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中学历史课的教学陷入了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教学理念也有些许偏差。怎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采用某种方式提高历史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时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扩大知识面,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许多中学历史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活跃课堂气氛、加深课堂文化内涵等方面,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教学改革主要内容是变革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1]。传统的历史教学,老师作为课堂主体,一味的按照课本教案讲述,无法满足学生认真听讲和提高学习兴趣的需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法不仅效果不佳,还直接降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欲望。历史本身是十分有趣的,中国有着五千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提高升学率;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大气的历史观念及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课程需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在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将历史知识寓教于乐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能学到历史知识,还能培养高尚的情操。
1.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形式大于内容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时间中却出现了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没有考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情况下,盲目的采用自由的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混乱状态,分不清重点,无法真正掌握历史知识,不仅效果不理想,还会是学生对学科目标的模糊,降低了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2]。
1.2教学理念有偏差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在教学中留一定的自由空间给学生。许多中学历史教师对于给学生自由空间的理解有误,片面的认为其内涵是留出课堂时间给学生,而在课堂上讲课少,避免压缩学生的自由空间,留出时间给学生自由学习。这样不仅过分淡化传统教授方法的作用,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性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2.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2.1课前提出问题
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总是因为好奇心及求知欲,因此老师在课前应该提出问题,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老师整理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各方因素,设计出适合的问题,并建立问题提出的合理情境,是学生在学习中带有质疑,产生很强的目标性。以质疑开启好奇心及求知欲,以问题为导向,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在设计问题的细节上,可以多让学生参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索,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出来,效果比老师单独设计问题更好。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启发和点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给予其最大的自由空间。
2.2课堂上培养兴趣
2.2.1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很大成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氛围及兴趣,老师在课堂中需要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及丰富的知识来进行活跃气氛,具体办法有:①有趣的歇后语许多歇后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讲到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及三分天下的天下大势时,可以用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②巧妙的谐音先秦历史中,秦国统一六国的先后顺序可以说成“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三国中的蜀吴魏,可以利用谐音联系到流行歌曲“无所谓(蜀吴魏)”;③易于记诵的打油诗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总概论时,可以收集易于记诵的打油诗,帮助学生背诵中国朝代变更史: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3]。
2.2.2加深课堂文化内涵
历史课堂不仅仅是要向学生展示过去波澜壮阔的事件,而且应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也需要一并挖掘出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信手拈来即是历史教学中的一把利器:①对联在讲到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时,向学生提出以此作为题材对对联:“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张无忌与杨不悔均为金庸武侠《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上联中运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武侠小说人物,表现出了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加以提示,结合学过的历史事件进行发散性思考,最后老师说出下联,以示参考“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运用金庸武侠《神雕侠侣》中两个人物,讲述安史之乱,郭子仪大破叛军及李隆基当时的心态;②诗歌毛泽东有许多诗歌是写解放战争的,如在讲到解放战争最后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顽抗力量时,可以引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解放战争的磅礴气势的认识,也加强了课堂的文化内涵。
2.3课后多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始终是较为抽象的,对于各种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各种制度出现的因素不清晰,时间发生的原因及具体过程模糊不清。老师可将学生分组,结合课程要求,分发实践任务,如将课堂布置成某重大会议的会议室,教师在讲课时进行指点。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并附有趣味性,寓教于乐。有条件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对已当年的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还可培养学生人格及精神面貌的修养。这就要求在教师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教育方式上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情况探索出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逻辑的教学方法。在了解学生的大致兴趣爱好及思想动向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反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的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成为有渊博的知识、有独立的思想、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等全方位内涵的人。
【参考文献】
[1]江海云.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02):30-32.
[2]江正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和策略[J].黑龙江史志.2009(19):136-137.
[3]薛振产.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153-154.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教学改革主要内容是变革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1]。传统的历史教学,老师作为课堂主体,一味的按照课本教案讲述,无法满足学生认真听讲和提高学习兴趣的需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法不仅效果不佳,还直接降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欲望。历史本身是十分有趣的,中国有着五千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提高升学率;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大气的历史观念及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课程需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在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将历史知识寓教于乐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能学到历史知识,还能培养高尚的情操。
1.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形式大于内容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时间中却出现了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没有考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情况下,盲目的采用自由的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混乱状态,分不清重点,无法真正掌握历史知识,不仅效果不理想,还会是学生对学科目标的模糊,降低了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2]。
1.2教学理念有偏差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在教学中留一定的自由空间给学生。许多中学历史教师对于给学生自由空间的理解有误,片面的认为其内涵是留出课堂时间给学生,而在课堂上讲课少,避免压缩学生的自由空间,留出时间给学生自由学习。这样不仅过分淡化传统教授方法的作用,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性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2.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2.1课前提出问题
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总是因为好奇心及求知欲,因此老师在课前应该提出问题,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老师整理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各方因素,设计出适合的问题,并建立问题提出的合理情境,是学生在学习中带有质疑,产生很强的目标性。以质疑开启好奇心及求知欲,以问题为导向,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在设计问题的细节上,可以多让学生参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索,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出来,效果比老师单独设计问题更好。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启发和点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给予其最大的自由空间。
2.2课堂上培养兴趣
2.2.1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很大成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氛围及兴趣,老师在课堂中需要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及丰富的知识来进行活跃气氛,具体办法有:①有趣的歇后语许多歇后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讲到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及三分天下的天下大势时,可以用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②巧妙的谐音先秦历史中,秦国统一六国的先后顺序可以说成“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三国中的蜀吴魏,可以利用谐音联系到流行歌曲“无所谓(蜀吴魏)”;③易于记诵的打油诗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总概论时,可以收集易于记诵的打油诗,帮助学生背诵中国朝代变更史: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3]。
2.2.2加深课堂文化内涵
历史课堂不仅仅是要向学生展示过去波澜壮阔的事件,而且应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也需要一并挖掘出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信手拈来即是历史教学中的一把利器:①对联在讲到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时,向学生提出以此作为题材对对联:“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张无忌与杨不悔均为金庸武侠《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上联中运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武侠小说人物,表现出了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加以提示,结合学过的历史事件进行发散性思考,最后老师说出下联,以示参考“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运用金庸武侠《神雕侠侣》中两个人物,讲述安史之乱,郭子仪大破叛军及李隆基当时的心态;②诗歌毛泽东有许多诗歌是写解放战争的,如在讲到解放战争最后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顽抗力量时,可以引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解放战争的磅礴气势的认识,也加强了课堂的文化内涵。
2.3课后多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始终是较为抽象的,对于各种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各种制度出现的因素不清晰,时间发生的原因及具体过程模糊不清。老师可将学生分组,结合课程要求,分发实践任务,如将课堂布置成某重大会议的会议室,教师在讲课时进行指点。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并附有趣味性,寓教于乐。有条件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对已当年的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还可培养学生人格及精神面貌的修养。这就要求在教师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教育方式上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情况探索出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逻辑的教学方法。在了解学生的大致兴趣爱好及思想动向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反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的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成为有渊博的知识、有独立的思想、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等全方位内涵的人。
【参考文献】
[1]江海云.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02):30-32.
[2]江正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和策略[J].黑龙江史志.2009(19):136-137.
[3]薛振产.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153-154.