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组学应用于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探讨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针对基因、转录子的测序技术与芯片库建立体系已日趋成熟,转录组学能够从RNA角度对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变化进行整体阐释,在疾病发生、干预机制的研究中应用价值突出.系统生物学概念与技术的普及为传统医学的机制机理研究带来新机遇,组学技术挖掘广谱变化的特点也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故二者的结合应用是大势所趋.本文着眼于近10年通过转录组学方法探究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实验设计、技术选择、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等角度进行整合,探讨转录组在针灸机理探究中的应用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T图像质量控制管理在改进CT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实施CT图像质量控制管理前的300份CT图像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实施CT图像质量控制管理后的306份CT图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CT图像的质量.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的CT图像的主观评分、体位标准率、范围准确率、扫描参数及图像重建参数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P<0.05);重复扫描率、伪影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技师的责任意识、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评分均显著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技术,在B 细胞恶性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疗效.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CAR转入自体T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后输注入患者体内,直接结合其同源抗原,形成CAR-T细胞活化、增殖、免疫激活、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肿瘤细胞清除.CAR-T疗法在恶性血液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后最显著、最严重的毒副作用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1].在接受癌症免疫治疗的患者中,C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