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淑敏说:“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带着欣喜,踏进如诗如画的书香校园,一句句“老师,早”“老师,好”的问候萦绕耳畔。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浓浓的博纯文化氛围弥漫校园。夹着教科书走进教室,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欢迎着我,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企盼着我。幸福是一种心境。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我幸福地行走着。
幸福源于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闲暇之余,手捧一本书,沐浴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唱,领略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奇异风光,感悟着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先哲们深邃的思想中遨游,在千百年精神星火中涤荡自己的灵魂。我们可以感受着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傲岸豪放,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阅读,给予了我充足的养分,铸造了我博爱的情怀,诗化了我多彩的生活。
幸福源于感悟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内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时常在头脑中翻滚。在践行这些理念时,不时也有一些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系,等等。例如:在教鲁迅的《故乡》这篇小说时,在读懂文本、读出自我、读出疑问的教学思路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抓住了一个学生提出的“到底是谁偷了那十几个碗碟”的问题作为解读这篇文章的突破口,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顿时激起了课堂教学的浪花,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文章主旨的挖掘迎刃而解了。我边实践边反思着写下了《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这篇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幸福源于弥漫着诗意的语文课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教师的生命线在课堂。记得曹勇军老师曾经给溧水青年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会题过这样一句话:上几节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我们语文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的书,上了多少节课,而在于创造了多少经典的课堂,让你的学生在诗意栖居的课堂里获得生命的成长。我一直在追求着这样的理想境界。语文课堂拒绝复制,语文教师拒绝平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让语文课堂在灵动中生成。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反复阅读文本,吃透教材,力求在每节课上设计一个亮点,激起一点波澜,亮化一道风景,使语文课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精彩,多一份灵气。在教朱自清《春》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时,我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一些美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着春风扑面的惬意。学生在美丽的图片中感受着春天的美,欣赏着春天的美;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中,我时而把学生带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感受着一位伟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伟气魄;时而把学生带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小石潭,感受着一位失意文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凉;时而把学生带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岳阳楼,感受着一位文人骚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学生在这里碰撞着灵感的火花,激荡出睿智的创新。
幸福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快乐的写作。把作文教学融入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里,利用好文本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本。我把“怎样利用文本来引导学生的写作”这一教学中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每周让学生围绕单元要求写一篇周记,写作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中文章的一种写作技巧,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由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再由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例如在教《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时,我让学生模仿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一篇议论文;在教《行道树》这篇散文时,让学生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有时,我也根据文本的要求,让学生写一个仿句,写一个小片段,让作文教学经常化。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了,写作水平提高了。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收获着快乐,我也在“利用文本引导写作教学”这个课题的实践中收获着幸福。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上。”语文教学充满劳绩,但也更具有幸福的诗意。语文是千年佳酿,品酌令人陶醉;语文是清澈甘霖,饮之沁人心脾;语文是天籁之音,闻之豁然开朗。我会用这千年佳酿,充实学生的灵魂;用这清澈的甘霖,滋润学生的心田;用这天籁之音,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未来的语文教学道路上,我将在“明月松间照”的净土上,选择“而无车马喧”的宁静,游弋在“落英缤纷”的语言丛林,向语文更深处漫溯,享受着自己幸福的人生。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幸福源于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闲暇之余,手捧一本书,沐浴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唱,领略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奇异风光,感悟着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先哲们深邃的思想中遨游,在千百年精神星火中涤荡自己的灵魂。我们可以感受着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傲岸豪放,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阅读,给予了我充足的养分,铸造了我博爱的情怀,诗化了我多彩的生活。
幸福源于感悟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内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时常在头脑中翻滚。在践行这些理念时,不时也有一些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系,等等。例如:在教鲁迅的《故乡》这篇小说时,在读懂文本、读出自我、读出疑问的教学思路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抓住了一个学生提出的“到底是谁偷了那十几个碗碟”的问题作为解读这篇文章的突破口,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顿时激起了课堂教学的浪花,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文章主旨的挖掘迎刃而解了。我边实践边反思着写下了《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这篇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幸福源于弥漫着诗意的语文课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教师的生命线在课堂。记得曹勇军老师曾经给溧水青年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会题过这样一句话:上几节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我们语文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的书,上了多少节课,而在于创造了多少经典的课堂,让你的学生在诗意栖居的课堂里获得生命的成长。我一直在追求着这样的理想境界。语文课堂拒绝复制,语文教师拒绝平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让语文课堂在灵动中生成。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反复阅读文本,吃透教材,力求在每节课上设计一个亮点,激起一点波澜,亮化一道风景,使语文课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精彩,多一份灵气。在教朱自清《春》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时,我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一些美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着春风扑面的惬意。学生在美丽的图片中感受着春天的美,欣赏着春天的美;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中,我时而把学生带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感受着一位伟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伟气魄;时而把学生带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小石潭,感受着一位失意文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凉;时而把学生带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岳阳楼,感受着一位文人骚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学生在这里碰撞着灵感的火花,激荡出睿智的创新。
幸福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快乐的写作。把作文教学融入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里,利用好文本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本。我把“怎样利用文本来引导学生的写作”这一教学中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每周让学生围绕单元要求写一篇周记,写作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中文章的一种写作技巧,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由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再由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例如在教《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时,我让学生模仿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一篇议论文;在教《行道树》这篇散文时,让学生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有时,我也根据文本的要求,让学生写一个仿句,写一个小片段,让作文教学经常化。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了,写作水平提高了。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收获着快乐,我也在“利用文本引导写作教学”这个课题的实践中收获着幸福。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上。”语文教学充满劳绩,但也更具有幸福的诗意。语文是千年佳酿,品酌令人陶醉;语文是清澈甘霖,饮之沁人心脾;语文是天籁之音,闻之豁然开朗。我会用这千年佳酿,充实学生的灵魂;用这清澈的甘霖,滋润学生的心田;用这天籁之音,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未来的语文教学道路上,我将在“明月松间照”的净土上,选择“而无车马喧”的宁静,游弋在“落英缤纷”的语言丛林,向语文更深处漫溯,享受着自己幸福的人生。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