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是世界性教改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家们认同。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事实越来越证明我国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巳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建立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现背后的艰辛,几百次乃至上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再实验。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切的方法是什么。”一个新的设想在开始时不遇到失败,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发明者和创新者可能一而再地失败,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1600多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面对失败,要引导学生不急不躁,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才会“拨开乌云见青天”。如我任教班有一个尖子生,喜欢动手,学了电磁学知识后,自购了一些元件设计门铃,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就是无声音。后来他气馁啦。我及时找到他谈话,给他讲了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鼓励他坚持下去,耐心细致地寻找原因。没几天,他高兴的跑来告诉我成功啦!经过这一次磨练,更激起了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手做小制作的热情。
二、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成功的的轶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成功的艰难和喜悦。在课外能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一些不同的主题,激发学生选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申报不同主题下的相关内容,例如:“电在你家中”、“菜刀中的力学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高一第一学期在讲完摩擦力的内容后,我就布置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的课题,同时列举了10个小课题,许多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也有部分学生研究自行车的尾灯,有关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的掌握早巳超过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而且,交流之后大家提出的问题又成为下次研究的课题。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感兴趣就会不怕艰苦,积极主动去学习,遇到问题喜欢多问,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肯去钻研,才会有所创新。
三、要培养创新能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流水线上生产的是标准件,而我们的学生要多样化;我们要因材施教,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而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产一线;让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经历发展创新的过程;让学生和老师换位,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了解老师平时的苦口婆心究竟是为什么;要努力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膜,从而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台阶;要鼓励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因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创新的源泉。同时课堂教学也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要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支持学生对权威的质疑。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可能一步到位,具体的实施有难度,但可以相信,这只是前进中的曲折。
四、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但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按书本上讲,学生按书本上做,学生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可布置一个探索性实验,只给一把刻度尺、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滑块,请粗略测量长木板与小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再实际进行操作,最终测出该值。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有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培养创造能力。
五、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求观念现代化
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决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也要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能充当养猪能手,将知识如同饲料绞碎调配好去喂学生,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懒猪”而非“雄狮”,你可曾见过家养的猪呼啸山林?母狮在捕到猎物以后并不立即杀死,而是让小狮子撕咬猎物,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生存的本领。同样教师的教学不能过细过死,也不能太清太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将会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由于太缺少呵护,当家的本领是在多少次跌倒中练出来的。棚中的花虽好,但也很脆弱;细菌不洁,但可诱发免疫力。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
总之,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需要为动力,多种能力的综合为前提的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绝对没有创新人才速成班。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学生,务实工作,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建立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现背后的艰辛,几百次乃至上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再实验。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切的方法是什么。”一个新的设想在开始时不遇到失败,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发明者和创新者可能一而再地失败,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1600多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面对失败,要引导学生不急不躁,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才会“拨开乌云见青天”。如我任教班有一个尖子生,喜欢动手,学了电磁学知识后,自购了一些元件设计门铃,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就是无声音。后来他气馁啦。我及时找到他谈话,给他讲了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鼓励他坚持下去,耐心细致地寻找原因。没几天,他高兴的跑来告诉我成功啦!经过这一次磨练,更激起了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手做小制作的热情。
二、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成功的的轶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成功的艰难和喜悦。在课外能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一些不同的主题,激发学生选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申报不同主题下的相关内容,例如:“电在你家中”、“菜刀中的力学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高一第一学期在讲完摩擦力的内容后,我就布置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的课题,同时列举了10个小课题,许多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也有部分学生研究自行车的尾灯,有关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的掌握早巳超过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而且,交流之后大家提出的问题又成为下次研究的课题。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感兴趣就会不怕艰苦,积极主动去学习,遇到问题喜欢多问,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肯去钻研,才会有所创新。
三、要培养创新能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流水线上生产的是标准件,而我们的学生要多样化;我们要因材施教,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而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产一线;让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经历发展创新的过程;让学生和老师换位,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了解老师平时的苦口婆心究竟是为什么;要努力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膜,从而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台阶;要鼓励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因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创新的源泉。同时课堂教学也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要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支持学生对权威的质疑。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可能一步到位,具体的实施有难度,但可以相信,这只是前进中的曲折。
四、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但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按书本上讲,学生按书本上做,学生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可布置一个探索性实验,只给一把刻度尺、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滑块,请粗略测量长木板与小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再实际进行操作,最终测出该值。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有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培养创造能力。
五、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求观念现代化
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决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也要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能充当养猪能手,将知识如同饲料绞碎调配好去喂学生,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懒猪”而非“雄狮”,你可曾见过家养的猪呼啸山林?母狮在捕到猎物以后并不立即杀死,而是让小狮子撕咬猎物,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生存的本领。同样教师的教学不能过细过死,也不能太清太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将会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由于太缺少呵护,当家的本领是在多少次跌倒中练出来的。棚中的花虽好,但也很脆弱;细菌不洁,但可诱发免疫力。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
总之,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需要为动力,多种能力的综合为前提的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绝对没有创新人才速成班。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学生,务实工作,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