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
【关键词】 中风阴虚风动型 镇肝熄风汤 中风
中风(Stroke)即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1]。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其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发病骤急,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脑病科2014年3月~2016年4月医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适于内科保守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属阴虚风动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2.3±5.4)岁;病程0.6~9.2a,平均病程(4.43±1.84)a。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2.4±26.7)岁;病程1.2~6.3a,平均病程(3.81±2.03)a。两组病程、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口服治疗。此方药物组成:白芍15g,生牡蛎15g(先煎),钩藤15g,生龟板15g(先煎),天冬12g,玄参12g,枸杞子12g,生龙骨10g(先煎),代赭石30g(先煎),怀牛膝30g,当归12g,天麻12g,生麦芽6g,川楝子6g,甘草6g;若舌苔黄腻,痰热较重,恶心,脉洪大,加胆南星、贝母、竹沥;若心中烦热,肝火偏胜,加黄芩、栀子;若头痛较重,加夏谷草、羚羊角。上述药方1剂/d,早晚各一次,水煎服,14d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恢复正常,无中风后遗症为显效;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恢复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有轻度后遗症为有效;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恢复较差,中风后遗症明显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31*100%。(2)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显著(P<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见表2。
3 讨论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因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导致腰酸、头晕耳鸣,突然发生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手指颤动、或甚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为本虚标实之证,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群体,多因气血不足、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原因所致[3]。主要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而发病,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而中经络者一般用通络化痰、熄风平肝疗法为要[4-5]。
镇肝熄风汤主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法,此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并与当归共奏活血化瘀之力;方中白芍、玄参、天冬、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麦芽疏通肝气,川楝子以清泄肝阳,使肝脏阴阳调和;钩藤、天麻平肝熄风;生龟板、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镇肝潜阳熄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成镇肝熄风之剂,共奏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熄风通络之效,因此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发现: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儿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录山.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7(3):93-94.
[2] 韩翠翠,牟方波.桑麻地黄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阴虚风动型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5):49-50.
[3] 戴文珍,王丹丹,张仙飞.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4):902-904.
[4] 蔡翠珠,王磊,刘德喜.养阴通络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6,11(3):430-433.
[5] 刘理琴.加减镇肝熄风汤合头皮针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1):40-41.
【关键词】 中风阴虚风动型 镇肝熄风汤 中风
中风(Stroke)即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1]。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其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发病骤急,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脑病科2014年3月~2016年4月医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适于内科保守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属阴虚风动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2.3±5.4)岁;病程0.6~9.2a,平均病程(4.43±1.84)a。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2.4±26.7)岁;病程1.2~6.3a,平均病程(3.81±2.03)a。两组病程、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口服治疗。此方药物组成:白芍15g,生牡蛎15g(先煎),钩藤15g,生龟板15g(先煎),天冬12g,玄参12g,枸杞子12g,生龙骨10g(先煎),代赭石30g(先煎),怀牛膝30g,当归12g,天麻12g,生麦芽6g,川楝子6g,甘草6g;若舌苔黄腻,痰热较重,恶心,脉洪大,加胆南星、贝母、竹沥;若心中烦热,肝火偏胜,加黄芩、栀子;若头痛较重,加夏谷草、羚羊角。上述药方1剂/d,早晚各一次,水煎服,14d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恢复正常,无中风后遗症为显效;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恢复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有轻度后遗症为有效;肢体活动、言语等功能恢复较差,中风后遗症明显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31*100%。(2)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显著(P<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见表2。
3 讨论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因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导致腰酸、头晕耳鸣,突然发生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手指颤动、或甚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为本虚标实之证,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群体,多因气血不足、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原因所致[3]。主要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而发病,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而中经络者一般用通络化痰、熄风平肝疗法为要[4-5]。
镇肝熄风汤主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法,此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并与当归共奏活血化瘀之力;方中白芍、玄参、天冬、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麦芽疏通肝气,川楝子以清泄肝阳,使肝脏阴阳调和;钩藤、天麻平肝熄风;生龟板、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镇肝潜阳熄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成镇肝熄风之剂,共奏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熄风通络之效,因此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发现: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儿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录山.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7(3):93-94.
[2] 韩翠翠,牟方波.桑麻地黄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阴虚风动型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5):49-50.
[3] 戴文珍,王丹丹,张仙飞.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4):902-904.
[4] 蔡翠珠,王磊,刘德喜.养阴通络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6,11(3):430-433.
[5] 刘理琴.加减镇肝熄风汤合头皮针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