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必然要面临“层级”标准问题,如何分开不同层级而又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实际英语能力而乐意进入不同的班级愉快地学习?情感因素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分级标准 大学英语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84-02
一、问题来源
教育部早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需要”。[1]根据这一指导性文件,全国各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拉开了序幕。
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本科层次的凯里学院。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突出的就是升本以后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县市,英语水平本来就千差万别,我们本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更是极为低下。学生生源的差异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需求决定了我们改革的必要性。正因为如此,大学外语教学部进行了分层教学改革。
二、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情感因素严重干扰学生英语学习。
我们的分层教学是按照入学成绩的排名来分班的,分成了1至6班。1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就是高考成绩)大概是在110分左右(包括110分以上的分数),2班学生成绩是100分左右,依次类推。由于学校对教学改革的大力支持,大学英语课程统一安排在相同的时间段,比如上午1、2节,或者上午3、4节。所有班级使用的教材相同,不同的是1班、2班(尖子班)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增加一定的四级考试的训练,加大四级备考力度。其他班级教学补充内容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根据本班的情况适当补充四级考试的知识。
起初,学生对分班教学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觉得相同专业(自然班)的同学上英语课时间分别到不同的班级去上而已。但是课后他们经过交流,觉得不同英语班级教学进程也没有什么不同差异。所以觉得分班是没有必要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来自好几个不同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他们的入学成绩大多在70分左右。教学中我们存在的问题有: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互相观望;认为自己成绩差,不敢积极发言;学习没有积极性,觉得自己是差生班,再努力也不是优秀生等等。
在我的班级里,学生们认为优等生都到1、2班去了,没有了英语学习上的领头羊,缺失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进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更突出的就是他们的情绪比较激动。我们的学生来源不同——有的来自教学比较先进的省市,有的来自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因为英语高考成绩的高低使他们分到不同的班级,在自尊心上对他们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试想,同一个自然班的同学,为什么他去1班,而我只能在2班、3班呢?相差了10分,就是不同等级的待遇(虽然我们没有叫“尖子班”、“普通班”,但是学生还是很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这种以分数来进行差别对待很是不满。虽然我尽力解释,我们学习的教材相同只是教学的节奏不同而已,但学生仍然认为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觉得学校对他们不公,学习就更不努力了。
学生的情感在分层教学的改革中受到了打击,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误区呢?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个体对现实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及相应的外部表现,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了人的感情、动机、兴趣、情绪和态度等方面。[2]这些情感因素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学习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其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和思维等心智技能的发挥,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各种潜在的技能,有助于获得高效率的学习,相反,消极的情感,如焦虑、紧张、沮丧、怀疑、厌恶等,导致较差的学习效果。[3](朱晓丹、李树刚,2011)在众多的情感因素中,影响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焦虑和自信心等。[4]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影响。[5](齐东武、柳杰,2012)
三、解决措施
(一)排除学生消极心理因素,接受分层教学。
我们以学生的入学成绩来划分不同的班级,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阴影”。他们認为学校是以“分”取人,感觉受到了轻视。众所周知,入学成绩的高低优劣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东西部地区的教学水平不同,在西部属于优等生的学生,与东部地区的学生相比或许只属于中等水平;有学生入学成绩不错,但是这一分数并不代表他的真实水平;考试过程中发挥失常等等原因均会造成成绩与水平不符的现象。教师应向学生充分说明分班的依据,不是轻视而是因材施教。如果成绩有提升,那么也可以流动到不同层级的班级里去,反之亦然。班级成员并非永久不变。
不同专业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学习英语也不利于教学管理(这是后来的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的教训)。我们可以借鉴分层教学实践做得比较成功的学校的先进经验,比如开封大学(张九明,200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俊波,2011)。我们可以在相同专业里分班教学,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增加相关英语知识。因为是同专业分班,学生从心理上是易于接受的,因为了解别人的分数也认可自身的不足,所以他们是乐意分到不同班级的。但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个英语班里却不能融洽相处,经常出现争抢座位,小组任务完不成的情况。这大概和群体归属感有关。人类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划归于某一群体,这是社会属性使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具有群体归属感,接受“分层教学并非是对他们的不重视而是因材施教”这一原因,让学生在心理上不再排斥分层教学,我们的改革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其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内在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动机并不明确。笔者曾经对本班学生做过调查,他们的理由几乎一致,那就是为了过级。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拥有四级过级证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就业压力带来的学业压力,因为只有过了四级才能拿到学位证。在这种被动学习的环境中,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看不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英语学习只会越来越无趣,甚至放弃。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国之间交流学习日益增强,英语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交际工具。华惠芳(1998)指出:“使学习者认识到学外语的重要性,并培养起他们学习外语的真正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内在动机是搞好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6]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态度乐观积极,那么学习者就能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好感,从而更加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当然,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领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喜好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三)关注学生个体焦虑问题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比如自尊心受到打击,自信心减弱,失败感,内疚感等。本校的学生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闭塞,教育条件相对滞后,造成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中学阶段民族地区的学校鲜有开设口语、听力课程的。与来自东南沿海城市的同学相比,口语表达、听力水平都相差很大。学习上的差距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课堂表现采取保守的态度,不参与课堂活动,不发表自己观点。当学习表现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时,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焦虑程度的增加,从而影响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减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就又可能下降。
(四)创造愉悦氛围,营建融洽师生关系
我校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都很差,这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办学水平都有待提高。处于这一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课堂表现上非常被动。如果教师再对他们严厉指责的话,只会让课堂气氛更紧张。另外,现在的学生个性好强,直截了当的批评会让他们难以接受。因此注意教学艺术,使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来帮助学生,是教师应注意的,先肯定再指出不足,幫助学生增强自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善意而温和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缺乏活力。现在获得肯定的翻转课堂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都可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与参与者。只有在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感受之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会发挥得更好。
四、结语
对情感因素中的消极因素的重视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做过比较细致的分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因素中的情感因素问题。关注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引导,避免它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朱晓丹,李树刚.试论海南黎族地区学生的消极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61.
[4]刘建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分析[J].华章,2012(15):21.
[5]齐东武,柳杰.情感因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9):116-119.
[6]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45.
责任编辑:张蕊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分级标准 大学英语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84-02
一、问题来源
教育部早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需要”。[1]根据这一指导性文件,全国各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拉开了序幕。
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本科层次的凯里学院。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突出的就是升本以后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县市,英语水平本来就千差万别,我们本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更是极为低下。学生生源的差异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需求决定了我们改革的必要性。正因为如此,大学外语教学部进行了分层教学改革。
二、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情感因素严重干扰学生英语学习。
我们的分层教学是按照入学成绩的排名来分班的,分成了1至6班。1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就是高考成绩)大概是在110分左右(包括110分以上的分数),2班学生成绩是100分左右,依次类推。由于学校对教学改革的大力支持,大学英语课程统一安排在相同的时间段,比如上午1、2节,或者上午3、4节。所有班级使用的教材相同,不同的是1班、2班(尖子班)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增加一定的四级考试的训练,加大四级备考力度。其他班级教学补充内容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根据本班的情况适当补充四级考试的知识。
起初,学生对分班教学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觉得相同专业(自然班)的同学上英语课时间分别到不同的班级去上而已。但是课后他们经过交流,觉得不同英语班级教学进程也没有什么不同差异。所以觉得分班是没有必要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来自好几个不同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他们的入学成绩大多在70分左右。教学中我们存在的问题有: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互相观望;认为自己成绩差,不敢积极发言;学习没有积极性,觉得自己是差生班,再努力也不是优秀生等等。
在我的班级里,学生们认为优等生都到1、2班去了,没有了英语学习上的领头羊,缺失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进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更突出的就是他们的情绪比较激动。我们的学生来源不同——有的来自教学比较先进的省市,有的来自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因为英语高考成绩的高低使他们分到不同的班级,在自尊心上对他们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试想,同一个自然班的同学,为什么他去1班,而我只能在2班、3班呢?相差了10分,就是不同等级的待遇(虽然我们没有叫“尖子班”、“普通班”,但是学生还是很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这种以分数来进行差别对待很是不满。虽然我尽力解释,我们学习的教材相同只是教学的节奏不同而已,但学生仍然认为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觉得学校对他们不公,学习就更不努力了。
学生的情感在分层教学的改革中受到了打击,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误区呢?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个体对现实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及相应的外部表现,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了人的感情、动机、兴趣、情绪和态度等方面。[2]这些情感因素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学习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其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和思维等心智技能的发挥,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各种潜在的技能,有助于获得高效率的学习,相反,消极的情感,如焦虑、紧张、沮丧、怀疑、厌恶等,导致较差的学习效果。[3](朱晓丹、李树刚,2011)在众多的情感因素中,影响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焦虑和自信心等。[4]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影响。[5](齐东武、柳杰,2012)
三、解决措施
(一)排除学生消极心理因素,接受分层教学。
我们以学生的入学成绩来划分不同的班级,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阴影”。他们認为学校是以“分”取人,感觉受到了轻视。众所周知,入学成绩的高低优劣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东西部地区的教学水平不同,在西部属于优等生的学生,与东部地区的学生相比或许只属于中等水平;有学生入学成绩不错,但是这一分数并不代表他的真实水平;考试过程中发挥失常等等原因均会造成成绩与水平不符的现象。教师应向学生充分说明分班的依据,不是轻视而是因材施教。如果成绩有提升,那么也可以流动到不同层级的班级里去,反之亦然。班级成员并非永久不变。
不同专业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学习英语也不利于教学管理(这是后来的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的教训)。我们可以借鉴分层教学实践做得比较成功的学校的先进经验,比如开封大学(张九明,200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俊波,2011)。我们可以在相同专业里分班教学,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增加相关英语知识。因为是同专业分班,学生从心理上是易于接受的,因为了解别人的分数也认可自身的不足,所以他们是乐意分到不同班级的。但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个英语班里却不能融洽相处,经常出现争抢座位,小组任务完不成的情况。这大概和群体归属感有关。人类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划归于某一群体,这是社会属性使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具有群体归属感,接受“分层教学并非是对他们的不重视而是因材施教”这一原因,让学生在心理上不再排斥分层教学,我们的改革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其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内在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动机并不明确。笔者曾经对本班学生做过调查,他们的理由几乎一致,那就是为了过级。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拥有四级过级证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就业压力带来的学业压力,因为只有过了四级才能拿到学位证。在这种被动学习的环境中,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看不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英语学习只会越来越无趣,甚至放弃。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国之间交流学习日益增强,英语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交际工具。华惠芳(1998)指出:“使学习者认识到学外语的重要性,并培养起他们学习外语的真正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内在动机是搞好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6]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态度乐观积极,那么学习者就能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好感,从而更加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当然,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领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喜好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三)关注学生个体焦虑问题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比如自尊心受到打击,自信心减弱,失败感,内疚感等。本校的学生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闭塞,教育条件相对滞后,造成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中学阶段民族地区的学校鲜有开设口语、听力课程的。与来自东南沿海城市的同学相比,口语表达、听力水平都相差很大。学习上的差距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课堂表现采取保守的态度,不参与课堂活动,不发表自己观点。当学习表现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时,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焦虑程度的增加,从而影响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减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就又可能下降。
(四)创造愉悦氛围,营建融洽师生关系
我校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都很差,这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办学水平都有待提高。处于这一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课堂表现上非常被动。如果教师再对他们严厉指责的话,只会让课堂气氛更紧张。另外,现在的学生个性好强,直截了当的批评会让他们难以接受。因此注意教学艺术,使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来帮助学生,是教师应注意的,先肯定再指出不足,幫助学生增强自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善意而温和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缺乏活力。现在获得肯定的翻转课堂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都可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与参与者。只有在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感受之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会发挥得更好。
四、结语
对情感因素中的消极因素的重视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做过比较细致的分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因素中的情感因素问题。关注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引导,避免它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朱晓丹,李树刚.试论海南黎族地区学生的消极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61.
[4]刘建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分析[J].华章,2012(15):21.
[5]齐东武,柳杰.情感因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9):116-119.
[6]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45.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