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作为亚洲海洋国家,高度重视海洋发展,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本文通过整理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海洋教育相关的政策,并通过对其在海洋教育活动、涉海高校海洋教育发展、海洋研究机构的发展、海洋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来探索两国的中小学海洋教育、海洋高等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的发展现状,并由此对我国海洋教育在海洋教育制度机制的构建、海洋科普教育以及建立海洋教育资源跨国共享机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經验借鉴。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印度;海洋教育;海洋探索
一、前言
印度尼西亚的领土面积中70%为海洋[1],作为海上大国,印度尼西亚重视海洋发展,提出建设成为全球海洋强国的愿景,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基础,在全球海洋研究、教育推广等方面具有有其特色发展方式。印度次大陆深入海洋1000多英里,在地理上相对独立,印度政府重视海洋发展。本文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学校海洋教育和社会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索,旨在为我国海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二、海洋教育相关的政策
印度尼西亚曾与荷兰关于海洋的建设进行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而且也取得了多项成果。荷兰海洋研究委员会和印尼学院曾在印尼的东部水域联合实施了一项海洋研究计划,这项研究计划的目的是提升知识以及促进双方在海洋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提高,经过大量的荷兰和印尼科学家在海上进行约6个月的探索,最后产出300篇多海洋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印尼曾在1982年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表明印尼对于海洋的建设更加重视,也对关于海洋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佐科提出全球海洋强国的愿景,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支点。内容主要包括树立海洋文化理念;开发海洋渔业等资源等五个方面。印尼出台首部海洋法,为海洋建设开发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印尼也曾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建立海事论坛;与荷兰商议造船和港口合作;与东帝汶商讨治理非法捕鱼和烃燃料开发。[2]
1979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结束后,为更好的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印度开始重新整合海洋事务相关的机构(之前印度中央层面与海洋事务直接关联的重要部门包括:海运和港口部(航运,港口)、农业和渔业部(渔业)、国防部(海军,海警)、矿业部(矿物开采)、教育部(高校、技术机构)、科学技术部(海洋学)等部门先成立了国家海洋发展局,后又发展为海洋发展部,之后又重组海洋发展部并以之为主体创立地球科学部,对生物资源、海洋药物、海底生物生产力、深海扩散层开展研究。[3]1982年印度出台了《海洋政策声明》,包括关于充分开展对印度海洋空间的科学探索,掌握并发展海洋技术探索海洋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1987年,印度批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员[4],此外,印度还是极地科学亚洲论坛的创始成员国。[5]2001年,印度制定了《科技政策实施战略》支持海洋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的研究。2002年印度提出“展望2015”的海洋开发计划。[6]2005年印度海洋开发部也制定了海洋工作相关的一系列计划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就海洋科技战略而言,印度强调,海洋开发与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紧密关联。发展基础性的海洋科学和技术时,如发展海洋环境科技时,这方面的技术必须要与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相协调;关于海洋能源、食物等问题就需要大幅提升海洋工程技术如涉及到建筑、材料、仪器、潜水装置、船舶等方面的技术;对于鱼类藻类等的开采需要水产业的科学方法加以指导;在海洋资源和监测海洋环境方面,加强对于对海洋动力学、测量学,对潮流、海波、漩涡,对海洋动物群、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海洋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超越和突破当前水平,才有可能获得重大的突破,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7]
另外,在印度海洋教育方面,通过进行调查发现,2017-2018印度教育部年度报告中提到相关提到海洋类国家教育的考试:为教学和研究开发人力资源,教资会围绕五个核心科学科目,即数学科学;化学科学;地球学、海洋大气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而展开。[8]
三、海洋教育发展现状
学校和社会都是海洋文化宣传和海洋教育的依托地,印尼政府不仅鼓励高校开展海洋技术创新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展社会教育促进提高海洋文化知识。比如,印尼政府通过提高渔民的生活条件,对其进行更为完善的教育和应用能力的培训。此外,政府还设立展览会、研讨会等活动以及海洋科技项目来进行海洋领域人才的培养。[9]
(一)学校海洋教育
1.中小学海洋教育
印度尼西亚通过组织海洋教育相关的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海洋教育、提高年轻一代的海洋素养。为了增加印尼儿童和青少年对美丽的海洋环境的认识,教育他们如何保护或养护海洋,印尼中小学组织各种与海洋相关的活动和项目。例如,为了对儿童海和青少年进行海洋和沿海环境教育,从2005年到2007年,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实施相关活动,通常为期4个月(从3月到7月),包括像海洋绘画比赛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海洋知识比赛,让孩子们表达他们的创造力,并了解他们对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兴趣和知识水平;安排实地考察活动,使他们了解一些海洋成分,如海滩、珊瑚礁、海洋植物、海龟和海鸟;采用海龟放生、红树林观察、珊瑚移植、观鸟、在珊瑚礁区浮潜等方法介绍海洋等。从这些项目活动中教授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兴趣和热情,使儿童和青年参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培养保护和养护海洋的实际技能。[10]此外,印尼通过编写海洋教育出版物等在基础教育中普及海洋探索史。印尼中小学在海洋教育方面,通过编写趣味海洋知识类的出版物、发放图片贴纸、漫画书、提供培训课程、故事写作比赛、海洋运动等来激发儿童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兴趣、丰富儿童和青少年的海洋知识。[11]
2.海洋高等教育 高校和研究机构是进行海洋教育的主场所,在20世纪70年代,印尼国内六所大学开设海洋相关专业并且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比如,泗水理工学院和万隆理工学院发展海洋工程技术。在印尼排名前列的苏迪曼将军大学,位于印尼爪哇岛中部的普禾加多,该学校设有药学院、农学院、法学院、生物学院、渔业与海洋学院等12个学院,其中渔业与海洋学院开设了3个本科项目,来开展藻类、鱼类等领域的研究。苏迪曼将军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北大学等中国院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其中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此来加强两校在海洋、水产等领域的合作交流。[12]
80年代初,印尼开始了现代化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了多个海洋研究所。同时印尼也在不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史研究等项目,建设海事科研中心,与其它国家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如,印尼海洋相关的研究机构及高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就海洋相关学科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除了在本国内开展与海洋技术发展相关的计划外,还派遣了大批优秀的留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留学归来的和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优秀技术人才,都为印尼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在海洋科技文化方面,荷兰登赫尔德海事教育学院造就了不少的印尼造船人手,其中出名的是英雄约斯苏达尔梭。印尼与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开展了许多合作。包括从2005年起,“海上合作技术委员会”与”海洋科研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等研讨会和学习班的开展,对中印双方海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的建立,也成为中印两国重要的海洋联合研究基地、以及印尼“孔子学院”的修建,以汉语交流和文化互动,共筑中印双方的海洋文化之堤。[13]
印度最出色的工程教育与研究机构是印度理工学院,该校地球与海洋科学专业享誉全球。浦那热带气象也让该高校在研究方面开展工作具有更强的优势。其下属盐海洋化学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地质研究所,也一直走在印度海洋学研究发展的最前列。以成立印度海事大学(IMU)为标志,印度十分重视航海教育的发展,通过整合相关资源与技术,形成以该校为中心的航海教育与培训体系,增设院校开展学士学位课程,提高船员培养能力。[14]
在印度,有很多机构从事海洋研究,如印度国家海洋和信息服务中心、在科钦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研究中心等等。印度航运部、印度计划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水资源部等部局的技术代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委员会,作为制度机制,鼓励并推动有关海洋技术研发工作。[15]2006年,印度政府宣布成立地球科学部和地球系统科学组织,取代之前的海洋发展局,以便开展一系列支付主要的经费。国家海洋研究所完成大约有经不完全统计的像资源调查、海洋保护等65种课题的项目。国家海洋研究所下分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地质学、海洋工程、海洋研究手段、海洋污染研究、海洋学计划和数据等部门,并分别设置在孟买地区、科钦地区、瓦尔泰尔地区分别专门处理海洋污染、研究生物资源和孟加拉湾的地球物理的研究。印度国家海洋研究所拥有两艘调查船,分别是:“卡威珊尼”号调查船和“沙加肯亚”号调查船,两艘海洋调查船为探索印度洋的奥秘以及开发周围海域提供了依据。[16]
作为印度政府地球科学部下属的自治协会,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要制定开发可靠的本土技术,以解决与在印度专属经济区(EEZ)收获非生物和生物资源相关的各种工程问题。印度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主要开展深海技术、海洋观测系统、能源与淡水、海洋声学、船只管理、海洋结构学、沿海和海洋环境工程、海洋电子学、海洋生物技术等海洋技术方面的研究。印度海洋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赞扬,比如它在本地成功实施了海滩恢复计划,实施了近海热能转换计划;展开了深海研究项目,印度科技列海洋方面的科学研究,其项目规划主要有:海洋观察系统;海洋科学与服务系统;海洋技术研究;海洋科考船建造;海洋地理科学研究等[17];印度国家海洋研究所还进行开发一些像全自动环境噪音测量系统等应用技术,该测量系统已经在印度沿海浅水区域进行应用。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的使命宣言是:在印度建立海洋资源和环境管理的知识库和机构能力,发展世界一流的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及其应用并且为在海洋工作的组织提供有竞争力的、增值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印度与挪威合作项目(INCP),项目在教资会、INCP、SIU合作下进行。項目分为两个阶段:从2015年1月1日起,印度和挪威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第二个阶段: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包括海洋科学在内的几个学科领域开展合作。[18]
(二)社会海洋教育
印尼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举办海事展览会、研讨会、以海洋强国为主题的全国高校辩论会等开展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海洋强国思想。比如“东盟青年交流文化交流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海峡经贸交流会”等的筹建和开展,搭建起海洋渔业、海洋文化、海洋旅游等的交流。印尼政府大力宣扬海洋文化,提升广大民众的海洋强国的思想意识。比如,佐科觉得应该改变现有的生活模式。诸如生活习惯中,每天吃饭的菜品中应增加海产品的比例,渔业在印尼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大,那么人们对非法捕鱼、海洋污染等问题就会更为关注,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尼的渔业产量。此外,印尼通过设立海洋馆、水族馆等产所以及海洋艺术家作品展等活动来增强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比如印尼的雅加达海洋馆,又名雅加达海洋世界,在那里,既可以欣赏到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还可以领略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色。馆内还放养了上百种海洋生物,大到凶猛的鲨鱼,小到五彩斑斓的珊瑚鱼以及多种珍稀的淡水鱼类等等。
此外,印尼还设了海洋教育类型的基金会,如印度尼西亚珊瑚礁基金会、劳特基塔基金会、金枪鱼基金会和一些生态旅游组织者协会,它们为印度尼西亚社会海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如在某中小学海洋教育活动中(从2005年到2007年实施,为期4个月),基金会支持项目年度预算约为9000至13000美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在GAP方案(全球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中,构建GAP合作伙伴网络推动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ESD)。它是一个全球性实践,分为五个组,每个组针对GAP的每个优先行动领域,合作伙伴网络由来自世界各地的90个主要ESD利益相关者组成,具有广泛的推广能力和创新ESD的能力。其中,构建印度环境教育中心(简称CEE),该中心成立于1984年,是印度政府环境与森林部的卓越中心,其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全国环境意识。CEE与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地方,州,国家和国际机构,组织和政府合作,以帮助创造可持续的未来。CEE与林业部门及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程序和设施。凭借超过20万所学校的广泛网络,它与不同机构合作开展许多学校课程。
通过CSR资助,CEE与包括州政府,基金会和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城乡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教育质量,保护海洋等项目。CEE与政府合作,为ESD领域的国际谈判做出了重要贡献。CEE在印度的多个联合国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SD–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方案(GEF-SGP–与开发计划署合作);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计划(与儿童基金会合作);还有很多其他项目。CEE是诸如南亚青年环境网络(SAYEN)之类的几个区域计划的区域协调员,并且已经与东南亚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地区合作开展了ESD。[19]
四、反思与启示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海洋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模式对于我国海洋教育的良好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构建并完善海洋教育制度机制
构建完善的海洋教育机制,不仅要建立起从中小学海洋教育到高等海洋教育完整的海洋教育链条,而且还要不断完善与海洋相关的社会研究机构。国家和政府也应当就海洋教育监理专门的海洋教育政策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来不断完善海洋教育系统,促进海洋教育的发展。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世纪的运作情况不断地进行相应的整改和完善,比如印度政府就曾多次整合海洋事务相关的机构,由海洋发展局升格为海洋发展部,后又创立地球科学部,通过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海洋教育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推动海洋教育、海洋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多种类型的的海洋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重视海洋科普教育。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也对加强海洋方面的科普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洋科普教育是指在使用网络媒体的基础上,用更加能被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其中,向人们介绍关于海洋科学的相关知识、向公众传播海洋思想、并促进公众理解海洋科学精神的教育类型。可以利用比如视频、电影、书籍、报刊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把海洋知识渗透到人们的活动中去。还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类型的海洋教育活动,比如印度尼西亚由一些海洋基金会和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历时几年的大型青少年海洋教育活动项目,该项目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素养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建立海洋教育资源跨国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开展海洋研究合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提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等都为海洋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思路。建立海洋教育资源跨国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开展海洋研究合作,是促进我国海洋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比如印度尼西亚除了在本国内建立海洋科研中心、发展现代化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特别注重与其他国家海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派遣学生留学习得海洋技术和海洋科学思想,从而促进本国海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英姬.中国与印尼发展战略的对接与经济合作[J].太平洋学报,2016(11):31.
[2]薛松,许利平:《印尼“海洋强国战略”与对华海洋合作》,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3期,第72-73页。
[3]李国绪.21世纪初印度海洋战略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114-121.
[5]http://dod.nic.in/antarcl.html.
[6]胡志勇. 文明的力量:印度崛起[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6.
[7]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227-236.
[8]https://www.ugc.ac.in/pdfnews/5595965_UGC-ANNUAL-REPORT-English-2017-18.pdf.
[9]https://www.ugc.ac.in/pdfnews/5595965_UGC-ANNUAL-REPORT-English-2017-18.pdf.
[10]Soepardjo, H., Widiarti, R. and Handayani, T. (2006). Youth and Children Programme: Marine Environment Education for Children. Coastal Zone esia Pacific 2006. Batam, Indonesia.
[11]Widiarti, R. and Farid, M. .. (2007).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for children”, _x001D_ournal of Sea Partnership, 2(1):1-7 (in Indonesian)
[12]http://xinwen.ouc.edu.cn/Article/Class3/xwlb/2016/05/04/76045.html.
[13]http://xinwen.ouc.edu.cn/Article/Class3/xwlb/2016/05/04/76045.html.
[14]文元全,张世平,刘禹,吕晓燕.印度航海教育与培训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02):9-15+19.
[15]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211-215.
[16]赵裕明.印度海洋研究所[J].海洋开发,1985(04):65-67.
[17]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Twelfth Five Year Plan(2012-2017),volume I,p.253.
[18]https://www.ugc.ac.in/pdfnews/5595965_UGC-ANNUAL-REPORT-English-2017-18.pdf
[19]https://www.ceeindia.org/about-us.php
[20]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11-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0)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印度;海洋教育;海洋探索
一、前言
印度尼西亚的领土面积中70%为海洋[1],作为海上大国,印度尼西亚重视海洋发展,提出建设成为全球海洋强国的愿景,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基础,在全球海洋研究、教育推广等方面具有有其特色发展方式。印度次大陆深入海洋1000多英里,在地理上相对独立,印度政府重视海洋发展。本文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学校海洋教育和社会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索,旨在为我国海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二、海洋教育相关的政策
印度尼西亚曾与荷兰关于海洋的建设进行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而且也取得了多项成果。荷兰海洋研究委员会和印尼学院曾在印尼的东部水域联合实施了一项海洋研究计划,这项研究计划的目的是提升知识以及促进双方在海洋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提高,经过大量的荷兰和印尼科学家在海上进行约6个月的探索,最后产出300篇多海洋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印尼曾在1982年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表明印尼对于海洋的建设更加重视,也对关于海洋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佐科提出全球海洋强国的愿景,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支点。内容主要包括树立海洋文化理念;开发海洋渔业等资源等五个方面。印尼出台首部海洋法,为海洋建设开发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印尼也曾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建立海事论坛;与荷兰商议造船和港口合作;与东帝汶商讨治理非法捕鱼和烃燃料开发。[2]
1979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结束后,为更好的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印度开始重新整合海洋事务相关的机构(之前印度中央层面与海洋事务直接关联的重要部门包括:海运和港口部(航运,港口)、农业和渔业部(渔业)、国防部(海军,海警)、矿业部(矿物开采)、教育部(高校、技术机构)、科学技术部(海洋学)等部门先成立了国家海洋发展局,后又发展为海洋发展部,之后又重组海洋发展部并以之为主体创立地球科学部,对生物资源、海洋药物、海底生物生产力、深海扩散层开展研究。[3]1982年印度出台了《海洋政策声明》,包括关于充分开展对印度海洋空间的科学探索,掌握并发展海洋技术探索海洋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1987年,印度批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员[4],此外,印度还是极地科学亚洲论坛的创始成员国。[5]2001年,印度制定了《科技政策实施战略》支持海洋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的研究。2002年印度提出“展望2015”的海洋开发计划。[6]2005年印度海洋开发部也制定了海洋工作相关的一系列计划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就海洋科技战略而言,印度强调,海洋开发与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紧密关联。发展基础性的海洋科学和技术时,如发展海洋环境科技时,这方面的技术必须要与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相协调;关于海洋能源、食物等问题就需要大幅提升海洋工程技术如涉及到建筑、材料、仪器、潜水装置、船舶等方面的技术;对于鱼类藻类等的开采需要水产业的科学方法加以指导;在海洋资源和监测海洋环境方面,加强对于对海洋动力学、测量学,对潮流、海波、漩涡,对海洋动物群、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海洋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超越和突破当前水平,才有可能获得重大的突破,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7]
另外,在印度海洋教育方面,通过进行调查发现,2017-2018印度教育部年度报告中提到相关提到海洋类国家教育的考试:为教学和研究开发人力资源,教资会围绕五个核心科学科目,即数学科学;化学科学;地球学、海洋大气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而展开。[8]
三、海洋教育发展现状
学校和社会都是海洋文化宣传和海洋教育的依托地,印尼政府不仅鼓励高校开展海洋技术创新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展社会教育促进提高海洋文化知识。比如,印尼政府通过提高渔民的生活条件,对其进行更为完善的教育和应用能力的培训。此外,政府还设立展览会、研讨会等活动以及海洋科技项目来进行海洋领域人才的培养。[9]
(一)学校海洋教育
1.中小学海洋教育
印度尼西亚通过组织海洋教育相关的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海洋教育、提高年轻一代的海洋素养。为了增加印尼儿童和青少年对美丽的海洋环境的认识,教育他们如何保护或养护海洋,印尼中小学组织各种与海洋相关的活动和项目。例如,为了对儿童海和青少年进行海洋和沿海环境教育,从2005年到2007年,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实施相关活动,通常为期4个月(从3月到7月),包括像海洋绘画比赛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海洋知识比赛,让孩子们表达他们的创造力,并了解他们对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兴趣和知识水平;安排实地考察活动,使他们了解一些海洋成分,如海滩、珊瑚礁、海洋植物、海龟和海鸟;采用海龟放生、红树林观察、珊瑚移植、观鸟、在珊瑚礁区浮潜等方法介绍海洋等。从这些项目活动中教授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兴趣和热情,使儿童和青年参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培养保护和养护海洋的实际技能。[10]此外,印尼通过编写海洋教育出版物等在基础教育中普及海洋探索史。印尼中小学在海洋教育方面,通过编写趣味海洋知识类的出版物、发放图片贴纸、漫画书、提供培训课程、故事写作比赛、海洋运动等来激发儿童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兴趣、丰富儿童和青少年的海洋知识。[11]
2.海洋高等教育 高校和研究机构是进行海洋教育的主场所,在20世纪70年代,印尼国内六所大学开设海洋相关专业并且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比如,泗水理工学院和万隆理工学院发展海洋工程技术。在印尼排名前列的苏迪曼将军大学,位于印尼爪哇岛中部的普禾加多,该学校设有药学院、农学院、法学院、生物学院、渔业与海洋学院等12个学院,其中渔业与海洋学院开设了3个本科项目,来开展藻类、鱼类等领域的研究。苏迪曼将军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北大学等中国院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其中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此来加强两校在海洋、水产等领域的合作交流。[12]
80年代初,印尼开始了现代化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了多个海洋研究所。同时印尼也在不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史研究等项目,建设海事科研中心,与其它国家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如,印尼海洋相关的研究机构及高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就海洋相关学科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除了在本国内开展与海洋技术发展相关的计划外,还派遣了大批优秀的留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留学归来的和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优秀技术人才,都为印尼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在海洋科技文化方面,荷兰登赫尔德海事教育学院造就了不少的印尼造船人手,其中出名的是英雄约斯苏达尔梭。印尼与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开展了许多合作。包括从2005年起,“海上合作技术委员会”与”海洋科研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等研讨会和学习班的开展,对中印双方海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的建立,也成为中印两国重要的海洋联合研究基地、以及印尼“孔子学院”的修建,以汉语交流和文化互动,共筑中印双方的海洋文化之堤。[13]
印度最出色的工程教育与研究机构是印度理工学院,该校地球与海洋科学专业享誉全球。浦那热带气象也让该高校在研究方面开展工作具有更强的优势。其下属盐海洋化学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地质研究所,也一直走在印度海洋学研究发展的最前列。以成立印度海事大学(IMU)为标志,印度十分重视航海教育的发展,通过整合相关资源与技术,形成以该校为中心的航海教育与培训体系,增设院校开展学士学位课程,提高船员培养能力。[14]
在印度,有很多机构从事海洋研究,如印度国家海洋和信息服务中心、在科钦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研究中心等等。印度航运部、印度计划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水资源部等部局的技术代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委员会,作为制度机制,鼓励并推动有关海洋技术研发工作。[15]2006年,印度政府宣布成立地球科学部和地球系统科学组织,取代之前的海洋发展局,以便开展一系列支付主要的经费。国家海洋研究所完成大约有经不完全统计的像资源调查、海洋保护等65种课题的项目。国家海洋研究所下分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地质学、海洋工程、海洋研究手段、海洋污染研究、海洋学计划和数据等部门,并分别设置在孟买地区、科钦地区、瓦尔泰尔地区分别专门处理海洋污染、研究生物资源和孟加拉湾的地球物理的研究。印度国家海洋研究所拥有两艘调查船,分别是:“卡威珊尼”号调查船和“沙加肯亚”号调查船,两艘海洋调查船为探索印度洋的奥秘以及开发周围海域提供了依据。[16]
作为印度政府地球科学部下属的自治协会,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要制定开发可靠的本土技术,以解决与在印度专属经济区(EEZ)收获非生物和生物资源相关的各种工程问题。印度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主要开展深海技术、海洋观测系统、能源与淡水、海洋声学、船只管理、海洋结构学、沿海和海洋环境工程、海洋电子学、海洋生物技术等海洋技术方面的研究。印度海洋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赞扬,比如它在本地成功实施了海滩恢复计划,实施了近海热能转换计划;展开了深海研究项目,印度科技列海洋方面的科学研究,其项目规划主要有:海洋观察系统;海洋科学与服务系统;海洋技术研究;海洋科考船建造;海洋地理科学研究等[17];印度国家海洋研究所还进行开发一些像全自动环境噪音测量系统等应用技术,该测量系统已经在印度沿海浅水区域进行应用。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的使命宣言是:在印度建立海洋资源和环境管理的知识库和机构能力,发展世界一流的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及其应用并且为在海洋工作的组织提供有竞争力的、增值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印度与挪威合作项目(INCP),项目在教资会、INCP、SIU合作下进行。項目分为两个阶段:从2015年1月1日起,印度和挪威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第二个阶段: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包括海洋科学在内的几个学科领域开展合作。[18]
(二)社会海洋教育
印尼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举办海事展览会、研讨会、以海洋强国为主题的全国高校辩论会等开展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海洋强国思想。比如“东盟青年交流文化交流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海峡经贸交流会”等的筹建和开展,搭建起海洋渔业、海洋文化、海洋旅游等的交流。印尼政府大力宣扬海洋文化,提升广大民众的海洋强国的思想意识。比如,佐科觉得应该改变现有的生活模式。诸如生活习惯中,每天吃饭的菜品中应增加海产品的比例,渔业在印尼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大,那么人们对非法捕鱼、海洋污染等问题就会更为关注,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尼的渔业产量。此外,印尼通过设立海洋馆、水族馆等产所以及海洋艺术家作品展等活动来增强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比如印尼的雅加达海洋馆,又名雅加达海洋世界,在那里,既可以欣赏到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还可以领略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色。馆内还放养了上百种海洋生物,大到凶猛的鲨鱼,小到五彩斑斓的珊瑚鱼以及多种珍稀的淡水鱼类等等。
此外,印尼还设了海洋教育类型的基金会,如印度尼西亚珊瑚礁基金会、劳特基塔基金会、金枪鱼基金会和一些生态旅游组织者协会,它们为印度尼西亚社会海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如在某中小学海洋教育活动中(从2005年到2007年实施,为期4个月),基金会支持项目年度预算约为9000至13000美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在GAP方案(全球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中,构建GAP合作伙伴网络推动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ESD)。它是一个全球性实践,分为五个组,每个组针对GAP的每个优先行动领域,合作伙伴网络由来自世界各地的90个主要ESD利益相关者组成,具有广泛的推广能力和创新ESD的能力。其中,构建印度环境教育中心(简称CEE),该中心成立于1984年,是印度政府环境与森林部的卓越中心,其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全国环境意识。CEE与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地方,州,国家和国际机构,组织和政府合作,以帮助创造可持续的未来。CEE与林业部门及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程序和设施。凭借超过20万所学校的广泛网络,它与不同机构合作开展许多学校课程。
通过CSR资助,CEE与包括州政府,基金会和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城乡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教育质量,保护海洋等项目。CEE与政府合作,为ESD领域的国际谈判做出了重要贡献。CEE在印度的多个联合国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SD–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方案(GEF-SGP–与开发计划署合作);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计划(与儿童基金会合作);还有很多其他项目。CEE是诸如南亚青年环境网络(SAYEN)之类的几个区域计划的区域协调员,并且已经与东南亚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地区合作开展了ESD。[19]
四、反思与启示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海洋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模式对于我国海洋教育的良好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构建并完善海洋教育制度机制
构建完善的海洋教育机制,不仅要建立起从中小学海洋教育到高等海洋教育完整的海洋教育链条,而且还要不断完善与海洋相关的社会研究机构。国家和政府也应当就海洋教育监理专门的海洋教育政策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来不断完善海洋教育系统,促进海洋教育的发展。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世纪的运作情况不断地进行相应的整改和完善,比如印度政府就曾多次整合海洋事务相关的机构,由海洋发展局升格为海洋发展部,后又创立地球科学部,通过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海洋教育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推动海洋教育、海洋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多种类型的的海洋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重视海洋科普教育。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也对加强海洋方面的科普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洋科普教育是指在使用网络媒体的基础上,用更加能被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其中,向人们介绍关于海洋科学的相关知识、向公众传播海洋思想、并促进公众理解海洋科学精神的教育类型。可以利用比如视频、电影、书籍、报刊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把海洋知识渗透到人们的活动中去。还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类型的海洋教育活动,比如印度尼西亚由一些海洋基金会和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历时几年的大型青少年海洋教育活动项目,该项目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素养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建立海洋教育资源跨国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开展海洋研究合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提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等都为海洋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思路。建立海洋教育资源跨国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开展海洋研究合作,是促进我国海洋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比如印度尼西亚除了在本国内建立海洋科研中心、发展现代化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特别注重与其他国家海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派遣学生留学习得海洋技术和海洋科学思想,从而促进本国海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英姬.中国与印尼发展战略的对接与经济合作[J].太平洋学报,2016(11):31.
[2]薛松,许利平:《印尼“海洋强国战略”与对华海洋合作》,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3期,第72-73页。
[3]李国绪.21世纪初印度海洋战略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114-121.
[5]http://dod.nic.in/antarcl.html.
[6]胡志勇. 文明的力量:印度崛起[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6.
[7]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227-236.
[8]https://www.ugc.ac.in/pdfnews/5595965_UGC-ANNUAL-REPORT-English-2017-18.pdf.
[9]https://www.ugc.ac.in/pdfnews/5595965_UGC-ANNUAL-REPORT-English-2017-18.pdf.
[10]Soepardjo, H., Widiarti, R. and Handayani, T. (2006). Youth and Children Programme: Marine Environment Education for Children. Coastal Zone esia Pacific 2006. Batam, Indonesia.
[11]Widiarti, R. and Farid, M. .. (2007).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for children”, _x001D_ournal of Sea Partnership, 2(1):1-7 (in Indonesian)
[12]http://xinwen.ouc.edu.cn/Article/Class3/xwlb/2016/05/04/76045.html.
[13]http://xinwen.ouc.edu.cn/Article/Class3/xwlb/2016/05/04/76045.html.
[14]文元全,张世平,刘禹,吕晓燕.印度航海教育与培训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02):9-15+19.
[15]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211-215.
[16]赵裕明.印度海洋研究所[J].海洋开发,1985(04):65-67.
[17]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Twelfth Five Year Plan(2012-2017),volume I,p.253.
[18]https://www.ugc.ac.in/pdfnews/5595965_UGC-ANNUAL-REPORT-English-2017-18.pdf
[19]https://www.ceeindia.org/about-us.php
[20]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11-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