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已骑黄鹤去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诗人周啸天以其古体诗集《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获得本届文学奖诗歌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公众对其诗歌的评论趋于两极化:有的评论直指周啸天的诗词水平太过一般,认为其作品像“新闻诗”“打油诗”;作家王蒙、杨牧等却力捧周诗,赞其诗“古色古香、新奇时尚”“亦属绝唱,已属绝伦”。连日来,围绕周啸天的获奖,以及有关鲁迅文学奖的种种,各大媒体展开了铺天盖地的争论。
  “诗”是什么样的诗?
  提到文学,当然不能不谈诗歌。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获奖作品是一本旧体诗集。鲁迅文学奖自设立以来(今年是第六届),过去几届的诗歌奖获作品几乎都是新诗,这回评选了一本纯粹的旧体诗集,似可窥见评委们推崇传统的意图。应该说,这番初衷是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归传统没有错。
  今年的诗歌获奖作品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诗似乎很难让读者与文学大奖挂上钩。试举一二例:“写邓稼先: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写印尼海啸:由来剧变不可测,朝或多金暮洗白;饥寒起盗令齿冷,一方有难八方惜;港台慷慨尽解囊,大陆富豪莫羞涩!”
  有评论指出,这些诗歌遣词造句都十分浅显直白,除了时代特征比较明显外,并没有太多的深意,与“打油诗”没有什么两样。许多网友质疑评委们的眼光,既而质疑评奖的“内幕”,还惊呼“上下五千年都排不上这个打油的周诗人啊”!
  笔者不是诗歌鉴赏专家,因此不敢对其作出过多评价,单就这两首来看,也觉得似乎不怎么样。不过,仅凭一两首诗就去评价一个作者的创作水准,还是有失公允的。近期媒体对周啸天轮番“轰炸”,所引用的几乎就是他的这一两首浅显的“打油诗”,似有“断章取义”之嫌。这不是理性、公允的批评方式。
  一些较为全面读过周啸天古体诗的作家、评论家给出的却是另一番评价。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马新朝认为周啸天“既有好诗,也有糟糕的诗”。马新朝说:“王蒙说他的诗歌已经写到了极致,这个我是不赞成的。虽然他的诗跟唐宋时候的没法比,但是在当下旧体诗歌作者中,还是比较优秀的。”
  谈到周啸天诗歌的创作形式,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奖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高洪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在我看来,周啸天的诗歌有对生活、对时事的感想,旧瓶装新酒装得不错……我认为他的诗健康明快,对于当代很多时事生活的反映很迅捷,甚至超过了我们新诗的反映程度。”
  就文学创作而言,任何创作者写出的东西都不可能全是名文佳句,而文学评论与鉴赏也可以各有各的观点,正如诗人高治军指出的那样:“一个诗人也好,一个作品也好,别人对你的评价肯定有好有坏,这很正常。”
  翻阅周啸天别的一些古体诗,要说这个诗人毫无水准,笔者不敢苟同,试看他《将进茶》中的几句:“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读起来十分清新明快。其中的好与孬,读者朋友们自己判断吧。
  对于外界的质疑,周啸天十分镇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唐人就“打油”,并用王梵志的“打油诗”形容自己,“梵志翻穿袜子,观者虽不爽,自己的脚却是十分舒服的”。他坦言自己获奖后没有受争议的影响。
  周诗人倘若真能如此,那最好不过了。
  争议的根源在于文学奖本身
  与其说人们对周啸天的诗歌提出异议,不如说人们对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各类文学奖的评选产生了质疑。看看网上的评论就知道了,似乎没有哪个评论是单纯针对文学与创作的,几乎都要“扯”到文学奖的评选上来。
  从上一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车延高的“羊羔体”,到现在周啸天的“啸天体”,这种给文学创作戴上戏谑“名号”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过于僵化的文学奖评选体制的嘲讽。不得不说,如今国内文学奖的评选,难以达到完全公开透明化的状态,评选本身的公平性难以保证。从某些“传闻”中,人们似乎能从一个侧面窥见评奖过程中的某些内幕。因为评奖程序、规则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让某些逐利之夫钻了规则漏洞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做出相对公平公正的评选,评委机构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未必,关键是看他们是否有改进的诚意,例如增加读者评选环节,把市场因素也作为其中一条参考标准等,都是较好的改进方式。遗憾的是,评委机构似乎不大愿意改进,依旧坚持原有的规则。就说鲁迅文学奖,使用的基本还是“各地作协或符合条件的出版机构推荐→总体评选得出入围名单→再次评选确立最终获奖者”的程序,期间或许会增加评选环节,但基本的程序一直未变。据说今年有所改进,有了实名计票,但仍未能减轻公众对评选公正性的质疑。
  而有关评选标准的问题,同样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与争议。对文学作品做出评价,原本就没有统一、“万能”的公式,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少数几个评委评选出的作品,未必就是最好的作品,哪怕评委们水平再高,也终究会有局限性,也只能代表他们个人的意见。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评委们都称自己按标准公正评选了,普通读者们却又有不同意见。由此看来,任何一个奖项的设立都注定存在争议。
  质疑归质疑,既然设立了奖项,就得有评选,有评选就会有投票,有投票就会有“入局”“出局”,结果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管是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国内的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各类文学奖项,要说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大如“诺奖”,也一样存在缺陷。但是,有缺陷并不等同于可以丧失原则。就文学奖而言,这个“原则”就是坚守文学的底线,坚守文学的纯洁性、思想性。倘若连这一基本的底线也未能守住,那么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学奖,不设立也罢。
  跳出评奖看文学
  设置文学奖的本意在于繁荣文学、激励创作,可惜这样的设奖初衷已经被异化。过分关注奖项与名誉的背后,实际上已经对文学本身造成了伤害。创作不是为了获奖,这原本是一个朴素的真理,可惜如今已经变了味。   试问,历史上有哪位伟大的文学家获过什么大奖?李白、杜甫获过什么诗歌奖?雨果、托尔斯泰得过什么小说奖?鲁迅呢?矛盾、老舍?有人开玩笑说,冠以他们的名义设置的奖项,或许连他们自身的作品都未必能够获奖,这真是绝妙的讽刺。
  许多文学大家,实际上对文学奖本身保持足够的警惕。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锺书先生就曾多次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出异议。当时法国人在巴黎的《世界报》上力捧钱锺书,说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非钱锺书莫属,只有钱锺书当之无愧”。钱锺书对这样的褒扬并不买账,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笔谈式文章,历数“诺奖委”的误评、错评与漏评,条条款款,有根有据。最让人忍俊又令人反思的是,他引用了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的一句话来讽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的危害更大。”而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萨特更是旗帜鲜明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他公开发表声明,表示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骨子里体现的是对文学纯洁性的追求和思想独立性的坚守。
  遗憾的是,我们如今缺乏这样的文学大家,更缺乏文学大家坚守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骨气。放眼当今文坛,各种传闻、丑闻不断,“跑奖”“贿奖”时见报端。争论“获奖”大于文学本身,争论文坛是非盖过文学创作,真是令人悲哀而又叫人忧心。任由这样的状况蔓延,必将导致文学界越来越浮躁,最终伤害的就是作为“人类情感与智慧结晶”的文学,也不可能产生轰动时代的鸿篇巨制,永远只能在小打小闹中游戏下去,迷失下去。
  有人把这样的局面归咎于媒体的炒作。平心而论,媒体确实“有基于新闻运作而进行跟风的必要”,但如果不是文学界自身的躁动,何至于引发如此多的波澜与口水?还有人说“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普通围观者会对意外的情况发表议论,对文学本身并不感兴趣”。是的,假如文坛的各种“传闻”“丑闻”的关注价值已经大于文学本身,那么人们为何不选择关注前者呢?
  文坛需要反思,作家们更需要反思。何日能够让文学真正回归本质?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这需要时间。不如慢慢培养一种心态吧,正如今年的“鲁奖”落选作家梁衡在《关于鲁奖落马的告白》中提议的那样:“希望读者、评论家多关注一下作品的内容,去作一点研究,为了文学。毕竟鲁迅还是思想家,这奖还顶着他的名呢。”
  诗人已骑黄鹤去——或许今天注定是一个没有诗人的时代,文坛看似热闹,文学早已落寞。文学不受待见、已近异化的边沿,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看待鲁迅文学奖及其他各种文学奖项最应该反思的地方。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我区重点治理中小学  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  本刊讯 自治区教育厅、物价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区将集中专项治理“课堂内容课外补”、学校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教师在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学校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变相开展有偿补课、以家长委员会等形式组织有偿补课等行为,将有偿补课问题纳入教育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期刊
著名教育工作者郑杰在《没有办不好的学校》一书中写道:“我认为,校长理应成为一个理想家,带给学校以梦想和必要的‘乌托邦’。”百色市西林县初级中学(以下简称西林中学)校长季正雄坚信这一点。在十多年的校长工作中,他一直以此自勉。  在季正雄看来,一个合格的校长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学校,格尽职守,敬业奉献”,这样才能与师生和谐共处,共同耕耘在希望的
期刊
未见刘璐敏之前,记者对她的“快乐家族”已有耳闻。2013年5月,在广西少先队优秀活动课比赛中,刘璐敏上了一节别具特色的主题队会课——《快乐家族,快乐合作》。这节课的每个环节均由学生自编自导,全班学生在3名学生小主持的组织下说唱、实验、表演、竞赛,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该班学生出色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给观摩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快乐家族”的名号便叫开了。  刘璐敏所带的班级在南宁市天桃
期刊
在玉林市博白县浪平乡六山村的一段山路上,每天总会出现一位步履匆匆的中年妇女的身影。晴天,她迎着朝阳上山,雨天,她在泥泞中前行。一段长达6公里尚未通车的山路,是她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她已经这样走了17年。提起她,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梁老师是个敬业的好老师!”  这位“梁老师”就是浪平乡六山村小学熟鸡田教学点的教师梁礼莲,17年来,她用青春与热情,点亮了山里孩子的希望,书写了动人的教育篇章。 
期刊
“城区学校入学难、班额大,学生安全问题突出,课堂教学效率低,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几大难题。”来宾市武宣县教育局局长潘振这样告诉记者。与很多县份一样,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武宣县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县城,造成城区学校压力过重。与此同时,农村偏远学校办学条件差、学生人数少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顽疾”。  “现在,这些问题在我们这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潘振局长十分自信地
期刊
2014年寒假,我来到新西兰的奥克兰市,与在该市做幼儿园教师的女儿团聚。期间我参与了女儿所在幼儿园的中国周活动与教师培训活动,亲身感受到这里充满理解、信任和关怀的教育环境,也亲身感受到这里的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满腔热情。  丰富多元的文化周活动  恰逢中国春节,奥克兰所有幼儿园都在组织中国周活动,女儿邀请我去她所在的幼儿园教孩子们做饺子,并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的文化习俗。  我和女儿事先在超市里买了饺子皮
期刊
2013年第29届教师节这天,桂林市叠彩区胜利小学的教师胡比珍收到了一份在她看来意义非凡的礼物:一张普通的信纸上,她的一个学生抄录了这样的诗句:“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这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名为《感谢》
期刊
春季学期,在我区举办的“名师八桂行”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刘松老师的《四则运算》一课。刘老师的课从一道算式“100-24×3”开始,他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计算,再追问学生“为什么‘28’这个结果是对的?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以及“‘100-24×3’如果想等于228,可以添一个什么符号?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最后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小结,引导学
期刊
2010年11月,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城关初中)成为有效教育实验学校。4年来,该校立足本校实际,关注教学实效,扎实推进MS-EEPO有效教育教学改革,经过不懈努力,该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喜看课堂新变化  “……时间是5分钟,开始!”教师发出指令后,学生们很快就以4人为一组,开始深入讨论起来。期间,教师在各小组间来回走动,适时
期刊
据《中国人的读书量》统计,我国人均阅读量2005年为4.5本,2008年4.72本,2009年3.88本,2010年4.25本。人们在享受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似乎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家园。2011年9月,我们对本校新入学的高一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多体现为盲目的阅读、感性的体验和简单的思考。为探索适合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我们以该届学生为对象,立足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