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为城市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做出奠基性工作,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资料、数据的分析,对榆中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找出了制约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现有农村发展水平下,发展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25
一、榆中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榆中县教育局创新发展思路,在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对抗震防灾能力明显减弱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进行加固或重建;调整学校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生源均衡发展等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在取得了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如下:
1. 寄宿制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
寄宿制学校改善和新建,无疑有效地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上学提供了便利,对学生免费提供住宿也降低了学生家庭的花费,更大大保障了学生的安全,降低学生乘坐“三无”车辆、农用车、“摩的”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调整布局是解决导致学生上学难、安全隐患问题的较好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配套设施不足
多数学校只是建起了学生宿舍楼,可配套的浴室、食堂、校医等并未建立。
(2)管理经验缺乏,制度不完善
多数寄宿学校都是近几年新建的,在管理上处于探索阶段,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大量学生整天生活在学校,所有的生活、学习、安全、课余时间管理等问题全都扔给学校,势必给教师、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大多数学校由于没有专任的“生活教师”和宿管员,只能由各位教师轮流负责寝室的管理工作,并负责住校学生晚自习的辅导,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3)学生心理成长缺少呵护
学生学习任务重,再加上一部分学生自身基础较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生焦虑,脾气暴躁。并且加上长期住校,父母关爱的缺失,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孩子是较为叛逆的时期,孩子思念亲情,心里有事又得不到及时开导,长期压抑导致抑郁。而好多学生看不到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作用和好处,更不能完全信任教师,内心非常排斥和教师谈心交流。而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的心理。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得不到沟通,不能及时疏导,性格怪癖的学生多起来。教师普遍觉得,学生一年比一年难管理,一句都说不得,甚至正常的批评都会遭到学生的恐吓,久而久之,教师也不愿管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寄宿制的一大薄弱环节。
2. 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目前城乡教师生活环境差距大,虽然工资差距不大,但兰州市区生活的便利性、生活配套设置,福利优于城镇,城镇又优于偏远的南北山地区,致使教师愿意集中于城镇,偏远地区教师奇缺,不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人手的不足自然就加大了偏远地区在职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力度,大部分教师除了正常的课时量外,往往还负担其他课程或学生的日常管理。为完成大的工作量只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造成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的局面。另外,年轻教师大多都是在市里或者县城买房结婚,目前大多数学校又不具备配备给教师提供班车的能力,大家都是要么来回赶公交车;要么几个人拼车回家;再者就是骑电动车。可是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天色较晚的时候,安全问题又成了隐患。这使得近年来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3. 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养育孩子才是家庭的责任。这一观念在农村地区尤为根深蒂固。于是形成一种现象:家长一旦把孩子送进学校大门,就长舒一口气,孩子的学习和日常行为都成了学校的事情,很少与家长有关,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又会责备学校和教师平时管教不严。很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都较低,在辅导孩子方面基本无能无力。而在道德行为方面,一些家长自身沉溺于抽烟、喝酒、打麻将等,不仅不能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还起到反教育的作用。
二、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应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措施如下:
1. 寄宿制学校的解决对策
首先,多方筹措资金,例如县政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配套建设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教育专项经费;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个人捐助。有了资金的保证,从而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如食堂、澡堂、厕所、校医院、开水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其次,适当增加学校的后勤教职工编制,配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生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医务保健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等,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
2. 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医疗、住房等福利政策,防止人才流失
农村教师强烈的流动意愿以及农村骨干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结果表明,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水平,使之不低于甚至高于城镇教师平均水平应该是未来教师工资、福利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实施特殊激励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南北两山”任教,考虑实施偏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所需经费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同时,为切实提升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政府也应逐步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医疗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所需经费主要由省、县政府和教师个人负担。
3. 促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对于父母双方都进城务工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打工外出。家长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同时还要经常与教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其思想动向,对不良思想要(下转第26页)(上接第25页)及时加以引导。尤为重要的是家长外出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精力和保护能力的亲属担任临时监护人,并履行相应的委托手续,外出务工期间多同临时监护人联系,提醒监护人不要溺爱孩子,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和监护作用。学校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档案,通过留守学生档案,一方面加强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一些特别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其监护人联系和沟通,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和家长共同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和平中学 730000)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25
一、榆中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榆中县教育局创新发展思路,在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对抗震防灾能力明显减弱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进行加固或重建;调整学校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生源均衡发展等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在取得了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如下:
1. 寄宿制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
寄宿制学校改善和新建,无疑有效地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上学提供了便利,对学生免费提供住宿也降低了学生家庭的花费,更大大保障了学生的安全,降低学生乘坐“三无”车辆、农用车、“摩的”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调整布局是解决导致学生上学难、安全隐患问题的较好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配套设施不足
多数学校只是建起了学生宿舍楼,可配套的浴室、食堂、校医等并未建立。
(2)管理经验缺乏,制度不完善
多数寄宿学校都是近几年新建的,在管理上处于探索阶段,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大量学生整天生活在学校,所有的生活、学习、安全、课余时间管理等问题全都扔给学校,势必给教师、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大多数学校由于没有专任的“生活教师”和宿管员,只能由各位教师轮流负责寝室的管理工作,并负责住校学生晚自习的辅导,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3)学生心理成长缺少呵护
学生学习任务重,再加上一部分学生自身基础较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生焦虑,脾气暴躁。并且加上长期住校,父母关爱的缺失,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孩子是较为叛逆的时期,孩子思念亲情,心里有事又得不到及时开导,长期压抑导致抑郁。而好多学生看不到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作用和好处,更不能完全信任教师,内心非常排斥和教师谈心交流。而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的心理。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得不到沟通,不能及时疏导,性格怪癖的学生多起来。教师普遍觉得,学生一年比一年难管理,一句都说不得,甚至正常的批评都会遭到学生的恐吓,久而久之,教师也不愿管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寄宿制的一大薄弱环节。
2. 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目前城乡教师生活环境差距大,虽然工资差距不大,但兰州市区生活的便利性、生活配套设置,福利优于城镇,城镇又优于偏远的南北山地区,致使教师愿意集中于城镇,偏远地区教师奇缺,不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人手的不足自然就加大了偏远地区在职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力度,大部分教师除了正常的课时量外,往往还负担其他课程或学生的日常管理。为完成大的工作量只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造成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的局面。另外,年轻教师大多都是在市里或者县城买房结婚,目前大多数学校又不具备配备给教师提供班车的能力,大家都是要么来回赶公交车;要么几个人拼车回家;再者就是骑电动车。可是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天色较晚的时候,安全问题又成了隐患。这使得近年来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3. 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养育孩子才是家庭的责任。这一观念在农村地区尤为根深蒂固。于是形成一种现象:家长一旦把孩子送进学校大门,就长舒一口气,孩子的学习和日常行为都成了学校的事情,很少与家长有关,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又会责备学校和教师平时管教不严。很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都较低,在辅导孩子方面基本无能无力。而在道德行为方面,一些家长自身沉溺于抽烟、喝酒、打麻将等,不仅不能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还起到反教育的作用。
二、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应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措施如下:
1. 寄宿制学校的解决对策
首先,多方筹措资金,例如县政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配套建设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教育专项经费;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个人捐助。有了资金的保证,从而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如食堂、澡堂、厕所、校医院、开水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其次,适当增加学校的后勤教职工编制,配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生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医务保健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等,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
2. 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医疗、住房等福利政策,防止人才流失
农村教师强烈的流动意愿以及农村骨干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结果表明,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水平,使之不低于甚至高于城镇教师平均水平应该是未来教师工资、福利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实施特殊激励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南北两山”任教,考虑实施偏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所需经费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同时,为切实提升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政府也应逐步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医疗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所需经费主要由省、县政府和教师个人负担。
3. 促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对于父母双方都进城务工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打工外出。家长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同时还要经常与教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其思想动向,对不良思想要(下转第26页)(上接第25页)及时加以引导。尤为重要的是家长外出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精力和保护能力的亲属担任临时监护人,并履行相应的委托手续,外出务工期间多同临时监护人联系,提醒监护人不要溺爱孩子,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和监护作用。学校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档案,通过留守学生档案,一方面加强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一些特别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其监护人联系和沟通,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和家长共同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和平中学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