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可实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目标并在学习中快速掌握法治知识,进而在未来发展中以道德理念为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利用法治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稳定并快速发展的目标。而要实现学生快速发展的目标,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快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目前,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学中主要培养的内容且是促进学生稳定与快速发展的重要元素。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提升學生道德品质与掌握法治知识的重要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核心素养为教学核心设计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过程,在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核心素养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1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学习兴趣
  无论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哪一节课程,第一步骤都是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目标,因为只有小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将思维全部集中在课堂学习中,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快速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进而受到知识点的感染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规范,在学生快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可利用情境教学法达到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制造出相应的情境,利用仿真的情境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学生思想意识融入情境中时快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法时需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运用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制造情境,可利用小学生对情境的熟悉感达到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课程中的《我们不乱扔》时,教师可以设计两种情境让学生对“乱扔”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第一种情境是通过组建小组并让小组内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乱扔”行为及产生的后果,由小组内成员将这一行为与后果通过演绎的过程展示出来。小学生会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表演出来,充分利用了学生熟悉的事情加强学生对此类行为的认知。当学生将这种行为展示给其他学生后,其他学生也会对“乱扔”行为反感而改变以往自己存在这种行为。然后,实施第二种情境,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将“乱扔”行为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可以将多个行为合为一个视频达到强化学生对此行为的不道德产生深刻的理解。另外,视频教学对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集中于视频中并掌握了内容。通过此过程可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了学生快速掌握此行为的不道德,并且在日后会规避自己存在这种行为,将要扔的垃圾扔向指定的位置。
  2 创设游戏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是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与知识进行实际接触后,达到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效果。因此,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会利用开展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应利用创设游戏活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道德理念与掌握法治知识,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让学生喜爱的游戏成为教学中的活动内容,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课程中的《传统游戏我会玩》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前之前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与自己的长辈沟通了解他们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游戏,选择你喜欢的一款游戏并掌握游戏方法”。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了解的传统游戏收集上来,并在课堂中由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传统游戏展示给其他学生,在学生玩耍传统游戏时需要教师将传统游戏中含有的传统文化引入学生的实践中,实现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传统文化,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立的目标。
  3 利用生活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要想实现教育目标需保证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产生关联,若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生实际会因学生不能有效理解而失去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关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进而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快速掌握法治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课程中的《挑战第一次》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提问的方式掌握学生在生活中都含有哪些“第一次”,比如:“你们在生活中第一次做的是什么事情?你们在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时具有怎样的心情?”小学生在处于各种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事情是学生第一次处理,并且在处理时会因为未掌握方法而在处理时存在各种不良的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正是需要教师引导的环节。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在处理自己从未处理的事件时应采取的步骤,并且要让学生明确只有积极思考与不断实践的过程,才能保证事件的处理达到最佳化,并且在你成功处理事件的同时表明你具备了这种能力,会得到更多的赞扬与认可,这种教育过程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被赞扬的心理,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处理自己的各种第一次,进而在处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毅力品质与各项能力。
  4 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且保证设计的效果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在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作用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在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并掌握更多的法治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金芳.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教师博览.2021,(03):95-96.
  [2] 马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品位经典.2020,(11):120-121.
其他文献
2020年全国理综Ⅲ卷第17题考查了“活结”模型,“活结”模型是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力分析的难点,辨别是否为“活结”问题是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障碍点。归纳常见的“活结”问题,提升学生将具体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的能力,为学生解决该类型问题提供良好的思维路径,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2020年中考有许多命题单位都能很好地发挥情境化试题的价值功能。本文就情境在题目中的价值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能有更多的优秀试题在各地的物理中考试卷中出现。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一个薄弱的方面,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了提升高职学生英语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学生英语课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对策,在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方面进行了探索,对同类课程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英语 以学生为中心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  在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不高,不能较长时间的保持自身的学习状态
摘 要:教学道德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素质。培养和抓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建设工作,是高校能否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要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必须明确教学道德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原则,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等教育 道德教育 道德培训 道德评价  教学道德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教师的自身道德
摘 要: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载体,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以及现阶段社会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以及质量,需要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借此加强舞蹈艺术的内在含蕴,提高高职学生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舞蹈专业教学的路径展开具体的分析以及探究。  关键词:舞蹈教学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