信息、知识;加大对优秀创业人员的表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扩大对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范围,树立创业新形象;从上到下重视创业,重视创业宣传,重视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推进创业观念形成。
参考文献:
[1]沙 漠.大学生创业冷思考[J].现代商业,2012(28).
[2]屈 芳,郭海方.创新机制让大学生敢创业——访省委经济体改革专项小组成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盛道[N].河南日报,2015-01-20.
[3]马荣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J].现代交际,2014(10).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